();
钟四爷自己酿造的米酒,很香,一股浓浓的米香味,喝到嘴里回口有些甘甜。
钟四爷放下酒杯,眯着眼睛说:“家里好几年没有来过客人了!”
“能够和四爷举杯,是我的荣幸!”我微笑着说。
“来吧,尝尝黄河鲤鱼!黄河鲤鱼跟其他地方的鲤鱼不一样,黄河鲤鱼体态丰满,肉质肥厚,细嫩鲜美,尤其是这种红尾鲤鱼,更是鲤鱼中的精品,你们今天也是有口福了!”钟四爷一边招呼着我们吃鱼,一边把鱼头夹下来,放在一个盘子里,然后走进里屋,供奉在那张画像前面,顺手还点了一炷香,对着画像拜了拜。
我很好奇,就问钟四爷,那画像上面是哪路神仙。
“黄河大王!”钟四爷回答说。
“黄河大王?!”我有些讶异,摸了摸脑袋:“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路神仙?”
钟四爷说:“你又不住黄河边上,你不知道黄河大王很正常嘛!反正黄河大王就是管理黄河的神,在黄河上讨生活的人,都要祭拜黄河大王,保平安嘛!”
我点点头,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给郑媛媛,鱼肚子上的肉是最细嫩的,就跟豆腐一样,郑媛媛尝了一口,眼睛都眯了起来,赞不绝口:“美味!顶级美味!”
我也尝了一口,鱼肉果然细嫩,入口即化,也没有多少鱼刺,酱香味全都焖入了鱼肉里面,一口咬下去,满嘴留香。
除了食材本身就很鲜美以外,钟四爷的厨艺还是相当不错的,看似简单的一道农家菜,其味道比星级酒店的厨师做的还要好。
郑媛媛吃得眉开眼笑,因为莲花城邻近海边,所以她从小到大吃的基本上都是海鱼,今天头一次吃到正宗的河鱼,让她感受到了河鲜的味道。
三杯酒下肚,我把话题扯回到那张青铜面具上,我问钟四爷:“四爷,您可知那张青铜面具是何来历?”
钟四爷摇摇头:“我一个乡野村夫,哪里知道这面具的来历?”
我夹了块咸菜放进嘴里,咬得咔咔脆响:“听说你是一名黄河河工,见过不少稀奇事儿,也会一些门门道道的东西?”
钟四爷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说:“*****后,为了更好的管理黄河,成立了一个名叫‘黄河管委会’的部门,在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叫‘黄河河工’。我师父是第一批加入黄河管委会的河工,后来我接了我师父的班,成为了第二代河工!”
顿了一下,钟四爷又说:“千百年来,黄河浩瀚不息,黄河里的邪乎物件却是数不胜数,什么黄河尸鬃、鬼磨盘、还有通往阴间的阶梯,说出来你们都不信呢!”
“通往阴间的阶梯?”
我和郑媛媛同时放下筷子,惊讶地看着钟四爷。
钟四爷轻轻摇晃着酒杯:“不相信吧?这是我师父的亲身经历,不会有假的!”
可能钟四爷的家里确实是很久没来客人了,也可能是他和我很聊得来,反正今天钟四爷还是挺健谈的,主动打开了话匣子:“1957年,三门峡水利枢纽正式开工,三门峡水利枢纽是*****后,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防凌、灌溉、减淤、供水、发电等任务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式开工不到两月,工人们在深挖地基,清除淤泥的时候,竟然在黄河底部挖出了石头阶梯。
那石头阶梯通体乌黑色,上面还刻着一些奇奇怪怪的花纹,更诡异的是,石头阶梯一直往下延伸,工人们往下挖了三四层楼那么高,都不见底,也不知道石头阶梯会通向哪里。
看这石头阶梯的样子,又不像是天然形成的,毕竟上面还刻有奇怪的图案花纹,很明显是人为修建的。
但问题来了,以现代的科学技术都很难在黄河下面修建一座阶梯,更何况是在古代?
这座古怪的石头阶梯到底是什么人修建的?
