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天山童姥所言,当年传授她们武功时,逍遥子的相貌便从未改变过。”月神语气平静,眼中却透着几分笃定。

  她心中早已认定,那人极可能早已超脱凡俗。

  赵高在一旁冷笑接话:“更何况,他的三个弟子个个实力通天,又修有三十年返老还童一次的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

  作为师父,逍遥子纵非不死之身,恐怕也是陆地神仙一流的人物。”

  话语中夹杂着几分阴郁与不甘——此前围剿天山童姥与李秋水时,六剑奴折损一人,虽采取分化击破之策,却仍低估了三老联手之威。

  三人皆为天象大宗师,拼死反扑之下,竟斩杀一名剑奴。

  最糟的是,人一个都没抓到。

  原本还在追捕途中,这次也是因苏尘开讲说书,才临时返回听闻。

  “是或不是,接着往下听便是。”

  六层半仙级套房内,袁天罡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他心中忐忑,不知接下来被点评的会不会轮到自己,更不知道那说书人将如何评说自己的一生。

  与此同时,他也暗自权衡:一旦身份暴露,是否会对整个布局造成变数?计划会不会因此节外生枝?

  不论众人内心如何翻涌,高台上的苏尘已准备开始点评。

  有系统提前提供资料,他对这个世界的关键人物早已了然于胸,所知与现实相差无几。

  面对满堂热切的目光,苏尘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开口:

  “说书段落告一段落,接下来,咱们评点当世延年益寿之人!”

  “位列第十者:大宋皇朝——逍遥子!”

  “此人原是一介寒门学子,当年赴京赶考名落孙山,归途中心神恍惚,误入一处隐秘山谷,名为长春谷。”

  “谷中之人皆白发童颜,精神饱满,逍遥子惊异不已,便上前攀谈。”

  “交谈之下才知,这些人实际年过百岁,却体魄强健如少年,毫无衰颓之态。

  震惊之余,他决意留下探查。”

  “他细心观察,发现谷民生活与外界并无不同,唯独取水时格外庄重,称其为‘圣泉’,饮之可祛病延年。”

  “逍遥子生性机敏,某日悄悄尾随,终于在谷底深处发现一眼泉源,泉心矗立着一块青金巨石,石面刻有奇异纹路——而所谓圣泉,正是由此涌出。”

  “他在谷中一住便是三十载,常年饮用此水,容貌不老,筋骨强健胜似壮年。”

  “三十年间,他日夜揣摩那巨石上的图纹,渐渐察觉,或许真正令人长生的,并非泉水本身,而是那块神秘石碑。”

  “又一个三十年过去,逍遥子已在谷中度过整整六十春秋。

  最终,他参透石上纹路玄机,从中悟得一门养生长生之法,名为《长春不老功》!”

  苏尘一口气讲完,语气一顿,端起茶杯浅啜一口,神情悠然。

  摘星楼内,一片哗然。

  “我天!原来逍遥子是误打误撞进了长春谷,靠泉水才活这么久?”

  “你听岔了吧?先生分明说了,真正关键的是那块石头,不是水!”

  “啥?逍遥子竟是从石头上的花纹里悟出了修行法门?这也太离谱了!”

  “怕是先生讲漏了,应该是得了什么秘传功法吧……”

  大厅里议论四起,各包厢中也悄然响起低语,有人信服,有人怀疑,更多人陷入沉思。

  半仙级二号房内,月神瞳孔微缩。

  “果真是他?!”

  “前几日在谷口见到的残碑,上面确实依稀可见‘长春’二字……”

  “可如今谷内早已干涸,别说圣泉,连那石头也不见踪影。”

  “是自然枯竭?还是被人取走?更何况……那部所谓的修仙之法……”

  她眉心轻蹙,忽然起身推门而出,清冷之声如珠玉落盘,在空中回荡:

  “月神冒昧请教,敢问先生——何为修仙之法?”

  苏尘轻抿一口茶,闭目片刻,再睁眼时气息平和,脸上浮现出一丝满足之色。

  稍作停顿后,方才缓缓答道:

  “诸位皆知,神州武学分天地玄黄四等,修炼高等功法者,不仅根基深厚,突破境界的几率也远超常人。”

  “但即便最顶级的天阶功法,也只能助人修至天象大宗师之境。

  若想踏破凡俗,迈入天人之列,必须参悟天地真意,掌握近乎传说中的仙阶法门。”

  “而所谓修仙之法,虽与仙阶同级,却另辟蹊径——它不以杀伐为主,专修性命根本。”

  “此法可开启体内生机之源,修复岁月损耗的命轮,使人延年益寿,甚至断绝衰老之路!”

