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十四章 重逢故人
“小姐。”
熟悉无比的声音让珞樱整个人怔在了原地。
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发现什么也说不出。
“你是……”
她声音颤抖,不敢去相信自己猜测的。
那人褪下身上的帽檐,露出了真切的面容。
只不过那面容却叫殿中众人都吓了一跳。
清丽的五官上,额头乃至眼角都是烧伤的痕迹。
不仅如此,动作间,手臂上更是。
看着那些丑陋的疤痕,珞樱却是一下红了眼。
“清和!”
她小跑了过去,一下拥住了那人。
清和眼睛也红了,哽咽着回抱住了珞樱,“小姐,是我。”
“你没死……”珞樱心颤了颤,泪水一下从眼角流了下来。
清和亦是眼中含泪,“奴婢还活着。”
失而复得的心让珞樱久久平静不了,许久,她才红着眼看向萧烬寒,“陛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方才萧烬寒说的话中来看,他应该是早就知道清和没有死了。
但当日那场大火,清和又是怎么活下来的?
看着她俩这般模样,萧烬寒也不禁叹了一声,“就在静思苑走水的半个月后,朕在冷宫发现了重伤的清和。”
“当时她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好在并未让朕失望。”
清和抹了抹眼泪,点头道:“奴婢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当时奴婢推开小姐后,就被掉落下来的木头砸晕,等奴婢醒过来时,就发现自己身在一处荒僻的地方。”
“但是由于身上多处被烧伤,奴婢完全没力气去找药,就只能任由……”
任由自己等死。
听到这里,珞樱心揪了一下。
这一刻,她很是庆幸,庆幸清和被萧烬寒找到了。
不然她无法想象等她看见清和尸体的那天会是怎样的崩溃。
“小姐还是别看奴婢了,奴婢现在这个样子……怕会吓到小姐。”清和撇开头,眼中早已不复以前的灵动和光亮,取而代之的是惶然和自卑。
就是这样的清和,让珞樱愈发心疼。
她捏住了清和的下颌,强迫她转过来与自己对视,看着她脸上的那些疤痕,珞樱心中颇为不是滋味。
“不管怎样,你都是我的清和。”
珞樱声音坚定,眸光柔和,“你没死已是万幸,这些都不算什么,等日后我自会给你用最好的生肌药,保证让它恢复如初,可好?”
这是珞樱鲜少会表露出来的温柔,一下让自卑的清和卸下了强撑的坚强。
她忍不住直接抱住珞樱哭了起来,悲怆又后怕,“呜呜呜小姐……奴婢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奴婢当时好害怕……害怕真的死在那里……”
珞樱心酸的咬紧了唇,无声安抚。
许久,等珞樱想起萧烬寒还在旁边的时候,陡然惊醒,“陛下,菜都凉了。”
“无妨。”萧烬寒不甚在意,自顾坐在了一边,端得是令人安心的模样,“从今往后有清和跟在你身边朕也放心些。”
就论清和在生死关头跟珞樱一命换一命的行为,就叫萧烬寒对她无比放心。
坤宁宫虽说目前被他保护得固若金汤,但是珞樱身边还是得有一个全身心都信任的人才是。
更何况,他清楚,珞樱偶尔午夜梦回,最愧疚的便是清和的死。
珞樱听后很是感动,但也清楚许多事过犹不及,孰轻孰重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派人安置好清和后,她就让人重新上了一份膳食。
用完膳,萧烬寒借处理政务的由头去了外阁,珞樱知道他是想给自己和清和留一点说话的时间,心中很是感激。
“小姐,这便是小殿下吗?”
清和眼睛发亮的看着已经睡过去的元宝,心中无限柔软。
即便是重来一次,她也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珞樱当时不只是一个人,肚子里还有另一个生命。
她们都珍之重之的存在。
不论如何,她当时都做不到任由珞樱葬身火海。
珞樱笑了笑,颔首,“元宝很乖,想来若是知道你还活着,定然很开心。”
清和嗔然,“小姐,小殿下还这么小能知道什么?”
