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民还撸起袖子感受了一下。

  挖煤这个其实还好,不算累。

  考虑到安全问题,都戴口罩这些的。

  这是其他地方不可能出现的。

  这也是孙思邈喜欢萧然的原因之一。

  这种事情其他人不会,也懒得做。

  萧然能落实,并且有用,这就更难得了。

  程咬金和秦琼看了看,也不好闲着,跟着干起来。

  李世民和其他村民从挖煤洗煤聊到秋收,收成情况,甚至是来年的播种计划。

  甚至会和李世民说修房子买衣服这种事情。

  李世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普通人的生活确实不容易。

  萧然没有干活,而是到处看。

  生怕有什么潜在的隐患。

  其他人是真不懂,萧然也是外行,但是作为穿越者,多多少少是知道一些的。

  李丽质不懂,但是一直跟着萧然。

  “烧水这个,稍微远一点,这个火别靠近煤炭,要是不小心点燃了,这个是扑不灭的。”

  这玩意在后世都没办法,现在更没辙。

  张家林点点头,“小郎君放心,这个我会注意,等一下就把灶台搬远一点。”

  之前都是喝凉水的,热水也是萧然嘱咐喝的。

  烧柴浪费是一方面,觉得麻烦也是一方面,都不习惯烧开水。

  是萧然嘱咐了好几次,直接喝凉水容易生病,这才开始烧热水喝。

  现在入冬了,一早一晚还是有点冷的。

  喝热水,也当是暖身子了。

  张家林天天往长安城跑,比起其他人,也算是见过世面,在这里算个管理层。

  萧然嘱咐了很多问题。

  李丽质不太懂,也不了解,但是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李渊和孙思邈就在旁边聊天。

  两个老人聊的很开心,萧然也不知道说什么。

  本来想看看就回去的,李世民越干越来劲。

  主要是话题打开了,这里能了解真实的民生问题。

  等准备回去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日落西山了。

  李世民几人洗洗手,这才上了马。

  一群人离开煤矿。

  夕阳把天际染成一片熔金,归程的马蹄踏碎满地余晖,煤场的黑灰被晚风卷着,渐渐沉进暮色里。

  萧然走在队伍侧后,旁边是李丽质。

  望着远处山坳里最后一缕光没入树影,心里那股“日子正往前拱”的劲忽然涌上来,喉头一动,竟哼起了调子。

  听到萧然吹口哨,李丽质愣了一下。

  其他人窃窃私语的人也没有再说话,看向萧然。

  天已暮,月如初,千里江川任我飞渡……”

  调子苍劲又透亮,不像村夫唱的俚曲,也不是长安坊里的软词,倒像山涧流水撞在青石上,带着股劈开混沌的脆劲。

  节奏起起落落,时而沉缓如太极起势,时而顿挫如挥拳破风,所有人精神一震。

  马车里面的三个小丫头和李渊掀开帷幔,探出脑袋。

  被萧然的声音吸引住了。

  小公主圆眼睛瞪得溜圆,小脑袋跟着调子一点一点,像被线牵着的木偶。

  “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换你芳心如故”

  唱到这句,萧然看了看旁边的李丽质。

  李丽质俏脸一红,有点不好意思。

  她自小听惯了宫廷雅乐、乐府清歌,却从未听过这样的曲子。

  没有繁复的辞藻,没有缠绵的情致,只一句“热血尽,化尘与土”,竟让她想起萧然在煤场盯着裂缝时的眼神,想起他教村民烧热水时的执拗,想起玻璃炉边那抹被火光映红的侧脸。

  李世民放慢了速度,手指无意识地敲着马鞍,眼神里带着点探究。

  这调子野得很,却野得坦荡,像极了萧然这人,不按常理出牌,偏又透着股让人信得过的实在。

  孙思邈捋了捋胡须,一脸享受,很喜欢歌词,喃喃自语,‘邀月同宿青山深处.’

