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所求不过一事:以己身立于天门之下,容人间强者飞升,但禁天上之人重返凡尘。”
“他不在意气运被带走,只愿那些走投无路的人,在绝境之中还能抬头迈步,而不是只能匍匐在地,磕头乞命。”
“王仙枝所争的,不过是这么一步。”
“但他不知道,他想拦住天上来客,而他自己,正是从天上下来的那位。”
“不错,诸位没有听错——王仙枝与陈知豹一般,皆为天界仙人转世。”
“更惊人的是,他的前世身份非同小可,正是执掌西方的白帝,与东方青帝并列,分治天地两极。”
“这也解释了为何他武道天赋如此妖孽。”
“一旦他唤醒前世记忆,便是迈入第八境之时。”
……
寂静。
紫金楼内鸦雀无声,人人屏息凝神,似连心跳都停了一瞬。
王仙枝……竟是白帝降世?
这番话如同惊雷劈入脑海,震得众人神魂俱颤。
继真武大帝、青帝之后,又一位天庭帝君级的存在现身人间,且已修至第七境极致。
这一刻,他们才真正明白所谓“天帝”二字有多沉重。
第七境大圆满,对王仙枝而言,或许还远未到尽头。
只要他记起前世种种,第八境便如探囊取物。
这意味着,白帝当年的境界,必已在第八境之上。
刹那间,大厅里议论纷纷:
“老天爷啊,我没听错吧?王仙枝居然是白帝下凡?”
“难怪苏先生说天上诸圣各有布局,如今看来,青帝、白帝、真武大帝,乃至佛门隐者,全都来了。”
“这般天赋,换作旁人早该怀疑,可他是白帝转世,一切都说得通了。”
“都到第七境圆满了还没觉醒记忆,可见白帝本尊至少是第八境的大能。”
“这些天上至尊果然不可揣测,若白帝已达此境,青帝与真武又岂会逊色?”
三楼北侧第三个雅间里,
邓泰阿猛然起身,失声道:“白帝转世?连王仙枝也是天上来人?”
神情复杂难明。
当年那一战,虽无胜负之言,却彼此心照,仿佛宿命相逢。
如今听苏尘点破,才恍然大悟——
王仙枝与他志趣相近,皆欲封锁天门,断绝仙凡往来。
区别只在于,他要斩断所有联系,而王仙枝允许凡人逆天登顶。
“真是莫大讽刺。”
“他一生阻挡仙人下界,殊不知自己正是那个‘下界’之人。”
柳柏低声一叹,语气中带着惋惜。
他对王仙枝这类武者素来敬重,得知真相后,反倒多了几分怅然。
李纯罡咂了咂嘴,低声嘟囔:“这老头现在怕是强得离谱,我再遇上他,恐怕连三招都撑不住。”
至于是不是白帝转世,他根本不在乎,心里惦记的只有一件事——
当年那一战未曾尽兴,至今仍是心头遗憾。
紫金楼内,喧声不绝于耳。
王仙枝的真实身份太过震撼,许多江湖好汉仍觉难以置信。
更多人则目光灼灼地盯着白玉台,眼中燃着炽烈的光。
王仙枝位列武神榜第三,实则已是武夫第七境大圆满,仅一步之遥便可踏入第八重天。
那岂不是说,榜上前两位,早已登临武夫第八境?
若果真如此,未免太过骇人听闻。
众人更想知晓,那传说中的第八境究竟拥有何等通天彻地之能。
白玉台上,苏尘并未迟疑,迎着四下热切的目光,朗声开口:
“接下来,评点第二位上榜武神。”
“武神榜第二,传鹰。”
“此人名号,江湖中知者寥寥。”
“但他堪称大宋武林百年难遇的奇才,天赋与悟性皆已达凡尘极致。”
“此前我曾提及,十年前有一位年轻的宋国刀客游走蒙元武林,与国师八师巴隔空交锋。”
“而这位刀客,正是今日上榜的传鹰!”
