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然估计也想不到,自己去张二丫家里吃饭,随便带点大米去,兜兜转转还能送立政殿去。

  好的东西,基本上都会流到上层那一群人手里。

  李丽质盯着大米看,“阿娘,这些给阿翁吗?”

  之前李丽质就说了,大米香味差了一点,但口感细腻。

  “分一半吧!”长孙皇后看向另一边嬉戏玩闹的两个小公主,“给兕子梵音也留下点。”

  “好!”李丽质其实很想知道,这些大米怎么到秦琼府上的。

  傍晚,李世民回到立政殿,自然也看到大米了。

  反应和李丽质差不多,“丽质,这是萧然送来的?”

  “阿耶,不是,是冀国公夫人。”

  李世民抓起大米,“叔宝应该是不会去的,这是怎么回事?”

  旁边的张阿难欲言又止,又不太确定。

  李世民看到了,“阿难,你知道什么?”

  “回陛下,奴婢记得之前陛下赏赐给冀国公的地,就在栲栳村,萧然小郎君在村里,会不会是小郎君给了冀国公府的佃户,佃户觉得这是好东西,送给冀国公呢?”

  “嗯,这样也不是没道理.”为了这点小事,李世民总不能去问秦琼。

  王慎带着曲辕犁到了长安城,好不容易见到万年县的县丞。

  本来萧然的附籍,也是不想通过的。

  但是听到曲辕犁的事情,那就得另当别论了。

  虽然王慎说的天花乱坠,让县里的人都很惊讶,但是这种事情不能随便信。

  事关重大,县丞的人也得亲自试试曲辕犁的效果。

  不敢贸然往上报。

  等在长安城外面找来其他农具和耕牛实验结束,已经来不及往上报了。

  现在还没有京兆府,长安县和万年县都属于雍州府管辖。

  现在的雍州牧是李渊的第六子李元景。

  李世民的六弟!

  第二天,县丞知道事关重大,第一时间带着曲辕犁去州府。

  现在就没有王慎什么事情了,但是他还不能走,因为附籍的事情还没有同意。

  附籍的申请肯定没问题,但是这件事得先让上面的人知道。

  王慎只能在长安城里面等着。

  要不然回去没办法和萧然交代。

  曲辕犁能拿回去,肯定要拿的,要不然自己还得赔钱给萧然。

  李元景带着人抬着曲辕犁找到民部尚书戴胄。

  尚书省衙署的其他人都是懵的。

  六部的官员都在此地办公,这里的都是大唐的高层,还是实权高层。

  “殿下,你这是作甚?”戴胄一脸问号。

  “戴尚书,这可了不得,是万年县呈上的曲辕犁。”

  戴胄打断了李元景,“殿下,不是直辕犁吗?怎么变成曲辕犁了?”

  “戴尚书你看看.这个是不一样的,这个和直辕犁不一样。”

  戴胄年纪大了,点点头问道:“确实不一样,殿下送来这是为何?”

  “曲辕犁只需要一人一牛就可以轻松耕地,比直辕犁轻松许多。”

  听到这个戴胄也无法淡定了,“此话当真?”

  “县司那边试过了,我不信,也让人送去试了一下,确实如此,此事功在社稷,得上报!”

  戴胄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如果真是如此,那就了不得了,得试试,我们再上报左仆射。”

  “就知道戴尚书谨慎,牛和其他工具都准备了。”

  要是报上去不好用,那就尴尬了。

  曲辕犁第三次被送出长安城,找了块地耕了一下

  实验了一下,亲眼目睹曲辕犁的效果,戴胄也不含糊,问清楚来龙去脉第一时间要去找左仆射房玄龄。

  至于萧然的附籍,还是没有通过,但是一起上报了。

  明明县司就可以拍板决定的户籍,已经上报到了尚书省。

  房玄龄盯着曲辕犁,眼神炙热。

  知道这种东西上报给李世民,肯定是龙颜大悦。

  “萧然.”房玄龄也是乐了,为了附籍捣鼓出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宝贝来。

  “准备一下,去太极殿面圣!”

