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台上,苏尘面对无数灼热视线,并未故作玄虚,直言道:

  “接下来,揭晓下一位上榜之人。”

  “武神榜第二十位——东瀛天皇。”

  “诸位没有听错,那个远在海外岛国的天皇,亦是一位绝世武者。”

  “而且其实力犹在昔日东瀛霸主绝无神之上,早已踏入陆地神仙之境多年。”

  “或许有人会疑惑,既然这位天皇如此强大,为何放任绝无神称雄东瀛?”

  “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在他眼中,绝无神根本不值一提,就连整个东瀛,也不过弹丸之地。”

  “区区一座孤岛,就算让绝无神翻江倒海又能如何?”

  “他的野心,从来就不局限于一方海域。”

  “他的目标,是吞并疆土辽阔数十倍于东瀛的大汉王朝,甚至冲击传说中的帝朝境界!”

  “试问这样一位志在天下之人,又怎会为一个‘东瀛霸主’的虚名与绝无神争锋?”

  “事实上,天皇不仅未曾压制绝无神,反而主动拉拢,许诺与其共分江山,邀他联手进犯大汉。”

  “可惜绝无神不知深浅,狂妄自大,一口回绝,执意独自攻入中原武林。”

  “而这,恰恰落入了天皇设下的圈套。”

  “此人城府极深,在谋划入侵大汉之前,早已亲赴中原查探虚实,深知此地高手如云,不可轻敌。”

  “他清楚绝无神性格桀骜,稍加挑拨,必会孤身犯险,搅得中原大乱。”

  “届时他便可隐于幕后,借乱局悄然布局,伺机给予大汉致命一击。”

  “只可惜,他低估了中原武者的实力。

  单是一个无名,便打得绝无神狼狈逃窜,使得他‘渔翁得利’的计划胎死腹中。”

  “但他并未因此收手,反而开始暗中筹谋更为周密的布局。”

  “后来隼人天隐现身,终被无名与慕应雄联手诛杀。”

  “此前我曾提及,隼人天隐身承天照神命,乃东瀛三百年来气运最盛之人。”

  “他死后,一身浩瀚气运回归天地,其中九成被东瀛皇室吸纳。”

  “而身为皇族之首的天皇,更是借此契机,修为接连突破,一举迈入通神之境。”

  “综上考量,暂将其列为武神榜第二十位。”

  话音落下,满厅哗然,震惊四起。

  万众瞩目的武神榜前二十赫然揭晓,谁也没料到首位竟被东瀛天皇占据。

  一位帝王,居然身负绝世武学,更是踏入了陆地神仙之境。

  这等事放眼当今世间,可谓空前绝后。

  纵观天下各大王朝,即便是四大皇朝的君主,也无人能在武道上达到如此高度。

  而当苏尘进一步剖析时,众人更是震惊不已。

  这位东瀛天皇的野心,竟比绝无神还要狂妄十倍不止。

  绝无神不过妄图称雄大汉武林,而他却意在鲸吞整个大汉江山,甚至梦想缔造一个凌驾诸朝之上的不朽帝业!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在此之前,多数人对东瀛这个岛国几乎毫无所知。

  一则因其地处偏远,孤悬海外;

  二则因其国土狭小,实力微弱,中原任何一朝都远胜其数十倍。

  这样一个弹丸之地,竟妄想覆灭强盛的大汉王朝,简直如同蛇吞巨象,荒诞至极。

  可大汉江湖群雄却不敢有半分轻视。

  从苏尘所言可见,此人城府之深、手段之狠,远非绝无神可比。

  明明自身已臻陆地神仙之境,却放任绝无神在东瀛横行霸道,甚至主动许诺割让半壁江山。

  单这份隐忍与谋略,普天之下能及者寥寥无几。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位天皇早已布下缜密图谋,并非如绝无神那般莽撞来犯。

  他曾亲自潜入大汉王朝暗中查探,精心策划了一场“浑水摸鱼”的杀局。

  如此阴险之人潜伏于暗处窥伺,任谁执掌一方江山,恐怕都难以安枕。

  而真正让所有江湖豪杰心头震颤的,是苏尘最后透露的一则秘辛。

  隼人天隐陨落后,其身上浩瀚无边的气运回归天地,其中九成竟被东瀛皇室悄然吸纳。

  正因承接了隼人天隐那恐怖无比的气运之力,东瀛天皇才得以接连突破瓶颈,跃升至陆地神仙高阶。

  这一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此前苏尘曾提及千秋大劫将启,必有一名“劫心之人”应运而生,当时几乎所有人均认定此人便是隼人天隐。

  原因无他——隼人天隐身负东瀛三百年来最为鼎盛的气运。

  气运玄奥莫测,得大气运者,必为旷世强者。

  恰逢起源于东瀛的劫难即将爆发,偏偏此时冒出一位集三百年气运于一身的人物。

  这般巧合,谁信?

