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客也是武者的一种,说不定陆地剑仙榜的前几位中,就有人达到了第七境。”

  无心淡淡地说了一句。

  此言一出,众人心头一震,纷纷将目光投向白玉台。

  没错!

  陆地剑仙榜共有二十个席位。

  现在连前十都还没公布,上榜之人便已有如此惊人实力。

  若照这样的趋势推断,排在最前列的剑仙,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第七境强者。

  到时候许多谜团就能迎刃而解了。

  三楼西侧第二个包厢。

  东方不败轻声喃喃:“天人大长生么?原来武道还能走到这等地步。”

  苏尘的一席话,让她的眼界豁然开朗。

  从前的她只盼踏入天人境后期,问鼎武皇之名。

  如今的她却怀有更高的志向。

  她要登临陆地神仙之列,甚至触及武道第七境,追求天人大长生!

  念及此处,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白玉台上,眼中隐隐透出期待。

  虽然她并非剑修。

  但剑修终究也属武夫一脉。

  若有剑仙能迈入第七境长生境,便可借此窥探那传说中的“无距”神通。

  她对此充满好奇,那连天道都无所畏惧的“无距”,到底藏着何种玄机?

  白玉台前。

  鱼幼微见苏尘茶杯已空,便即上前添满新茶。

  这茶非是凡品。

  而是苏尘特意教给她的灵茶,蕴含充沛灵气,清香甘润,回味悠长。

  苏尘轻啜一口,心神顿时舒缓了几分,随即继续说道:

  “接下来,点评下一位上榜剑仙。”

  “剑仙榜第十三位,浪翻云。”

  “此人出自大明江湖,亦是大明唯一一位陆地剑仙。”

  “上期盘点大明剑神时,苏某已有过评述。”

  “此番不再多言。”

  此言一出,厅中顿时响起一阵哗然。

  虽早料到浪翻云难入前十,可听到具体名次,众人仍是心头震动。

  剑仙榜第十三!

  这个排名并不算靠前。

  若是在上期说书时直接公布,许多人恐怕还会觉得不过如此,并不算顶尖人物。

  但如今听完了前面那些惊世剑仙的事迹,众人心态早已不同。

  第十三!这个位置高得令人颤栗。

  看看排在他之后的是哪些人物。

  有望踏足第七境的道剑仙赵玉真、拥有百三十年修为的萧秋水、斩断李纯罡臂膀的持剑老祖隋斜古、大秦剑圣盖聂……

  能在这些人之上占据一席之地,足以证明浪翻云实力之强横。

  一时间,厅中众多江湖豪杰纷纷议论:

  “好一个浪翻云,能在剑仙如云的榜单中位列如此高位,实属难得。”

  “正是,先前我还以为他不过尔尔,如今却是彻底改观,只能用一个字形容:强!”

  “诸位莫忘,浪翻云本身便是绝代天骄,能自天地万象中悟出剑意,这份天赋堪称恐怖。”

  “没错,唯有如此人物,才配登上剑仙榜。”

  “剑仙榜后十竟已如此可怕,实在难以想象前十有多惊人。”

  三楼北侧第五间包厢。

  “此前公布的第十四位剑仙赵玉真,已至仙台四重。”

  “浪翻云更在其上,看来也已踏入地仙境中期,在诸多陆地神仙之中也算中流砥柱。”

  花满楼感慨地说道,脸上写满了敬仰之意。

  地仙境的修行比天人境更为艰难,每一层境界的突破都仿佛登临仙台。

  浪翻云能够迈入四阶之上,实属非凡,远超寻常陆地神仙之列。

  陆小凤轻拍西门吹雪肩头,叹息道:“看来,西门兄所要踏上的路,还很长。”

  西门吹雪回以冷漠一瞥,随即再度凝目望向白玉台。

  剑仙榜揭晓至此,每一位现身的剑仙,皆令他心潮澎湃。

  白玉台上,

  苏尘环视四方,不待众人议论平息,便开口道:

  “下面,点评下一位上榜剑仙。”

  “剑仙榜第十二位,剑魔独孤求败。”

