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聂躬身行礼,语气坚定:“陈先生所授,我必铭记于心,绝不轻怠。”
天空湛蓝,阳光铺满山野,草木在光中舒展枝叶,焕发生机。
屋内,天明仍伏枕酣睡,直到一束阳光穿过窗缝,直射在脸上,才迫使他皱着眉睁开眼。
他懒洋洋地坐起,揉了揉脸,望向厅堂——只见盖聂与陈玄已端坐桌前,面前摆满热气腾腾的饭菜,香味四溢。
“你们这么早起来,有啥事啊?”他嘟囔着走近,眼皮还带着倦意。
盖聂笑着瞥他一眼:“你啊,怕是连我师父一根手指头都赶不上。”
天明撇嘴,摊手道:“昨晚和两位高手过招,骨头都快散了,再不练,真成废人了。”
话音未落,他忽然眼神一转,悄悄抓起桌上一双筷子,瞄向陈玄背影,猛然掷出,动作迅捷如电。
那筷子破空而行,眼看就要击中目标。
陈玄头也不回,只微微抬手,两根手指轻轻一合,筷子便停在半空,随即“咔”地一声碎成粉末,簌簌落下。
天明僵在原地,嘴巴微张,满脸不敢置信:“这……这是什么功夫?手指一夹,筷子直接炸了?我要是试一下,手肯定先没了!”
陈玄放下茶盏,目光沉静:“你如今练的断骨功,只是入门。真正的境界,远不止于此。”
天明怔住,心跳加快,脑海中翻涌着震撼与渴望。
他知道,眼前之人所展现的,并非奇迹,而是千锤百炼后的水到渠成。
想要走到那一步,唯有苦修、自律、忍耐,别无捷径。
他默默握紧拳头,心中悄然立誓:不仅要练成断骨功,更要悟透其中的智慧与力量。
原来,真正的强者,并非天生神力,而是把平凡的日子,走成了不凡的路。
天明望着陈玄的背影,眼中燃起了从未有过的光。
“师傅,刚才您使的……莫非真是那失传已久的碎骨大法?可书上写得清楚,碎骨大法和断骨功分明是两门功夫,您该不会是在诓我吧?”
陈玄听罢,眉梢微动,轻轻摇头。他目光温和,像秋日湖面泛起的涟漪,映着一个总爱刨根问底的少年身影。
“天明啊,你总喜欢把简单的事想复杂了。碎骨大法本就源于断骨功,如同溪流归海,形式千变万化,根源却只一个。”
话落,他抬手在天明头顶轻拍一下,指尖带着风霜磨砺过的粗粝,动作却不重,反似春风拂过枝头。
“至于骗你?为师何须做这等事。但你要明白,以你如今的根基,谈什么碎骨大法,不过是空中楼阁。”
天明双拳紧握,脖子一挺:“怕什么!我还年轻,十年不行就二十年,难道还练不成?”
陈玄闻言,唇角微扬,笑意未达眼底。他望向远处山脊,语气如古井无波:“武之一道,岂是熬岁月就能通透的?昨日给你的那两页纸,可曾翻过?”
空气忽然凝滞。天明眼神飘忽,手不自觉地抓了抓头发,干笑两声:“那个……昨夜困得很,睡着了。不过师傅放心,今天一定看,一字不落!”
陈玄闭了闭眼,呼吸轻缓,似有叹息藏于其中。那神情,像是看见幼鹿撞进荆棘丛,疼它受伤,又知这是必经之路。
就在此时,一道冷光自林间掠出。盖聂立于石上,双目如刃,直刺而来。他的存在仿佛寒夜突降,连风都为之止步。
“荒唐!”
一声怒喝炸响耳畔,惊起林中飞鸟。他俯身拾起一根枯枝,木节虬结,被他握在手中竟似化作利剑。
“你可知那纸上写的是什么?那是前人用命换来的路,是你踩着就能走的?你当练武是儿戏?”
