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现代人的生活还真是丰富多姿啊。”
“这么多人为之遗憾,小晋阳肯定非常可爱。”
李世民也看得入迷。
“具体长什么样,史书里没记载,但人们推论佐证,觉得一定差不了。”
叶尘道。
“喔?时隔千年,如何推论佐证?”
李世民来了兴趣。
“第一是长孙皇后有北齐高家血脉,北齐高家全是疯批美人,如高洋、高欢、高长恭等等,都是明确记载的美男子,又美又疯,跟精神不正常似的。”
“高士廉也有明确记载其俊美,长孙皇后有流传后世的画像,也很美,长乐更是明确记载明眸善睐,才佳容丽,由此推断,几个妹妹肯定也差不了。”
“第二呢就是晋阳小公主去世时,你哭得死去活来的,那时候魏征已经不在了,没人劝得住你,都怕你伤心过度出事,谏议大夫们天天跪在立政殿外,求你节哀。”
叶尘道。
“呵呵,还推论得有理有据的,疯批美人,这个有意思,老高年轻时确实俊美,皇后自不用多说。”
“第二点我就不认同了,谁没了女儿不伤心啊。”
李世民点评道。
“古代绝大部分皇帝,对公主是没多大感情的,皇帝嘛,孤家寡人,必然薄情寡义,有情有义的少之又少。”
“比如原配皇后去世后,不再立皇后的都非常少,史书记载,皇后和你同居于立政殿,同吃同住。”
“立政殿,你修建的大明宫办公殿,就像是现在的两仪殿这样,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治、城阳他们几个,都是你亲自带着抚养长大的。”
“你也算是个情种了。”
叶尘道。
“朕没负你。”
李世民微笑着看向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也露出微笑,两人对视着,秀起恩爱来。
“可惜啊,大唐自你之后,全是负心汉,要说情种,老朱家多,一夫一妻制都搞出来了。”
“还有成化皇帝说出‘万姐姐走了,我亦命不久矣’,没几个月真跟着走了。”
“朱老四跟你一样一样的,不复立后,皇后去世后,再无子女出生,进入贤者模式。”
叶尘感叹道。
越扒,李二和朱老四越像。
“何为贤者模式?”李世民疑惑道。
“就是无欲无求,对女人都失去了兴趣。”叶尘解释了一下。
“这样啊。”李世民点点头,然后怀疑道:“朱老四怕不是学的我吧?”
“我都怀疑是你转世,连儿子都一样一样的,一样的好战,要不是李靖他们太能打了,你肯定也一样,天天带兵在草原上转。”叶尘道。
“朕倒是有些羡慕朱老四,朕天天困在长安城,身子都快生锈了。”
“你好好干,以后你监国,老子出去御驾亲征去,老子北上狼居胥山祭天,南下马六甲海峡封禅。”
“以后的皇帝,控制不住这两个地方的就别丢人现眼了。”
李世民霸气道。
“嗯,这个我是支持的,立个标杆,控制不住这两个地方的,不配封禅。”
叶尘点头赞同。
“我也想去打仗。”
李承乾嘀咕道。
李世民刚想喷,想了想忍了下来,道:“回头跟你师傅打倭国去,把薛礼、处默他们带去,好好磨炼磨炼,以后他们也是你的班底。”
“好,谢父亲。”李承乾顿时兴奋了起来。
“现在知道喊父亲了。”李世民没好气地一笑,给李承乾夹了两块鱼肉。
“呵,这么多承乾爱吃的菜呢,这是父爱觉醒了啊。”叶尘打趣道。
李承乾喜欢吃什么,他当然也清楚。
“其实我最爱吃的还是师父做的烤鱼和酥肉,还有蜜汁鸡翅、卤鸭脖……”
李承乾如数家珍,从小跟着叶尘,嘴都养叼了。
“好多我都没吃过,你什么时候弄给我尝尝啊。”
李世民光听名字都觉得好吃。
“找李泰去,他在这方面深得我真传啊。”叶尘道。
“话说你打算传李恪什么啊?”李世民笑呵呵道。
“那是你儿子,不是我儿子,你别想全推给我教,李恪好文善政,你自己教最合适。”
“历史上,你都有意立李恪,李恪方方面面都好,偏偏母氏太敏感。”
“分封出去的儿子,一定李恪治理的最好。”
叶尘一眼识破李世民的小心机。
“我这不是怕自己交,其他儿子心里不平衡吗?比如这位。”
李世民指了指李承乾。
“这你大可放心,好像我多稀罕你教似的。”
李承乾毫不留情地吐槽。
“逆子啊,朕可是唐太宗,皇帝标杆,老子教你是你的荣幸。”
李世民傲娇道。
“晚上睡觉时,我时常怀念小时候坐在师父怀中骑马,坐在师父肩膀上看热闹,怀念母亲温柔地给我擦汗,唱歌哄我睡觉,便也能睡个好觉。”
“至于你嘛,反正梦不见你,你多了不起啊,但这么多年,你也没怎么教过我。”
李承乾继续吐槽。
“我不忙嘛,我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的处理政务,哪有时间陪你。”
李世民也有话说啊。
“这就是我说的,有个美好的童年,能治愈一生。”
“说到处理政务这个,你可以学学朱老四搞出来的内阁,朱老四为了偷懒搞出来的,明朝也没有丞相,活全压皇帝身上。”
叶尘道。
“喔,何为内阁?”
