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委屈上了,坑我去研究大粪,淳风被你祸祸成什么样了。”
袁天罡脸一黑。
他们师徒俩都被叶尘祸害透了,结果叶尘还委屈上了。
“那不你们要功德的吗?你就说我有没有帮你们赚到功德吧。”
叶尘吐槽道。
“这世上难道真的没有仙神吗?”
袁天罡眉头紧皱地看着叶尘。
“不知道,历朝历代皆有人寻仙问道,包括现代也有人迷信这些,但史书记载,从来没有人成功过。”
“我来到这里,也是科学的力量。”
“科学发展,飞天遁地不在话下,也能做到让人长寿,甚至穿梭时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神力呢。”
“你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仙道,不如研究科学实际点,促进人类发展,活人无数,让人们过得更好,也能活得功德,也不耽误你追求仙道。”
“看这个,蒸汽车,工业发展早期的杰作,以蒸汽为动力,替代了牛马,用碳烧火产生蒸汽为动力,来进行运输。”
“缺点是笨重,优点是稳定、效率高、成本低,哪怕到现代依旧没有淘汰,火车运输依旧保留这种方式。”
“后来人们发现石油能提供高额能量,于是制造出汽车,更加便捷,缺点是成本高。”
“再后来,在保留便捷的基础上,为了降低成本,人们又发明了电车,用电作为动力,我离开时,电车技术还不够成熟,人们还在不断改进。”
“我已经让工部进行尝试制造蒸汽车,你不擅长研究吗,交给你了。”
叶尘说着,把那本蒸汽原理书递给袁天罡。
“这火车是何物?”
李世民非常好奇。
从昨晚到现在,他都不知道从叶尘口中听到多少新词汇。
每个字他都认识,连起来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钢铁制造的车,用碳生火烧水产生蒸汽为动力,于是命名为火车。”
“大唐想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运输能力,火车非常大,非常重,所以需要铁轨才能承受得住。”
“这么说吧,火车承载几万人轻轻松松,从南到北只需要三天左右。”
“五万大军,三天就能从北方抵达岭南,再用三天就能把大军所需的军需运输过去,你想想效率有多高。”
叶尘说着,用笔在纸上画给李世民和袁天罡看。
“这个就是火车,可长达几千米,这个是车厢,人坐在里面,这个是火车运行专用铁轨……”
叶尘详细地讲解起来。
“嘶,制造这么一条铁路,需要消耗多少铁啊。”
李世民听懂了,很是惊叹,大唐真的能做到吗?
“这个世界上,铁矿更多的,现代那么多国家一起发展,铁矿自然够用,只是大唐现在落后,开采能力有限。”
“而这就是殖民的好处了,先把各国浅表的铁矿开采出来供大唐发展,大唐工业技术提升,又能开采深层次的铁矿。”
“汲取各国之资源,以供大唐发展,这就是殖民的目的,大唐越强大,各国越发只能乖乖依附于大唐,以大唐为主。”
“国与国之间,从来只有利益,讲什么仁义道德,没用,人家强大起来,对付大唐可不会手软,畏威不畏德才是真理。”
“突厥奴役各国的时候,各国多听话,大唐讲道理,然后呢,天竺想利用大唐。”
叶尘忍不住吐槽起来。
天天仁义道德,结果把自己给骗了。
三人一直在密室中聊到中午,悦儿进来喊他们吃饭才出去。
小月她们知道家里有这么个密室,但叶尘不让她们进去。
她们都不敢去喊,叶尘最是疼爱悦儿,只能让悦儿去喊。
吃过午饭,三人又躲在密室里聊起来。
一直到天黑,李世民和袁天罡在楚国公府过的夜。
第二天起来继续忙活。
“李道宗、阎立本、阎德本可信否?”