  戴胄是下属,但是年纪太大了。

  房玄龄这个左仆射和李元景这个宗室王爷兼雍州牧亲自抬去太极殿。

  这件事必定载入史册的。

  很重要,自然要亲力亲为。

  太极殿前面,李世民和李靖魏征马周几人谈话。

  看到房玄龄三人,李世民李靖都有点傻眼。

  “左仆射,你还想在太极殿耕地不成?”李世民心情不错,打趣起房玄龄来。

  贞观一朝君臣共治比较和谐。

  房玄龄和李元景把曲辕犁放在李世民面前不远处,连忙行礼。

  “这是何意啊?”李世民指了指曲辕犁,觉得和之前见的不太一样。

  李元景和戴胄看了看房玄龄,示意房玄龄说。

  房玄龄是上司。

  “陛下此事还得从一个流民说起。”房玄龄笑了笑。

  “流民没有户籍,想在栲栳村申请附籍,暂时留在栲栳村,但是申报到里正的时候,被驳回了。”

  听到栲栳村,李世民觉得很熟悉,但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日理万机,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为了让里正通过附籍审核,他改造了直辕犁。”

  “我就说这个看着和直辕犁不太一样,原来是改造了。”李世民点点头示意房玄龄继续;“改造之后效果如何?这和之前的直辕犁比起来,除了小了点,有什么区别?”

  房玄龄更激动了,“陛下,之前直辕犁耕地,需要两头牛,一头牛力量不足,需要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在前面牵引,调头也麻烦。”

  “现在这个叫曲辕犁,只需要一人一牛,调头很轻松。”

  李世民和李靖等人闻言神情一变。

  都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此话当真?”李世民变得严肃起来。

  “臣不敢欺瞒陛下!”房玄龄表示。

  旁边的戴胄接过话,“曲辕犁改造出来之后,在栲栳村试过了,栲栳村六旬的老村正还试了一下。里正王慎觉得没问题,事关重大,第一时间带着曲辕犁到了万年县。”

  “昨日万年县县丞也带着曲辕犁出城耕地,确实没问题,一人一牛,比之前轻松。”

  “事关重大,不敢大意,老臣和殿下也试过了,里正王慎所言非虚。”

  李元景也点点头。

  李世民凑近仔细盯着曲辕犁,马周魏征几人也靠过来,几人把曲辕犁团团围住。

  李世民眼神炙热,“省一半人力牛力.”

  “‘器械者,因时变而制宜’——此犁曲如弓月,恰合《考工记》‘车人为耒,庇长有寸’之规,却胜古器百倍!”

  “一夫一牛,可垦百亩之田,一弯一弧,能活万姓之命,此非农具,乃朕定鼎天下的神农耒耜!”

  “好,好,好啊!”

  “有此曲辕犁,百姓之福,大唐之幸!”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对了,那个流民姓甚名谁?”

  “回陛下,姓萧,单名一个然。”房玄龄说道。

  “萧然!!!”李世民猛然抬头,一脸不可置信。

  其他人也注意到李世民的反应了,很明显,李世民似乎是认识此人的。

  “陛下,有什么不妥之处?”房玄龄询问。

  “附籍为什么不给通过,现在大唐最缺的就是青壮年?”李世民质问房玄龄。

  房玄龄了解的不多,看了看戴胄。

  戴胄看了看李元景。

  李元景连忙解释:“回陛下,县丞说,是因为萧然虽然是唐人面容,不是金发碧眼的胡人,但是短发,穿着打扮怪异,不像是大唐之人,长途跋涉从西域归来,没有过所这些也就算了,精神抖擞,怎么看都不像是流氓.这才没有通过。”

  听到这个描述李世民更确定了,就是萧然。

  也想起来了,钓鱼的地方是栲栳村。

  都对上了。

  “里正也算是尽职尽责,该赏赐。”李世民是见过萧然的,理解里正王慎的顾虑。

  “是陛下!”李元景连忙说道。

  “阿难,准备其他农具和牛来,朕也想试试!”李世民喊了一声。

  “是陛下!”

  “陛下,这些东西之前准备了,随时可以用。”戴胄笑着说道,就知道李世民会这样。

  太清楚李世民的为人了。

  “那刚好,拿来吧!”

