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氏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天灵盖,方才还带着几分倨傲的脸色瞬间褪得惨白,连嘴唇都控制不住地哆嗦起来,声音细若蚊蚋,却又带着几分不肯置信的挣扎:“不、不至于吧……不过是个小丫头,怎么就能当正三品的六部监察使……”
她先前在心里把云霓打量了千百遍,只当这丫头是沾了穆家光的虚名郡主,不过是个需要靠家族庇护的娇弱姑娘。
可六部监察使是什么?
那是手握监察百官之权的要职,便是朝堂上那些跺跺脚就能让朝野震动的一品大员,见了监察使也要收敛锋芒,忌惮三分。
她们丁家不过是靠着几分薄产和姻亲关系勉强挤入上流圈子,在真正的权贵面前,连提鞋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在监察使面前了。
人家动动手指,就能让丁家万劫不复。
庭院里原本还弥漫着交杯换盏的喧闹,其他两桌的宾客们此刻却像是被施了定身咒,方才还此起彼伏的交头接耳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在云霓身上,那眼神里掺着太多复杂的情绪。
有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砸懵的惊讶,有对监察使职权的本能敬畏,更有几分觉得“女子当此要职”的不敢置信,像是在看一件打破常理的奇事。
尤其是坐在角落那张桌子的丁凡和冷秋玲,两人本是表兄妹,往日里便借着亲戚关系走得极近,时常私下合计些小算盘。
此刻听到“六部监察使”五个字,两人先是齐齐僵住,而后下意识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底看到了藏不住的慌乱。
方才他们仗着几分亲戚脸面,在霓裳院门口硬闯,还口出狂言要“教训不懂规矩的护卫”,若是当时真被云霓的护卫拿下,以监察使的职权,别说受罚,恐怕连他们的小命都保不住!
云霓坐在主位上,将众人各异的神情尽收眼底:丁氏的惨白、宾客的震惊、丁凡与冷秋玲的慌乱,像是一出精心上演的戏。
她嘴角轻轻勾起一抹淡淡的笑,那笑意里没有得意,也没有嘲讽,只是带着几分了然,却并未多言。
有些话,不必她说出口,由祖母这个穆家定海神针般的人物说出来,比她自己说千句万句都更有分量,也更能镇住这些各怀心思的人。
如此一来,既立了威,又不显得她张扬,甚好。
眼看着这“敲打”的效果已经达到,坐在祖母身侧的四舅母连忙笑着打圆场,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讨好:“母亲,您看这桌上的菜都快凉了,大家还是趁热吃吧,别辜负了厨房的心意。”
可这顿饭,哪里还有人能吃得下?
祖母那番话像是一块巨石,在所有人心里激起了千层浪。
来做客的宾客们个个心不在焉,手里的筷子机械地拨弄着碗里的菜,哪怕是平日里最爱的水晶虾饺、松鼠鳜鱼,此刻也变得食不知味。
他们满脑子都在盘算着云霓的身份和穆家的态度,哪里还有心思品尝美味。
这正是祖母要的效果。
她的孙女,本就该是天底下最金贵的姑娘,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与敬畏,容不得半分轻慢。
用餐的过程中,祖母对云霓的疼爱更是毫不掩饰:亲自给云霓夹她爱吃的蟹粉豆腐,细心地嘱咐她“慢点吃,别烫着”;
三个舅母也围着云霓嘘寒问暖,一会儿问她在京中住得习不习惯,一会儿又说要给她送些新做的衣裳。
这般明晃晃的偏爱,让那些原本存着“云霓无娘家管教、好拿捏”心思的人,瞬间收起了歪念头,开始暗自思量自己之前的算计是不是太过愚蠢,原来这穆家对这个外孙女,竟是真的宠到了骨子里。
旁人只看到桌上摆的都是云霓爱吃的菜,却不知道,祖母心里还藏着一个更重磅的消息,只待合适的时机宣布。
用过膳后,云霓陪着祖母和几位相熟的老夫人说了会儿家常,话题无非是些京中趣事和女子针线。
没说多久,祖母便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温声道:“你连日奔波,也累了,去歇着吧,明日还要上早朝呢。”
