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第二十八章 父愁者

小说: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作者:藤堂蛋糕 更新时间:2025-10-14 16:01:40 源网站:2k小说网
  因为沾了杨玉环的光,李隆基并未催促,也没有像前两次一样给杨昱设下时限。

  “慢慢准备,”圣人亲口吩咐,“好好琢磨怎么把荔枝带回来。”

  这事儿本就是为了讨好杨贵妃才起的头,若真为了几筐鲜果把贵妃的弟弟折在半途,那岂不成了搬石砸脚的笑话?

  他虽要面子,却更明白不能本末倒置。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

  “喏,六郎,这是嫂子给你从大慈恩寺那里求来的平安符,排了好长时间的队才起来的呢,你好好收着。”

  这位是裴柔,杨国忠的夫人。她平时在家里没什么存在感,虽然丈夫和小姑子都是圣人面前的大红人,但她却依旧保持着低调。

  她甚至不太关注外间的那些传闻。

  所以她也不太明白为什么当大慈恩寺的和尚听她说要给杨六郎求平安符的时候会露出那样奇怪的表情来。

  也怪不得这群和尚,这段时间大慈恩的寺人流量暴涨,香火钱也是剧增,甚至还有大官家的小姐来供香油的,原因似乎就是这个杨六郎。

  和尚们都好奇这杨六郎何方神圣,怎么全城这么多人来给他求平安符?

  不管怎么说,和尚们总归是吃到了好处,心里自然也会给这杨六郎祈祈福。

  说起来,这已经是是今年杨昱第三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第一次是他满城乱跑四处“讨打”,让泼皮都排起了队,顶着个猪头惹得全城笑话。

  第二次是与李龟年合办那所谓的演唱会,一曲《青玉案》唱得听者无不动容,还混到了个才子的名头,长安不少少女在梦里都要犯着花痴叫声“六郎”。

  而这一次,他接下了荔枝使的差事,即将要在蜀州和长安之间千里奔袭,把贵妃“日思夜想”的鲜果带回长安。

  市井间的议论一浪高过一浪。

  城里的少女们托人去大慈恩寺求平安符、定制香囊,然后送到杨府,盼着他一路平安,搞得杨国忠每天都要看着那些莫名其妙堆在自家门口的礼物犯难。

  而不少男子,尤其是当爹的,却在酒肆暗骂这杨六郎不是东西。

  什么众里寻他,什么灯火阑珊处的他们这些大老粗不懂,这混账小子偷走了自家女儿的心,那就最好死在半道,省得回来再祸害人。

  长安城的男人们从未有如此团结过,下到农舍民夫,上到朝堂官员,几乎都成了这“父愁者联盟”的一员。

  陈希烈就是其中一个。

  陈希烈这几日心火不止,不是为了朝中事务,而是为了家里那不省心的闺女。

  陈妙双手叉腰站在院中,站在堂中像个随时要炸毛的小豹子。

  “爹,我说的你怎么就听不进!我就是想去嘛!师父都同意了!”

  “你自己想想我为什么不答应,一路到蜀州?我怕你半路上就给人卖了还替人家数钱。”

  陈希烈气的直吹胡子。

  “而且你以为运荔枝是什么好差事吗?杨慎矜家那小子上次去了一趟被折磨成什么样子了没看到是吗?你跟去干什么?被他一块儿拖下水?”

  “我才不会被拖下水呢!”陈妙下巴一扬,“我有武功傍身,不是那种路上见了事儿只会哭的弱女子。而且朋友有困难,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叫义气,不是----”

  “不是你心里那个‘别的什么’?”陈希烈冷笑一声。虽然没戳破,但眼底的怀疑几乎溢出来。

  “爹!”陈妙有些羞恼,直跺脚道,“您怎么总是想歪?我就是怕他笨手笨脚的死在半路!”

