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再也忍不住,眼泪又汹涌而出,像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孩子,肩膀微微耸动着,活脱脱一只泪眼汪汪的小奶狗。
云霓的心瞬间揪紧了,忙拿起手帕,细细替他擦去不断掉落的泪水,声音里满是心疼:“小十九乖,别哭了。你这一哭,阿姐的心都要碎了。”
她望着少年清丽的眉眼,忍不住在心底感叹。
萧家的基因当真强大,再加上干**温婉,才养出这么好看的孩子。
他这一哭,睫毛湿漉漉地垂着,脸颊泛着红晕,竟有种梨花带雨的美感。
可念头刚起,云霓便连忙晃了晃脑袋——呸呸呸,这可是自己的弟弟,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
“阿姐,当皇帝太累了。”萧逸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浓浓的疲惫,“我真的不想当了。”
云霓心中了然——能让萧逸如此抗拒,事情定然不简单。
她拉过萧逸的手,语气变得郑重起来:“十九,告诉阿姐,到底是为什么?”
萧逸沉默着,起身走到一旁的玫瑰椅上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椅臂上的雕花。
云霓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她知道,此刻唯有等待,才能让萧逸愿意敞开心扉。
好在萧逸没有让她等太久。
一盏茶的功夫过去,他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悠远的怅然:“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告诉我,想要让干娘活下来,就必须坐上这九五之尊的位置。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什么是皇帝,也不知道至尊之位意味着什么。后来,他派了先生来教我读书、习字、学治国之道,景墨皇叔也是那时候出现的。”
云霓心中一震,原来在她不知道的岁月里,萧逸和萧景墨竟背负了这么多。
她一直以为萧逸的皇位来得顺遂,却不知背后还有这样一段过往。
“他告诉我国之责任,告诉何为天下之主,告诉我要护着百姓。”
萧逸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带着几分迷茫,“我以为自己可以做好,可这四年下来,我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景墨皇叔说,他以后要离开京城,去江南养老。他说我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可阿姐,我才十四岁,还没及冠,皇叔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云霓闻言,又气又笑。原来少年的惶恐里,竟有大半是对萧景墨的依赖。
可她也清楚,这定然不是全部。
她轻轻追问:“还有呢?”
她的声音温和得像带着蛊惑,萧逸无意识地便继续说了下去,语气里渐渐多了几分愤懑:“这些日子,宫里的那些老臣,还有父皇留下的几个亲王,天天在我耳边胡说八道。他们说穆家功高盖主,早晚要谋反;说景墨皇叔根本不是想辅佐我,是想夺权;还说……还说阿姐你会害我,会利用我掌控朝政。他们天天说,天天说,我都快烦死了!”
萧逸絮絮叨叨地说着,从朝堂的纷争说到后宫的流言,从奏折上的难题说到对未来的惶恐。
云霓安静地听着,偶尔替他添一杯茶。
期间,小顺子端着膳食进来,四菜一汤,皆是萧逸平日爱吃的。
云霓陪着他一起吃,听他断断续续地说着心事,殿内的气氛渐渐变得温馨起来。
而此刻的仁寿宫,烛火同样明亮。
太后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中捏着一串佛珠,听到宫女来报“郡主仍在紫宸殿陪着陛下,陛下的情绪好了许多”,悬了许久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她轻轻舒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欣慰:“有霓儿陪着逸儿,哀家就放心了。”
这段时日,宫里的流言像野草般疯长,到处都在说穆家与霓裳郡主权势滔天,欲谋朝篡位。
太后一面要稳住朝堂,一面又担心萧逸会被流言影响,失了对云霓的信任。
她坐在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既是太后,要盼着儿子成为一代明君;可作为母亲,她更盼着儿子能平安喜乐,不必被皇权束缚得喘不过气。
“逸儿十岁前,哀家没能陪在他身边。”太后的声音带着几分怅然,“那时候哀家被囚在冷宫,自身难保,只能将他托付给锦安。如今看来,哀家的信任没有错,锦安把逸儿教得很好,让他成了个有担当、心善的孩子。”
她顿了顿,看向一旁的宫女:“来人,去御膳房吩咐一声,给紫宸殿的陛下和郡主送些点心。记得,郡主喜欢吃清蒸鱼,陛下爱吃炙烤羊肉,再把哀家宫里那坛桂花酿也送去——他们姐弟谈心,哪能没有酒呢。”
紫宸殿内,萧逸正说着江南水患的难题,便见小顺子端着食盒进来,身后的宫女还捧着一壶酒。
看到食盒里的清蒸鱼和炙烤羊肉,再闻到桂花酿那清甜的香气,萧逸的眼睛瞬间亮了,他看向云霓,带着几分期待:“阿姐,我能喝酒了吗?”