李世民问道。
他就算知道也不会弄啊,还得工部来。
“可信,李道宗是你的托孤大臣,大唐名将,阎家兄弟都做到了工部尚书,忠心耿耿。”
叶尘点点头。
李世民当即让李桐客去把三人喊来,一起研究起来。
李世民在楚国公府一待就是三天,各方大臣得知后,都忍不住猜测起来,陛下和楚国公又在密谋什么。
尤其士族官员,有点慌,以为又是在针对他们。
隔天,宫中传出消息,李道宗女儿李清雪,被陛下和皇后收为干女儿。
还有阎德本女儿阎婉,与魏王李泰定亲。
隔天又有消息传来,楚国公和李道宗、阎家兄弟、袁天罡,跑到工部密谋什么去了。
楚国公医宫也不去了,整天待在工部。
直到半个月后的朝会,叶尘终于出现了。
“陛下,今年秋收已过半,水稻减产,百姓人心惶惶,都不愿卖粮,各地粮仓只有税粮入库。”
“各国使臣皆想跟大唐订购粮食,如此下去,恐无多余粮食拿出来售卖。”
叶尘进来时,刘政会正在禀报事情。
叶尘轻车熟路地坐到房玄龄旁边。
“无妨,昭告天下,朝廷已经研究出产量更高的粮种,明年春耕前会发放到各户。”
“告诉各国使臣,大唐准备对倭国开战,暂时没多余粮食卖给他们,不过可以卖给他们高产粮种。”
“但粮食种出来后,每亩要交两百斤给大唐,亩产六百斤,上交两百斤给大唐,他们依旧每亩能赚一百多斤。”
“工部计算好每亩地所需粮种,按亩卖。”
李世民有条不紊地安排。
“陛下,只上交两百斤是不是太少了,各国现在种的都是原始稻种,亩产二百六十斤都算高的了。”
“就是对半上交,各国也有得赚啊。”
郑善果开口道。
叶尘啧啧舌,古代的世家就是资本家,看看剥削得多狠,恨不得让人家一点都赚不到,白给大唐干活。
“所赚聊胜于无,人家又何必跟大唐购买粮种,这不过蝇头小利,咱们目光得长远。”
“大唐不少赚,各国也有利可图,以后大唐能用粮种控制各国,让各国必须依附大唐。”
“各国粮食多了,必然人口增加,大唐若是断了粮种的供应,各国会如何?”
李世民神采飞扬一笑,一副天下尽在我掌控中的霸气。
袁天罡脸一黑。
他们师徒俩都被叶尘祸害透了,结果叶尘还委屈上了。
“那不你们要功德的吗?你就说我有没有帮你们赚到功德吧。”
叶尘吐槽道。
“这世上难道真的没有仙神吗?”
袁天罡眉头紧皱地看着叶尘。
“不知道,历朝历代皆有人寻仙问道,包括现代也有人迷信这些,但史书记载,从来没有人成功过。”
“我来到这里,也是科学的力量。”
“科学发展,飞天遁地不在话下,也能做到让人长寿,甚至穿梭时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神力呢。”
“你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仙道,不如研究科学实际点,促进人类发展,活人无数,让人们过得更好,也能活得功德,也不耽误你追求仙道。”
“看这个,蒸汽车,工业发展早期的杰作,以蒸汽为动力,替代了牛马,用碳烧火产生蒸汽为动力,来进行运输。”
“缺点是笨重,优点是稳定、效率高、成本低,哪怕到现代依旧没有淘汰,火车运输依旧保留这种方式。”
“后来人们发现石油能提供高额能量,于是制造出汽车,更加便捷,缺点是成本高。”
“再后来,在保留便捷的基础上,为了降低成本,人们又发明了电车,用电作为动力,我离开时,电车技术还不够成熟,人们还在不断改进。”
“我已经让工部进行尝试制造蒸汽车,你不擅长研究吗,交给你了。”
叶尘说着,把那本蒸汽原理书递给袁天罡。
“这火车是何物?”
李世民非常好奇。
从昨晚到现在,他都不知道从叶尘口中听到多少新词汇。
每个字他都认识,连起来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钢铁制造的车,用碳生火烧水产生蒸汽为动力,于是命名为火车。”
“大唐想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运输能力,火车非常大,非常重,所以需要铁轨才能承受得住。”
“这么说吧,火车承载几万人轻轻松松,从南到北只需要三天左右。”
“五万大军,三天就能从北方抵达岭南,再用三天就能把大军所需的军需运输过去,你想想效率有多高。”
叶尘说着,用笔在纸上画给李世民和袁天罡看。
“这个就是火车,可长达几千米,这个是车厢,人坐在里面,这个是火车运行专用铁轨……”
叶尘详细地讲解起来。
“嘶,制造这么一条铁路,需要消耗多少铁啊。”
李世民听懂了,很是惊叹,大唐真的能做到吗?
