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第二十二章 盛世乐师

小说: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作者:藤堂蛋糕 更新时间:2025-10-14 16:01:40 源网站:2k小说网
  “我去当诱饵?”杨昱笑了一下。

  “嗯。你与武家的旧账,正好是个由头。”

  李泌转身,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你只需做一件事----让他们以为你在暗查武库的调拨记录。”

  “我查他们就不会警觉了?”

  “谁查他们都会着急的。”李泌笑了笑,“但是性质终归不一样,你与武家有旧怨,在靖安司又是个游手好闲的,他们一时半刻只会觉得是出于私怨,比起立刻处理掉那些证据,他们更倾向于处理掉你。”

  “您这话说的......”杨昱满头黑线。

  “武攸清性子急,必会忍不住叫人对你出手,甚至亲自下场。到时候,我们就能顺藤摸瓜。”

  杨昱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害。最终,他抬眼道:“引蛇出洞我没意见,但如果我真被蛇给咬疼了怎么办?”

  李泌微微一笑:“蛇咬之前,猎人就会出手。”

  义宁坊的靖安司武库外,初春的风带着点湿冷,卷着枯枝在泥路上打着转。

  杨昱裹着一件半旧的狐裘,背着手,像个无所事事的闲人,慢悠悠地在库门口晃来晃去。

  远处看,他就像是个走错路的公子哥,不像是查案,倒像是来踏青的。

  第一天,没人理他。

  第二天,他故意在门口踱了半个时辰,甚至还掏出个小本子装模作样记了几笔,结果依旧风平浪静。

  第三天,他干脆蹲在不远处的茶摊上喝了仨时辰的热茶,把守库的军士都看得一脑袋雾水。

  ----可武家人,就是没反应。

  “奇了怪了。”他揣着手走回城时心里直嘀咕,“这帮人怎么一点动静也无的?我这么大一个人天天在武库外面晃悠,他们是都成瞎子了?”

  他也不好直接跑去靖安司问李泌。要是武家真有人在暗处盯着自己,一看自己和李泌眉来眼去,八成就得当场收手,那可就前功尽弃。

  想来想去,他索性一拍大腿----既然守株待兔等不来,那就换个地方守着。

  于是第四天一早,他没继续在义宁坊晃荡,反倒跑去了平康坊。

  坊中烟粉气正浓,青楼里檀香混着脂粉香,隔着帘子都能听到姑娘们的娇笑和**靡的曲调。

  杨昱找了家熟门熟路的,点了两壶花雕,慢条斯理地陪姑娘掷骰子,时不时抬头望向街口,看看武家人会不会主动上门找茬。

  “上午不来,下午爷就回家练枪。”他心里暗暗盘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打两杆子巩固巩固,也不算浪费时间。

  至于他那郭师父…………这几天根本没来杨府。

  听人说,圣人正琢磨着让禁军去给贵妃运荔枝,气得老头子三天两头进宫吵架去了,一副“你敢让我将兵给你跑腿,我就敢掀你龙榻”的架势。

  能这么跟李隆基扎刺的也就这群混不吝的老将了,和文官不同,他们脾气越爆、说话越直,李隆基反而越不会猜忌他们。

  杨昱也算大概回过味来了。

  大概也就是郭子仪跟太子之间的来往太过于摆在台面上了,丝毫不遮掩、完全不担心李隆基知道这事儿一样,李隆基才不管。

  这位圣人越老越胆小,猜忌心也就越发的强了起来,但这猜忌总要有个猜的空间才会酝酿,你若是君子坦荡荡,圣人根本不会管你。

  也算是种官场智慧了。

  等了一上午,武家人没等来,倒是等来了个意外之喜。

  午后,楼下鼓乐声一停,一个穿着锦袍、五十上下留着络腮长须的男人迈着方步走了上来,目光一转,就落在了杨昱身上。

  “咦,这位可是杨六郎?”

  杨昱正要走,听到这一声便扭头看去,却对这人没什么印象。

  “正是,请问阁下......”

  对方笑得和煦:“初春时,圣人携贵妃娘娘出游上苑赏花,你我都在队伍末尾随行,算是有过一面。今日巧见,便想问一句----六郎近来可好?”

  杨昱觉得莫名其妙,就很是应付地答了一句:“还好还好,不过混吃等死,苟且偷生,托您的福,还活着。”

  “瞧六郎这话说的,倒像在咒自己似的。”那人失笑,上前貌似亲厚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显然是在套近乎。

  杨昱把肩膀往回缩了缩,心里犯着嘀咕,自己什么时候跟这人这么熟了,套近乎的手法未免拙劣了些。

  见他神情抗拒,对方也不恼,反倒呵呵一笑,作了个揖道:

  “鄙人是李龟年啊,先前给贵妃娘娘也弹过曲子的,六郎不记得了?”

  “啊----”杨昱没听过这名字,心里却还是没什么实感,但既然跟姐姐有关系......他这姐姐也是喜欢欣赏音律的,万一这人跟姐姐关系不错呢?

  杨昱这么想着,决定还是给点面子。

  “原来是李先生。失敬失敬。”

  李龟年听得出他的敷衍,但也不在意,在刚才杨昱坐的那桌对面坐了下来,接过酒壶自己斟了一杯,笑道:

  “今日打扰六郎的雅兴,一来呢是叙旧,顺带有还一桩事情想请六郎帮个忙。”

  “您请。”

  杨昱跟着坐下,却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虽说是姐姐的故人,但若是这老小子上来就开口问自己借钱花的话,那他肯定转头就走。

  李龟年却压低了些声音:“我近来心有所愿,想去拜访一人。可这人门路实在难走,所以才斗胆向六郎问问。”

  “谁?”

  “兵部库部员外郎----王维。”

  “…………王摩诘?”杨昱愣了。

  “正是。”

  李龟年眼神微亮,带着几分少年般的兴奋。

  “我自少好乐,尤喜将好诗好词谱曲传唱。近来得了王摩诘几首佳句,实在爱不释手,心中便生了个念头----若能得其首肯,为之度曲,岂不快哉?”

  杨昱挑挑眉:“可这位虽在长安多年,却听说极少与人来往,几乎是半官半隐的状态。您怎么觉得我能跟他搭上线?”

  “我本也知其人深居简出,不好叨扰。”李龟年苦笑,“可这长安城里,我一处处去打听,朋友引荐也试过,俱无所获。如今是碰着个熟人,就想碰碰运气----若能瞎猫碰着死耗子,说不得也算是缘法呢?”

  杨昱忍不住笑了:“您这缘法,听着跟赌坊押宝一个意思。”

  李龟年也笑:“说是押宝也不为过。只是…………若能真见上一面,便是值了。”

  杨昱端起酒杯,慢悠悠地抿了一口,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反正这几天守着武库也没守出个花来,左右无事,不如顺手卖个人情。

  他不认识,不代表没有人认识。

  回家问问杨国忠呗。

  他这堂兄杨国忠,平日里就是个长袖善舞的,官场生意场两边都混得开,偏偏又特喜欢结交文人雅士,没准真就和那位“半官半隐”的王摩诘有一面之缘。

  若是能帮这李龟年搭上线......

  突然间,杨昱就计上心头。

  他把杯子放下,笑得懒洋洋:“办法嘛…………也不是没有。你这事我可以帮你问问,但我可不想白跑一趟。”

  李龟年微微一愣,随即会意地笑了:“六郎是直性子,说吧----要什么报酬?”

  “不知李先生可能开场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