珞樱莞尔。
“不过。”清和眸子染上了一丝担忧,“小姐,这几个月奴婢虽然都在永宁宫养着,但是偶尔也会听到一些风言风语。”
“他们说小姐您身份不正,小殿下的血脉也……”
“当时奴婢想与他们争辩,但是又怕暴露小姐身份,便只能干着急。”
“无妨。”珞樱摇头,“就像之前,我们堵不住悠悠众口,尽好我们自己的本分就行了。”
“可是……”清和犹豫,“奴婢还听说就连钦天监也……”
珞樱抿唇,蹙了蹙眉。
这也是珞樱比较担心的一点。
若是后宫流言,她权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不知道就行了。
但是自钦天监散布“-鸡司晨,国祚有危”的言论后,朝野上下都开始议论起了她这个新后来。
珞樱怕萧烬寒顶不住这般压力。
亦或者是,她怕萧烬寒为了她,而失了分寸。
新帝登基,尚需稳固地位,若是因此就得罪了大半朝臣,那么往后的路也会难走许多。
“这事暂且不用担心。”珞樱眸色沉沉,“先前陛下与我说,先皇后及三皇子势力还有残余,这些恐怕就是他们弄出来的。”
“我们断然不能因一时的谣言就乱了本心。”
清和听后点了点头。
她看着珞樱如今模样,眨了眨眼,“小姐您似乎……与在静思苑时格外不同。”
珞樱疑惑看去,“哪里不同?”
清和眸中染上了笑意,“愈发果决自信了不少,也更……信任陛下了不少。”
珞樱怔了怔。
“当初您太隐忍,有时候就连奴婢都觉得委屈。”
“可现在的小姐,锋芒毕露,早已不是当初模样。”
清和娓娓道来,“不仅如此,当初小姐您还跟奴婢说,不能过多依靠别人,特别是太子殿下。”
“他这人,善恶不定,喜行不怒,心思深沉,无异于是与虎谋皮。”
“可现在,每当提起陛下,您眼中的笑意就多了许多。”
“奴婢很为小姐开心。”
第九十四章 重逢故人
“小姐。”
熟悉无比的声音让珞樱整个人怔在了原地。
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发现什么也说不出。
“你是……”
她声音颤抖,不敢去相信自己猜测的。
那人褪下身上的帽檐,露出了真切的面容。
只不过那面容却叫殿中众人都吓了一跳。
清丽的五官上,额头乃至眼角都是烧伤的痕迹。
不仅如此,动作间,手臂上更是。
看着那些丑陋的疤痕,珞樱却是一下红了眼。
“清和!”
她小跑了过去,一下拥住了那人。
清和眼睛也红了,哽咽着回抱住了珞樱,“小姐,是我。”
“你没死……”珞樱心颤了颤,泪水一下从眼角流了下来。
清和亦是眼中含泪,“奴婢还活着。”
失而复得的心让珞樱久久平静不了,许久,她才红着眼看向萧烬寒,“陛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方才萧烬寒说的话中来看,他应该是早就知道清和没有死了。
但当日那场大火,清和又是怎么活下来的?
看着她俩这般模样,萧烬寒也不禁叹了一声,“就在静思苑走水的半个月后,朕在冷宫发现了重伤的清和。”
“当时她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好在并未让朕失望。”
清和抹了抹眼泪,点头道:“奴婢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当时奴婢推开小姐后,就被掉落下来的木头砸晕,等奴婢醒过来时,就发现自己身在一处荒僻的地方。”
“但是由于身上多处被烧伤,奴婢完全没力气去找药,就只能任由……”
任由自己等死。
听到这里,珞樱心揪了一下。
这一刻,她很是庆幸,庆幸清和被萧烬寒找到了。
不然她无法想象等她看见清和尸体的那天会是怎样的崩溃。
“小姐还是别看奴婢了,奴婢现在这个样子……怕会吓到小姐。”清和撇开头,眼中早已不复以前的灵动和光亮,取而代之的是惶然和自卑。
就是这样的清和,让珞樱愈发心疼。
她捏住了清和的下颌,强迫她转过来与自己对视,看着她脸上的那些疤痕,珞樱心中颇为不是滋味。
“不管怎样,你都是我的清和。”
珞樱声音坚定,眸光柔和,“你没死已是万幸,这些都不算什么,等日后我自会给你用最好的生肌药,保证让它恢复如初,可好?”