“这个世界上,铁矿更多的,现代那么多国家一起发展,铁矿自然够用,只是大唐现在落后,开采能力有限。”
“而这就是殖民的好处了,先把各国浅表的铁矿开采出来供大唐发展,大唐工业技术提升,又能开采深层次的铁矿。”
“汲取各国之资源,以供大唐发展,这就是殖民的目的,大唐越强大,各国越发只能乖乖依附于大唐,以大唐为主。”
“国与国之间,从来只有利益,讲什么仁义道德,没用,人家强大起来,对付大唐可不会手软,畏威不畏德才是真理。”
“突厥奴役各国的时候,各国多听话,大唐讲道理,然后呢,天竺想利用大唐。”
叶尘忍不住吐槽起来。
天天仁义道德,结果把自己给骗了。
三人一直在密室中聊到中午,悦儿进来喊他们吃饭才出去。
小月她们知道家里有这么个密室,但叶尘不让她们进去。
她们都不敢去喊,叶尘最是疼爱悦儿,只能让悦儿去喊。
吃过午饭,三人又躲在密室里聊起来。
一直到天黑,李世民和袁天罡在楚国公府过的夜。
第二天起来继续忙活。
“李道宗、阎立本、阎德本可信否?”
李世民问道。
他就算知道也不会弄啊,还得工部来。
“可信,李道宗是你的托孤大臣,大唐名将,阎家兄弟都做到了工部尚书,忠心耿耿。”
叶尘点点头。
李世民当即让李桐客去把三人喊来,一起研究起来。
李世民在楚国公府一待就是三天,各方大臣得知后,都忍不住猜测起来,陛下和楚国公又在密谋什么。
尤其士族官员,有点慌,以为又是在针对他们。
隔天,宫中传出消息,李道宗女儿李清雪,被陛下和皇后收为干女儿。
还有阎德本女儿阎婉,与魏王李泰定亲。
隔天又有消息传来,楚国公和李道宗、阎家兄弟、袁天罡,跑到工部密谋什么去了。
楚国公医宫也不去了,整天待在工部。
直到半个月后的朝会,叶尘终于出现了。
“陛下,今年秋收已过半,水稻减产,百姓人心惶惶,都不愿卖粮,各地粮仓只有税粮入库。”
“各国使臣皆想跟大唐订购粮食,如此下去,恐无多余粮食拿出来售卖。”
叶尘进来时,刘政会正在禀报事情。
叶尘轻车熟路地坐到房玄龄旁边。
“无妨,昭告天下,朝廷已经研究出产量更高的粮种,明年春耕前会发放到各户。”
“告诉各国使臣,大唐准备对倭国开战,暂时没多余粮食卖给他们,不过可以卖给他们高产粮种。”
“但粮食种出来后,每亩要交两百斤给大唐,亩产六百斤,上交两百斤给大唐,他们依旧每亩能赚一百多斤。”
“工部计算好每亩地所需粮种,按亩卖。”
李世民有条不紊地安排。
“陛下,只上交两百斤是不是太少了,各国现在种的都是原始稻种,亩产二百六十斤都算高的了。”
“就是对半上交,各国也有得赚啊。”
郑善果开口道。
叶尘啧啧舌,古代的世家就是资本家,看看剥削得多狠,恨不得让人家一点都赚不到,白给大唐干活。
“所赚聊胜于无,人家又何必跟大唐购买粮种,这不过蝇头小利,咱们目光得长远。”
“大唐不少赚,各国也有利可图,以后大唐能用粮种控制各国,让各国必须依附大唐。”
“各国粮食多了,必然人口增加,大唐若是断了粮种的供应,各国会如何?”
李世民神采飞扬一笑,一副天下尽在我掌控中的霸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