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318章 欺负建州人,就是欺辱我!

小说:嫡明 作者:戈昔 更新时间:2025-10-15 23:39:13 源网站:2k小说网
  那报捷的武士一脸喜色,跪伏在天守阁下继续喊道:

  “太阁殿下!让八幡大神都高兴的好消息啊。”

  “我军在平壤大破明国入朝大军,总大将杨绍勋都被擒获了。如今明国总大将杨绍勋正在城外!谨向太阁殿下献俘!”

  说完,报捷文书就被呈上台阁,让秀吉阅览。

  秀吉仅仅看了一几眼,就嚯嚯笑起来。

  “诸君,果真是大破明军的捷报啊。俘虏明军总大将杨绍勋,斩杀明军万余人呐。”

  在场的日本人闻讯都是大喜,挥扇的挥扇,拍刀的拍刀。

  “哟西!哟西!”

  “八幡大神保佑,神国大胜!征明入唐,就在今日!”

  “先占领辽东,再叩关南下,效法当年东北胡人,饮马中原!”

  “太阁雄才伟略,天下无敌,这八纮一宇、布武天下的大业,一定会实现了吧。”

  “努力吧诸君,共勉吧诸君,在下也要申请出征,攻打辽东了。”

  “七生报国的武士们,怎么可能会有敌手呢?”

  日军在**势如破竹,除了海上在海军名将李舜臣手中吃了亏,简直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今又击败入朝的明军,气焰更是嚣张,骄狂到了极点。

  秀吉向来很沉得住气,他听到捷报心中喜悦,神色平静,理所当然的朗然笑道:

  “嚯嚯嚯,是吗?那真是天皇陛下的福气呢。余替陛下感到高兴啊。”

  “看来,余该亲笔上奏陛下,禀报神国大军的胜利了。”

  按照武家传统,打了胜仗之后,一般要声明托天皇的福,表示自己的大义名分。

  秀吉话一落音,很多武士齐声举臂大喊道:

  “天皇陛下万岁!天皇陛下万岁!”

  就是秀吉和家康这种武家大人物,此时也呼喊天皇万岁。

  没错。别看秀吉是掌握日本大权的武家首领,天皇没有权柄,但他必须要尊崇天皇。

  他的权力名义上来源于天皇赐封的太政大臣和关白。他不仅是武家之首,也是仅次于天皇的公家之首。

  侵略**,名义上就是“奉天皇敕令”。

  天皇即便没有政权,可仍然掌管最高祭祀大权,是天照大神的子孙,至高无上的神裔,是日本的精神所在。

  如果没有天皇和朝廷,那么无论是秀吉还是家康,都失去了统御部下的法统,日本就很难再是日本了。

  所以,秀吉、家康等人,也都只能跟着一起呼喊“天皇万岁”,表示大破明军的胜利,归功于天皇。

  起码表面上,他们应该当众这么做。

  此时,郑国望等人终于从翻译口中得知,日本人为何兴奋。

  “王师在**兵败,主将杨绍勋被俘?”郑国望等十几个使团成员目瞪口呆。

  都如沉入冰窖,彻骨寒冷。

  真败了?算起日子,大军大概是半月前才入朝,怎么这么快就败了?难道是刚过大同江,就**军打败?

  郑国望更是气的花容失色。杨绍勋居然如此无能!

  该杀!该死!

  朱寅听到这个消息也心头发凉。可是他反应极快,知道秀吉这个老狐狸一直在观察自己,立即演技在线的露出一丝笑容,但随即这笑容就收敛了。

  对朱寅而言,聪明人反而很好对付。难对付的其实是**。

  果然,秀吉听到捷报就开始观察朱寅的表情。他这对被人称为“狐眼”的目光,向来擅长察言观色,识人微妙之间。

  他发现,朱寅乍然听到明军大败的消息,愕然之后居然情不自禁的笑了一下。

  虽然朱寅这丝笑容一闪即逝,很快就收敛了,可还是被他敏锐的捕捉到,一丝不落的收入眼底。

  他绝对没有看错!

  明军失败,朱寅居然心生窃喜?嚯嚯嚯…很有意思。

  丰臣秀吉想到这里,心情更加愉快了。他哪里想的到,自己的精明反而被朱寅利用了?

  朱寅脸上演出这个表情,心中却在骂娘。

  拜金帝混账!杨绍勋是**!

  刚进**,就遭遇一次大败,本人都被俘虏!