  程处默秦怀道也是两眼放光。

  萧然成了所有人的关注的点。

  或许是太投入,没有注意其他人的反应。

  还在哼着“梦醒处,来时路”,脚步轻快得很。

  暮色本是沉的。

  夕阳把最后一缕光浸进远处的林梢,归程的路正一点点被墨色漫染,连风都带着点倦意,卷着煤尘懒洋洋地飘。

  可萧然的调子一出来,像往这摊将凝的暮色里投了颗火星,“轰”地一下,竟燃出片滚烫的亮。

  那调子不依着黄昏的缓,偏要带着股闯劲——“天已暮,月如初”唱出来,听着不是要歇脚,倒像刚束好行囊要启程。

  “千里江川任我飞渡”一出口,连路边的枯草都像直了直腰,仿佛真能跟着歌声跨过山、越过水。

  队伍里的气息变了。

  先前从煤场出来的疲惫,被这调子一荡,竟散了大半。

  马蹄踏在土路上,不知不觉就跟着节奏起了劲,“哒哒”声里没了拖沓,倒像在应和那顿挫的拍子。

  田埂上晚归的农人停下了锄头,直起身子往这边望,脸上的倦容被歌声扫过,也染上点莫名的热乎气,仿佛手里的锄头都沉了几分,却也更稳了几分。

  连暮色本身都像是被推着往前挪了挪。

  本要沉下去的余晖,被“热血尽,化尘与土”的调子托着,在天际多悬了片刻。

  渐起的晚风裹着歌声,吹过马车帷幔,吹过路边摇曳的芦苇,竟带起股生生不息的劲。

  没人说话,却都在听。

  听那“英雄谁属”的追问撞在暮色里,撞出回声来,像在问这路上的每一个人。

  于是连归程都不再是终点,倒像是另一段路的开头。

  脚下的土还是那片土,天边的月还是那轮月,可经这歌声一过,连黄昏都透着股往前奔的朝气。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看向远处,感触颇多。

  就像是现在的大唐,百废待兴,欣欣向荣。

  回去的晚了点,但是不影响几人去钓鱼。

  李世民想尝尝鱼汤。

  几人带着鱼竿饵料去了水潭旁边,让萧然挑选个合适的钓位。

  这里的人很多,不用打窝也不影响。

  三个小丫头跑到水潭旁边看几人钓鱼。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找到张二丫,要了纸笔。

  想把之前的歌词记下来。

  太喜欢了。

  程处默和秦怀道看了一会儿钓鱼,跑去找李恪张大郎,之前萧然说了,不用去挖煤,跟着张大郎烧琉璃。

  相比起挖煤,烧琉璃更有技术含量。

  夜幕降临,院子里面格外热闹。

  萧然让张锦禾去把张明德请来,张怀才秦氏和张锦年已经回长安城了,不在栲栳村。

  虽然知道李世民这些人不一般,但是熟悉了张明德也不拘束了。

  孙思邈笑着说道:“老村正,来这边。”

  孙思邈李渊张明德年纪差不多,凑在一起比较合适。

  “好好好”张明德没想到今天这么热闹,之前张锦禾说人很多,没想到这么多。

  厨房里面主要是张二丫豫章公主萧钰,现在张二丫厨艺越来越好,和萧然差不多。

  豫章公主跟着耳濡目染,也不差。

  现在人太多,一桌是真坐不开。

  只能分开坐。

  程处默揉了揉肚子,“好香,好饿啊!”

  本来不怎么饿的,闻到香味,就饿了。

  “快了。”旁边的李五笑了笑。

  虽然天气渐冷,三个小丫头跑的满头大汗。

  院子里面的欢声笑语就没有停过。

  直到萧然喊了一声,“兕子,三娘,梵音吃饭了!”

  三小只手牵手跑回客厅里面。

  萧然是家主,和李世民孙思邈李渊等人一桌。

  长孙皇后萧皇后带着几个公主女孩一桌。

  李恪张阿难自觉去了第三桌,李五程处默几人一起吃。

  “李老哥,你尝尝这个。”张明德给李渊夹菜,之前没有来过。

  张明德肯定是想不到,眼前这个和自己差不多的老人,是大唐的太上皇。

  “好好好,看着就不错。”李渊就像是个小老头,也没有什么架子。

  “二娘学到小郎君的厨艺,饭菜甚是美味”孙思邈夸赞道。

  旁边桌的张二丫听到心里颇为自豪。

  这是被认可了,自己也算是有一技之长。

  小公主端着小碗挤在萧然和李世民中间,“小囊君七又又~”

