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么还是你阴。”

  “愿意来调解的,肯定是不想开战的,想要开战的,根本不会来调解。”

  “名声占了,国际地位占了,正义占了,什么都占了。”

  叶尘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真的,以房玄龄的智慧,就算放到现代,也绝对的国家高干。

  “国际地位,这个词有意思。”

  李世民乐了。

  然后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国家之间的矛盾是非常难以调和的,比如天竺那边的国家,今天吞并明天分裂的,国境没有明确划分。”

  “涉及到国境划分,用什么做依据,如何调解,调解成了,万事大吉,要是调解没成,大唐威信必然受损。”

  唐俭道。

  他出使过,最了解那边的情况。

  “嗯,这确实是个大问题,诸卿有什么办法解决?”

  李世民凝眉点点头。

  百官顿时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不如拉上别的国家一起,分担压力,加强控制。”

  看大家讨论不出个结果,叶尘站起来说道。

  “怎么分担压力,加强控制,详细说说。”

  李世民来了兴趣。

  “咱们可以成立一个部门,叫作联合国,设在大唐,只有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才能到大唐通商,才能到联合国来调解矛盾。”

  “然后设立三个常任理事国,主持联合国事务,决定事宜,涉及国际问题,三常提出方案,各国举手表决。”

  “但最终决定权在三常手中,有一常不答应,便无法通过,重议。”

  “调解国家矛盾这事,三常一起调解,谁不愿意,就是同时不给三常面子,反正失威也不止大唐失威,并且不是大唐的调解有问题,而是联合国的调解有问题。”

  叶尘站到中间,神采奕奕地说道。

  “这个办法好,只是三个常任理事国,大唐肯定占一个,那另外两个呢,选弱的,各国肯定不服,选强的,必然会加速其发展。”

  崔义玄皱眉道。

  “想全都要是不可能的,大唐管不过来的,比如波斯之西,大唐的手根本伸不过去,不如让波斯去管。”

  “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唐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进步,那波斯就得一直听大唐的。”

  “西边就选波斯,没得挑,南边在选一个百分百听大唐话的,南边那些国家,以三佛齐最强。”

  “但也只是相对于南边那些国家,大唐一根手指头就能把他灭了,敢不听话试试。”

  “反正管不过来,不如扶持两国去管,大唐只要盯好这两国就好。”

  叶尘解释道。

  “这个好,那么多国家,大唐不可能全部牢牢掌握,不如扶持两个国家管理大唐难以掌控的地域,大唐只要牢牢盯住这两个国家便好。”

  “室利佛逝不是胆敢对大唐动兵吗,纳入大唐版图,控制其行政,在那里驻军,正好室利佛逝就挨着三佛齐。”

  “在室利佛逝驻军盯紧三佛齐。”

  房玄龄目光大亮,兴奋道。

  “我们还可以派船队向西探索,看可不可以到达西边拜占庭帝国那边,打通海上贸易。”

  “大唐与拜占庭帝国并没有利益冲突,可以尝试与拜占庭帝国建交,一来通过贸易谋利,二来利用拜占庭帝国牵制波斯帝国。”

  “双方仇恨难以调和,那边弱势,我们就帮扶那边,让双方处于僵持状态,互相牵制,难以壮大。”

  杜如晦灵感也来了。

  “这个好。”

  百官以笏板击掌。

  “陛下,臣还有一个好消息要汇报。”

  李道宗站出来。

  “喔,可是工部又研究出什么好东西了?”

  李世民眸光一亮。

  自从第一届工举过后,工部研究制造能力飙升,没少鼓捣出来好东西。

  “没错,是农科司研究出来的,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发现楚国公贡献的高产粮种,产量在退化,不断降低。”

  “一代不如一代,尤其今年,落差巨大,直接跌至亩产四百斤出头。”

  “下一代,肯定降得更厉害。”

  李道宗道。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脸色大变。

  要知道,大唐的飞速崛起,国力大增,最主要原因就是粮食产量暴增,不再为吃而发愁。

  粮食产量暴跌,大唐国力绝对也会飞速下降,需要付出大量精力来为吃发愁。

  大量减少调料、桑树等等的种植,来种粮食。

  更重要的是那些归降大唐的国家,为什么现在愿意听话,就是因为归降大唐能吃饱啊。

  这对大唐来说非常重要。

  叶尘也变了脸色,前世就听说粮种会退化,原来是真的。

  “这算什么好消息,苞谷呢,苞谷产量没减少吧?”

  李世民神色凝重。

  “回陛下,苞谷没有,只有稻谷减产。”

  “虽然现在的稻种减产,但农科司研究出了新的稻种,并且今年已经大面积种植,良田亩产高达六百斤。”

  李道宗笑道。

  “亩产六百斤,你说话别大喘气。”

  李世民身子瞬间挺直。

  **,这般大落大起,心脏受不了。

  “没错,这种稻种,亩产更高,但结出来的稻谷,不能用来种植,亩产就两百多斤,和原始稻种没什么区别。”

  “相当于一次性的,但也有一个好处,能控制粮种,不用担心被他国盗取,甚至可以高价售卖稻种。”

  李道宗道。

  “那种子可够明年全国种植?”

  李世民皱眉。

  “够,今年华、同、宜三州水稻高产地,种的便都是新稻种,这是初版的,结的稻种足够全国一年作为稻种种植,再结出来的稻谷便不能种植了。”

  “前几年就发现了,一直到去年,技术成熟,产量稳定,今年在三州试种,效果非常好。”

  “臣谏议把华、同、宜三州作为粮种培植基地,只要掌控住粮种培植技术,其他国家想吃饱,就得依附大唐。”

  “就算他们把粮种偷走也没用,也就能种植一年的。”

  李道宗神采飞扬道。

  “好,准了,楚国公说得对啊,必须重视工业,工业能大大提高生产力,要是没成立农科司,没举办公举选拔人才,粮食减产就麻烦了。”

  “所有参与研究者,按照贡献大小,或封爵,或封勋,或赏赐钱财,朕要大大重赏。”

  “另外,加大农科司研究资金投资,产量能提高到六百斤,未必不能继续提升,苞谷、小麦、高粱等等农作物,产量也未必不能提高。”

  李世民一挥袖袍,心中大定,神采飞扬道。

  只要粮食产量没问题,大唐就能一直保持强盛,做世界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