  朱寅知道,杨绍勋资格其实很老了,多年前就是辽东副总兵,在辽东镇的军职仅次于李成梁。

  《明史》称“绍勋庸懦,边备益弛”,认为其能力平庸,导致边防松弛。

  他接任李成梁不到两年,就被弹劾罢免。朝廷无奈之下,只得重新起用李成梁,恢复辽东总兵之职。

  那么,杨绍勋既然能力平庸,又是怎么接任李成梁,成为兵力最强、军费最多的天下第一总兵?

  历史没有记载,但朱寅早就查清楚了。

  说起来令人不齿。

  杨绍勋是走了郑家和太监的门路,还买通朝臣,吹嘘夸大自己的军功将才,加上在万历生日时献上重礼,这才成为皇帝眼中足以取代李成梁的“名将”。

  后世知道他无能,万历不知道啊。

  万历要是会知人善任,也不会重用杨镐、田乐、方从哲等庸才,宠幸张鲸、高淮、陈增等太监,贬斥戚继光、潘季驯、李如松等良将能臣。

  历史上的壬辰之战,统兵入朝的是李如松。正是李如松在平壤大败日军,连战连捷,打破了日军不败的神话,打掉了日本嚣张狂妄的气焰。

  可是如今历史改变,李如松现在是甘肃总兵,正在镇守西北,并没有入朝。

  他之前跟着朱寅在西部立了很多战功,让李家在军中的威望更大,皇帝就不想让他再去**立功了。

  万历这种皇帝,也就会所谓平衡的把戏了。遇到国战这种大事,首先考虑的也是这些。

  于是,李如松变成了杨绍勋。结果就是明军刚刚进入**,就打了一个大败仗,主将都被俘虏。

  可是,朱寅还没有收到来自**的情报,杨绍勋到底怎么败的,怎么刚入**就大败,他还不知道内情。

  却见秀吉将捷报递给家康,“家康,你给明使说说,捷报中到底写了什么吧。不要让明使担心啊。嚯嚯嚯。”

  “哈依!”家康接过捷报,仔细阅读一遍,一边陶醉的以扇拍案,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郁。

  “明使,十月三十,贵国总大将杨绍勋,亲率前军四万余人,渡过大同江,攻打平壤。”

  “平壤守将小西君,只有万余人守城。加上明军有厉害火炮轰击城门,小西军就主动让出平壤城撤走,并从容带走了城中所有粮食。”

  “小西君又故意散布消息,说明军势大,愿意和谈,并请正在军中的沈惟敬去见杨绍勋,迷惑杨绍勋。”

  “杨绍勋还以为小西君怕了他,欢天喜地的率军入城,同时奏报明国皇帝,说他大破我军,收复平壤,杀伤我军上万。嚯嚯。”

  “可因为他贪功冒进,没有携带粮草辎重,没有在江岸码头建水营驻兵留守,也不看守浮桥,就进入平壤城,军中只有三日口粮,满以为城中有粮。”

  “此人也真是无能啊。他得意忘形,轻敌自大,自以为收复平壤,竟然没有在江边布防保护粮道。或许他以为我军仓皇逃走,城中还有粮食吧。”

  家康说起这些,神色有点自得,也有点不屑。

  “谁知杨绍勋刚以为收复平壤,岛津君和立花军的援军第二天就到了。两位名将汇合小西君,联合三万人,封锁大同江码头,断绝了平壤城的粮食。”

  “如此一来,明国的后续军粮无法过江了。”

  家康说到这里,不禁露出难以置信之色,“按理说,到了此时,杨绍勋应该趁着兵锋尚在,主动出城决战才对。”

  “然而,此时他反倒畏惧起来,不但没有主动出城尽快决战,反而以优势兵力和大量骑兵,龟缩城中,打起了守城的主意。”

  朱寅听到这里,心中更是破口大骂。

  杨绍勋不但无能,而且怯懦!这种人居然能接替李成梁的辽东总兵,还能提督**大军!

  在座的日本权贵们,听到这里都不禁摇头嗤笑。

  这就是明军总大将?为什么不用戚继光呢?

  家康一边说,通译一边为郑国望等人翻译,郑国望等人脸都绿了。

  郑国望更是差点吐血了。

  这个杨绍勋,正是走了郑家的门路,得了姐姐的帮助,又舍得花银子各方打点,才能一路高升。

  可是没想到,此人居然如此无能!