  三桌的饭菜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小公主喜欢萧然夹菜。

  “好!”萧然很享受投喂小公主的过程。

  小公主都来了,城阳小公主和三娘也挤过来了。

  对于三个小丫头,李世民等人也不能说什么。

  都是一脸宠溺的看着。

  狗子也凑热闹,挤在旁边趴着。

  早就天黑了,但是都不急着走。

  张婕妤来了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抱着猫。

  搞得李丽质都一直没有机会抱抱猫。

  不仅仅是张婕妤和李丽质喜欢,豫章公主张锦禾张二丫也喜欢。

  狗子一直跟着三娘和两个小公主,李丽质几人就只能抱抱猫咪了。

  离开的时候,两个小公主都睡着了。

  小公主作息时间规律,到点就困。

  这一次手电筒终于能照亮了。

  李世民李渊萧皇后等人离开,一下子冷清下来。

  程处默和秦怀道留下,住在李恪旁边。

  李世民骑马在马车旁边,思绪良多,只是没有说什么,怕吵到两个小公主。

  回到立政殿,李世民叫住李丽质。

  “丫头!”

  “阿耶,怎么了?”

  “煤炭不用买出去,就卖给皇室,按照市场价,抓紧时间把钱给萧然送去。”

  萧然是不缺钱的,李世民知道的。

  但是栲栳的人百姓缺钱。

  入冬了,希望栲栳村的百姓日子舒服点。

  李丽质明白李世民的意思,“阿耶,明日我就安排。”

  “阿难,你帮帮忙,全部买下吧!”

  张阿难连忙说道:“是陛下!”

  其他人退下,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却没有休息。

  “萧然的出现,让栲栳村百姓日子好了很多,但还是苦其他村子更甚”

  长孙皇后执起李世民的手,烛火在她眼底映出温润的光,声音轻得像落雪,却带着熨帖人心的力量:

  “陛下今日亲见栲栳村的烟火,才更知百姓日子里的实苦,这份心,便是苍生之福了。”

  “草木生长,也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哪能一日便枝繁叶茂?”

  长孙皇后转回头,眼里带着浅浅的笑意,“陛下登基这几年,疏浚河道、轻徭薄赋,朝堂上有魏徵犯颜直谏,地方上有官吏勤谨理事,才有如今这百废渐兴的气象。”

  “栲栳村的百姓还苦,可比起从前,已是踩着土坡往上走了,不是吗?”

  长孙皇后几句话,让李世民心里舒坦了很多。

  “要是多点萧然这样的人,百姓日子应该好很多。”

  “会的,会越来多的。”

  回到自己寝宫,李丽质却怎么也睡不着。

  拿出之前写的歌词。

  李丽质记住很多,都是不全,是豫章公主帮忙补全的。

  看到歌词,李丽质跟着轻轻哼唱起来,声音很小。

  想到之前萧然唱的画面,忍不住笑起来。

  “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换你芳心如故芳心如故”

  第二天,李丽质第一时间去存放煤炭的仓库,统计一下煤炭的重量。

  现在木炭价格差不多是1.2文一斤。

  【按《唐六典》物价标准,一车炭约值 1200文,折算为1.2文/斤。】

  现在这里差不多有十万斤了。

  也是价值120000文。

  萧然和李丽质占四成,一人分48000文,就是48贯。

  栲栳村分24贯。

  李丽质和张阿难把钱这些算出来,准备好,第一时间派人送去栲栳村。

  之前李丽质一直担心,钱一直不到位,栲栳村的百姓不满。

  后面萧然说不会有事情的。

  李丽质也看得出来,萧然说的没错。

  栲栳村的百姓没有什么不满,干活依旧很卖力。

  萧然不是村正,没有一官半职但是影响力不比张明德这个村正小多少。

  送钱这种机会,李丽质豫章公主自然是要去。

  程铁环和李五护送也得去。

  两个小公主不管什么原因,李丽质去栲栳村都要跟着去。

  这些钱有点多,准备了一辆马车送去。

  听到动静,萧然几人很快出来了。

  “小郎君!”

  “五娘!”萧然笑了笑,以为要几天才能再见了。

  没想到这么快。

  “这是何物?”萧然指了指马车上的箱子。

  李丽质笑了笑,“小郎君看看就知道了。”

  李五打开箱子,看到整整齐齐的开元通宝,萧然愣了一下,“五娘这是何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