“他出身平凡,非名门之后,亦非前世大能转生。”
“只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十岁前从未接触过拳脚功夫。”
“然而璞玉难掩其辉,纵然未曾习武,他一动一静却暗合武道本源。”
“父母皆为常人,不解其中玄妙,幸得其舅父厉灵乃江湖成名人物,外号[抗天手]。”
“厉灵登门探亲,一眼便识出传鹰身具无双根骨,当即收归门下,亲自指点。”
“自此传鹰正式踏入武途,惊世天赋展露无遗,无论哪家门派技艺,过目即明,领会即精,三年之内竟已步入天人合一之境。”
“又三年过去,年方十六,已然成就陆地神仙,厉灵自知再无可授,只得放他远行历练。”
“于是传鹰背起一柄厚背刀,孤身上路,开启江湖生涯。”
“他如当年浪翻云执剑观湖一般,以山河万象为师,独行天下名川大泽,足迹遍及西北极寒荒原。”
“从飞燕掠空的轨迹中参透旷世刀意,于风雨交加之夜聆听雷霆万钧,顿悟剑道极境,终成刀剑双修之绝顶高手,二十岁前突破至天人大长生。”
“至此,他的武学境界已可比肩武无敌。”
“刀法剑术皆臻第七境巅峰,足以抗衡当世任何顶尖强者。”
“其后更单枪匹马闯入蒙元武林,凭一把厚背刀杀穿敌阵,所向披靡,令群雄胆寒。”
“八师巴以密宗秘法强行将其神魂拉入幻境对决,原欲镇压,却不料反助传鹰在心神修炼上再进一步,为冲击武夫第八境奠定根基。”
话音方落,厅中顿时哗然四起。
自苏尘早前提及那位神秘刀客曾隔空挫败八师巴,众人便对这无名少年心生好奇。
如今真相揭晓——此人名为传鹰。
大宋传鹰!
一个从未听闻的名字,却让全场心头一震。
十岁始练,二十岁前迈入天人大长生!
短短十年,连破七重大关,这般天赋令人毛骨悚然。
论出身,他甚至算不得武林中人,若非有位江湖出身的舅父提携,恐怕终生无缘武道。
这般背景,在座至少八**都远胜于他。
可见传鹰之成就,全然不靠家世渊源,名师指点、绝学秘典在他面前也成了次要之物。
正如浪翻云一生未读半部武谱,却能从洞庭波涛中窥见天地法则。
人们心中皆有同感:即便没有厉灵引路,传鹰终也将踏足武道绝巅。
只因他那逆天的悟性,已超越凡俗桎梏。
观飞鸟翩跹而成盖世刀法,听夜雨惊雷而得无上剑意,刀剑同修,俱达七境巅峰!
若非这话出自苏尘之口,谁会相信世间竟真有这般惊世骇俗的奇才?
此前尚有人怀疑,一个年纪轻轻的刀客,竟能在八师巴所造的精神幻境中将其击败,未免太过离奇。
可听完这一番剖析,众人方才明白,传鹰的境界早已远超凡俗认知。
正因那一战是神魂层面的交锋,八师巴才能勉强支撑许久。
倘若两人肉身对决,胜负恐怕瞬息即分。
一时之间,厅内议论如潮:
“老天爷!我耳朵没出问题吧?世上真有这等妖孽人物?不到二十岁就踏入武夫第七重天?”
“那是武夫第七境啊!普天之下亿万习武之人,能登此境者屈指可数,这传鹰简直不像凡人。”
“人跟人的差别,真是比人和蝼蚁还大。
他十年连破七关,我练了十年还在门槛前打转。”
“也是他命好,有个江湖出身的舅父引路,否则怕是连武都练不成,如今武林也就少了一位绝代强者。”
“荒谬!以传鹰这等天赋,就算没有舅父,迟早也会横空出世,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对极,这种人不能用常理衡量,哪怕六十岁才开始练功,照样能一飞冲天。”
“我还以为童博三十五岁入第七境已是百年难遇,今日方知天外有天。”
“原来当年蒙元国师八师巴遭遇的大宋刀仙就是传鹰,败在他手上也不算丢脸了。”
“说来也巧,八师巴那一战反倒成全了传鹰,为他冲击更高境界铺平了道路。”
……
白玉台之上,
苏尘轻啜一口清茶,待喧哗稍歇,再度开口:
“虽说明传鹰已为突破第八境打下根基,但仅凭这些,距离真正登顶仍差得远。”
“我之前提过,这一世人道气运衰微,证得第八境之难,堪比上古时代的第九境。”
“更何况彼时武夫路上已有第八境强者镇压气运,纵使如传鹰这般千年不遇的奇才,若无逆天机缘,也难以上达巅峰。”
“幸而此人承负天命,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得以进入传说中的无上秘地——惊雁宫战神殿。”
“那战神殿来历久远,殿中有四十九幅浮雕,刻录着诸天万界的至理玄机,合称《战神图录》。”
“此图录深意远超寻常第八境功法,若能参透一二,踏足第八境便水到渠成。”
“可千百年来,不知多少高手曾入此殿,却无人能将其中奥义化为己用。”
“唯独传鹰一人,耗尽十载光阴,将四十九幅浮雕尽数参悟,终将《战神图录》彻底炼成。”
“更是在殿中发现一位前辈高人遗骸——其神魂早已飞升,唯留一具不坏金身,已达不死不灭之境。”
“他所求不过一事:以己身立于天门之下,容人间强者飞升,但禁天上之人重返凡尘。”
“他不在意气运被带走,只愿那些走投无路的人,在绝境之中还能抬头迈步,而不是只能匍匐在地,磕头乞命。”
“王仙枝所争的,不过是这么一步。”
“但他不知道,他想拦住天上来客,而他自己,正是从天上下来的那位。”
“不错,诸位没有听错——王仙枝与陈知豹一般,皆为天界仙人转世。”
“更惊人的是,他的前世身份非同小可,正是执掌西方的白帝,与东方青帝并列,分治天地两极。”
“这也解释了为何他武道天赋如此妖孽。”
“一旦他唤醒前世记忆,便是迈入第八境之时。”
……
寂静。
紫金楼内鸦雀无声,人人屏息凝神,似连心跳都停了一瞬。
王仙枝……竟是白帝降世?
