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唉,是我要求太高,对他寄予太高厚望,想要他方方面面做到最好,总担心他做不好。”
“其实他已经做得很好,他才十四岁啊,在这个年纪,我远不如他。”
李世民懊悔地叹息。
尤其是家庭关系方面,他是极度敏感的,不想,也害怕的儿子们走上他和大哥的老路。
承乾说得对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果当年父亲足够果决,不犹犹豫豫,铁支持他和大哥其中一人,彻底斩断另外一人的念想。
那么,就不会有玄武门之变。
他当然认可承乾,可他也狠不下心伤害其他儿子,他以为的爱,或许最终会对儿子们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现在他犹犹豫豫,当断不断,和父亲又有什么区别。
可他还真做不到承乾那般犀利果决,直接一刀斩,一次性彻底解决,不留纷扰。
他现在开始有些理解父亲了。
罢了,他下不去手,那就放开手让承乾去做。
“陛下,承乾性子要强,也正是叛逆的年纪,还请陛下和承乾好好聊聊,莫要让承乾心里留下疙瘩。”
“其实承乾心中一直很敬仰您,以您为榜样,批阅奏折、处理政事、许多言行举止都透着陛下的影子。”
长孙皇后夹在中间,安抚,传话,缓和父子俩的关系。
“好,走,去太医院看看。”
李世民也懊悔抽那一鞭子。
只是两人来到太医院,却得知太子没来。
问了宫中禁军才知太子回东宫去了。
两口子来到东宫,刘师立迎上来行礼。
李世民摆摆手道:“太子现在何处?”
“回寝宫了,回来的时候用布捂着脖子,好像是受伤了,臣询问,殿下只说没事。”刘师立汇报道。
“嗯,朕去看看。”
李世民点点头,和皇后一起去了太子寝宫。
来到却见程咬金端着玉玺,站得远远的。
“你怎么站在这里?”李世民皱眉。
“太子殿下正在屋内处理伤势,臣等一等无妨。”
程咬金一本正经道。
你儿子正在骂你呢,我都不敢听,怕被灭口。
李世民多聪明啊,当即示意宫中下人别说话,悄悄靠过去。
“殿下,接下来怎么弄,我不会啊,要不您还是去太医院处理吧。”
李元昌的声音传出来。
“不用,你举着铜镜,我自己来就行,家丑不可外扬,他不嫌丢人我还要脸呢。”
太子充满怨气的声音响起。
李世民嘴角一抽,怨气够大的,但好像也是这么个事。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闹得人尽皆知多丑陋,得要个体面。
太子暴怒归暴怒,还留有理智,考虑很周全。
李元昌被太子降服得多老实,那么其他皇子,太子或许也能做到如此。
另类的兄友弟恭也是兄友弟恭嘛,总比刀剑相向强。
“要不你还是跟陛下低个头吧,毕竟你是子,陛下是父。”
李元昌试探着提议。
陛下突然赶回来,说明陛下一直监视着长安城,长安城发生的一切,陛下都知道。
他做的那些事,陛下十有八九也知道。
现在他依附太子,太子没事,那他也没事。
但若是太子出事,他十有八九也得完蛋。
“我没错,凭什么要对他低头,他又何曾对阿爷低头过?”
“我不过据理力争,而他把阿爷都囚禁了。”
李承乾语气中透着浓烈的不服,戾气极重,还有少年的锋芒毕露,骄傲不屈。
长孙皇后听得心惊胆战,难怪卢国公离得远远的。
李世民脸色阴沉下来,猛地推门而下。
哐当。
李元昌吓得一抖,铜镜掉在地上。
“拜见陛下。”
李元昌赶忙伏在地上,因为极度恐惧。
太子弄他都跟玩似的,何况陛下。
本来他对自己是很有自信的,但被太子收拾了一顿后,他现在一点异心都不敢有。
“你先下去。”
李世民声音冷沉至极。
“是。”
李元昌如获大赦,赶忙退出去。
屋内,父子俩对坐,看着对方,如同两头猛虎在对峙。
谁也不说话,气氛压抑得可怕,仿佛在比谁也沉不住气。
长孙皇后心惊胆战的,跪坐在旁边给承乾包扎脖子上的伤,不断用手指示意承乾别跟陛下对着干。
但承乾这次倔强地没有听她的。
“你觉得你很能耐?青雀和恪儿的事,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全,或许你是对的。”
“但在处理百官的事上,你大错特错,一昧地威亚,你觉得就能把他们压服?”
“不,我告诉你不会,只会逼得他们抗争,最终君臣对立,内斗不断,整日君臣勾心斗角,哪还有精力治国?”
“当皇帝,要恩威并施,要臣子愿意为你效力,而不是逼着臣子为你效力,如此做法,臣子只会求自保,不做不错,朝堂如同一滩死水。”
“隋炀帝便是寡薄无恩,一昧施压,结果如何,再没人为他效力,大隋二世而亡。”
李世民先冷声训斥。
“不先威服,何以施恩,人家只会觉得我软弱可欺,得讨好他们。”
“你当初如何,不也借着灭突厥立威,方才站稳。”
李承乾不服反击。
“愚不可及,如果我无恩,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程知节他们何以支持我?”
“若无他们支持,我何以登基?”
“立威,是以国事立威,为国谋,而非逞个人之勇,显自己个人之能。”
李世民沉着脸教育道。
“哼,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支持我,他们想要的是一个温和的,懦弱的太子,无论我怎么做,他们都会排斥我。”
“你说的这些没用。”
李承乾依旧坚信自己的看法。
“混账,你师父怎么教你的,权力是公器,不是你一家一人的。”
“你现在怎么做的,只想着你自己,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没人支持你,没人爱戴你,你如何能治理国家?”