它到底通往哪里?到底有没有尽头?
黄河管委会请来了很多专家,包括历史学家,地理学家等等,对这座奇怪的石头阶梯展开了长达半月的详细考察研究,但都没有任何头绪。
为了不阻碍工程的进展,有人提议用**摧毁这座石头阶梯。
虽然当时有专家竭力阻拦,但因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整个国家的头部工程,谁也耽搁不起,所以工程部最终还是下令炸毁阶梯,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按照进度完成。”
“他们真把那座阶梯炸毁了?”我忍不住皱起眉头,心想这些人真是太鲁莽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当时的那种情形下,要是耽搁了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修建进程,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钟四爷夹断鱼尾巴,表情渐渐变得凝重起来:“阶梯肯定是被炸毁了,但……很快就出事了……”
“出事了?!”
我和郑媛媛微微一惊,同时放下筷子,翘首等着钟四爷继续讲下去。
钟四爷一口就把鱼尾巴上的嫩肉**下来,从嘴里慢慢拽出鱼尾,这才接着讲了下去。
阶梯被炸毁以后,黄河底部就开始冒出血水。
刚开始人们还以为是地质的原因,所以冒出的水是红色的。
后来,经过化验,人们才惊奇地发现,那冒出的红水竟然真的是血水。
这事儿一传开,整个工程队都炸了锅,黄河底部怎么会冒出血水呢?
入了门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碰上邪乎东西了,还有人说,这下面可能有龙脉,上面的人鲁莽行事,这是把龙脉给炸断了。
就在众说纷纭的时候,更离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个负责引爆**炸毁石头阶梯的工人,莫名其妙地在工棚里上吊**了。
那个工人姓张,家里有三个孩子养着,每个月都把工资全部寄回家里,按理说,这样一个人,根本就没有**的理由。
后来人们找到了老张留下的遗书,也不算是遗书,反正就是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我有罪!”、“我该死!”之类的话,看得人毛骨悚然。
最可怕的是,这些字迹血迹斑斑,赫然是用鲜血写成的。
钟四爷自己酿造的米酒,很香,一股浓浓的米香味,喝到嘴里回口有些甘甜。
钟四爷放下酒杯,眯着眼睛说:“家里好几年没有来过客人了!”
“能够和四爷举杯,是我的荣幸!”我微笑着说。
“来吧,尝尝黄河鲤鱼!黄河鲤鱼跟其他地方的鲤鱼不一样,黄河鲤鱼体态丰满,肉质肥厚,细嫩鲜美,尤其是这种红尾鲤鱼,更是鲤鱼中的精品,你们今天也是有口福了!”钟四爷一边招呼着我们吃鱼,一边把鱼头夹下来,放在一个盘子里,然后走进里屋,供奉在那张画像前面,顺手还点了一炷香,对着画像拜了拜。
我很好奇,就问钟四爷,那画像上面是哪路神仙。
“黄河大王!”钟四爷回答说。
“黄河大王?!”我有些讶异,摸了摸脑袋:“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路神仙?”
钟四爷说:“你又不住黄河边上,你不知道黄河大王很正常嘛!反正黄河大王就是管理黄河的神,在黄河上讨生活的人,都要祭拜黄河大王,保平安嘛!”
我点点头,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给郑媛媛,鱼肚子上的肉是最细嫩的,就跟豆腐一样,郑媛媛尝了一口,眼睛都眯了起来,赞不绝口:“美味!顶级美味!”
我也尝了一口,鱼肉果然细嫩,入口即化,也没有多少鱼刺,酱香味全都焖入了鱼肉里面,一口咬下去,满嘴留香。
除了食材本身就很鲜美以外,钟四爷的厨艺还是相当不错的,看似简单的一道农家菜,其味道比星级酒店的厨师做的还要好。
郑媛媛吃得眉开眼笑,因为莲花城邻近海边,所以她从小到大吃的基本上都是海鱼,今天头一次吃到正宗的河鱼,让她感受到了河鲜的味道。
三杯酒下肚,我把话题扯回到那张青铜面具上,我问钟四爷:“四爷,您可知那张青铜面具是何来历?”