这番话如同惊雷劈入脑海,震得众人神魂俱颤。
继真武大帝、青帝之后,又一位天庭帝君级的存在现身人间,且已修至第七境极致。
这一刻,他们才真正明白所谓“天帝”二字有多沉重。
第七境大圆满,对王仙枝而言,或许还远未到尽头。
只要他记起前世种种,第八境便如探囊取物。
这意味着,白帝当年的境界,必已在第八境之上。
刹那间,大厅里议论纷纷:
“老天爷啊,我没听错吧?王仙枝居然是白帝下凡?”
“难怪苏先生说天上诸圣各有布局,如今看来,青帝、白帝、真武大帝,乃至佛门隐者,全都来了。”
“这般天赋,换作旁人早该怀疑,可他是白帝转世,一切都说得通了。”
“都到第七境圆满了还没觉醒记忆,可见白帝本尊至少是第八境的大能。”
“这些天上至尊果然不可揣测,若白帝已达此境,青帝与真武又岂会逊色?”
三楼北侧第三个雅间里,
邓泰阿猛然起身,失声道:“白帝转世?连王仙枝也是天上来人?”
神情复杂难明。
当年那一战,虽无胜负之言,却彼此心照,仿佛宿命相逢。
如今听苏尘点破,才恍然大悟——
王仙枝与他志趣相近,皆欲封锁天门,断绝仙凡往来。
区别只在于,他要斩断所有联系,而王仙枝允许凡人逆天登顶。
“真是莫大讽刺。”
“他一生阻挡仙人下界,殊不知自己正是那个‘下界’之人。”
柳柏低声一叹,语气中带着惋惜。
他对王仙枝这类武者素来敬重,得知真相后,反倒多了几分怅然。
李纯罡咂了咂嘴,低声嘟囔:“这老头现在怕是强得离谱,我再遇上他,恐怕连三招都撑不住。”
至于是不是白帝转世,他根本不在乎,心里惦记的只有一件事——
当年那一战未曾尽兴,至今仍是心头遗憾。
紫金楼内,喧声不绝于耳。
王仙枝的真实身份太过震撼,许多江湖好汉仍觉难以置信。
更多人则目光灼灼地盯着白玉台,眼中燃着炽烈的光。
王仙枝位列武神榜第三,实则已是武夫第七境大圆满,仅一步之遥便可踏入第八重天。
那岂不是说,榜上前两位,早已登临武夫第八境?
若果真如此,未免太过骇人听闻。
众人更想知晓,那传说中的第八境究竟拥有何等通天彻地之能。
白玉台上,苏尘并未迟疑,迎着四下热切的目光,朗声开口:
“接下来,评点第二位上榜武神。”
“武神榜第二,传鹰。”
“此人名号,江湖中知者寥寥。”
“但他堪称大宋武林百年难遇的奇才,天赋与悟性皆已达凡尘极致。”
“此前我曾提及,十年前有一位年轻的宋国刀客游走蒙元武林,与国师八师巴隔空交锋。”
“而这位刀客,正是今日上榜的传鹰!”