“上早朝”三个字一出,在场的几位老夫人都惊得睁大了眼睛。
要知道,自古以来,早朝都是男子的地界,便是后宫嫔妃也无资格踏入朝堂,一个女子能上早朝,这绝对是天大的殊荣,是前所未有的事。
几位老夫人哪里还敢留她,连忙点头附和:“是啊是啊,快些去歇着,不用陪我们这些老东西耗着了,明日可是要紧事。”
这几位老夫人都是穆家的姻亲,这些年靠着周家和穆家的扶持,家里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
她们心里都清楚,穆家是重情义的,只要安分守己,便能跟着沾光,像丁家这样忘恩负义、妄图攀附不成反想拿捏的,终究是少数,毕竟,谁也不会跟眼前的利益过不去。
等到云霓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邱老夫人率先站起身,对着主位上的祖母露出几分愧疚的神色,语气带着歉意:“老姐姐,今日之事是我管教不严,让秋玲那丫头跟着丁凡胡闹,给你和云霓添麻烦了。”
祖母自然知道这位亲家母的为难。
大儿媳妇冷秋雁是个明事理、顾大局的好姑娘,可她的兄长,也就是邱老夫人的儿子冷家长子,却是个被宠坏的性子,眼高手低不说,还娶了丁家那个迂腐的读书人做妻子。
那丁家媳妇一边嘴上看不起“铜臭味”,一边却总想着让嫁出去的女儿(也就是丁氏)贴补娘家,把算盘打到了穆家头上。
祖母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长辈的恳切:“邱妹子,咱们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有什么不懂得?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话不假。
不过,我还是要多说一句,‘妻贤夫祸少,娶错妻毁三代’,邱妹子若是不想冷家就这么没落下去,可得好好管管冷秋玲那个孩子。你就这么一个嫡出的孙女,若是再被丁家那家人带歪了,恐怕……”
说到这里,祖母故意停顿下来,端起桌上的青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给邱氏留了消化的时间。
丁氏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天灵盖,方才还带着几分倨傲的脸色瞬间褪得惨白,连嘴唇都控制不住地哆嗦起来,声音细若蚊蚋,却又带着几分不肯置信的挣扎:“不、不至于吧……不过是个小丫头,怎么就能当正三品的六部监察使……”
她先前在心里把云霓打量了千百遍,只当这丫头是沾了穆家光的虚名郡主,不过是个需要靠家族庇护的娇弱姑娘。
可六部监察使是什么?
那是手握监察百官之权的要职,便是朝堂上那些跺跺脚就能让朝野震动的一品大员,见了监察使也要收敛锋芒,忌惮三分。
她们丁家不过是靠着几分薄产和姻亲关系勉强挤入上流圈子,在真正的权贵面前,连提鞋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在监察使面前了。
人家动动手指,就能让丁家万劫不复。
庭院里原本还弥漫着交杯换盏的喧闹,其他两桌的宾客们此刻却像是被施了定身咒,方才还此起彼伏的交头接耳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在云霓身上,那眼神里掺着太多复杂的情绪。
有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砸懵的惊讶,有对监察使职权的本能敬畏,更有几分觉得“女子当此要职”的不敢置信,像是在看一件打破常理的奇事。
尤其是坐在角落那张桌子的丁凡和冷秋玲,两人本是表兄妹,往日里便借着亲戚关系走得极近,时常私下合计些小算盘。
此刻听到“六部监察使”五个字,两人先是齐齐僵住,而后下意识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底看到了藏不住的慌乱。
方才他们仗着几分亲戚脸面,在霓裳院门口硬闯,还口出狂言要“教训不懂规矩的护卫”,若是当时真被云霓的护卫拿下,以监察使的职权,别说受罚,恐怕连他们的小命都保不住!