这是珞樱鲜少会表露出来的温柔,一下让自卑的清和卸下了强撑的坚强。
她忍不住直接抱住珞樱哭了起来,悲怆又后怕,“呜呜呜小姐……奴婢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奴婢当时好害怕……害怕真的死在那里……”
珞樱心酸的咬紧了唇,无声安抚。
许久,等珞樱想起萧烬寒还在旁边的时候,陡然惊醒,“陛下,菜都凉了。”
“无妨。”萧烬寒不甚在意,自顾坐在了一边,端得是令人安心的模样,“从今往后有清和跟在你身边朕也放心些。”
就论清和在生死关头跟珞樱一命换一命的行为,就叫萧烬寒对她无比放心。
坤宁宫虽说目前被他保护得固若金汤,但是珞樱身边还是得有一个全身心都信任的人才是。
更何况,他清楚,珞樱偶尔午夜梦回,最愧疚的便是清和的死。
珞樱听后很是感动,但也清楚许多事过犹不及,孰轻孰重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派人安置好清和后,她就让人重新上了一份膳食。
用完膳,萧烬寒借处理政务的由头去了外阁,珞樱知道他是想给自己和清和留一点说话的时间,心中很是感激。
“小姐,这便是小殿下吗?”
清和眼睛发亮的看着已经睡过去的元宝,心中无限柔软。
即便是重来一次,她也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珞樱当时不只是一个人,肚子里还有另一个生命。
她们都珍之重之的存在。
不论如何,她当时都做不到任由珞樱葬身火海。
珞樱笑了笑,颔首,“元宝很乖,想来若是知道你还活着,定然很开心。”
清和嗔然,“小姐,小殿下还这么小能知道什么?”
珞樱莞尔。
“不过。”清和眸子染上了一丝担忧,“小姐,这几个月奴婢虽然都在永宁宫养着,但是偶尔也会听到一些风言风语。”
“他们说小姐您身份不正,小殿下的血脉也……”
“当时奴婢想与他们争辩,但是又怕暴露小姐身份,便只能干着急。”
“无妨。”珞樱摇头,“就像之前,我们堵不住悠悠众口,尽好我们自己的本分就行了。”
“可是……”清和犹豫,“奴婢还听说就连钦天监也……”
珞樱抿唇,蹙了蹙眉。
这也是珞樱比较担心的一点。
若是后宫流言,她权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不知道就行了。
但是自钦天监散布“-鸡司晨,国祚有危”的言论后,朝野上下都开始议论起了她这个新后来。
珞樱怕萧烬寒顶不住这般压力。
亦或者是,她怕萧烬寒为了她,而失了分寸。
新帝登基,尚需稳固地位,若是因此就得罪了大半朝臣,那么往后的路也会难走许多。
“这事暂且不用担心。”珞樱眸色沉沉,“先前陛下与我说,先皇后及三皇子势力还有残余,这些恐怕就是他们弄出来的。”
“我们断然不能因一时的谣言就乱了本心。”
清和听后点了点头。
她看着珞樱如今模样,眨了眨眼,“小姐您似乎……与在静思苑时格外不同。”
珞樱疑惑看去,“哪里不同?”
清和眸中染上了笑意,“愈发果决自信了不少,也更……信任陛下了不少。”
珞樱怔了怔。
“当初您太隐忍,有时候就连奴婢都觉得委屈。”
“可现在的小姐,锋芒毕露,早已不是当初模样。”
清和娓娓道来,“不仅如此,当初小姐您还跟奴婢说,不能过多依靠别人,特别是太子殿下。”
“他这人,善恶不定,喜行不怒,心思深沉,无异于是与虎谋皮。”
“可现在,每当提起陛下,您眼中的笑意就多了许多。”
“奴婢很为小姐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