钟四爷摇摇头:“我一个乡野村夫,哪里知道这面具的来历?”
我夹了块咸菜放进嘴里,咬得咔咔脆响:“听说你是一名黄河河工,见过不少稀奇事儿,也会一些门门道道的东西?”
钟四爷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说:“*****后,为了更好的管理黄河,成立了一个名叫‘黄河管委会’的部门,在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叫‘黄河河工’。我师父是第一批加入黄河管委会的河工,后来我接了我师父的班,成为了第二代河工!”
顿了一下,钟四爷又说:“千百年来,黄河浩瀚不息,黄河里的邪乎物件却是数不胜数,什么黄河尸鬃、鬼磨盘、还有通往阴间的阶梯,说出来你们都不信呢!”
“通往阴间的阶梯?”
我和郑媛媛同时放下筷子,惊讶地看着钟四爷。
钟四爷轻轻摇晃着酒杯:“不相信吧?这是我师父的亲身经历,不会有假的!”
可能钟四爷的家里确实是很久没来客人了,也可能是他和我很聊得来,反正今天钟四爷还是挺健谈的,主动打开了话匣子:“1957年,三门峡水利枢纽正式开工,三门峡水利枢纽是*****后,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防凌、灌溉、减淤、供水、发电等任务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式开工不到两月,工人们在深挖地基,清除淤泥的时候,竟然在黄河底部挖出了石头阶梯。
那石头阶梯通体乌黑色,上面还刻着一些奇奇怪怪的花纹,更诡异的是,石头阶梯一直往下延伸,工人们往下挖了三四层楼那么高,都不见底,也不知道石头阶梯会通向哪里。
看这石头阶梯的样子,又不像是天然形成的,毕竟上面还刻有奇怪的图案花纹,很明显是人为修建的。
但问题来了,以现代的科学技术都很难在黄河下面修建一座阶梯,更何况是在古代?
这座古怪的石头阶梯到底是什么人修建的?
它到底通往哪里?到底有没有尽头?
黄河管委会请来了很多专家,包括历史学家,地理学家等等,对这座奇怪的石头阶梯展开了长达半月的详细考察研究,但都没有任何头绪。
为了不阻碍工程的进展,有人提议用**摧毁这座石头阶梯。
虽然当时有专家竭力阻拦,但因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整个国家的头部工程,谁也耽搁不起,所以工程部最终还是下令炸毁阶梯,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按照进度完成。”
“他们真把那座阶梯炸毁了?”我忍不住皱起眉头,心想这些人真是太鲁莽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当时的那种情形下,要是耽搁了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修建进程,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钟四爷夹断鱼尾巴,表情渐渐变得凝重起来:“阶梯肯定是被炸毁了,但……很快就出事了……”
“出事了?!”
我和郑媛媛微微一惊,同时放下筷子,翘首等着钟四爷继续讲下去。
钟四爷一口就把鱼尾巴上的嫩肉**下来,从嘴里慢慢拽出鱼尾,这才接着讲了下去。
阶梯被炸毁以后,黄河底部就开始冒出血水。
刚开始人们还以为是地质的原因,所以冒出的水是红色的。
后来,经过化验,人们才惊奇地发现,那冒出的红水竟然真的是血水。
这事儿一传开,整个工程队都炸了锅,黄河底部怎么会冒出血水呢?
入了门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碰上邪乎东西了,还有人说,这下面可能有龙脉,上面的人鲁莽行事,这是把龙脉给炸断了。
就在众说纷纭的时候,更离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个负责引爆**炸毁石头阶梯的工人,莫名其妙地在工棚里上吊**了。
那个工人姓张,家里有三个孩子养着,每个月都把工资全部寄回家里,按理说,这样一个人,根本就没有**的理由。
后来人们找到了老张留下的遗书,也不算是遗书,反正就是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我有罪!”、“我该死!”之类的话,看得人毛骨悚然。
最可怕的是,这些字迹血迹斑斑,赫然是用鲜血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