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叫作布朗宁的诗人,在临死前得知自己的最新诗集畅销,脱口而出的遗言是:
“太令人愉快满足了。”
喜剧大师卓别林在他的自传中写道:
“(观众)刚看见我在影片中出现,还没有看到我做什么动作,就已经发出欢畅的笑声,这使我十分得意……”
观众的笑声和掌声,是对喜剧演员最大的肯定。就像作家的畅销书一样。
在商叶初问出那句话后,绍光济就没再应答。商叶初也不需要他回答,自顾自说了下去:
“您觉得喜剧演员低人一等。绍老师。您觉得喜剧演员是一个哗众取宠的行当,您觉得像……宋雨晨这样的喜剧演员,一定是因为外貌上的缺陷,逼不得已才去演喜剧的;但凡外形正常一些,她都会换个剧种弃暗投明。
“您觉得她一定自怨自艾,满腔不情愿。因为在您眼中,这样低人一等的差使,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怎么会去做呢?”
绍光济盯着商叶初的脸,神情看不出喜怒。
商叶初没有看他,转头遥遥看向片场的方向:“喜剧演员为什么悲伤?为什么无力?为什么绝望?”
绍光济缓缓摩挲着对讲机。
副导演恰在此时走了过来,看到这幅场面,硬生生打了个弯儿,又折回去了。不知为什么,他觉得主演和导演之间暗流涌动的,好像在隔着空气掰腕子一样。
商叶初看着绍光济。如果是往常,看到绍光济这副死了亲人一样冰冷的表情,她会识趣地打道回府,不去招惹他,免得挨一顿找茬。
但今日不同,她想替上一世的自己问个明白。
上一世的谐星商叶初,同样被绍光济要求如此表演。不过与宋雨晨不同的是,谐星商叶初没有NG,一遍就过了。虽然那时的她同样和今日一般,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但丰富的表演经验,还是让谐星商叶初在悲喜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完成了这场戏。
再加上——说来可笑,那时的绍光济,因为照顾商叶初的智商,没有对她要求得太严苛。
商叶初甚至无需组织语言,观点仿佛拥有了自我意志一样倾泻而出:
“她的悲伤绝望无力,是因为觉得无法逗笑观众了吗?可如果她觉得自己再也无法逗笑观众,就会选个地方安安静静地死,不叫任何观众看见。因为我们喜剧演员,只会逗观众笑,不会逼观众来给自己吊丧!既然她选择在全世界面前表演,就一定要把这场表演做好。她是来直播喜剧表演的,不是来直播死的;死只是表演中的一环;明明是一场盛大的谢幕表演,却搞成了线上哀悼会——如果她热爱喜剧胜于一切,在观众面前,想的就会是怎么逗笑他们,而不是自己如何悲惨,如何爱和恨这个世界,如何凄美地坠落,死后会如何被人观赏;如果她自怜自爱胜过热爱喜剧,就不会在新纪元这个不需要艺术的时代做喜剧演员!”
副导演已经吓呆了。
绍光济从没听过商叶初一口气说这么多话,一时怔住了。
商叶初口中干燥如火,胸中却畅快无比。这口憋了两世的气,终于吐了出来。
卓别林曾和一群人站在剧院后面观看自己的《城市之光》,听着观众迸发“连续的笑声”;他在自传中写道:“这已经足够了。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那儿,然后,为了平复自己的感情,我在纽约市漫步了四个小时……”
新纪元是艺术的末法时代。一切资源都由AI调配,人类不需要通过表演来养家糊口。一个这种情况下还在坚持搞喜剧的演员,除了热爱这一原因外,没有别的解释。然而一个热爱喜剧到了“大无畏的偏执”地步的演员,怎会在谢幕表演上,给观众填塞伤感、无奈和绝望?
