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憨婿 第104章 东窗事发

小说:第一憨婿 作者:红枣馒头 更新时间:2025-10-20 01:30:54 源网站:2k小说网
  ();

  “大衡陈国公世子陈争,奉旨查案。”

  他递出国公令牌。

  “劳烦通传贵国城主让我通过,陈某请求面见北皇陛下。”

  守城士兵身披玄甲,面色冷峻。

  一队二十余名手持长戈的卫兵部将马车团团围住。

  并没有理会陈争的话。

  “来人止步!”

  卫兵长声如寒铁,戈尖直指马车。

  “奉城主严令,严禁大衡人士入城!各位还是请回吧。”

  闻言,陈争从容掀帘而下,紫金腰牌在萧瑟北风中轻晃:“北国便是这般待客之道?”

  “为何只对我大衡闭门谢客,难不成是你北国心虚?”

  “少废话!”

  卫兵声音冰冷道。

  手中长戈又向前逼近三分。

  “大衡子民一律不许进城,我管你是谁!”

  “再往前一步,休怪戈戟无眼!”

  陈争气急而笑:“来来来,你要是不刺我,你都是我养的!”

  就在这时,素白玉手挑开车帘。

  杜芸芸端坐车内,容颜清冷如霜:声音冰冷:“开门。”

  听到声音,士兵们看过去。

  卫兵长瞳孔骤缩,见到来人瞬间震惊瞪大双眼。

  看见杜芸芸的那一刻,手中长戈哐当落地。

  “公主殿下!末将不知车驾在此!”

  慌忙单膝跪地行礼,身后士兵见状也纷纷伏跪,铁甲碰撞声不绝于耳。

  杜芸芸声音冰冽,带着不容拒绝的命令道。

  “通知刘庸,一炷香内到府前迎驾。”

  “若有延误,唯你是问。”

  “是!是!末将这就去办!”

  卫兵长连声应诺,急忙示意手下开城。

  公主的命令,他不敢不从!

  沉重的玄铁城门缓缓开启,露出城内的街道。

  陈争轻笑着凑近杜芸芸耳畔,温热呼吸拂过她的耳垂:“还是公主殿下的面子管用。”

  杜芸芸睫羽微颤,声音低若蚊呐:“这禁令不对...父王从未禁止过大衡商旅往来。”

  “凛冬城素来是两国通商要道,如今这般戒备,实在反常。”

  即便她相信父亲为人,可面对如此异常,她也不禁升起一丝怀疑。

  听着杜芸芸的话,陈争也陷入沉思。

  莫非真与这北国有关系?

  若真发生不可避免的纠纷,他又该怎么做?

  马车缓缓驶入城中,陈争注意到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很是冷清。

  唯有几面破旧酒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街道上行人稀少。

  偶尔有几个匆匆走过的百姓也都低着头,神色惶恐。

  实在是奇怪。

  这时一队侍卫快步迎来,为首将领身着银甲,单膝跪地行礼:“末将城防司统领赵擎,恭迎公主殿下!”

  “城主已在府中备宴,请移驾城主府。”

  沿途街道两旁,偶尔有百姓偷偷从门缝中张望,但很快就被巡逻的士兵驱散。

  陈争注意到这些士兵的盔甲制式与城防司不同,腰间佩刀上也刻着陌生的纹样。

  虽然他不认识刻的是什么,但看形状能看出是一头狰狞的狼。

  城主府前,刘庸带着一众侍从躬身相迎。

  此人五短身材,行走时腰间玉带勒出层层赘肉,不断用绢帕擦拭额角的冷汗。

  见到两人走来。

  刘庸急忙跪在地上请罪。

  “不知公主殿下驾到,下官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刘庸跪地行礼时,目光却不住瞟向陈争,眉头不禁一皱。

  杜芸芸淡淡颔首,冰冷的道:“进城吧,我有些事情要问你。”

  刘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急忙侧身引路:“宴席已经备好,请殿下与世子移步百花厅。”

  “下官特意准备了北国特色的雪鹿肉和冰葡萄酒...”

  百花厅内烛火通明,沉香木长案上摆满了珍馐佳肴。

  刘庸亲自为二人斟酒,手指微微发颤:“公主殿下三年前,前往金陵求学,不是说共有五年吗?”

  “今日殿下如此提前回来,不知道所为何事?”

  银箸轻敲越窑青瓷盘,发出清脆响声。

  杜芸芸眸中凝着寒霜:“我回来要干什么,好像还不用跟你说吧?”

  声音冰冷,不禁让刘庸身子一颤。

  “是是是,是属下多嘴。”

  说着,他目光看向一旁的陈争。

  刘庸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但随后笑着走过去。

  “世子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不知世子此次莅临北国,所为何事?”

  陈争晃着手中的琉璃酒盏,目光如炬:“为边山村,一千三百六十七口人命之事。”

  玉杯突然从刘庸手中滑落,葡萄美酒泼湿了绣地毯:“边...边山村?”

  “哦……天干物燥,纯属意外...”

  他强笑着擦拭酒渍,手指不住颤抖。

  “那些村民平日就爱酗酒生事,定是醉后打翻了烛台...”

  “好一场大火。”

  陈争突然倾身逼近,指尖轻叩案面。

  “竟能烧得千人无声无息,连半句呼救都不曾传出?”

  “莫非全村人都醉死了不成?还是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刘庸慌乱无比,眼神不停的躲闪。

  陈争紧紧盯着,已经在他眼中查看出端倪。

  刘庸怕被发现,用愤怒掩饰,直接拍案而起。

  刘庸猛地起身,案上杯盘叮当乱响,盯着陈争阴沉道:“世子,你可要知道这里并不是你大衡。”

  “不要在心里得寸进尺!”

  “我还没有义务,来向你禀报事情。”

  陈争笑了一声,反而不惧,死死盯着他的眼睛。

  “无关?”

  “我大衡钱家庄数千百姓死于非命,总是要调查清楚的。”

  刘庸冷哼一声,满不在乎:“你大衡死人与我又有何关?”

  “你又凭什么询问我北国边山村一事?”

  “我今日能让你进北国,是给公主的面子,你还是不要得寸进尺。”

  “我北国无义务去回答,还请陈世子离开。”

  言语中透露出威胁。

  没等陈争开口,杜芸芸声音冰冷道:“刘庸,你好大的胆子,此人是我未婚夫,你的意思是也让我走?”

  此话一出,刘庸瞬间愣在原地。

  犹如石像般石化。

  仿佛以为自己听错了:“公主殿下……您说什么?”

  “他是您未婚夫?北国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