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是魔门八位顶尖高手中排名稍后的几位,也难敌他的实力。”

  “故而综合考量之后,暂将他排于太监高手榜第六位。”

  ……

  “太监高手榜第五位,妖猫韩貂侍。”

  “此人出身东离皇朝,乃东离内廷二十万宦官之首。”

  “凡是东离江湖中人,无人不识其名,更被江湖人称作春秋三大魔头之一。”

  “他以三千血丝为武器,杀人必剥其皮,手段极其残忍狠绝,若论杀伐之能,仅在桃花剑神邓泰阿之下。”

  “虽然他自身修为仅是天人境第八重天,但战力却堪比武皇无敌,曾越级斩杀数名武皇境第九重天的高手。”

  “当年春秋国战结束,天下大乱,朝廷下令扫荡江湖,一路由徐晓领军,另一路便是这妖猫韩貂侍。”

  “于是韩貂侍一人独闯江湖,连斩天人境高手两百零六人,覆灭大宗门十余派,小门小派更是不计其数。”

  “其中,就连东离武评四大宗师之一的符将神甲叶鸿亭,也死于他的三千血丝之下。”

  “这般杀伐之气实在骇人,整个东离江湖闻风丧胆,天下武夫对他既憎又惧,甚至害怕自己修为稍有提升,便会被韩貂侍盯上。”

  “最终,半个东离的天人境高手都被他所杀,原本繁华的江湖被他杀得几近凋零,可谓血债累累。”

  “毫无疑问,韩貂侍是世间最顶级的狠人之一,但同时也是最讲恩情的义人。”

  “他身世凄苦,年幼时便孤苦无依,无人照料。”

  “因此他立下信念:敬我韩貂侍一寸,我便敬他百丈!”

  “在他尚是小小宦官之时,曾有一位妇人赠他一碗热饭,他便铭记一生。”

  “如今那妇人已逝,只留下了一个当今皇帝的私生子。”

  “韩貂侍便一心一意要扶持那位庶出皇子登上皇位。”

  “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绝路,可韩貂侍却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

  “豁出他这一条命,只为还那一顿饭的情。”

  ……

  听完苏尘这一番分析,在场众位江湖豪士都不禁倒抽一口冷气。

  大隋境内正邪两道的对抗激烈,这是整个皇朝武林都知晓的事实。

  但众人谁也没料到,竟激烈到了这般地步。

  双方的较量早已不局限于江湖层面。

  阴癸派甚至将一名武皇境的长老安**了皇宫,充当暗桩。

  堂堂皇宫之中,一名老太监竟是阴癸派的长老!

  这样的秘辛传回江湖,恐怕整个武林都会震动,连杨广都要在梦中惊醒。

  但最让众人感到震惊的,还是妖猫韩貂侍!

  凭一己之力屠戮半壁江湖,这是多么令人胆寒的事迹。

  不少人听到苏尘口中说出的数字,都不禁头皮发麻。

  那可是两百多名天人境高手啊,几乎相当于江湖一半的天人境强者,全都死在他一人手中。

  尤其是来自东离的江湖人士,此刻额头上已渗出冷汗。

  苏尘的话让他们再度回忆起当年被韩貂侍震慑的恐惧。

  那真是一人之威,硬生生将整个江湖杀得凋零不堪。

  等到最后,众人又是满面惊诧。

  如此冷酷无情的韩貂侍,竟然只是为了受过一顿饭的恩情,便卷入夺嫡之争?

  自古以来最危险的事莫过于争夺皇权,尤其宦官插手其中,更是大忌。

  而韩貂侍却甘冒奇险,只为那一饭之恩。

  这不由得让许多江湖人物对他生出几分敬意。

  如今世上人心凉薄,能做到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的,都已算得上大丈夫。

  而韩貂侍却是——你敬他一寸,他还你百丈!

  纵使他阴狠毒辣,罪行累累,这般情义,也足以称道。

  一时之间,大厅中众人纷纷议论:

  “阴癸派也太狠了,竟将武皇境的高手都送进宫当太监。”

  “大隋的正邪之争已经到了这等地步?看来早已不只是江湖上的较量。”

  “这韩貂侍的实力也太吓人了吧,天人境第八重天,却能越阶斩杀高手?”

  “不在东离江湖的人,根本无法体会韩貂侍的可怕。

  当年他一个人就杀得江湖高手折损过半,杀得天下武者心惊胆战,杀得武林元气大伤。”

  “是啊!若非韩貂侍实力恐怖至极,也不会名列春秋三大魔头之一。”

  “更何况他背后是朝廷,就算有地仙境的高人,也不便出手对付他。”

  “没想到这韩貂侍竟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如今这样的角色已经越来越少了。”

  “自古以来,宦官干政最遭忌讳,更何况是卷入皇位之争,这韩貂侍恐怕离死不远了。”

  ……

  三楼东侧第七间包房。

  白清儿睁大了眼睛,惊讶地说道:“什么?我们阴癸派在宫中居然还有一位武皇长老?师姐你知道这事吗?”