造成这种自相矛盾境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绍光济瞧不起喜剧演员。他下意识觉得她处在一个较低的位置上,满腔自怨自艾,满心顾影自怜。他把喜剧演员的纵身一跃看做对观众的发泄和报复,而不是对观众的“表演”。
商叶初用微微喑哑的声音道:“你在情节上把喜剧演员设置为人类最后一个艺术家,在心底却仍觉得她是个可怜的丑角。”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没有看绍光济。而是低头望着自己的手。
她多么庆幸上一世的商叶初是个笨蛋,看不出绍导温和下的轻视。那个商叶初也是个好演员,她不该知道这一切。
商叶初对绍光济充满了失望。
从前种种不对付,她其实并不放在心上。把天君从男人改成女人么,绍光济反对很正常;他觉得叶初没文化,商叶初虽然有点恼,也没怪他。学历歧视遍布全球,又不是绍光济的独创;至于拍摄过程中的不愉快,对于专业演员而言更是雁过无痕。
可在这个瞬间,商叶初发现了这件事:绍光济瞧不起喜剧演员。甚至与专业能力无关,只是单纯瞧不起这个门类罢了。
一个导演不以业务能力和艺德为标准衡量艺人,却因为表演门派而歧视艺人。
商叶初敬重绍光济,是因为他业务能力强,对待演员公正,有导演的道德。现在发现他好像没有她想象中那么有道德,这份敬重自然就收回去了。就像当初对徐瀚文和郑博瀚一样。并且由于她两世都很敬重绍光济,这种类似脱粉回踩的失望,比对徐郑二人更严重。
绍光济虽然不明白叶初为什么这么激动,却感受到了这种失望。且在这种失望中,好像还有一股借题发挥的迁怒情绪。
不知道叶初在迁怒什么。绍光济自认并没有磋磨演员,见宋雨晨表演两遍不对就叫停了。叶初上午那场戏也很顺利。迈塔影业那个大小姐昨晚倒是来了……
绍光济慢慢道:“你和宋雨晨关系很好吗?”
商叶初万万没想到他竟问出这么个问题,一时险些不知怎么回答。半晌才道:“我和剧组的大家关系都不错。”
根据绍光济对商叶初的理解,这句话等于“不熟”。
绍光济点了点头,又问:“你是喜剧演员吗?”
商叶初这下张口无言,她刚刚才跟绍光济说过自己没有喜剧表演经验,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只得憋着一肚子火道:“我,我不是。只是我——”
“那你刚才的想法,代表的是哪个喜剧演员?”绍光济道,“喜剧之王托梦告诉你的?”
商叶初气了个立睁,早知道就该把苏歌拉到片场,让绍光济见识见识什么叫导演克星。
“我代表谁很要紧么?”商叶初反唇相讥,“喜剧之王会不会托梦给我我不知道,反正肯定不会托梦给您。”
绍光济脸部的肌肉抽搐了一下。
“如果这是一场谢幕表演,而不是你说的‘怨妇报复’,”绍光济开始向监视器的位置折回,“那喜剧演员为什么要跳楼呢?跳楼表演和喜剧有什么关联?”
