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城,琼林苑。
夜色如墨,却被无数宫灯、明珠以及穿梭其间的锦绣华服映照得亮如白昼。苑内奇花异草竞相吐艳,假山流水巧夺天工,丝竹管弦之音袅袅不绝,与宾客间低语浅笑交织成一派盛世华章、歌舞升平的景象。
沈千尘与苏小雅跟在引路的内侍身后,行走在光滑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沈千尘一身青色云纹道袍,步履从容,神色平静,唯有那双眸子,在低垂的眼睑下,锐利地扫视着周遭的一切。苏小雅则亦步亦趋,扮足了乖巧医女的模样,只是那双灵动的眼睛,也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捕捉着空气中任何一丝不寻常的能量波动和气味。
甫一进入宴会核心区域,沈千尘便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而下。这并非单纯的皇家威严,更夹杂着无数或明或暗的能量气息——有护卫高手的凌厉血气,有皇室成员天生的贵气与龙气庇护,有各种珍贵宝物散发的灵光,更有……那遍布各处、隐而不发的阵法禁制波动。
玄机子的警告言犹在耳。在这里,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他们的位置被安排在靠近水榭回廊的一处偏席,不算显眼,但视野尚可,能清晰地看到主位及附近几位重量级人物的动向。这显然是玄机子暗中运作的结果。
宾客陆续入席。很快,一阵轻微的骚动从入口处传来,伴随着内侍略显尖细的唱喏:“国师到——”
刹那间,仿佛连苑中的乐声都为之一滞。
沈千尘抬眼望去。
只见国师玉玑子,身着那身标志性的绣云鹤紫袍法衣,手持白玉拂尘,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缓步而来。他面容依旧俊雅,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悲天悯人般的微笑,步履从容,气度超然。所过之处,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朝廷重臣,皆纷纷起身致意,态度恭敬无比。
玉玑子含笑颔首,目光平和地扫过众人,只在经过沈千尘这一席时,那目光似乎极其自然地、不着痕迹地停顿了那么一瞬。
仅仅是一瞬。
但沈千尘却感到一股极其细微、却冰冷刺骨的灵觉,如同无形的蛛丝,轻轻拂过他的身体,尤其是在他腰间那枚被施加了隐踪符的三清铃和定龙盘上,停留了刹那。
果然被注意到了!
沈千尘心中凛然,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学着周围人的样子,微微颔首致意。他体内的灵力如同蛰伏的溪流,缓缓运转,将那股探查的灵觉悄然化解、引导开去,未让其深入核心。
玉玑子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讶异,随即恢复如常,仿佛只是随意一瞥,继续走向自己的主宾席位。
“好厉害的家伙……”苏小雅借着给沈千尘斟酒的动作,用极低的声音说道,“他刚才那一眼,我差点以为被看穿了!”
沈千尘微微摇头,示意她噤声。他端起酒杯,假意品酌,目光却始终锁定在玉玑子身上。
宴会正式开始。珍馐美馔如流水般呈上,歌舞伎人彩袖翻飞,场面热闹非凡。然而,在这片祥和之下,暗流汹涌。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络。一位藩王似乎对玄学颇感兴趣,趁着敬酒的间隙,向玉玑子请教起养生延年之道。
玉玑子淡然一笑,声音清越,引经据典,从《道德经》讲到《黄庭经》,言辞精妙,深入浅出,听得那位藩王连连点头,周围众人也纷纷露出钦佩之色。
忽然,他话锋一转,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沈千尘所在的方向,微笑道:“说到养生静心,其实关键在于调和阴阳,驱邪避秽。譬如京城近日,似乎便有些许不安定的‘阴秽之气’流转,虽不伤大雅,却也扰人清静。不知这位……青云观的沈观主,可有察觉?”
来了!
矛头直接指向了沈千尘!
刹那间,席间不少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沈千尘身上,带着好奇、审视,乃至一丝轻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道观观主,何以能与国师同席?又何以值得国师亲自点名?
