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不是我杀的,我怎么可能杀自己的儿子,虎毒尚且不食子。”
李世民反应极其激烈,以他对承乾的疼爱,怎么可能会杀承乾。
甚至他不相信承乾会造反。
“不,就是你杀的。”
叶尘拼命拱火。
“你胡说八道,我不信,我不信。”
李世民气得狠狠踢了一脚被掀翻的桌子,背过身去。
桀骜、霸道,但又透着底气不足。
“你自己想知道,说了么你又不信,你想做个完人,可惜啊,世事不由己,皇帝也不例外。”
叶尘又点了根华子。
“我信,恳请先生告知,承乾为何会造反?”
长孙皇后对着叶尘一拜,在门外她都听到了,叶尘肯定知道她在门外,没有压低声音,说明没有瞒着他的意思。
“唉,如果你没早逝,那么便不会发生。”
“史书记载承乾跛了一只脚,没明确记载,有说是骑马摔的,有说是得糖尿病,久坐导致的。”
“你639年去世,时年三十六岁,你在时一切都好,虽跛脚,然母爱之,兄友弟恭,家庭和谐。”
“你去世后,承乾因跛脚,陛下渐渐疏远,常流出厌弃承乾跛脚之言,李泰生出争位之心,因会撒娇,得陛下喜爱。”
“承乾生出危机感,加之跛脚的自卑,性格逐渐扭曲,做出不少荒诞事,想引起陛下关注,想得到陛下的关怀,但换来的只有责备。”
“最终导致一步步坠入深渊,走向极端,发动第二次玄武门之变,想要夺位,可惜失败了。”
“造反死罪,陛下硬顶着压力判了流放,最终在流放途中病逝。”
叶尘简单给长孙皇后说了下。
“这个家没你得散,某人是个好皇帝,但不是一个好父亲,他自己经历过,却没长记性,走上和他爹一样的路。”
“他怎么被逼得起兵的,承乾便也是怎么被逼走上绝路的,你病逝前一再叮嘱他多关爱承乾一些,但他桀骜地没有听进去。”
“承乾性子本就偏激,包括现在也是,这是本性,我已经尽力**,也没能去根。”
“后世有人调侃,要是承乾没选择夺位,而且提着李泰的头,抱着母亲的牌位,一头撞死在某人面前,某人将永远被钉在历史上的耻辱柱上,千秋嘲笑。”
叶尘疯狂火上浇油。
长孙皇后瘫坐在地上,泪流满面,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子最终也走向手足相残的地步。
承乾和青雀,多好的兄弟啊。
“放心吧,你活着,他们兄弟两个就打不起来,而且青雀现在志不在权力。”
“只是有人还不爽我把他儿子教歪了。”
叶尘安慰了一声,又阴阳怪气起来。
“原来如此,难怪先生引导青雀往喜好美食的方向发展,无垢拜谢先生。”
长孙皇后心里好受了很多,对着叶尘一拜。
至少现在,不会再重蹈覆辙,承乾和青雀不会再走向极端。
而李世民性格本就是暴怒之后反而容易冷静下来,此刻也冷静了下来,道:“所以继位的是青雀?”
“不是。”叶尘摇摇头。
“你钟爱与皇后生的所有孩子,想让李泰以后传位给李治,李泰为了表决心,说会杀了他的子嗣,以此向你表明决心,他会乖乖听你的话。”
“你才反应过来自己这儿子为了皇位已经疯魔,无所不用其极,你的其他儿子都会有威胁,于是把李泰贬出长安。最终李泰在忧愤中病逝。”
“两兄弟万万不会想到,他们斗死斗活,最终被看起来人畜无害,孝顺软弱的老九捡了个大漏。”
叶尘大概讲了一下。
夫妻俩都听沉默了。
许久,李世民开口道:“青雀还是好好研究他的美食就好。”
然后话锋一转:“你说稚奴看起来人畜无害,孝顺软弱,也就是说他并非如此?”