“这个,”商叶初斟酌道,“我的老师跟我说过……”绍光济插嘴道:“郑博瀚?”商叶初摇头道:“是齐鸣老师。她说,表演的一切都要和环境进行交互。这个环境包括环境,自然也包括时代。”
绍光济嗯了一声:“齐老师是个好演员,我也曾跟她合作过。”
“齐老师也夸奖过您。”商叶初随口道,绞尽脑汁继续想原因,“剧本里没写,但喜剧演员将表演地选择在万丈高楼楼顶,肯定有原因。比如说她觉得观众就喜欢看她跳楼?可人为什么会觉得观众喜欢看自己跳楼呢?就算是在未来世界的背景下也难以解释……科技发展得也太猎奇了。”
商叶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念念叨叨。副导演在对讲机中提醒道:“导演,休息时间结束了。”
绍光济道:“再休息十分钟。”
一位叫作布朗宁的诗人,在临死前得知自己的最新诗集畅销,脱口而出的遗言是:
“太令人愉快满足了。”
喜剧大师卓别林在他的自传中写道:
“(观众)刚看见我在影片中出现,还没有看到我做什么动作,就已经发出欢畅的笑声,这使我十分得意……”
观众的笑声和掌声,是对喜剧演员最大的肯定。就像作家的畅销书一样。
在商叶初问出那句话后,绍光济就没再应答。商叶初也不需要他回答,自顾自说了下去:
“您觉得喜剧演员低人一等。绍老师。您觉得喜剧演员是一个哗众取宠的行当,您觉得像……宋雨晨这样的喜剧演员,一定是因为外貌上的缺陷,逼不得已才去演喜剧的;但凡外形正常一些,她都会换个剧种弃暗投明。
“您觉得她一定自怨自艾,满腔不情愿。因为在您眼中,这样低人一等的差使,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怎么会去做呢?”
绍光济盯着商叶初的脸,神情看不出喜怒。
商叶初没有看他,转头遥遥看向片场的方向:“喜剧演员为什么悲伤?为什么无力?为什么绝望?”
绍光济缓缓摩挲着对讲机。
副导演恰在此时走了过来,看到这幅场面,硬生生打了个弯儿,又折回去了。不知为什么,他觉得主演和导演之间暗流涌动的,好像在隔着空气掰腕子一样。
商叶初看着绍光济。如果是往常,看到绍光济这副死了亲人一样冰冷的表情,她会识趣地打道回府,不去招惹他,免得挨一顿找茬。
但今日不同,她想替上一世的自己问个明白。
上一世的谐星商叶初,同样被绍光济要求如此表演。不过与宋雨晨不同的是,谐星商叶初没有NG,一遍就过了。虽然那时的她同样和今日一般,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但丰富的表演经验,还是让谐星商叶初在悲喜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完成了这场戏。
再加上——说来可笑,那时的绍光济,因为照顾商叶初的智商,没有对她要求得太严苛。
商叶初甚至无需组织语言,观点仿佛拥有了自我意志一样倾泻而出:
“她的悲伤绝望无力,是因为觉得无法逗笑观众了吗?可如果她觉得自己再也无法逗笑观众,就会选个地方安安静静地死,不叫任何观众看见。因为我们喜剧演员,只会逗观众笑,不会逼观众来给自己吊丧!既然她选择在全世界面前表演,就一定要把这场表演做好。她是来直播喜剧表演的,不是来直播死的;死只是表演中的一环;明明是一场盛大的谢幕表演,却搞成了线上哀悼会——如果她热爱喜剧胜于一切,在观众面前,想的就会是怎么逗笑他们,而不是自己如何悲惨,如何爱和恨这个世界,如何凄美地坠落,死后会如何被人观赏;如果她自怜自爱胜过热爱喜剧,就不会在新纪元这个不需要艺术的时代做喜剧演员!”
副导演已经吓呆了。
绍光济从没听过商叶初一口气说这么多话,一时怔住了。
商叶初口中干燥如火,胸中却畅快无比。这口憋了两世的气,终于吐了出来。
卓别林曾和一群人站在剧院后面观看自己的《城市之光》,听着观众迸发“连续的笑声”;他在自传中写道:“这已经足够了。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那儿,然后,为了平复自己的感情,我在纽约市漫步了四个小时……”
新纪元是艺术的末法时代。一切资源都由AI调配,人类不需要通过表演来养家糊口。一个这种情况下还在坚持搞喜剧的演员,除了热爱这一原因外,没有别的解释。然而一个热爱喜剧到了“大无畏的偏执”地步的演员,怎会在谢幕表演上,给观众填塞伤感、无奈和绝望?