李世民来了兴趣,天天没日没夜地处理奏折,他也是有些顶不住。
“挑选年轻的,有才的,品级低的官员入阁,协助批阅奏折,把奏折分类,比如用红批、蓝批、黑批。”
“整个首辅、次辅,商议出章程批写,没有决策权,然后你只用看他们拟定出来的章程方案就行,觉得不行的,退回去重拟。”
“觉得可以的方案,再与中书省商议精修,你自己轻松,还能培养人才,进入内阁的人,了解国事,知道如何处理,从内阁出来进入三省六部实践几年,那就都是人才啊。”
“如马周、褚遂良就很合适当首辅和次辅,再带着李道裕、崔仁师、杨弘礼、张行成、戴至德他们在内阁磨炼几年,出来都是顶级人才啊。”
“再下一批,房遗直、高政、崔神基、长孙冲他们,内阁用来孵化人才,完美。”
叶尘道。
“嗯,听起来很不错,别说,这朱老四还挺会。”
李世民点点头,越想越觉得可行。
“这么多人为之遗憾,小晋阳肯定非常可爱。”
李世民也看得入迷。
“具体长什么样,史书里没记载,但人们推论佐证,觉得一定差不了。”
叶尘道。
“喔?时隔千年,如何推论佐证?”
李世民来了兴趣。
“第一是长孙皇后有北齐高家血脉,北齐高家全是疯批美人,如高洋、高欢、高长恭等等,都是明确记载的美男子,又美又疯,跟精神不正常似的。”
“高士廉也有明确记载其俊美,长孙皇后有流传后世的画像,也很美,长乐更是明确记载明眸善睐,才佳容丽,由此推断,几个妹妹肯定也差不了。”
“第二呢就是晋阳小公主去世时,你哭得死去活来的,那时候魏征已经不在了,没人劝得住你,都怕你伤心过度出事,谏议大夫们天天跪在立政殿外,求你节哀。”
叶尘道。
“呵呵,还推论得有理有据的,疯批美人,这个有意思,老高年轻时确实俊美,皇后自不用多说。”
“第二点我就不认同了,谁没了女儿不伤心啊。”
李世民点评道。
“古代绝大部分皇帝,对公主是没多大感情的,皇帝嘛,孤家寡人,必然薄情寡义,有情有义的少之又少。”
“比如原配皇后去世后,不再立皇后的都非常少,史书记载,皇后和你同居于立政殿,同吃同住。”
“立政殿,你修建的大明宫办公殿,就像是现在的两仪殿这样,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治、城阳他们几个,都是你亲自带着抚养长大的。”
“你也算是个情种了。”
叶尘道。
“朕没负你。”
李世民微笑着看向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也露出微笑,两人对视着,秀起恩爱来。
“可惜啊,大唐自你之后,全是负心汉,要说情种,老朱家多,一夫一妻制都搞出来了。”
“还有成化皇帝说出‘万姐姐走了,我亦命不久矣’,没几个月真跟着走了。”
“朱老四跟你一样一样的,不复立后,皇后去世后,再无子女出生,进入贤者模式。”
叶尘感叹道。
越扒,李二和朱老四越像。
“何为贤者模式?”李世民疑惑道。
“就是无欲无求,对女人都失去了兴趣。”叶尘解释了一下。
“这样啊。”李世民点点头,然后怀疑道:“朱老四怕不是学的我吧?”