  家康继续道:“十一月初四,城内明军断粮已经一日,饥肠辘辘,又迟迟等不到军粮,只能出城,意图打通粮道。”

  “可是此时,明军士气已经大挫,军心涣散了。”

  “明军有四万余,我军在江边只有三万人,结果杨绍勋裹足不前,并无破釜沉舟、忘死决战之心。他虽然率军出城,却又不知我军虚实,不敢主动进攻,而是瞻前顾后,盼着江北的后路军。”

  “我军见到明军士气荡然,主动发起决死之战,岛津君抱着必死之心,亲率萨摩死士正面出击,立花君率军从侧面攻击,小西君坚守江岸,抵挡明军渡江的北路援军。”

  “神国武士置生死于度外,人人都有七生报国之心。就是立花君之妻立花訚千代,也亲率一群姬武士铁炮射击。激战半日,明军大溃。”

  “杨绍勋率军逃走,被岛津君追击擒获。明军被斩杀万余,剩余的残兵败将多是骑兵,倒是跑得快,沿大同江纵马东逃,从顺安码头夺船逃回江北…”

  朱寅终于明白了,原来杨绍勋败的这么简单!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历史上的**之战,明军也数次大败,比如蔚山之败、泗川之败、碧蹄馆之败,都是损失惨重。

  然而这些惨败,都是在明军稳定战局之后,乃是双方互有胜败,对大局影响有限。

  可是杨绍勋不同。他导致入朝大军首战惨败,身为主将被俘虏,影响极其恶劣。

  唉…自己的出现让历史发生改变,结果搞成这样!

  经略使郝经、太监监军高淮也是无能,居然分兵过江!

  倘若十万大军带足粮食一起过江,再收复平壤为基地,控制江面水运,就能迅速稳定局势了。

  朱寅知道,战报中的岛津君和立花君,就是岛津义弘和立花宗茂。

  岛津义弘是九州岛最强大名,著名的萨摩藩藩主,在**隶属于小早川景隆的第五军,也是第五军的主力。

  侵朝日军中战力最强的悍将,岛津义弘可谓数一数二。

  晋州**,就是岛津义弘干的。

  **史书称岛津义弘“倭中最凶”,立花宗茂“狡诈剽悍”。但在日本人看来,都是“神国名将”。

  朱寅更是知道,历史上的泗川之战,岛津义弘大败董一元、刘綎,杀伤明朝联军两万,掩护日军主力从容撤退回国。

  杨绍勋的能力还不如董一元和刘綎,被岛津义弘击败俘虏,也就不奇怪了。

  此人死不足惜,可恨葬送了大明万余将士,大涨了倭寇气焰。

  等到家康说完了捷报,郑国望等人都是面如死灰。

  此时,不仅是郑国望等人郁闷无比,还有三个在场的人,更是恨不得嚎啕大哭。

  这三人是被俘的**王子,李珒、李琨、李珘。

  三人被送到日本几个月了,受尽了日人的羞辱,今日又被迫来观礼“明日和谈”,目的还是羞辱他们。

  三大王子得知天兵大败,都是如丧考妣。

  倭寇本就咄咄逼人,提出嫁大明公主给什么天皇为妃、吞并**的蛮横要求。如今大明在**初战大败,倭寇当然更是狂妄。

  在场的日本人见到使团成员和**王子欲哭无泪的样子,都是鄙夷不已。

  此时此刻,他们对大明更加轻视了。

  征服明国,大有希望!

  太阁殿下不愧雄才伟略的盖世英雄啊,建立征朝入唐的不世大业!

  随即,秀吉下令将杨绍勋等被俘明将,押到天守阁下献俘。

  很快,一群被五花大绑的明军将领,就被押了进来。

  为首的正是辽东总兵、钦差提督**备倭诸军事,杨绍勋!

  其他十几个人,官职高的是参将,官职最低的也是把总。

  他们大败被俘之后,又在船上颠簸了六七天,一个个都是憔悴不堪,狼狈万分。

  他们看到朱寅、郑国望等使团成员,都是头也不敢抬,羞愧无地。

  朱寅神色平静,心中都想杀人了。

  他已经授意虎牙,借助锦衣卫之口,对入朝明军提供情报了。

  可此人显然根本没当回事,立功心切,见饵就咬。

  “杨绍勋!”郑国望喝道,“你身为钦差提督军务,却初战大败,自身被俘,对得起皇上,对得起朝廷么!你怎么有脸苟活!”