天明浑身一颤,脚下踉跄后退,慌乱中躲到陈玄身后,手指死死拽住师父衣角。
他嘴角**,勉强挤出笑容:“我……我真知道错了,下次不敢了……”
陈玄依旧静立,望着眼前两人。他没有回头,却仿佛看尽了少年怯懦背后的倔强。
片刻,他淡淡开口:“盖聂,这孩子心性跳脱,可灵台清明。他若真毁了那纸,自有他的缘由。不如先听他说完。”
语气温和,却如磐石落地,稳住了全场风云。
“父亲,你总说练功要循序渐进,可有时候,机缘来了,挡也挡不住。”天明站在庭院中央,声音清亮。
盖聂手中的木枝垂落至身侧,眉宇间仍有未散的威严。
他目光如刃,直直落在天明脸上,仿佛在等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天明咽了下口水,却依旧挺直了背脊:“昨夜我擦拭那卷旧帛时,发现上面有极细的纹路。
起初以为是磨损痕迹,可越看越像图谱——有星位,有脉络,还有几行小字,像是某种口诀。”
“那些符号不像是普通武功记载,倒像是在指引一条从未见过的路径,通向人体深处的十二道关窍。”
陈玄站在一旁,眼神微动。盖聂转头望他一眼,两人沉默片刻,皆从对方眼中读出了震惊。
“我试了一整夜,终于明白了它的用法。”天明低声说道,“它不是教人发力或出招,而是引导内息按特定顺序游走全身经络,一旦贯通,动作便不受筋骨束缚,快得连自己都来不及反应。”
“我没说,是因为怕万一弄错,反倒让你们失望。”
话音落下,他闭目凝神,气息缓缓下沉。
刹那间,身形一震,脚下一踏,整个人如同离弦之箭窜出,空中竟留下数道虚影,宛如分身叠现。
陈玄嘴角浮起笑意,轻轻点头:“这孩子,已经走出我们看不见的路了。”
“这……”盖聂嘴唇微颤,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他怎会参透这种东西?那秘卷连我都未曾完全理解。”
陈玄望着天明,语气温和却坚定:“世间有人靠苦修成才,也有人天生与道相契。天明看到的,不是文字,是武意。你能教他剑形,但有些东西,是他自己从风里、从光里、从静默中听出来的。”
盖聂久久不语,目光重新落在天明身上,不再是审视,而是一种陌生的震动。
他忽然意识到,那个曾经跟在他身后跌跌撞撞的孩子,已在不知不觉中迈入了一片他未曾抵达的境界。
晨光初照,山雾渐散。
盖聂躬身行礼,语气坚定:“陈先生所授,我必铭记于心,绝不轻怠。”
天空湛蓝,阳光铺满山野,草木在光中舒展枝叶,焕发生机。
屋内,天明仍伏枕酣睡,直到一束阳光穿过窗缝,直射在脸上,才迫使他皱着眉睁开眼。
他懒洋洋地坐起,揉了揉脸,望向厅堂——只见盖聂与陈玄已端坐桌前,面前摆满热气腾腾的饭菜,香味四溢。
“你们这么早起来,有啥事啊?”他嘟囔着走近,眼皮还带着倦意。
盖聂笑着瞥他一眼:“你啊,怕是连我师父一根手指头都赶不上。”
天明撇嘴,摊手道:“昨晚和两位高手过招,骨头都快散了,再不练,真成废人了。”
话音未落,他忽然眼神一转,悄悄抓起桌上一双筷子,瞄向陈玄背影,猛然掷出,动作迅捷如电。
那筷子破空而行,眼看就要击中目标。
陈玄头也不回,只微微抬手,两根手指轻轻一合,筷子便停在半空,随即“咔”地一声碎成粉末,簌簌落下。
天明僵在原地,嘴巴微张,满脸不敢置信:“这……这是什么功夫?手指一夹,筷子直接炸了?我要是试一下,手肯定先没了!”
陈玄放下茶盏,目光沉静:“你如今练的断骨功,只是入门。真正的境界,远不止于此。”
天明怔住,心跳加快,脑海中翻涌着震撼与渴望。
他知道,眼前之人所展现的,并非奇迹,而是千锤百炼后的水到渠成。
想要走到那一步,唯有苦修、自律、忍耐,别无捷径。
他默默握紧拳头,心中悄然立誓:不仅要练成断骨功,更要悟透其中的智慧与力量。
原来,真正的强者,并非天生神力,而是把平凡的日子,走成了不凡的路。
天明望着陈玄的背影,眼中燃起了从未有过的光。
“师傅,刚才您使的……莫非真是那失传已久的碎骨大法?可书上写得清楚,碎骨大法和断骨功分明是两门功夫,您该不会是在诓我吧?”