  “陛下,那附籍之事呢?”李元景知道李世民是认识萧然的,得小心应对。

  “一架曲辕犁下地,解放一个人,一头牛,说是国之重器也不过分,有此等贡献,别说他不是胡人,哪怕是胡人,也得给户籍啊!”

  “此等大功,不仅仅同意户籍,还得赏赐,左仆射民部尚书雍州牧你们都有大功,还有万年县县丞和里正王慎,没有耽误这件事,也没有侵占萧然的功劳,都该赏赐.”

  李世民心情大好,只是还没有想好怎么赏赐,暂时压下来了。

  李世民得琢磨一下,萧然比较特殊。

  “右仆射!”李世民喊了一声。

  “陛下,臣在!”李靖应道。

  “等一下把曲辕犁带回工部,测量尺寸,画出图纸,这件事昭告天下,还得把曲辕犁图纸快马加鞭传到个州县,争取让百姓来年能用上曲辕犁.”

  现在大唐地多,荒地不少,缺的就是人力,还有耕牛。

  现在杀牛得偿命,牛是重要的农耕资源,朝廷管控的很严。

  “是,陛下!”

  众人也是大喜,房玄龄戴胄等人也有功劳,李世民都赏赐了。

  等忙完李世民第一时间回到立政殿。

  这种事情想和长孙皇后分享。

  刚好到了用膳的时间,之前的大米让尚食局单独煮出来了。

  看到李世民回来,长孙皇后和李丽质起身迎接。

  “阿耶,何事如此高兴啊?”李丽质看得出来,自己阿耶的嘴角根本压不住。

  “哈哈哈!今天发生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李世民拉着长孙皇后坐下,把曲辕犁的事情和长孙皇后李丽质说了一下。

  两个小公主年纪小,不懂这些。

  “曲辕犁”李丽质也明白这对大唐来说意味着什么。

  “丫头,改造曲辕犁之人,在栲栳村,为了附籍改造的曲辕犁。”李世民最后才说道。

  “栲栳村阿耶不会是萧然小郎君吧?”李丽质连忙问道。

  “不错,就是萧然,这个家伙也是,明明他知道我们身份不一般,户籍的事情找我们,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他偏要自己来。”李世民笑了起来,萧然确实给了李世民一个天大的惊喜。

  “或许是不愿意麻烦别人,这样也好,天下百姓都受益了。”长孙皇后笑着说道。

  “现在朕赏赐了其他人,不知道怎么赏赐萧然合适。”李世民没有想好。

  李丽质若有所思,“阿耶,之前在水潭旁边谈话说起义仓的时候,小郎君似乎是为栲栳村百姓打抱不平,村里估计是有不少比较困难的。”

  “比如之前看到地里拾粟穗的小娘子,其他赏赐按照正常流程来,可以多加一项。”

  李世民笑了笑,“丫头,你说说看。”

  “小郎君明明可以找阿耶一句话的事情,偏偏要在栲栳村凭借自己努力获得户籍,以后肯定是要留在栲栳村的。”

  “小郎君是外来户,可能遭到村里人的排斥,送小郎君个人情,比如免栲栳村赋税一年。”

  李世民点点头,“曲辕犁从栲栳村出来的,村正和老木匠都有功,这样也可以,阿难传朕口谕,让中书省拟旨。”

  “另外先同意萧然的附近申请,赏赐后面发放”

  “是,陛下!”

  张阿难要传达李世民的意思,让中书省遵循典章制度,对皇帝旨意进行文辞加工,有时需参考历史成例或政策先例。

  一直等着的王慎终于等到了回复,萧然的附籍申请通过了。

  县丞不敢做主,这是雍州牧李元景的意思。

  王慎得到了不少财物赏赐,还有政绩考核记录‘上考’属于是一大政绩。

  但是曲辕犁王慎是不能带走了,已经在工部了,以后会被朝廷收藏,因为意义非凡,这是大唐第一架曲辕犁。

  王慎倒是不在意,赏赐的钱财足够他十倍赔偿给萧然。

  村正张明德和木匠三祖父也有功,两个人也有财物奖励,除此之外就是县司给的亲笔嘉奖文书了。

  带着自己的赏赐之物还有张明德三祖父的,高高兴兴的离开长安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