叶尘看了一眼长孙皇后道:“还是皇后看人准啊,辅机后来被权力惑了心,想学霍光做权臣。”
“看李治软弱,又是亲外甥,觉得好掌控,拼了命地扶持李治,然后李治上位第一件事就是逼死老舅,权谋玩得飞起,把朝堂直接清理了一波。”
“判若两人,腹黑得要死,把所有人都算计了,要不敬德和程咬金他们识趣,赶紧辞官养老,估计也得挂。”
“就和汉武帝整他老舅田玢一样一样,先利用老舅的野心除掉其他人,再把老舅除掉,顺利掌控朝堂。”
“也和汉武帝一样好战,大唐疆域在他手中达到最大,西突厥和高句丽都是在他时期才灭的。”
叶尘说得很实在,高宗的能力没的说,就是整出来个女皇帝。
“嗯,像我,没看出来这小子有这能耐,好好培养,以后外封出去镇守一方。”
李世民顿时嘚瑟起来,心情也好了起来,终于听到个好消息了。
“啊对对对,像你,非常像。”
叶尘话里有话地嘲讽起来。
李世民正高兴着呢,没听出来叶尘话中的嘲讽之意。
不过长孙皇后听出来了,看叶尘那灿烂的坏笑,估计稚奴也干了什么很不好的事。
不过她没问,让陛下高兴一会吧,免得气出个好歹来。
回头必须好好劝劝兄长,她早就看出大哥贪权,身居高位必生祸端。
稚奴也够狠的,那可是亲舅舅啊,好歹留下姓名啊。
唉,真是天家无情啊。
幸亏如今有叶尘在。
李世民还在琢磨他儿子玩的这一手权谋呢,不停点头,好,漂亮。
好一会儿才自得完,问道:“你那些徒弟恐怕以后都是人物吧?”
“你说狄仁杰啊,大唐名相,流芳千古,趁着小,我先占个便宜,还有给你找的薛礼,那家伙厉害。”
叶尘故意没说武媚,怕李世民遭不住。
“喔?怎么个厉害法?”李世民来了兴趣。
“继李靖、李绩、苏定方之后,大唐又一代战神,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典故非常多。”
“随郑仁泰灭九姓铁勒、随李绩灭高句丽、随苏定方灭西突厥,战功赫赫,要不是征吐蕃的时候被猪队友坑了,败了一仗,历史评价不会比李靖低。”
叶尘神采飞扬道。
他可是薛仁贵粉丝。
李世民反应极其激烈,以他对承乾的疼爱,怎么可能会杀承乾。
甚至他不相信承乾会造反。
“不,就是你杀的。”
叶尘拼命拱火。
“你胡说八道,我不信,我不信。”
李世民气得狠狠踢了一脚被掀翻的桌子,背过身去。
桀骜、霸道,但又透着底气不足。
“你自己想知道,说了么你又不信,你想做个完人,可惜啊,世事不由己,皇帝也不例外。”
叶尘又点了根华子。
“我信,恳请先生告知,承乾为何会造反?”
长孙皇后对着叶尘一拜,在门外她都听到了,叶尘肯定知道她在门外,没有压低声音,说明没有瞒着他的意思。
“唉,如果你没早逝,那么便不会发生。”
“史书记载承乾跛了一只脚,没明确记载,有说是骑马摔的,有说是得糖尿病,久坐导致的。”
“你639年去世,时年三十六岁,你在时一切都好,虽跛脚,然母爱之,兄友弟恭,家庭和谐。”
“你去世后,承乾因跛脚,陛下渐渐疏远,常流出厌弃承乾跛脚之言,李泰生出争位之心,因会撒娇,得陛下喜爱。”
“承乾生出危机感,加之跛脚的自卑,性格逐渐扭曲,做出不少荒诞事,想引起陛下关注,想得到陛下的关怀,但换来的只有责备。”
“最终导致一步步坠入深渊,走向极端,发动第二次玄武门之变,想要夺位,可惜失败了。”
“造反死罪,陛下硬顶着压力判了流放,最终在流放途中病逝。”
叶尘简单给长孙皇后说了下。
“这个家没你得散,某人是个好皇帝,但不是一个好父亲,他自己经历过,却没长记性,走上和他爹一样的路。”
“他怎么被逼得起兵的,承乾便也是怎么被逼走上绝路的,你病逝前一再叮嘱他多关爱承乾一些,但他桀骜地没有听进去。”
“承乾性子本就偏激,包括现在也是,这是本性,我已经尽力**,也没能去根。”
“后世有人调侃,要是承乾没选择夺位,而且提着李泰的头,抱着母亲的牌位,一头撞死在某人面前,某人将永远被钉在历史上的耻辱柱上,千秋嘲笑。”
叶尘疯狂火上浇油。
长孙皇后瘫坐在地上,泪流满面,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子最终也走向手足相残的地步。
承乾和青雀,多好的兄弟啊。
“放心吧,你活着,他们兄弟两个就打不起来,而且青雀现在志不在权力。”
“只是有人还不爽我把他儿子教歪了。”
叶尘安慰了一声,又阴阳怪气起来。
“原来如此,难怪先生引导青雀往喜好美食的方向发展,无垢拜谢先生。”
长孙皇后心里好受了很多,对着叶尘一拜。
至少现在,不会再重蹈覆辙,承乾和青雀不会再走向极端。
而李世民性格本就是暴怒之后反而容易冷静下来,此刻也冷静了下来,道:“所以继位的是青雀?”