“他出身平凡,非名门之后,亦非前世大能转生。”
“只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十岁前从未接触过拳脚功夫。”
“然而璞玉难掩其辉,纵然未曾习武,他一动一静却暗合武道本源。”
“父母皆为常人,不解其中玄妙,幸得其舅父厉灵乃江湖成名人物,外号[抗天手]。”
“厉灵登门探亲,一眼便识出传鹰身具无双根骨,当即收归门下,亲自指点。”
“自此传鹰正式踏入武途,惊世天赋展露无遗,无论哪家门派技艺,过目即明,领会即精,三年之内竟已步入天人合一之境。”
“又三年过去,年方十六,已然成就陆地神仙,厉灵自知再无可授,只得放他远行历练。”
“于是传鹰背起一柄厚背刀,孤身上路,开启江湖生涯。”
“他如当年浪翻云执剑观湖一般,以山河万象为师,独行天下名川大泽,足迹遍及西北极寒荒原。”
“从飞燕掠空的轨迹中参透旷世刀意,于风雨交加之夜聆听雷霆万钧,顿悟剑道极境,终成刀剑双修之绝顶高手,二十岁前突破至天人大长生。”
“至此,他的武学境界已可比肩武无敌。”
“刀法剑术皆臻第七境巅峰,足以抗衡当世任何顶尖强者。”
“其后更单枪匹马闯入蒙元武林,凭一把厚背刀杀穿敌阵,所向披靡,令群雄胆寒。”
“八师巴以密宗秘法强行将其神魂拉入幻境对决,原欲镇压,却不料反助传鹰在心神修炼上再进一步,为冲击武夫第八境奠定根基。”
话音方落,厅中顿时哗然四起。
自苏尘早前提及那位神秘刀客曾隔空挫败八师巴,众人便对这无名少年心生好奇。
如今真相揭晓——此人名为传鹰。
大宋传鹰!
一个从未听闻的名字,却让全场心头一震。
十岁始练,二十岁前迈入天人大长生!
短短十年,连破七重大关,这般天赋令人毛骨悚然。
论出身,他甚至算不得武林中人,若非有位江湖出身的舅父提携,恐怕终生无缘武道。
这般背景,在座至少八**都远胜于他。
可见传鹰之成就,全然不靠家世渊源,名师指点、绝学秘典在他面前也成了次要之物。
正如浪翻云一生未读半部武谱,却能从洞庭波涛中窥见天地法则。
人们心中皆有同感:即便没有厉灵引路,传鹰终也将踏足武道绝巅。
只因他那逆天的悟性,已超越凡俗桎梏。
观飞鸟翩跹而成盖世刀法,听夜雨惊雷而得无上剑意,刀剑同修,俱达七境巅峰!
若非这话出自苏尘之口,谁会相信世间竟真有这般惊世骇俗的奇才?
此前尚有人怀疑,一个年纪轻轻的刀客,竟能在八师巴所造的精神幻境中将其击败,未免太过离奇。
可听完这一番剖析,众人方才明白,传鹰的境界早已远超凡俗认知。
正因那一战是神魂层面的交锋,八师巴才能勉强支撑许久。
倘若两人肉身对决,胜负恐怕瞬息即分。
一时之间,厅内议论如潮:
“老天爷!我耳朵没出问题吧?世上真有这等妖孽人物?不到二十岁就踏入武夫第七重天?”
“那是武夫第七境啊!普天之下亿万习武之人,能登此境者屈指可数,这传鹰简直不像凡人。”
“人跟人的差别,真是比人和蝼蚁还大。
他十年连破七关,我练了十年还在门槛前打转。”
“也是他命好,有个江湖出身的舅父引路,否则怕是连武都练不成,如今武林也就少了一位绝代强者。”
“荒谬!以传鹰这等天赋,就算没有舅父,迟早也会横空出世,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对极,这种人不能用常理衡量,哪怕六十岁才开始练功,照样能一飞冲天。”
“我还以为童博三十五岁入第七境已是百年难遇,今日方知天外有天。”
“原来当年蒙元国师八师巴遭遇的大宋刀仙就是传鹰,败在他手上也不算丢脸了。”
“说来也巧,八师巴那一战反倒成全了传鹰,为他冲击更高境界铺平了道路。”
……
白玉台之上,
苏尘轻啜一口清茶,待喧哗稍歇,再度开口:
“虽说明传鹰已为突破第八境打下根基,但仅凭这些,距离真正登顶仍差得远。”
“我之前提过,这一世人道气运衰微,证得第八境之难,堪比上古时代的第九境。”
“更何况彼时武夫路上已有第八境强者镇压气运,纵使如传鹰这般千年不遇的奇才,若无逆天机缘,也难以上达巅峰。”
“幸而此人承负天命,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得以进入传说中的无上秘地——惊雁宫战神殿。”
“那战神殿来历久远,殿中有四十九幅浮雕,刻录着诸天万界的至理玄机,合称《战神图录》。”
“此图录深意远超寻常第八境功法,若能参透一二,踏足第八境便水到渠成。”
“可千百年来,不知多少高手曾入此殿,却无人能将其中奥义化为己用。”
“唯独传鹰一人,耗尽十载光阴,将四十九幅浮雕尽数参悟,终将《战神图录》彻底炼成。”
“更是在殿中发现一位前辈高人遗骸——其神魂早已飞升,唯留一具不坏金身,已达不死不灭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