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揽春欢 第416章 风起

小说:妄揽春欢 作者:蝉不知雪 更新时间:2025-10-17 23:24:44 源网站:2k小说网
  ();

  “四叔今日躬临,见证嫣儿与裴四公子之礼,嫣儿谨此叩谢。”

  “多谢四叔。”

  偌大的宴家,几乎没有人有勇气触犯父亲的威严。

  四叔是宴家的例外。

  也是宴家那些蜷缩于密不透风的盒中,从缝隙里窥探着外面风光的族人,心底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渴望。

  面对宴嫣的郑重其事,无涯微微一怔,竟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他与宴家小辈年岁太近,在此以前,全然没有身为长辈的自觉。

  “此番四叔来得匆忙,你的婚事又办得急,未能提前备下贺礼,也未曾为你添妆,是四叔疏忽了。改日定当仔细备上一份心意,为你补上。”

  宴嫣微微摇头,柔声道:“四叔能亲临见证,于嫣儿而言,这份心意便胜过万千贺礼,心中感念无以复加。”

  一语落下,众人皆以为礼数已毕,不料宴嫣倏然转向裴桑枝,深深叩首,再行了大礼:“桑枝妹妹大恩,宴嫣此生铭记。日后凡有驱使,定义不容辞,纵使刀山火海,亦在所不辞!”

  裴桑枝连忙上前将人扶起:“言重了。”

  “你我既是同辈,你日后更是我的四嫂,实在不必行此大礼。”

  “从今往后,永宁侯府便是你的家,更是你日后昂首挺胸坦荡从容回宴家探亲的底气。”

  “至于前提……”裴桑枝眸光一凝,声音轻得仅她二人可闻,“你心中清楚。”

  “当日之约,须得一字一句,刻在心里。”

  宴嫣以极低的声音,一字一句如金石之诺:“你未阻我求生之路,我必不负你前行之途。”

  “倘有来日,若有所需,我甘为踏脚之石,助你步步登云,以酬此恩。”

  她想活了,但不为着她就吝啬这条命了。

  ……

  喜宴散后,裴桑枝送宴夫人出府。

  宴夫人温声道:“裴五姑娘,今日有劳你为小女周全照应,置办喜宴,全其颜面,为其善后,我特地下一份薄礼,聊表寸心,还望裴五姑娘笑纳。”

  裴桑枝心念微动,须臾之间便已猜测到宴夫人的用意。

  她心下慨叹,不得不承认,宴夫人不止聪慧,更是果敢决断,魄力惊人。

  以此等才干,仅困于后宅为宴大统领打理内务,实在是明珠暗投。

  宴大统领才是真正的身在福中不知福。

  “宴夫人,如今裴宴两家既已结为姻亲,晚辈斗胆,能否唤您一声伯母,以示亲近?”

  宴夫人从善如流,含笑应下:“自是可以的,如此称呼,更显亲近,是再好不过了。”

  裴桑枝顺势接话:“伯母,四嫂待我亲厚,于养济院的差事上也助我良多。我此番投桃报李,助她得偿所愿,实是应当之事。”

  “故而,伯母实在不必再特地为我备礼。反倒是我作为好友,本应该为四嫂添妆,方是正理。”

  宴夫人轻拍裴桑枝的手,笑道:“这世间之事,哪有那么多“本应该”?伯母心里清楚,你待嫣儿的恩情,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我盘算着,从明年起,将我名下所有铺面盈利的两成,拨到你名下,女孩子家,总该多些体己钱傍身才好。”

  “这样更有底气。”

  “好孩子,莫要推辞。”

  “你坦然收下,伯母方能心安。”

  裴桑枝:“伯母心意晚辈已领,这份礼太重了,晚辈受之有愧。”

  说起宴夫人的身家,那可丝毫不薄。

  宴夫人本是官家小姐,出嫁时陪嫁的铺面自不必说。更要紧的是,在荣后跟前数得着的宴老太爷对她这个儿媳千万个满意,身后留下的庞大家业,她得了大头。

  宴夫人缺什么都不会缺银钱和铺面。

  再者,她决定给宴嫣一条生路时,并未想过再从宴夫人身上撕咬块血肉下来。

  “你受的起。”宴夫人不假思索道。

  她看的分明,裴驸马对裴桑枝这个孙女儿可谓是言听计从。

  与其说是裴驸马允准了嫣儿进门,不如说是裴桑枝一心存怜悯、高抬贵手了。

  “还推辞?再这样,伯母可要多心以为你嫌两成太少,心里不乐意了。”宴夫人打趣道,“难不成,非得伯母直接加到三成你才肯收?”

  裴桑枝:“既如此,晚辈却之不恭了。”

  “两成足够了。”

  ……

  一场离奇古怪的婚事,成了上京城百姓这一年茶余饭后最后的谈资,余韵未消。

  而炸响上京城新年的,也并非上元佳节的璀璨灯火和绚烂烟花,而是风波不断的永宁侯府,再度爆出的一桩惊天丑闻。

  炙手可热、被养济院裴女官亲自举荐,破格入女官署的裴五姑娘,竟不是如今的永宁侯夫人庄氏的女儿,而是永宁侯那个早被休弃的下堂发妻萧氏所生。

  这桩丑闻,仿佛在过往的帷幕上撕开了一道裂口,其后暗流涌动的旧事,也随之一点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原来,庄氏与永宁侯早有私情……

  原来,萧氏在佛寺与知客僧同榻而眠之事,是永宁侯授意、庄氏亲手设计的圈套……

  原来,永宁侯在将萧氏下堂后,却又打着“仁义”的大旗,以照顾发妻为名,行囚禁凌辱之实……

  原来,所谓的“真假千金”并非意外,而是庄氏处心积虑……

  ……

  ……

  一桩接一桩的秘闻爆出来,消息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上京城的百姓们这回可开了眼,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瓜也太多了,吃得咱都有些消化不良了!”

  而,与此同时,所有人心中也不约而同地涌起同一个念头。

  裴五姑娘,实在命途多舛。

  身世被庄氏偷换,流落在外十余年,尝尽人间苦楚,几度生死边缘挣扎。好不容易认祖归宗,却仍被上一代的恩怨蒙蔽,竟人杀母仇人为母……

  命运于她,何其不公!

  那之后,裴桑枝但凡前往女官署,无论她何时出现,总会成为众人视线的焦点。

  形形**的目光从四面八方投射而来。

  同情的、感慨的、看笑话的、纯粹瞧热闹的,不一而足。

  为了让上京百姓相信她受害至深,裴桑枝刻意日日将脸色扑得苍白如纸,再于眼下精心描画两道以假乱真的青黑阴影,又刻意穿了宽大的衣裙。

  这般打扮下来,她整个人看上去便是十足的憔悴不堪,风一吹就要倒下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