  杨绍勋面红耳赤,呐呐不能言。

  朱寅侧目道:“副使,眼下是和谈,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秀吉的声音高高在上的从台阁传来:

  “**王子,你们都看到了吧?就是明军,在神国大军面前,也是不堪一击。明军总大将都成了神国的俘虏。”

  “你们所仰仗的髯虏(明人),如果不答应神国的条件,就是下一个**。”

  “什么是中华?神国才是中华。你们**应该心甘情愿的并入日本,共享中华荣光。”

  随着翻译的话重复一遍,郑国望和**王子等人,都是神色忿怒。

  而在场的日本人,却点头不已。

  朱寅知道,此时的日本文化,底色仍是“和魂汉才”。

  直至江户时代“国风文化”的崛起,日本才摆脱对华夏文化的模仿,进入真正的创造时期。

  但他也知道,如今的日本贵族不愿意承认大明是“中华”。他们故意而固执的认为,华夏在崖山之后已经灭亡,而日本继承了华夏正统。

  核心理论是,宋亡之后,华夏正统已经不在中国,而是转到了日本。

  什么“本国乃中华也”、“天皇既中华正统”、“日本乃华夏之守护”、“万国皆夷狄,唯日本为中华”等等谬论甚嚣尘上,大行其道。

  甚至倒反天罡的搞起“华夷之辩”。可见其自大之狂态,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丰臣秀吉一挥手中折扇,目光不怒自威的环视众人,语气傲然的说道:

  “神国击败明国,不过是预料中的事情,并非是什么惊喜吧。不过,义弘、宗茂、行长身为武家典范,还是应该嘉奖。”

  “家康,你告诉明使,和谈条件再加一条:割让辽东给日本!”

  “明国承认,山海关之外的辽东之地,是神国的海外疆土!”

  家康笑吟吟的对朱寅说道:

  “明使阁下,太阁殿下的话你也听到了。再临时增加一条吧,希望贵国答应,将山海关外的辽东之地,全部让给日本!”

  “否则的话,越战越勇、战无不胜的神国大军,是不会停止进攻的,只能继续打下去了。”

  朱寅闻言,毫不奇怪。

  秀吉要是不趁火打劫的增加条件,那才是咄咄怪事。

  《征韩伟略》记载,秀吉曾对家臣称:

  “若得**,则辽东在掌中;辽东既下,山海关可破,明国可定。”

  由此可见,秀吉早就想占领辽东,这是他既定战略的第二步。

  不过,朱寅不但不怒,反而心生一计。

  因为秀吉占领辽东的野心,会极大的刺激到女真人。

  不仅仅是建州女真,就是叶赫为主的海西女真,都会受到刺激。

  那就“配合”一次秀吉,让辽东的女真人都知道,日本要吞并辽东,奴役他们!

  朱寅心平气和的说道:“太阁殿下,家康公,辽东虽然多女真部落,却一直是大明疆土,怎么能割让给贵国?”

  德川家康说道:“明使阁下,如果日本得不到辽东,是绝对不会罢兵停止的。那些女真蛮夷,要么逃走,要么臣服,要么被杀。”

  “为了日明和谈,希望明使认真考虑。如果和谈得不到日本想要的,那么日本只能靠武力自己去拿了。到时,辽东就是第二个**。”

  朱寅站起来道:“太阁殿下,家康公,在下实在无法答应这么苛刻的条件。朝廷和天子是不可能接受这种无理要求的。”

  家康老神在在的一笑,“那么,暂时就不必谈了,明使阁下请先回馆舍歇息吧。”

  “相信用不了多久,贵国朝廷会不得不让出辽东。”

  朱寅拱手道:“既然贵国如此自信,那在下就告辞了。”

  说完,神色平静的率领郑国望等人离开天守阁。

  此事哪里瞒得住?半天之后,努尔哈赤等女真人就知道了这个确凿无疑的消息。

  日本下一步,居然是想占领辽东,占领他们的“故土”!

  撮哈占爷和佛朵妈妈,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绝对不能让女真部落沦为第二个**!

  更让努尔哈赤等人惊怒的是,建州距离**很近,可谓首当其冲!

  其实,这也是历史上努尔哈赤两次上书请求出兵抗倭的原因之一。他担心日本吞了**,就对建州下手。

  唇亡齿寒的道理,爱看《三国演义》的努尔哈赤如何不知?

  努尔哈赤当即找到朱寅,低声说道:

  “小老虎弟弟,受到诅咒的倭寇都是森林中的恶灵,他们因为贪婪和残忍,迷惑了心智!”

  “可惜之前朝廷没有答应我的出兵请求,让我没有报答朝廷的机会啊。”

  “小老虎弟弟,请你务必帮助哥哥,让皇帝答应我们的出兵请求!”

  “女真勇士一定要狠狠教训倭寇,让他们夜里都会被噩梦惊醒,一千年都不敢打建州的主意!”

  朱寅咬牙道:“欺负建州人,就是欺辱我!我是建州的我喜欢贝勒!野猪皮哥哥,你就放心吧,回国之后,我一定让陛下答应你们出兵助战!”

  努尔哈赤很是感动,“小老虎弟弟,咱们是自己人,哥哥就不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