云霓拿起酒壶,拔开塞子,浓郁的桂花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这酒度数不高,口感清甜,本就是女子爱喝的。
她看着萧逸眼中的期待,笑着点了点头:“可以,不过只能喝一杯。”
她拿起两个酒杯,倒满桂花酿,将其中一杯递给萧逸:“来吧,我们姐弟二人,干杯。”
萧逸端起酒杯,与云霓的杯子轻轻一碰,清脆的声响在殿内回荡。
他仰头将酒喝尽,清甜的酒香在口中散开,脸颊很快便泛起了红晕。
许是酒意上涌,他的话更多了,从江南的乱子说到朝中大臣的推诿,从对萧景墨的依赖说到对未来的迷茫。
云霓静静听着,心中渐渐明了——萧逸并非真的不想当皇帝,只是萧景墨突然放手,让他失去了依靠;再加上朝中流言与政务压力,才让这个十四岁的少年不堪重负,生出了退缩的念头。
“阿姐,其实江南那边,反贼聚众闹事,杀了朝廷派去的官员。”萧逸的声音带着几分委屈,“我原本想找你商量,可前几日有个大臣跟我说,阿姐如今是护国郡主,背后有穆家支持,身份不同了,肯定不会再像从前在边城那样,毫无保留地对我好了。”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而且这几日,不管是阿姐你,还是祖母、婶婶他们,见了我都一口一个‘陛下’,再也没人像从前那样叫我‘十九’,也没人敢跟我开玩笑了。我看着你们这样,心里就慌,总觉得你们会慢慢疏远我,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
他再也忍不住,眼泪又汹涌而出,像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孩子,肩膀微微耸动着,活脱脱一只泪眼汪汪的小奶狗。
云霓的心瞬间揪紧了,忙拿起手帕,细细替他擦去不断掉落的泪水,声音里满是心疼:“小十九乖,别哭了。你这一哭,阿姐的心都要碎了。”
她望着少年清丽的眉眼,忍不住在心底感叹。
萧家的基因当真强大,再加上干**温婉,才养出这么好看的孩子。
他这一哭,睫毛湿漉漉地垂着,脸颊泛着红晕,竟有种梨花带雨的美感。
可念头刚起,云霓便连忙晃了晃脑袋——呸呸呸,这可是自己的弟弟,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
“阿姐,当皇帝太累了。”萧逸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浓浓的疲惫,“我真的不想当了。”
云霓心中了然——能让萧逸如此抗拒,事情定然不简单。
她拉过萧逸的手,语气变得郑重起来:“十九,告诉阿姐,到底是为什么?”
萧逸沉默着,起身走到一旁的玫瑰椅上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椅臂上的雕花。
云霓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她知道,此刻唯有等待,才能让萧逸愿意敞开心扉。
好在萧逸没有让她等太久。
一盏茶的功夫过去,他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悠远的怅然:“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告诉我,想要让干娘活下来,就必须坐上这九五之尊的位置。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什么是皇帝,也不知道至尊之位意味着什么。后来,他派了先生来教我读书、习字、学治国之道,景墨皇叔也是那时候出现的。”
云霓心中一震,原来在她不知道的岁月里,萧逸和萧景墨竟背负了这么多。
她一直以为萧逸的皇位来得顺遂,却不知背后还有这样一段过往。
“他告诉我国之责任,告诉何为天下之主,告诉我要护着百姓。”
萧逸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带着几分迷茫,“我以为自己可以做好,可这四年下来,我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景墨皇叔说,他以后要离开京城,去江南养老。他说我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可阿姐,我才十四岁,还没及冠,皇叔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云霓闻言,又气又笑。原来少年的惶恐里,竟有大半是对萧景墨的依赖。
可她也清楚,这定然不是全部。
她轻轻追问:“还有呢?”