沈千尘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片谦逊惶恐,他起身拱手,语气恭谨:“回国师话,贫道修为浅薄,居于市井,只知画符驱邪,混口饭吃,于这京城气运大势,实在不敢妄加揣测。倒是国师您法力通玄,执掌钦天,洞察天机,想必早已了然于胸,自有化解之法。”
他这一番话,既放低了姿态,避开了直接回答,又将问题巧妙地抛了回去,同时点出自己“市井混饭”的身份,与对方“执掌钦天”的地位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对方以大欺小。
玉玑子眼中精光一闪,似乎没料到沈千尘如此滑不溜手。他呵呵一笑,拂尘轻摆:“沈观主过谦了。沈家祖上于维护阴阳秩序,亦是功不可没。想必家学渊源,总有独到之处。譬如,对付一些……不守规矩、四处游荡的‘孤魂野鬼’,不知沈观主可有良策?”
“孤魂野鬼”四个字,他咬得微重,意有所指。
沈千尘心中警铃大作,对方这是在试探他对于“阴兵”的态度和了解程度!他稳了稳心神,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回禀国师,按《幽冥录》所载,幽冥有律,阴阳有序。寻常孤魂,或是心有执念,或是机缘未至,超度往生即可。若遇那等不守规矩、扰乱阳世的,自当以雷霆手段,驱散或镇压,以维护阴阳平衡。此乃玄门中人分内之事。”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立场(维护阴阳秩序),又未具体指向“变异阴兵”,同时再次引用《幽冥录》,强调自身传承的正统性。
玉玑子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他深深地看了沈千尘一眼,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皮囊,直窥其灵魂深处。
“哦?《幽冥录》……倒是许久未曾听闻此书名了。”玉玑子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看来沈观主确实家学渊源。只是不知,沈观主对这‘阴阳平衡’的理解,是否与当今的‘秩序’相符?有时候,过于执着于陈规旧律,反倒会……看不清真正的天道大势啊。”
这番话,已是近乎赤裸的威胁与招揽!暗示沈千尘不要固守所谓的“正道”,要认清他玉玑子所代表的“大势”!
席间气氛顿时有些微妙起来,一些嗅觉敏锐的官员已然察觉出两人对话中的机锋。
沈千尘心头怒火暗涌,家族冤屈、龙脉危机、对方那高高在上的姿态,都让他几乎要按捺不住。但他知道,此刻翻脸,唯有死路一条。
他强行压下翻腾的气血,再次躬身,语气却带上了一丝不卑不亢的坚定:“贫道愚钝,只知天道昭昭,自有其运行之理。阴阳平衡,乃是天地根基,无论大势如何,此理不变。维护此理,便是玄门中人的本分。”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与玉玑子对视:“至于真正的天道大势如何,非贫道这等山野之人所能妄断,自有陛下圣心独运,百官群策群力,以及……如国师这般的高人,代为参详。”
他再次巧妙地将问题引开,点出皇帝和朝廷,暗示玉玑子亦在“规矩”之内。
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虽无声,却仿佛有电光石火迸射。
玉玑子盯着沈千尘看了片刻,忽然哈哈一笑,打破了僵局:“好!好一个‘天道昭昭’!沈观主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识,难得,难得!来,老夫敬你一杯!”
他举起酒杯,仿佛刚才那番暗藏机锋的对话从未发生过。
沈千尘也顺势举杯,心中却无半分轻松。
这第一回合的言语交锋,他勉强算是接下,但也彻底暴露在玉玑子的视线之下,并且感受到了对方那深不可测的城府与强大的压迫感。
宴无好宴。
这才只是开始。
真正的凶险,恐怕还在后头。
沈千尘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那酒液辛辣,却压不住他心底不断滋生的寒意。他袖中的手,微微握紧了几张早已准备好的符箓。
而苏小雅,则趁着众人注意力被吸引的空档,鼻翼再次轻轻翕动,更加确定了玉玑子身上那股独特而隐秘的冷冽腥甜之香,与她之前的判断,分毫不差!