  正因如此,无名与慕应雄才会决然赴东瀛,舍命一战,终将隼人天隐斩杀。

  事实证明,他们的牺牲确有成效——少了隼人天隐的《天火神功》,魔兵无情刀的铸造就此中断。

  然而谁都没有预料到,隼人天隐死后,其气运并未四散消弭,反而尽数流入东瀛皇室血脉之中。

  难道这意味着,东瀛大地又孕育出了第二个隼人天隐?

  再结合千秋大劫之力可代代相传的特性,无数人心中骤然浮现一道惊雷般的念头:

  隼人天隐的劫力,已然传承到了东瀛天皇身上!

  此人,正是新的劫心之主!

  而这,恰恰应验了笑三笑在推背密卷中的预言:

  那名劫主将成为东瀛之王,并率先对大汉王朝发起征伐。

  如今看来,东瀛天皇身为东瀛之主,早已显露出主宰一方的气象,且始终图谋大汉疆土。

  刹那之间,所有线索一一吻合!

  短暂的死寂之后,厅中群雄纷纷骚动,议论声此起彼伏:

  “什么?东瀛天皇竟是陆地神仙?还排在武神榜第二十位?”

  “天下王朝中有陆地神仙坐镇的不少,但身为帝王仍拥有如此战力,唯此一人而已。”

  “好个狡诈的东瀛天皇!绝无神自以为称霸一方,实则一直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毕竟实力差距太大,绝无神再猖狂,也不过是他手中一枚棋子罢了。”

  “不知这天皇背后藏着何等毒计,大汉若要面对这等对手,恐怕风雨将至啊。”

  “没想到东瀛天皇竟也曾踏足过大汉武林,此人心思之深、布局之密,堪称当世翘楚。”

  “天啊!连隼人天隐的气运都被东瀛皇族吸纳而去,那这位东瀛天皇岂不是要成为继任的劫主?”

  “千秋大劫的劫力代代相传,照眼下情形来看,这东瀛天皇极有可能便是继隼人天隐之后的新一代劫心之人。”

  “可恶!这千秋浩劫真是斩不断理还乱,刚除掉一个隼人天隐,又冒出个东瀛天皇来。”

  ……

  三楼西边第五间雅室。

  步惊云与聂风皆神色微变。

  自从得知千秋大劫源自东瀛,而东瀛首当其冲的目标正是大汉皇朝以来,二人便对东瀛动向格外警觉。

  此刻听罢苏尘所言,心头顿时涌上一股沉重的不安。

  “云师兄,这东瀛天皇来意恐怕不善。”

  聂风眉头紧锁,语气中透着忧虑。

  步惊云默然点头,转向魔主问道:“依前辈所见,这位东瀛天皇,是否真有可能是下一任劫主?”

  魔主略作思索,缓缓开口:“此人本就是东瀛之主,如今更承接了隼人天隐遗留下的庞大气运,种种迹象看来,确实与劫心之人的命格极为吻合。”

  此话一出,聂风心头一沉,忍不住高声追问:

  “敢问苏先生,那东瀛天皇究竟打算如何图谋大汉江山?他可有具体谋划?”

  这一问,立刻引起满厅共鸣。

  众人无不屏息凝神,竖耳倾听。

  从先前指使绝无神进犯中原一事便可看出,东瀛天皇行事极其隐秘,必须借他人之力扰乱视线。

  可究竟是何种手段,能以小搏大、一举定乾坤?实在令人费解。

  于是,所有目光再次聚焦于白玉高台,静候苏尘解答。

  ……

  白玉台上,苏尘神色从容,轻啜一口茶水,悠悠道来:

  “东瀛与大汉相比,国土不过数十倍之差,国力更是远逊。

  纵然给那东瀛天皇百般胆量,他也绝不敢公然率军渡海开战。”

  “他真正的依仗,在于当年游历大汉武林时,偶然发现的一桩惊世秘辛——”

  “那便是藏于凌云窟深处的一件旷世奇宝:九州龙脉。”

  “风水典籍中常提龙脉,乃是一国气运凝聚之所,形态各异,玄妙莫测。”

  “历代皇朝对其所在皆讳莫如深,或极力遮掩,或重兵守护,唯恐落入敌手。”

  “而藏于凌云窟中的这条龙脉,却非寻常。

  它并非某一王朝独有,而是统御整个九州大地的祖脉!”

  “天下诸国的兴衰气数,皆系于此一线之间。”

  “谁能掌控此脉,谁便能执掌万邦气运,登临至尊之位。”

  “哪怕东瀛只是偏隅海岛,若得九州祖脉加持,国势必将扶摇直上,超越大汉,问鼎帝境,乃至号令天下!”

  “但凌云窟地处大汉腹地,耳目众多。

  若他亲率高手前往,必遭察觉。”

  “因此,他需要有人替他搅动风云,引开江湖视线,方能暗中图谋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