  ……

  “我的老天爷,这功法也太神了吧!”

  “啥叫命源命轮我没听懂,但我只知道,《长春不老功》牛啊!”

  “没想到世上真有这种能让人长生的法门,简直匪夷所思!”

  “呜呜呜,我也想学啊,哪怕练个十年八年也好哇!”

  “除了这《长春不老功》,别的地方还有没有类似的修仙法门啊?”

  听着这一番解说,月神眼中骤然亮起光芒。

  她最担心的是逍遥子的长生依赖外物——若是泉水或石头毁了,就再难复制。

  如今得知,竟有一套完整的功法流传下来!

  那就好办了!

  只要找到这部《长春不老功》,秦皇的长生之路,便有望实现了。

  见苏尘迟迟不答,月神心头焦灼,忍不住再次追问:“敢问苏先生,逍遥子后来究竟去了何处?那长春不老功如今藏于何地?这神州大地,可还流传着其他修仙法门?”

  苏尘恍若未闻,只顺着方才的讲述继续往下说书,“话说逍遥子参透长春不老功后,便动了离开长春谷的念头。”

  “思来想去,他唯恐谷中那块神石会引来灾祸,牵连谷中众人,于是决定将神石随身带走。”

  “自此之后,神石随人远去,谷中仅剩一眼长春泉。”

  “可谁曾想到,那神石竟是长春泉的根源所在。”

  “一旦被移走,泉水便渐渐枯竭,再无延年益寿之效,谷中百姓也一年年凋零,最终几乎无人幸存。”

  听到此处,邀月再也按捺不住,面色如霜,冷冷道:“这逍遥子,当真是薄情寡义!”

  怜星亦是怒意上涌,猛地一掌拍在桌上,“正是!他本是外乡之人,得此机缘悟道成法,竟还将维系全谷性命的神石携走,岂非忘恩负义!”

  众人闻言无不愤慨,纷纷出言斥责逍遥子所为,声讨之声四起。

  苏尘却置若罔闻,依旧从容讲下去。

  “再说逍遥子离谷之后,遍访名山大川,一边体悟天地造化,一边寻访高人切磋印证,博采众家之长。”

  “此人天资卓绝,行走江湖六十载,修为几近通玄,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兵法阵势、堪舆风水无一不晓,堪称当世罕见的全才!”

  “游历期间,他创立逍遥派,收下四位弟子。

  原想将长春不老功尽数传授,奈何此功深奥无比,唯有四徒李沧海稍有领悟。”

  “无奈之下,逍遥子只得将功法拆解为三:将蕴含长生之力的《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传予大弟子巫行云;将蕴藏吸纳万物之力的《北冥神功》授给二弟子无崖子;又将变幻莫测的《小无相功》传与三弟子李秋水。”

  “他本意是三人若能各修其道,再互通心得,或可重现完整功法。”

  “可惜无崖子三人根本未曾领会师尊用心,反而陷入一段纠葛情缘——巫行云与李秋水皆倾心于无崖子,彼此争妒成仇,而无崖子优柔寡断,左右摇摆,三人终日纠缠不清。”

  “几年下来,逍遥子眼看三人沉溺私情,荒废大道,失望至极,只得携最小的弟子李沧海再度远走天涯。”

  “直至今日,逍遥子已安然度过一百八十年光阴!”

  一口气讲完这段往事,苏尘微微停顿,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略作歇息。

  台下众人却是面面相觑,久久不能言语。

  “一百八十年……整整三个甲子啊!”

  “原来逍遥子不仅活了下来,还传下了功法?怎么就没轮到我这样的有缘人呢!”

  “难怪说是修仙之术,这般玄妙,便是挑中的弟子都难以参透,可见其深不可测。”

  “依我看,那无崖子三人简直愚不可及!”

  “可不是嘛!放着通往长生的大道不去修行,反倒沉迷儿女私情。”

  “最离谱的是,两个师姐师妹都喜欢他,他干脆一并娶了便是,三人齐心合力,共研功法,何愁大道不成?”

  一个触手可及的长生机会!

  所有人双目发红,既有对无崖子等人机缘际遇的艳羡,更有对他们白白糟蹋天赐良机的痛惜与愤怒。

  “那位巫行云……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天山童姥?!”

  忽然,一道带着颤音的话语打破了喧哗。

  旁边那人一怔,“怎么,这名字很了不得?”

  “你疯了吧?天山童姥是谁?那可是踏足天象境界的大宗师!”

  “嘶——”

  四周顿时响起一片抽气之声。

  一门功法分成三份,竟能造就出天象级的绝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