---
皇城,琼林苑。
夜色如墨,却被无数宫灯、明珠以及穿梭其间的锦绣华服映照得亮如白昼。苑内奇花异草竞相吐艳,假山流水巧夺天工,丝竹管弦之音袅袅不绝,与宾客间低语浅笑交织成一派盛世华章、歌舞升平的景象。
沈千尘与苏小雅跟在引路的内侍身后,行走在光滑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沈千尘一身青色云纹道袍,步履从容,神色平静,唯有那双眸子,在低垂的眼睑下,锐利地扫视着周遭的一切。苏小雅则亦步亦趋,扮足了乖巧医女的模样,只是那双灵动的眼睛,也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捕捉着空气中任何一丝不寻常的能量波动和气味。
甫一进入宴会核心区域,沈千尘便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而下。这并非单纯的皇家威严,更夹杂着无数或明或暗的能量气息——有护卫高手的凌厉血气,有皇室成员天生的贵气与龙气庇护,有各种珍贵宝物散发的灵光,更有……那遍布各处、隐而不发的阵法禁制波动。
玄机子的警告言犹在耳。在这里,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他们的位置被安排在靠近水榭回廊的一处偏席,不算显眼,但视野尚可,能清晰地看到主位及附近几位重量级人物的动向。这显然是玄机子暗中运作的结果。
宾客陆续入席。很快,一阵轻微的骚动从入口处传来,伴随着内侍略显尖细的唱喏:“国师到——”
刹那间,仿佛连苑中的乐声都为之一滞。
沈千尘抬眼望去。
只见国师玉玑子,身着那身标志性的绣云鹤紫袍法衣,手持白玉拂尘,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缓步而来。他面容依旧俊雅,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悲天悯人般的微笑,步履从容,气度超然。所过之处,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朝廷重臣,皆纷纷起身致意,态度恭敬无比。
玉玑子含笑颔首,目光平和地扫过众人,只在经过沈千尘这一席时,那目光似乎极其自然地、不着痕迹地停顿了那么一瞬。
仅仅是一瞬。
但沈千尘却感到一股极其细微、却冰冷刺骨的灵觉,如同无形的蛛丝,轻轻拂过他的身体,尤其是在他腰间那枚被施加了隐踪符的三清铃和定龙盘上,停留了刹那。
果然被注意到了!
沈千尘心中凛然,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学着周围人的样子,微微颔首致意。他体内的灵力如同蛰伏的溪流,缓缓运转,将那股探查的灵觉悄然化解、引导开去,未让其深入核心。
玉玑子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讶异,随即恢复如常,仿佛只是随意一瞥,继续走向自己的主宾席位。
“好厉害的家伙……”苏小雅借着给沈千尘斟酒的动作,用极低的声音说道,“他刚才那一眼,我差点以为被看穿了!”
沈千尘微微摇头,示意她噤声。他端起酒杯,假意品酌,目光却始终锁定在玉玑子身上。
宴会正式开始。珍馐美馔如流水般呈上,歌舞伎人彩袖翻飞,场面热闹非凡。然而,在这片祥和之下,暗流汹涌。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络。一位藩王似乎对玄学颇感兴趣,趁着敬酒的间隙,向玉玑子请教起养生延年之道。
玉玑子淡然一笑,声音清越,引经据典,从《道德经》讲到《黄庭经》,言辞精妙,深入浅出,听得那位藩王连连点头,周围众人也纷纷露出钦佩之色。
忽然,他话锋一转,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沈千尘所在的方向,微笑道:“说到养生静心,其实关键在于调和阴阳,驱邪避秽。譬如京城近日,似乎便有些许不安定的‘阴秽之气’流转,虽不伤大雅,却也扰人清静。不知这位……青云观的沈观主,可有察觉?”
来了!
矛头直接指向了沈千尘!
刹那间,席间不少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沈千尘身上,带着好奇、审视,乃至一丝轻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道观观主,何以能与国师同席?又何以值得国师亲自点名?