陈玄听罢,眉梢微动,轻轻摇头。他目光温和,像秋日湖面泛起的涟漪,映着一个总爱刨根问底的少年身影。
“天明啊,你总喜欢把简单的事想复杂了。碎骨大法本就源于断骨功,如同溪流归海,形式千变万化,根源却只一个。”
话落,他抬手在天明头顶轻拍一下,指尖带着风霜磨砺过的粗粝,动作却不重,反似春风拂过枝头。
“至于骗你?为师何须做这等事。但你要明白,以你如今的根基,谈什么碎骨大法,不过是空中楼阁。”
天明双拳紧握,脖子一挺:“怕什么!我还年轻,十年不行就二十年,难道还练不成?”
陈玄闻言,唇角微扬,笑意未达眼底。他望向远处山脊,语气如古井无波:“武之一道,岂是熬岁月就能通透的?昨日给你的那两页纸,可曾翻过?”
空气忽然凝滞。天明眼神飘忽,手不自觉地抓了抓头发,干笑两声:“那个……昨夜困得很,睡着了。不过师傅放心,今天一定看,一字不落!”
陈玄闭了闭眼,呼吸轻缓,似有叹息藏于其中。那神情,像是看见幼鹿撞进荆棘丛,疼它受伤,又知这是必经之路。
就在此时,一道冷光自林间掠出。盖聂立于石上,双目如刃,直刺而来。他的存在仿佛寒夜突降,连风都为之止步。
“荒唐!”
一声怒喝炸响耳畔,惊起林中飞鸟。他俯身拾起一根枯枝,木节虬结,被他握在手中竟似化作利剑。
“你可知那纸上写的是什么?那是前人用命换来的路,是你踩着就能走的?你当练武是儿戏?”
天明浑身一颤,脚下踉跄后退,慌乱中躲到陈玄身后,手指死死拽住师父衣角。
他嘴角**,勉强挤出笑容:“我……我真知道错了,下次不敢了……”
陈玄依旧静立,望着眼前两人。他没有回头,却仿佛看尽了少年怯懦背后的倔强。
片刻,他淡淡开口:“盖聂,这孩子心性跳脱,可灵台清明。他若真毁了那纸,自有他的缘由。不如先听他说完。”
语气温和,却如磐石落地,稳住了全场风云。
“父亲,你总说练功要循序渐进,可有时候,机缘来了,挡也挡不住。”天明站在庭院中央,声音清亮。
盖聂手中的木枝垂落至身侧,眉宇间仍有未散的威严。
他目光如刃,直直落在天明脸上,仿佛在等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天明咽了下口水,却依旧挺直了背脊:“昨夜我擦拭那卷旧帛时,发现上面有极细的纹路。
起初以为是磨损痕迹,可越看越像图谱——有星位,有脉络,还有几行小字,像是某种口诀。”
“那些符号不像是普通武功记载,倒像是在指引一条从未见过的路径,通向人体深处的十二道关窍。”
陈玄站在一旁,眼神微动。盖聂转头望他一眼,两人沉默片刻,皆从对方眼中读出了震惊。
“我试了一整夜,终于明白了它的用法。”天明低声说道,“它不是教人发力或出招,而是引导内息按特定顺序游走全身经络,一旦贯通,动作便不受筋骨束缚,快得连自己都来不及反应。”
“我没说,是因为怕万一弄错,反倒让你们失望。”
话音落下,他闭目凝神,气息缓缓下沉。
刹那间,身形一震,脚下一踏,整个人如同离弦之箭窜出,空中竟留下数道虚影,宛如分身叠现。
陈玄嘴角浮起笑意,轻轻点头:“这孩子,已经走出我们看不见的路了。”
“这……”盖聂嘴唇微颤,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他怎会参透这种东西?那秘卷连我都未曾完全理解。”
陈玄望着天明,语气温和却坚定:“世间有人靠苦修成才,也有人天生与道相契。天明看到的,不是文字,是武意。你能教他剑形,但有些东西,是他自己从风里、从光里、从静默中听出来的。”
盖聂久久不语,目光重新落在天明身上,不再是审视,而是一种陌生的震动。
他忽然意识到,那个曾经跟在他身后跌跌撞撞的孩子,已在不知不觉中迈入了一片他未曾抵达的境界。
晨光初照,山雾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