云霓坐在主位上,将众人各异的神情尽收眼底:丁氏的惨白、宾客的震惊、丁凡与冷秋玲的慌乱,像是一出精心上演的戏。
她嘴角轻轻勾起一抹淡淡的笑,那笑意里没有得意,也没有嘲讽,只是带着几分了然,却并未多言。
有些话,不必她说出口,由祖母这个穆家定海神针般的人物说出来,比她自己说千句万句都更有分量,也更能镇住这些各怀心思的人。
如此一来,既立了威,又不显得她张扬,甚好。
眼看着这“敲打”的效果已经达到,坐在祖母身侧的四舅母连忙笑着打圆场,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讨好:“母亲,您看这桌上的菜都快凉了,大家还是趁热吃吧,别辜负了厨房的心意。”
可这顿饭,哪里还有人能吃得下?
祖母那番话像是一块巨石,在所有人心里激起了千层浪。
来做客的宾客们个个心不在焉,手里的筷子机械地拨弄着碗里的菜,哪怕是平日里最爱的水晶虾饺、松鼠鳜鱼,此刻也变得食不知味。
他们满脑子都在盘算着云霓的身份和穆家的态度,哪里还有心思品尝美味。
这正是祖母要的效果。
她的孙女,本就该是天底下最金贵的姑娘,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与敬畏,容不得半分轻慢。
用餐的过程中,祖母对云霓的疼爱更是毫不掩饰:亲自给云霓夹她爱吃的蟹粉豆腐,细心地嘱咐她“慢点吃,别烫着”;
三个舅母也围着云霓嘘寒问暖,一会儿问她在京中住得习不习惯,一会儿又说要给她送些新做的衣裳。
这般明晃晃的偏爱,让那些原本存着“云霓无娘家管教、好拿捏”心思的人,瞬间收起了歪念头,开始暗自思量自己之前的算计是不是太过愚蠢,原来这穆家对这个外孙女,竟是真的宠到了骨子里。
旁人只看到桌上摆的都是云霓爱吃的菜,却不知道,祖母心里还藏着一个更重磅的消息,只待合适的时机宣布。
用过膳后,云霓陪着祖母和几位相熟的老夫人说了会儿家常,话题无非是些京中趣事和女子针线。
没说多久,祖母便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温声道:“你连日奔波,也累了,去歇着吧,明日还要上早朝呢。”
“上早朝”三个字一出,在场的几位老夫人都惊得睁大了眼睛。
要知道,自古以来,早朝都是男子的地界,便是后宫嫔妃也无资格踏入朝堂,一个女子能上早朝,这绝对是天大的殊荣,是前所未有的事。
几位老夫人哪里还敢留她,连忙点头附和:“是啊是啊,快些去歇着,不用陪我们这些老东西耗着了,明日可是要紧事。”
这几位老夫人都是穆家的姻亲,这些年靠着周家和穆家的扶持,家里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
她们心里都清楚,穆家是重情义的,只要安分守己,便能跟着沾光,像丁家这样忘恩负义、妄图攀附不成反想拿捏的,终究是少数,毕竟,谁也不会跟眼前的利益过不去。
等到云霓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邱老夫人率先站起身,对着主位上的祖母露出几分愧疚的神色,语气带着歉意:“老姐姐,今日之事是我管教不严,让秋玲那丫头跟着丁凡胡闹,给你和云霓添麻烦了。”
祖母自然知道这位亲家母的为难。
大儿媳妇冷秋雁是个明事理、顾大局的好姑娘,可她的兄长,也就是邱老夫人的儿子冷家长子,却是个被宠坏的性子,眼高手低不说,还娶了丁家那个迂腐的读书人做妻子。
那丁家媳妇一边嘴上看不起“铜臭味”,一边却总想着让嫁出去的女儿(也就是丁氏)贴补娘家,把算盘打到了穆家头上。
祖母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长辈的恳切:“邱妹子,咱们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有什么不懂得?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话不假。
不过,我还是要多说一句,‘妻贤夫祸少,娶错妻毁三代’,邱妹子若是不想冷家就这么没落下去,可得好好管管冷秋玲那个孩子。你就这么一个嫡出的孙女,若是再被丁家那家人带歪了,恐怕……”
说到这里,祖母故意停顿下来,端起桌上的青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给邱氏留了消化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