沈千尘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片谦逊惶恐,他起身拱手,语气恭谨:“回国师话,贫道修为浅薄,居于市井,只知画符驱邪,混口饭吃,于这京城气运大势,实在不敢妄加揣测。倒是国师您法力通玄,执掌钦天,洞察天机,想必早已了然于胸,自有化解之法。”
他这一番话,既放低了姿态,避开了直接回答,又将问题巧妙地抛了回去,同时点出自己“市井混饭”的身份,与对方“执掌钦天”的地位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对方以大欺小。
玉玑子眼中精光一闪,似乎没料到沈千尘如此滑不溜手。他呵呵一笑,拂尘轻摆:“沈观主过谦了。沈家祖上于维护阴阳秩序,亦是功不可没。想必家学渊源,总有独到之处。譬如,对付一些……不守规矩、四处游荡的‘孤魂野鬼’,不知沈观主可有良策?”
“孤魂野鬼”四个字,他咬得微重,意有所指。
沈千尘心中警铃大作,对方这是在试探他对于“阴兵”的态度和了解程度!他稳了稳心神,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回禀国师,按《幽冥录》所载,幽冥有律,阴阳有序。寻常孤魂,或是心有执念,或是机缘未至,超度往生即可。若遇那等不守规矩、扰乱阳世的,自当以雷霆手段,驱散或镇压,以维护阴阳平衡。此乃玄门中人分内之事。”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立场(维护阴阳秩序),又未具体指向“变异阴兵”,同时再次引用《幽冥录》,强调自身传承的正统性。
玉玑子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他深深地看了沈千尘一眼,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皮囊,直窥其灵魂深处。
“哦?《幽冥录》……倒是许久未曾听闻此书名了。”玉玑子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看来沈观主确实家学渊源。只是不知,沈观主对这‘阴阳平衡’的理解,是否与当今的‘秩序’相符?有时候,过于执着于陈规旧律,反倒会……看不清真正的天道大势啊。”
这番话,已是近乎赤裸的威胁与招揽!暗示沈千尘不要固守所谓的“正道”,要认清他玉玑子所代表的“大势”!
席间气氛顿时有些微妙起来,一些嗅觉敏锐的官员已然察觉出两人对话中的机锋。
沈千尘心头怒火暗涌,家族冤屈、龙脉危机、对方那高高在上的姿态,都让他几乎要按捺不住。但他知道,此刻翻脸,唯有死路一条。
他强行压下翻腾的气血,再次躬身,语气却带上了一丝不卑不亢的坚定:“贫道愚钝,只知天道昭昭,自有其运行之理。阴阳平衡,乃是天地根基,无论大势如何,此理不变。维护此理,便是玄门中人的本分。”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与玉玑子对视:“至于真正的天道大势如何,非贫道这等山野之人所能妄断,自有陛下圣心独运,百官群策群力,以及……如国师这般的高人,代为参详。”
他再次巧妙地将问题引开,点出皇帝和朝廷,暗示玉玑子亦在“规矩”之内。
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虽无声,却仿佛有电光石火迸射。
玉玑子盯着沈千尘看了片刻,忽然哈哈一笑,打破了僵局:“好!好一个‘天道昭昭’!沈观主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识,难得,难得!来,老夫敬你一杯!”
他举起酒杯,仿佛刚才那番暗藏机锋的对话从未发生过。
沈千尘也顺势举杯,心中却无半分轻松。
这第一回合的言语交锋,他勉强算是接下,但也彻底暴露在玉玑子的视线之下,并且感受到了对方那深不可测的城府与强大的压迫感。
宴无好宴。
这才只是开始。
真正的凶险,恐怕还在后头。
沈千尘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那酒液辛辣,却压不住他心底不断滋生的寒意。他袖中的手,微微握紧了几张早已准备好的符箓。
而苏小雅,则趁着众人注意力被吸引的空档,鼻翼再次轻轻翕动,更加确定了玉玑子身上那股独特而隐秘的冷冽腥甜之香,与她之前的判断,分毫不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