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傻柱和贾东旭这两个他看重的“养老人选”也在场的缘故,易中海犹豫了一下,居然真的点头同意了。

  当然,这些心思都只是刘光天自己的猜测。

  就目前接触来看,这个易中海跟电视剧里演的差不多,有点好面子,喜欢维持他作为院里一大爷的权威和“高尚”形象。

  但倒也没有同人小说里写的那么算计得赤裸裸、面目可非。

  至少表面功夫做得挺足。

  眼下,他和光福最迫切的需要就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落脚地。

  易中海肯答应让他们住下,确实是解了燃眉之急。

  于是,刘光天上前一步,开口道:

  “易叔,谢谢您!您看那间房,一个月租金多少钱?算我们两兄弟租的,我们按月付房租。”

  刘光天不想因为住处而欠下太大的人情,尤其是欠易中海这种心思难测的人。

  虽说目前看来易中海表现得还算厚道,可往后的事谁说得准呢?

  万一人家只是隐藏得深呢?

  他这么坚持付租金,可能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但他总觉得,凡事多留个心眼,给自己留点余地总归是好的。

  这年头,人情债最难还。

  果然,易中海听他这么说,把脸一板,瞪了他一眼:

  “你这小子,想啥呢?现在啥光景你不知道?”

  “你俩这刚被赶出来,身上怕是连个吃饭的钱都没有,还在这儿提房租!”

  “我那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你俩先踏实住着!”

  “等以后你俩找到活路,手头宽裕了再说!”

  他语气带着一种长辈式的责备,仿佛刘光天的坚持是不懂事的表现。

  刘光天还是坚持道:

  “易叔,我哥俩身上……倒还有些钱,付个房租应该不成问题。”

  他不想一开始就让人觉得他们兄弟离了刘家就活不下去,想尽量保持一点经济上的独立。

  “我说你这孩子咋这么犟呢?”

  易中海眉头皱得更紧了,语气带着点不耐烦,还夹杂着一丝不被领情的气恼:

  “你俩现在这情况,全院儿谁不知道是净身出户?”

  “我易中海好歹是院里的管事大爷,要是这时候收你们房租,让街坊四邻怎么看我?”

  “唾沫星子不得淹死我?”

  “让你住你就先住着!后面等你俩站稳脚跟,有了收入,到时候再补上房租也不迟!”

  傻柱在旁边听着,他心里清楚刘光天现在有运输队学徒工的身份,饿是饿不着的。

  但刘光天之前叮嘱过他先别往外说,他也就没插破。

  看两人僵持不下,他便出来打圆场,拍了拍刘光天的肩膀:

  “好了好了,光天儿!一大爷都这么说了,也是一片好心!”

  “你就先领着情,住下再说!”

  “后边儿你真挣了钱,再把房租补上,不就行了嘛?”

  “一大爷又差你这点钱!现在较这个真儿干啥?”

  刘光天看了看傻柱,又看了看态度坚决、甚至有点动气的易中海。

  知道再推辞反而显得矫情,也可能惹恼对方,便顺势点了点头,对着易中海诚恳地说:

  “那……行吧,易叔,谢谢您了!这情我们哥俩记下了。”

  “等我们安顿下来,赚了钱,一定把房租补上。”

  易中海脸色这才缓和下来,点了点头:

  “嗯,这还差不多。记住,日子是慢慢过的,不急在这一时。”

  “走吧,先带你们去看看屋子,总得知道自个儿晚上睡哪儿。”

  说着,便转身在前面带路。

  就这样,刘光天和刘光福两兄弟,跟着易中海来到了中院他家。

  一进门,正在屋里缝补衣服的一大妈看到易中海身后跟着刘家两兄弟,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手里的针线活儿都停了下来。

  易中海主动解释道:

  “老婆子,是这么回事。光天和光福俩孩子,跟后院的刘海中闹翻了,分家了,现在没地方去。”

  “咱家旁边那间耳房不是空着吗?”

  “我就想着,先让这两孩子住下,有个落脚的地方。”

  一大妈听自己老伴这么一说,先是愣了一下。

  目光在刘光天兄弟俩身上扫了扫,看到他们手里那个小小的、寒酸的包袱。

  随即很快反应过来,脸上挤出一丝不太自然的笑容:

  “哦,那间屋子啊……行是行,就是好久没住人了,里面堆了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灰尘也大,得好好收拾一下才行。”

  “我这就带他们过去看看。”

  说着,她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身。

  刘光天赶紧道谢:“麻烦易婶子了。”

  一大妈摆摆手:“没事儿,跟我来吧。”

  说着,便领着兄弟俩出了正屋,走向旁边那间独立的耳房。

  这间耳房有个好处,它虽然是靠着易家正房的厢房,但有自己的独立出入口,算是独门独户,跟易中海家并不直接连通。

  这一点让刘光天心里踏实了不少,至少能有个相对私密的空间,不用整天在易中海眼皮子底下活动,做点什么事也方便些。

  至于眼前这位一大妈,刘光天心里也有些琢磨不定。

  在原剧里,这位一大妈戏份不多,几乎是个背景板式的存在,很少看到她有什么主见或者作妖的时候,连生气发火的镜头都几乎没有。

  但仅凭这些,也很难断定她就是个纯粹的好人或者坏人。

  看起来就是个没什么文化、习惯听从易中海安排的普通家庭妇女。

  此刻她的反应,也多是跟着易中海的意思走。

  不过,不管易中海夫妇内心到底是怎样的人,至少在当前,他们的行为确实是帮了自己大忙,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刘光天心里提醒自己,感激归感激,防备之心也不能全然放下。

  毕竟,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

  带着这些复杂的想法,刘光天和刘光福跟着一大妈走进了那间耳房。

  屋子不大,大概七八个平方,光线有些昏暗。

  里面杂物确实不多,也就是几个破筐、几根旧木料,还有一个缺了腿用砖头垫着的凳子,毕竟这年头家家户户条件都一般,也没那么多富余东西。

  主要是长时间没人住,落满了灰尘,墙角挂着蜘蛛网,空气中有股霉味,需要彻底打扫一下。

  好在房间里有一张旧的木板床,床板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但总算不用为睡觉的地方发愁了。

  刘光福好奇地四处打量着这个他们未来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