造成这种自相矛盾境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绍光济瞧不起喜剧演员。他下意识觉得她处在一个较低的位置上,满腔自怨自艾,满心顾影自怜。他把喜剧演员的纵身一跃看做对观众的发泄和报复,而不是对观众的“表演”。
商叶初用微微喑哑的声音道:“你在情节上把喜剧演员设置为人类最后一个艺术家,在心底却仍觉得她是个可怜的丑角。”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没有看绍光济。而是低头望着自己的手。
她多么庆幸上一世的商叶初是个笨蛋,看不出绍导温和下的轻视。那个商叶初也是个好演员,她不该知道这一切。
商叶初对绍光济充满了失望。
从前种种不对付,她其实并不放在心上。把天君从男人改成女人么,绍光济反对很正常;他觉得叶初没文化,商叶初虽然有点恼,也没怪他。学历歧视遍布全球,又不是绍光济的独创;至于拍摄过程中的不愉快,对于专业演员而言更是雁过无痕。
可在这个瞬间,商叶初发现了这件事:绍光济瞧不起喜剧演员。甚至与专业能力无关,只是单纯瞧不起这个门类罢了。
一个导演不以业务能力和艺德为标准衡量艺人,却因为表演门派而歧视艺人。
商叶初敬重绍光济,是因为他业务能力强,对待演员公正,有导演的道德。现在发现他好像没有她想象中那么有道德,这份敬重自然就收回去了。就像当初对徐瀚文和郑博瀚一样。并且由于她两世都很敬重绍光济,这种类似脱粉回踩的失望,比对徐郑二人更严重。
绍光济虽然不明白叶初为什么这么激动,却感受到了这种失望。且在这种失望中,好像还有一股借题发挥的迁怒情绪。
不知道叶初在迁怒什么。绍光济自认并没有磋磨演员,见宋雨晨表演两遍不对就叫停了。叶初上午那场戏也很顺利。迈塔影业那个大小姐昨晚倒是来了……
绍光济慢慢道:“你和宋雨晨关系很好吗?”
商叶初万万没想到他竟问出这么个问题,一时险些不知怎么回答。半晌才道:“我和剧组的大家关系都不错。”
根据绍光济对商叶初的理解,这句话等于“不熟”。
绍光济点了点头,又问:“你是喜剧演员吗?”
商叶初这下张口无言,她刚刚才跟绍光济说过自己没有喜剧表演经验,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只得憋着一肚子火道:“我,我不是。只是我——”
“那你刚才的想法,代表的是哪个喜剧演员?”绍光济道,“喜剧之王托梦告诉你的?”
商叶初气了个立睁,早知道就该把苏歌拉到片场,让绍光济见识见识什么叫导演克星。
“我代表谁很要紧么?”商叶初反唇相讥,“喜剧之王会不会托梦给我我不知道,反正肯定不会托梦给您。”
绍光济脸部的肌肉抽搐了一下。
“如果这是一场谢幕表演,而不是你说的‘怨妇报复’,”绍光济开始向监视器的位置折回,“那喜剧演员为什么要跳楼呢?跳楼表演和喜剧有什么关联?”
“这个,”商叶初斟酌道,“我的老师跟我说过……”绍光济插嘴道:“郑博瀚?”商叶初摇头道:“是齐鸣老师。她说,表演的一切都要和环境进行交互。这个环境包括环境,自然也包括时代。”
绍光济嗯了一声:“齐老师是个好演员,我也曾跟她合作过。”
“齐老师也夸奖过您。”商叶初随口道,绞尽脑汁继续想原因,“剧本里没写,但喜剧演员将表演地选择在万丈高楼楼顶,肯定有原因。比如说她觉得观众就喜欢看她跳楼?可人为什么会觉得观众喜欢看自己跳楼呢?就算是在未来世界的背景下也难以解释……科技发展得也太猎奇了。”
商叶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念念叨叨。副导演在对讲机中提醒道:“导演,休息时间结束了。”
绍光济道:“再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