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需极阴寒潭为其定形,天地神火为之锻刃,再以绝世魔头之血点睛,方算真正铸就。”

  “至于目前的进展——”

  “在大当家协助下,步渊亭已成功寻得三柄神兵,并完成初步融合。”

  “眼下只差三项关键之物:极阴寒潭、天地神火,以及绝世魔头之血。”

  “其中,极阴寒潭业已定位,而大魔神的存在,正好满足‘魔血’之需。”

  “唯独天地神火,至今未能凑齐。”

  “原本,只要隐剑流宗主隼人天隐将《赤火神功》练至圆满,便可引动神火降世。”

  “可惜,无名与慕应雄联手攻入隐剑流,斩杀隼人天隐。”

  “此举直接打乱了整个布局。”

  “短时间内,再难寻得可替代的火焰之源。”

  “因此可以说,无情刀离大成,仅差最后一步。”

  话音落地,全场哗然。

  千秋不灭,大劫无情!

  众人虽早知这四件兵器非同寻常,但听罢苏尘之言,仍觉心头一震。

  千秋剑集万剑之意,不灭刀承神明之力,大劫刀纳千年魔怨——每一柄都足以震动江湖。

  而今这三者竟要熔于一炉,锻造出一把凌驾其上的凶兵,其威力简直难以想象。

  更令人震撼的是,步渊亭竟已集齐三器,完成初融,甚至连塑形与点血之物也已备妥,只缺淬刃所需的天地神火。

  听到此处,众人心中已然明了:隼人天隐,必是劫中之人!

  他所修习的《赤火神功》,正是点燃神火的关键。

  而他的死亡,不仅中断了神火生成,更实实在在地延缓了千秋大劫的到来。

  这正应了苏尘之前所言——一旦劫心之人陨落,千秋大劫的劫力便会转移至他人身上。

  若隼人天隐并非那命定的劫心者,未免也太过巧合了些。

  想到此处,在场众多江湖侠士不由齐声喊出那两个名字。

  无名!

  慕应雄!

  不少人仍记得当年英雄剑归来、而英雄却未能生还的悲怆一幕。

  多少人心中为之动容,尊称无名为孤胆英杰,真正配得上“英雄剑”这一称号的传人。

  今日苏尘这一番剖析,无疑为无名正名。

  他所做的一切,并非徒劳;他以性命为代价斩杀隼人天隐,为天下苍生换来了宝贵时间,延缓了千秋大劫的降临。

  这份功绩,何其沉重?何其深远?

  尽管众人皆知,千秋大劫终须爆发,方能彻底终结,也曾有人高呼不如早早引爆,一了百了。

  可静下心来想想,谁又真的愿意亲眼目睹那毁天灭地的灾厄降临?

  凡人一生不过数十寒暑,只求能多争得几年太平,死后纵然天地倾覆,也愿换得一时安宁。

  于是此刻,厅中无数豪杰心中涌起由衷的敬意与感激,对无名之死更添无限哀恸。

  一时之间,议论之声四起:

  “不愧是牵连千秋大劫的神兵,这四柄兵器,听来每一柄都惊世骇俗。”

  “我曾听闻东瀛供奉天照大神,没想到竟是真实存在的强者,其所持神兵必定威能通天。”

  “虽不知剑界究竟在何方,但那千秋剑乃亿万剑客意志凝结而成,必有无法估量的威力。”

  “千秋剑、不灭刀、大劫刀已如此可怕,三者合一铸成的无情刀,又该恐怖到何种地步?果真是应劫而出的魔兵!”

  “什么?步渊亭竟已集齐三大神兵,只差天地神火淬炼便可成就无情刀?”

  “好一个天剑无名!若非他舍命一击,换来隼人天隐的伏诛,如今大劫恐怕早已席卷人间。”

  “我一直便觉得,那隼人天隐定是劫心之人,《赤火神功》便是铁证!”

  “多谢无名前辈为世人争取时间,我还真不愿在这时候面对末劫。”

  “可惜啊,无名前辈最终陨落在东瀛,剑归人不归,令人扼腕叹息!”