  两人吵得天翻地覆,正僵着,外头传来脚步声,陈洝推门进来,手里还提着个纸包:“怎么了这是?隔着街都听见你们的动静。”

  “哥,你评评理----”陈妙三步并作两步窜过去,两眼汪汪就开始撒娇,“我就是想帮杨昱一个忙,爹非说我......哎呀我不说了!”

  说她脸皮薄吧,她能天天扮成道士在外面抛头露面,说她脸皮厚吧,这才没两句话她就给自己说羞了。

  陈洝倒也知道杨昱那事情,昨日才跟他喝酒时聊过这个。他看杨昱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只觉得这人实在不靠谱。

  他捏了捏眉心,叹道:“妙儿,蜀州路远事多,你一个姑娘家跟着确实----”

  话还没说完,就被妹妹双手一推,“哎哟!”一个踉跄,直接把正要转身的陈希烈也撞了个满怀。父子俩齐刷刷摔在地上,叠成一摞,动静之大把院外的小厮都吓得探头张望。

  陈妙趁机一跃,脚尖点上案几,身形轻盈如燕,下一刻已在墙头,回头丢下一句:“哥,你帮我劝劝爹!等回来我给你带酒!”

  然后就像一阵风似的没了影。

  院中,父子俩对视一眼,皆是无语。

  “她八成是跑去杨府了。”陈洝**肩膀说,“要不我们去看看?”

  “唉,不用去了。”陈希烈拍拍身上的灰,冷哼一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去吧。”

  虽是这么说着,可等转身走进内室时,他捻胡子的手指一刻没停,眉心也皱成了一条川字。

  这杨家小子,要是叫女儿受了委屈,他陈希烈肯定要打断他的腿!

  另一边,杨府书房,杨国忠正喝着茶,看着书,悠哉得很。

  难得休沐,他也总算是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老哥,有个事儿想问你。”杨昱探头探脑地走进来,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

  杨国忠瞟了他一眼,就又继续看起了自己的书来:“你这表情,一看就是要花钱。”

  “哪能啊,”杨昱笑嘻嘻地搬了个凳子过来坐在他对面,“我就是想打听个行情----老哥,你知不知道,硝石,贵不贵?”

  “硝石?”杨国忠眉梢一挑,“你打算炸谁?”

  这臭小子又想闹什么幺蛾子?

  “呸呸呸!”杨昱赶紧摆手,“哪能啊,我这人向来热爱和平,就是…………哎呀,有大用。”

  “大用?”杨国忠更加狐疑,“你小子不要跟我藏着掖着,是不是谁家惹你了你打算去炸人家后院?”

  “不是不是。”杨昱压低了声音,“我接了运荔枝的那个差事,怕路上坏了,所以正在琢磨保鲜的问题呢,硝石可以制冰的。”

  “噗----”杨国忠一口茶水喷了杨昱一脸。

  这段时间忙前忙后没空管自家这小弟,确实没想到他一下子给自己揽了个这么难的差事。

  “你说你接了什么差事?”杨国忠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个臭小子你再给我说一遍?”

  杨昱抹掉了脸上的茶水,低头看了看湿透的衣领有些无奈。

  “就是运荔枝的那个事儿嘛,没事儿的圣人他老人家没为难我,叫我慢慢准备呢。”他语气里有些责怪,“嫂子都知道这事情了,兄长怎么像才听说一样的?”

  “因为我就是才听说。”杨国忠在心中默默地过了一遍《心经》,感觉心情平和不少,才又看着杨昱道:“你小子又在发什么疯?”

  “不是发疯,难道我在兄长你眼里就这么不堪吗?”杨昱很是委屈。

  “自家什么名声你自家心里清楚。”

  “哎呀,我这也是给姐姐分忧嘛。”杨昱知道自己以往确实没什么好名声,但他觉得自己最近进步还是蛮大的才对吧,“而且我也想为百姓做点什么事情,万一我就能让这事情变得没那么劳民伤财呢?”

  杨国忠一听这理由,觉得这小子也算是有点长进,就没再多质疑他。

  “你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