“不是。”叶尘摇摇头。
“你钟爱与皇后生的所有孩子,想让李泰以后传位给李治,李泰为了表决心,说会杀了他的子嗣,以此向你表明决心,他会乖乖听你的话。”
“你才反应过来自己这儿子为了皇位已经疯魔,无所不用其极,你的其他儿子都会有威胁,于是把李泰贬出长安。最终李泰在忧愤中病逝。”
“两兄弟万万不会想到,他们斗死斗活,最终被看起来人畜无害,孝顺软弱的老九捡了个大漏。”
叶尘大概讲了一下。
夫妻俩都听沉默了。
许久,李世民开口道:“青雀还是好好研究他的美食就好。”
然后话锋一转:“你说稚奴看起来人畜无害,孝顺软弱,也就是说他并非如此?”
叶尘看了一眼长孙皇后道:“还是皇后看人准啊,辅机后来被权力惑了心,想学霍光做权臣。”
“看李治软弱,又是亲外甥,觉得好掌控,拼了命地扶持李治,然后李治上位第一件事就是逼死老舅,权谋玩得飞起,把朝堂直接清理了一波。”
“判若两人,腹黑得要死,把所有人都算计了,要不敬德和程咬金他们识趣,赶紧辞官养老,估计也得挂。”
“就和汉武帝整他老舅田玢一样一样,先利用老舅的野心除掉其他人,再把老舅除掉,顺利掌控朝堂。”
“也和汉武帝一样好战,大唐疆域在他手中达到最大,西突厥和高句丽都是在他时期才灭的。”
叶尘说得很实在,高宗的能力没的说,就是整出来个女皇帝。
“嗯,像我,没看出来这小子有这能耐,好好培养,以后外封出去镇守一方。”
李世民顿时嘚瑟起来,心情也好了起来,终于听到个好消息了。
“啊对对对,像你,非常像。”
叶尘话里有话地嘲讽起来。
李世民正高兴着呢,没听出来叶尘话中的嘲讽之意。
不过长孙皇后听出来了,看叶尘那灿烂的坏笑,估计稚奴也干了什么很不好的事。
不过她没问,让陛下高兴一会吧,免得气出个好歹来。
回头必须好好劝劝兄长,她早就看出大哥贪权,身居高位必生祸端。
稚奴也够狠的,那可是亲舅舅啊,好歹留下姓名啊。
唉,真是天家无情啊。
幸亏如今有叶尘在。
李世民还在琢磨他儿子玩的这一手权谋呢,不停点头,好,漂亮。
好一会儿才自得完,问道:“你那些徒弟恐怕以后都是人物吧?”
“你说狄仁杰啊,大唐名相,流芳千古,趁着小,我先占个便宜,还有给你找的薛礼,那家伙厉害。”
叶尘故意没说武媚,怕李世民遭不住。
“喔?怎么个厉害法?”李世民来了兴趣。
“继李靖、李绩、苏定方之后,大唐又一代战神,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典故非常多。”
“随郑仁泰灭九姓铁勒、随李绩灭高句丽、随苏定方灭西突厥,战功赫赫,要不是征吐蕃的时候被猪队友坑了,败了一仗,历史评价不会比李靖低。”
叶尘神采飞扬道。
他可是薛仁贵粉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