“我都怀疑是你转世,连儿子都一样一样的,一样的好战,要不是李靖他们太能打了,你肯定也一样,天天带兵在草原上转。”叶尘道。
“朕倒是有些羡慕朱老四,朕天天困在长安城,身子都快生锈了。”
“你好好干,以后你监国,老子出去御驾亲征去,老子北上狼居胥山祭天,南下马六甲海峡封禅。”
“以后的皇帝,控制不住这两个地方的就别丢人现眼了。”
李世民霸气道。
“嗯,这个我是支持的,立个标杆,控制不住这两个地方的,不配封禅。”
叶尘点头赞同。
“我也想去打仗。”
李承乾嘀咕道。
李世民刚想喷,想了想忍了下来,道:“回头跟你师傅打倭国去,把薛礼、处默他们带去,好好磨炼磨炼,以后他们也是你的班底。”
“好,谢父亲。”李承乾顿时兴奋了起来。
“现在知道喊父亲了。”李世民没好气地一笑,给李承乾夹了两块鱼肉。
“呵,这么多承乾爱吃的菜呢,这是父爱觉醒了啊。”叶尘打趣道。
李承乾喜欢吃什么,他当然也清楚。
“其实我最爱吃的还是师父做的烤鱼和酥肉,还有蜜汁鸡翅、卤鸭脖……”
李承乾如数家珍,从小跟着叶尘,嘴都养叼了。
“好多我都没吃过,你什么时候弄给我尝尝啊。”
李世民光听名字都觉得好吃。
“找李泰去,他在这方面深得我真传啊。”叶尘道。
“话说你打算传李恪什么啊?”李世民笑呵呵道。
“那是你儿子,不是我儿子,你别想全推给我教,李恪好文善政,你自己教最合适。”
“历史上,你都有意立李恪,李恪方方面面都好,偏偏母氏太敏感。”
“分封出去的儿子,一定李恪治理的最好。”
叶尘一眼识破李世民的小心机。
“我这不是怕自己交,其他儿子心里不平衡吗?比如这位。”
李世民指了指李承乾。
“这你大可放心,好像我多稀罕你教似的。”
李承乾毫不留情地吐槽。
“逆子啊,朕可是唐太宗,皇帝标杆,老子教你是你的荣幸。”
李世民傲娇道。
“晚上睡觉时,我时常怀念小时候坐在师父怀中骑马,坐在师父肩膀上看热闹,怀念母亲温柔地给我擦汗,唱歌哄我睡觉,便也能睡个好觉。”
“至于你嘛,反正梦不见你,你多了不起啊,但这么多年,你也没怎么教过我。”
李承乾继续吐槽。
“我不忙嘛,我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的处理政务,哪有时间陪你。”
李世民也有话说啊。
“这就是我说的,有个美好的童年,能治愈一生。”
“说到处理政务这个,你可以学学朱老四搞出来的内阁,朱老四为了偷懒搞出来的,明朝也没有丞相,活全压皇帝身上。”
叶尘道。
“喔,何为内阁?”
李世民来了兴趣,天天没日没夜地处理奏折,他也是有些顶不住。
“挑选年轻的,有才的,品级低的官员入阁,协助批阅奏折,把奏折分类,比如用红批、蓝批、黑批。”
“整个首辅、次辅,商议出章程批写,没有决策权,然后你只用看他们拟定出来的章程方案就行,觉得不行的,退回去重拟。”
“觉得可以的方案,再与中书省商议精修,你自己轻松,还能培养人才,进入内阁的人,了解国事,知道如何处理,从内阁出来进入三省六部实践几年,那就都是人才啊。”
“如马周、褚遂良就很合适当首辅和次辅,再带着李道裕、崔仁师、杨弘礼、张行成、戴至德他们在内阁磨炼几年,出来都是顶级人才啊。”
“再下一批,房遗直、高政、崔神基、长孙冲他们,内阁用来孵化人才,完美。”
叶尘道。
“嗯,听起来很不错,别说,这朱老四还挺会。”
李世民点点头,越想越觉得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