  三楼北侧第三个包厢内。

  柳柏眸光微闪,低声沉吟:“隼人天隐修炼的《赤火神功》竟是铸炼无情刀的关键,看来此人确为劫心无疑。”

  “就算真是又如何?”邓泰阿语气淡漠,“无情刀尚未现世,即便除去劫心之人,劫力依旧会传承下去。”

  “先前我们至少还能锁定目标,如今却是彻底失去了追踪的线索。”

  “从这个角度看,无名杀了隼人天隐,未必是件好事。”

  李纯罡轻笑一声,道:“化解大劫的角度上看,劫心之人现身固然利于掌控局势。”

  “但对黎民百姓而言,哪怕只多换得片刻安宁,也是莫大的幸事。”

  “你没听见吗?方才大厅里多少人松了一口气。”

  此言一出,邓泰阿默然片刻,终究点头。

  的确,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无名就是真正的英雄。

  因为一旦千秋大劫开启,凡夫俗子乃至绝大多数武林高手,都将毫无抵抗之力,唯有湮灭一途。

  三人一番交谈后,目光再次投向白玉台,眼中皆有探寻之意。

  比起无情刀这件应劫魔兵,他们更在意苏尘口中所说的“剑界”。

  单凭这个名字,便知是一处至高无上的剑道圣地。

  可他们身为当世三大剑仙,竟从未听说过此地。

  更何况其中藏有千秋剑这等神兵,还孕育出魔魁这等盖世魔头,愈发令人神往。

  ……

  “敢问苏先生,您所说的剑界究竟在何处?为何我辈习剑多年,从未听闻?”

  一名背剑的武者在厅中朗声发问。

  话音未落,四下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众人无不心生好奇。

  千秋剑源于剑界,魔魁出自剑界,显然这神秘之地与千秋大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哪怕是不通剑术的江湖人士,也为之深深吸引。

  白玉台上,苏尘轻啜一口清茶,面对满堂热切目光,缓缓开口:

  “之前苏某提过。”

  “这昊天世界的修行体系并不完备,仅存佛、道、儒、魔、武五大流派的高深法门。”

  “其中尤以武者气运最为昌盛,几乎与其余四家加起来相当。”

  “而在万千武者之中,天地又格外垂青剑修一脉,因此剑仙层出不穷,远超刀仙、枪仙之辈。”

  “岁月流转,无数剑客留下的剑念逐渐凝聚,由虚转实,自成一方天地,那便是剑界的起源。”

  “某种程度上,剑界与战神殿相似,皆非此世所有,乃是独立于尘寰之外的空间。”

  “但二者本质不同:战神殿为人所建,而剑界则是自然孕育而成。”

  “剑界无日月更替,无四方界限,唯有一片无垠虚寂,只存两物——剑山与剑池。”

  “世间绝大多数剑者的剑意,终将归于剑界。”

  “若其意光明磊落、正气浩然,便凝为剑山,意念越强,山峰越高耸入云。”

  “若其意阴冷诡谲、杀机暗藏,则化作浪涛汇入剑池,意念愈深,波澜愈是惊心动魄。”

  “之所以说‘绝大多数’,是因为总有极少数逆天之人,其剑意之强,连剑界都不敢容纳。”

  “譬如两百年前大汉初代剑圣皇甫剑,悟出六灭无我剑二十三式,剑势足以崩塌天地,剑界欲收其意,反被一剑斩断。”

  “又如大唐书院柯浩然,剑意锋锐至极,倘若进入剑界,足以将整片空间撕裂,连剑界本身也只得退避三舍。”

  “然而这般惊世之才,万中无一。

  其余芸芸剑者,大多都能在剑界寻得自身剑意的痕迹。”

  “正因剑界玄妙非凡,在漫长岁月中也催生出诸多奇异存在。”

  “比如千秋剑,再如魔魁!”

  “所以说,魔魁并非血肉之躯的人类,而是剑界自行演化而出的异类生灵。”

  “它具备难以想象的力量,可寄身神兵之中,令兵器威能倍增。”

  “昊天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将魔魁纳入千秋大劫的布局之中。”

  “待无情刀铸就之时,魔魁便会化为刀灵,使此刀威力达到极致。”

  “此外,剑界另有一奇处。”

  “虽不在世间,却可在特定契机下被人踏入。”

  “就像先前无名与慕应雄联手对战隼人天隐,激斗间撕裂虚空,竟双双误入剑界。”

  “说到这里,诸位想必已明。”

  “无名和慕应雄并未陨落,而是置身于剑界之内。”

  “这对剑修而言,乃千载难逢的造化。”

  “因为在那片天地中,汇聚着天下多数剑客的剑意,且皆化作具象,触目可见。”

  “他们身处其中,可细细体悟每一位剑者的意境,借此突飞猛进。”

  “待二人重出江湖之日,剑道境界必将震动八荒!”

  ……

  紫金楼内厅,鸦雀无声。

  所有人皆被苏尘这一席话震得心神动荡。

  此世本就武者众多,陆地神仙中十有七八出自武道。

  而在武者之中,剑修数量尤为突出,剑仙更是冠绝群伦。

  昊天世界偏爱剑道,本是公认的事实。

  可谁曾想到,不仅剑修昌盛,竟还藏着一个专属于剑者的神秘领域——剑界!

  万千剑客意念汇聚成界!

  光是思及此事,便令人震撼不已。

  厅中众剑客无不激动万分,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仿佛终于知晓自己所行之道背后,竟有如此宏伟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