她的声音温和得像带着蛊惑,萧逸无意识地便继续说了下去,语气里渐渐多了几分愤懑:“这些日子,宫里的那些老臣,还有父皇留下的几个亲王,天天在我耳边胡说八道。他们说穆家功高盖主,早晚要谋反;说景墨皇叔根本不是想辅佐我,是想夺权;还说……还说阿姐你会害我,会利用我掌控朝政。他们天天说,天天说,我都快烦死了!”
萧逸絮絮叨叨地说着,从朝堂的纷争说到后宫的流言,从奏折上的难题说到对未来的惶恐。
云霓安静地听着,偶尔替他添一杯茶。
期间,小顺子端着膳食进来,四菜一汤,皆是萧逸平日爱吃的。
云霓陪着他一起吃,听他断断续续地说着心事,殿内的气氛渐渐变得温馨起来。
而此刻的仁寿宫,烛火同样明亮。
太后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中捏着一串佛珠,听到宫女来报“郡主仍在紫宸殿陪着陛下,陛下的情绪好了许多”,悬了许久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她轻轻舒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欣慰:“有霓儿陪着逸儿,哀家就放心了。”
这段时日,宫里的流言像野草般疯长,到处都在说穆家与霓裳郡主权势滔天,欲谋朝篡位。
太后一面要稳住朝堂,一面又担心萧逸会被流言影响,失了对云霓的信任。
她坐在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既是太后,要盼着儿子成为一代明君;可作为母亲,她更盼着儿子能平安喜乐,不必被皇权束缚得喘不过气。
“逸儿十岁前,哀家没能陪在他身边。”太后的声音带着几分怅然,“那时候哀家被囚在冷宫,自身难保,只能将他托付给锦安。如今看来,哀家的信任没有错,锦安把逸儿教得很好,让他成了个有担当、心善的孩子。”
她顿了顿,看向一旁的宫女:“来人,去御膳房吩咐一声,给紫宸殿的陛下和郡主送些点心。记得,郡主喜欢吃清蒸鱼,陛下爱吃炙烤羊肉,再把哀家宫里那坛桂花酿也送去——他们姐弟谈心,哪能没有酒呢。”
紫宸殿内,萧逸正说着江南水患的难题,便见小顺子端着食盒进来,身后的宫女还捧着一壶酒。
看到食盒里的清蒸鱼和炙烤羊肉,再闻到桂花酿那清甜的香气,萧逸的眼睛瞬间亮了,他看向云霓,带着几分期待:“阿姐,我能喝酒了吗?”
云霓拿起酒壶,拔开塞子,浓郁的桂花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这酒度数不高,口感清甜,本就是女子爱喝的。
她看着萧逸眼中的期待,笑着点了点头:“可以,不过只能喝一杯。”
她拿起两个酒杯,倒满桂花酿,将其中一杯递给萧逸:“来吧,我们姐弟二人,干杯。”
萧逸端起酒杯,与云霓的杯子轻轻一碰,清脆的声响在殿内回荡。
他仰头将酒喝尽,清甜的酒香在口中散开,脸颊很快便泛起了红晕。
许是酒意上涌,他的话更多了,从江南的乱子说到朝中大臣的推诿,从对萧景墨的依赖说到对未来的迷茫。
云霓静静听着,心中渐渐明了——萧逸并非真的不想当皇帝,只是萧景墨突然放手,让他失去了依靠;再加上朝中流言与政务压力,才让这个十四岁的少年不堪重负,生出了退缩的念头。
“阿姐,其实江南那边,反贼聚众闹事,杀了朝廷派去的官员。”萧逸的声音带着几分委屈,“我原本想找你商量,可前几日有个大臣跟我说,阿姐如今是护国郡主,背后有穆家支持,身份不同了,肯定不会再像从前在边城那样,毫无保留地对我好了。”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而且这几日,不管是阿姐你,还是祖母、婶婶他们,见了我都一口一个‘陛下’,再也没人像从前那样叫我‘十九’,也没人敢跟我开玩笑了。我看着你们这样,心里就慌,总觉得你们会慢慢疏远我,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