  “此前苏某提及那位大宋剑客,六十载前横扫江湖,正是此人。”

  “他的经历与浪翻云颇为相似,皆无师承,全凭自身悟道。”

  “但不同于浪翻云观天地而得悟、寄情于洞庭湖水,独孤求败走的是以战悟剑之路。”

  “他认为若能在交手中抢先洞察敌势,攻其要害,便可立于不败。”

  “以此为根基,年仅十五,便创出绝世剑法《独孤九剑》。”

  “此剑法重在应变,无守有攻,号称后发先至,可破世间诸般武学。”

  “十六岁初入江湖,手持铁剑与河朔豪雄争锋,连战连捷,威名渐起。”

  “二十岁时,其剑意更进一步,不再执着刚猛之势,改用紫薇软剑,剑式融汇诡谲之道,愈发难测。”

  “三十岁之际,心境沉稳,遂持玄铁重剑,重剑无形,大道至简,已无敌于天下。”

  “四十岁后,独孤求败彻底顿悟,不拘外物,草木飞石皆可为剑,遍访各大门派挑战高手,唯求一败。”

  “他曾前往大秦儒家小圣贤庄论剑,也曾亲临大汉剑宗,与宗主连斗七日七夜。”

  “之后他踏入大明江湖,在武当山巅与张三丰切磋,领悟‘无剑胜有剑’真谛,逐渐步入无剑之境。”

  “归途中,他偶遇少年风清扬,不愿剑术失传,遂将《独孤九剑》授予风清扬。”

  “返回大宋后,他感叹世上再无对手,无奈之下,封剑隐居于剑冢,与雕为伴。”

  “纵观独孤求败一生,由铁剑至软剑,再至重剑、木剑,最终步入无剑之境,已然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剑道体系,堪称一代剑道宗师。”

  “然而,他也受困于眼界,未曾知晓天下之广,英杰辈出,剑道尽头仍是一片汪洋。”

  “就在他归隐之时,万里之外的东离江湖,李纯罡正值巅峰,横渡广陵江,一剑裂天门!”

  “若彼时他得知世间尚有李纯罡这般人物,断不会就此隐迹山林。”

  “但独孤求败未曾得知,只留下三声长叹,便从世间彻底消失。”

  “唉哉!毕生寻一敌而不得,实在清冷难忍。”

  “唉哉!群雄无为,利剑空悬,岂不哀哉?’

  “唉哉!剑魔独孤求败既已横扫天下,遂将佩剑埋于剑冢,终生不再出世。”

  随着苏尘话音落下,厅中顿时一片哗然。

  传闻已久的大宋无敌剑仙,终于浮出水面,正是那剑魔独孤求败。

  一句“毕生寻一敌而不得”,令在场众人无不感受到其内心的孤苦寂寞。

  十五岁自创剑法,四十岁称霸江湖,游历诸国,终悟无剑之境。

  如此惊世才华,直听得所有剑士心神俱醉。

  他们眼前仿佛浮现一幅画面:

  一位黑衣剑者,穿行于中原诸邦,以草木竹石皆可作剑,挑战各大门派,历经百战未尝一败,只为求得一败而不可得。

  这种登临绝顶的气势,众人心中仅是想象便激动不已,肃然起敬。

  与浪翻云那种淡然而无敌的境界截然不同。

  独孤求败的修为,是一剑接一剑拼杀而来,以战促修,逐阶攀登。

  这般热血豪气,是浪翻云这类出世之人所不具备的。

  对绝大多数武林剑客而言,独孤求败的经历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向往。

  但当听到最后,众人也如苏尘一般,发出一声沉沉叹息。

  可惜!

  按年份推算,独孤求败分明与李纯罡同处一个时代,两大剑道奇才。

  各自雄踞一方,皆成无敌之势,却始终无缘相见,甚至彼此名号都不曾听闻。

  这也属情理之中。

  彼时天下,尚在十年春秋乱战之前,王朝林立,数目远超今日数倍。

  各地江湖信息闭塞,几乎毫无交流。

  正因如此,众人更觉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