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什么东西?!”

  “它它……它竟然可以飞起来!”

  洪武位面。

  朱元璋等人都是震惊的看着这一幕。

  飞天!

  那是只有神话中才有可能出现的神迹!

  今天就这么赤裸裸的展现在了他们面前!

  这让他们如何不感到震惊?!

  “刘先生,这些你也在未来里看到了吗?”

  朱元璋的第一反应是问向一旁的刘伯温。

  不过,此时刘伯温心中的震惊一点都不比朱元璋少。

  刘伯温的声音有些颤抖:

  “回陛下,草民也看不到,若是草民可以看到,必然早就将此事告知于陛下。”

  “行吧,谅你这个老家伙也不敢骗咱……”

  朱元璋嘟囔了一句,紧接着再次提问刘伯温。

  “刘先生,这里数你学问最深,你能不能看懂此物飞天的原理?”

  “若是在我们洪武一朝就可以造出如此神物,我们大明必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剿灭北元残部!”

  刘伯温回道:“这……草民也看不懂,不过,以草民的见解,可以大概的猜测一二……”

  从始至终,刘伯温的眼睛都没有离开过天幕。

  看着热气球下那燃烧着的燃料,刘伯温的目光逐渐清明。

  “唉,咱果然指望不上你这个老家伙……”

  朱元璋听闻刘伯温说不懂,于是便下意识的开口。

  却没想到刘伯温在后面藏了一手。

  朱元璋连忙改口:

  “刘先生,请细细讲来!”

  刘伯温:……

  刘伯温终于忍不住了,刘伯温将目光从天幕上移开,转向朱元璋。

  “陛下,您对草民有任何的不满大可以直接说出来。”

  “没必要在问我问题的时候就称呼我为‘刘先生’,没问题之后又改口为‘老家伙’。”

  朱元璋:……

  “你这不是我污蔑咱吗!”

  朱元璋看向朱标:“标儿,咱当真如刘先生所说?”

  朱标点了点头。

  朱元璋又转头看向了一旁的朱棣。

  “老四,咱当真……?”

  朱元璋看到了红温的一幕。

  只见,朱棣不知何时溜到了刘伯温身旁。

  朱棣附在刘伯温耳旁正开口说着什么,眼睛还不时的瞟向朱元璋所在的方向:

  “刘先生,以后你跟朕混吧,我爹目光短、见识浅,根本看不到刘先生你的大才。”

  “朕实在不忍心如此大才在我大明朝被昏君所埋没。”

  “刘先生,不如来朕燕王府做事,朕必对刘先生推心置腹!”

  朱棣说着,突然感觉周围的环境安静的可怕。

  “咦?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安静?”

  这个时候,朱棣敏锐的察觉到了一道杀鸡落到了自己头上。

  朱棣僵硬的转过头,正对上了朱元璋直勾勾看过来的眼睛。

  朱元璋的眼睛通红,好似要将朱棣生吞活剥。

  朱棣:……

  一定是自己打开的方式不对!

  重新刷新一下!

  朱棣转回头去,重复了一下自己刚才的动作。

  只见,朱元璋的眼睛更红了!

  “朱老四!!!”

  “妈呀!快跑!”

  朱棣见情况不妙,拔腿开溜。

  ……

  天幕继续演绎:

  【有了热气球提供的视野加持。】

  【朱高灿的明军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分兵作战!】

  【由于此战瓦剌人过于分散,导致瓦剌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反抗。】

  【再加上天空中那庞大的热气球,给足了瓦剌人震撼!】

  【瓦剌人心头只感觉惊惧,甚至连反抗的心都组织不起来。】

  【明军在分兵五路之后,很快就追上了四散的瓦剌军。】

  【他们轻而易举的就将这些瓦剌人消灭。】

  【至于由也先亲自率领的那支部队,也没好到哪里去。】

  【没多久,朱高灿就率领一支明军将也先围在了一处绝地!】

  【朱高灿看着被重兵包围的也先,笑着开口:】

  【“也先,没想到吧,我们又见面了。”】

  【“你应该还记得我当年与你说过的话吧?”】

  【也先毫不犹豫的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我当然记得,吴王!”】

  【“你说过,若我再次踏入大明的土地,你会让我死无全尸!”】

  【“哈哈哈,吴王,你现在是不是在暗自得意,我承认,你确实做到了!”】

  【“成王败寇,我无话可说!”】

  【“可你不知道的是,这些年里,我对你可谓是日思夜想!”】

  【也先明白,自己已经再无活下去的可能!】

  【反正横竖都是一个死,也先临死也要逞一逞口舌之快!】

  【“八年前,你踏足草原,灭我瓦剌精锐,杀我爷爷马哈木!”】

  【“害的我瓦剌部不得不偃旗息鼓,不得不重新修养!”】

  【“若不是你,我们瓦剌何需八年才能卷土重来!”】

  【“若不是你,站在中原土地上的应该是我们瓦剌才对!”】

  【“若不是你,凭借朱祁镇那个小皇帝,又怎么可能会是我瓦剌大军的对手?!”】

  【“我恨不得食汝肉、饮汝血!”】

  【“哈哈哈,来吧,你赢了!”】

  【“杀了我!”】

  【也先说着,闭上了眼睛,手上的武器也随意丢在了地上。】

  【扑哧——!】

  【朱高灿也不废话,朝着也先的脖颈就砍了上去!】

  【鲜血如注!】

  【不多时,当围在此地的明军散开,朱高灿手中已经多了一个明晃晃的人头!】

  【朱高灿说到做到。】

  【这是他为朱祁钰登基送去的贺礼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