  婠婠轻轻摇头,柔声回答:“这种事关重大的事情,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白清儿皱眉道:“师尊也真是的,连我们都隐瞒。

  如今被苏先生揭了出来,恐怕会有不小的麻烦。”

  “没关系,现在大隋朝廷也没什么情报可查了。”

  “不如趁这个机会把韦师伯召回来,为接下来的江湖纷争做准备。”

  婠婠伸了个懒腰,随意地说道。

  白清儿笑道:“好主意!如果能有韦师叔这位武皇相助,魔门之中恐怕再没有哪个门派能与我们阴癸派抗衡了。”

  ……

  三楼西边第一个包厢。

  姜婷听着苏尘的讲述,吓得连手中的瓜子都掉了下来,惊呼道:“这也太可怕了,韩貂侍竟然杀了这么多人。”

  “嘿嘿,妖猫韩貂侍,这人的确是个狠角色,否则也不会被列入春秋三大魔头之一。”

  “若论天人境中我完全没有把握战胜的人,大概只有他了。”

  老黄一边喝着黄酒,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

  姜婷听了这话更加震惊,忍不住追问:“那剩下的两位魔头又是谁?”

  老黄笑了笑,说道:“其中有一位你经常见到,就是北凉王。”

  “什么?”

  姜婷瞪大了眼睛。

  她从小在北凉王府长大,接触外界的机会极少,自然不知道这些江湖上的称号。

  老黄见她一脸茫然,便更来了兴致,得意地继续说道:

  “要说春秋三大魔头,韩貂侍只能排在最后,真正的狠人是北凉王。”

  “当年马踏江湖,韩貂侍确实杀了不少天人境高手。”

  “但若论灭门屠派,十个韩貂侍也比不上北凉王。”

  “那听潮阁上下十几层的功法秘籍你以为是怎么来的?都是从江湖上抢来的。”

  “北凉王也不容易啊。”

  “春秋时期灭掉六国,六国遗民都恨他;马踏江湖,江湖中人又骂他。”

  “所有的脏活累活都让他干了,结果天下的读书人还都在背后指指点点。”

  “以前我和少爷外出游历,不知有多少江湖高手对他恨之入骨,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可少爷为何毫发无伤?”

  “一来是我和许多死士护着他,二来就是北凉王在背后盯着呢。”

  “听闻‘广陵不知寒,大雪龙骑下江南’。”

  “当年广陵的那位王爷有眼无珠,想借助江湖势力刺杀少爷。”

  “结果北凉王一声令下,三千大雪龙骑奔袭江南,直接攻破广陵城,并在城头挂满了北凉刀。”

  “从那以后,再没有哪个大势力敢动少爷的念头。”

  “可惜啊,北凉王所做的一切,终究无人能懂。”

  “五十年的宏图霸业,只能讲给山鬼听。”

  姜婷听着老黄侃侃而谈,眼中不由自主地闪烁出明亮的光彩。

  她也渴望有这样一个人,默默守护在身后,给予她毫无保留的支持,让世间无人敢欺她分毫。

  紫金楼的大厅里,众人议论纷纷,声音连成一片。

  先前不少江湖侠士都以为,皇宫中的太监高手都是闭门不出、潜心修行之辈。

  如今听了苏尘的讲述,众人才明白,太监的江湖也可以如此跌宕起伏、热血澎湃。

  有的太监执掌厂卫,权势滔天,威名远播;

  有的太监潜伏魔门,隐忍多年,暗中搜集情报;

  有的太监纵横江湖,斩尽一方高手,杀得整座武林心惊胆战。

  而这,还只是那些排名靠后的太监高手罢了。

  可想而知,排名更靠前的人物,其经历该是何等精彩绝伦。

  想到这里,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白玉台。

  ……

  白玉台上,

  苏尘迎着众人期待的目光,也不多加铺垫,开门见山地说道:

  “接下来,点评两位上榜的太监高手。”

  “太监高手榜第四名——葵花老祖。”

  “此人正是在下刚才提到的,那位自创《葵花宝典》的太监武皇。”

  “相较于其他太监,他的经历要平淡许多。

  年少入宫,潜心武学,最终成就一代武学大宗师。”

  “他并无扬名天下的野心,如今已年逾百岁,历经四代君王,堪称宫中元老中的元老。”

  “目前他的修为已达武皇巅峰,仅差一步便可踏入半步地仙之境。”

  “因此,综合考量之下,暂将其列为太监高手榜第四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