“耍威风,好勇斗狠,这很容易,学会受气,学会容忍,这才是最难的,最重要的。”
“这你就受不了了,魏征天天顶撞我,我怎么做的?”
李世民这下真怒了,眼中怒火升腾。
只知道一昧逞威风,与有勇无谋的莽夫有什么区别?
“哼,我真要做了,等待我的便是猜忌,太子结交大臣,时刻提防我谋反,毕竟你自己就是谋反上位的。”
李承乾略带讥讽地看着李世民。
“唉,是我要求太高,对他寄予太高厚望,想要他方方面面做到最好,总担心他做不好。”
“其实他已经做得很好,他才十四岁啊,在这个年纪,我远不如他。”
李世民懊悔地叹息。
尤其是家庭关系方面,他是极度敏感的,不想,也害怕的儿子们走上他和大哥的老路。
承乾说得对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果当年父亲足够果决,不犹犹豫豫,铁支持他和大哥其中一人,彻底斩断另外一人的念想。
那么,就不会有玄武门之变。
他当然认可承乾,可他也狠不下心伤害其他儿子,他以为的爱,或许最终会对儿子们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现在他犹犹豫豫,当断不断,和父亲又有什么区别。
可他还真做不到承乾那般犀利果决,直接一刀斩,一次性彻底解决,不留纷扰。
他现在开始有些理解父亲了。
罢了,他下不去手,那就放开手让承乾去做。
“陛下,承乾性子要强,也正是叛逆的年纪,还请陛下和承乾好好聊聊,莫要让承乾心里留下疙瘩。”
“其实承乾心中一直很敬仰您,以您为榜样,批阅奏折、处理政事、许多言行举止都透着陛下的影子。”
长孙皇后夹在中间,安抚,传话,缓和父子俩的关系。
“好,走,去太医院看看。”
李世民也懊悔抽那一鞭子。
只是两人来到太医院,却得知太子没来。
问了宫中禁军才知太子回东宫去了。
两口子来到东宫,刘师立迎上来行礼。
李世民摆摆手道:“太子现在何处?”
“回寝宫了,回来的时候用布捂着脖子,好像是受伤了,臣询问,殿下只说没事。”刘师立汇报道。
“嗯,朕去看看。”
李世民点点头,和皇后一起去了太子寝宫。
来到却见程咬金端着玉玺,站得远远的。
“你怎么站在这里?”李世民皱眉。
“太子殿下正在屋内处理伤势,臣等一等无妨。”
程咬金一本正经道。
你儿子正在骂你呢,我都不敢听,怕被灭口。
李世民多聪明啊,当即示意宫中下人别说话,悄悄靠过去。
“殿下,接下来怎么弄,我不会啊,要不您还是去太医院处理吧。”
李元昌的声音传出来。
“不用,你举着铜镜,我自己来就行,家丑不可外扬,他不嫌丢人我还要脸呢。”
太子充满怨气的声音响起。
李世民嘴角一抽,怨气够大的,但好像也是这么个事。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闹得人尽皆知多丑陋,得要个体面。
太子暴怒归暴怒,还留有理智,考虑很周全。
李元昌被太子降服得多老实,那么其他皇子,太子或许也能做到如此。
另类的兄友弟恭也是兄友弟恭嘛,总比刀剑相向强。
“要不你还是跟陛下低个头吧,毕竟你是子,陛下是父。”
李元昌试探着提议。
陛下突然赶回来,说明陛下一直监视着长安城,长安城发生的一切,陛下都知道。
他做的那些事,陛下十有八九也知道。
现在他依附太子,太子没事,那他也没事。
但若是太子出事,他十有八九也得完蛋。
“我没错,凭什么要对他低头,他又何曾对阿爷低头过?”
“我不过据理力争,而他把阿爷都囚禁了。”
李承乾语气中透着浓烈的不服,戾气极重,还有少年的锋芒毕露,骄傲不屈。
长孙皇后听得心惊胆战,难怪卢国公离得远远的。
李世民脸色阴沉下来,猛地推门而下。
哐当。
李元昌吓得一抖,铜镜掉在地上。
“拜见陛下。”
李元昌赶忙伏在地上,因为极度恐惧。
太子弄他都跟玩似的,何况陛下。
本来他对自己是很有自信的,但被太子收拾了一顿后,他现在一点异心都不敢有。
“你先下去。”
李世民声音冷沉至极。
“是。”
李元昌如获大赦,赶忙退出去。
屋内,父子俩对坐,看着对方,如同两头猛虎在对峙。
谁也不说话,气氛压抑得可怕,仿佛在比谁也沉不住气。
长孙皇后心惊胆战的,跪坐在旁边给承乾包扎脖子上的伤,不断用手指示意承乾别跟陛下对着干。
但承乾这次倔强地没有听她的。
“你觉得你很能耐?青雀和恪儿的事,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全,或许你是对的。”
“但在处理百官的事上,你大错特错,一昧地威亚,你觉得就能把他们压服?”
“不,我告诉你不会,只会逼得他们抗争,最终君臣对立,内斗不断,整日君臣勾心斗角,哪还有精力治国?”
“当皇帝,要恩威并施,要臣子愿意为你效力,而不是逼着臣子为你效力,如此做法,臣子只会求自保,不做不错,朝堂如同一滩死水。”
“隋炀帝便是寡薄无恩,一昧施压,结果如何,再没人为他效力,大隋二世而亡。”
李世民先冷声训斥。
“不先威服,何以施恩,人家只会觉得我软弱可欺,得讨好他们。”
“你当初如何,不也借着灭突厥立威,方才站稳。”
李承乾不服反击。
“愚不可及,如果我无恩,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程知节他们何以支持我?”
“若无他们支持,我何以登基?”
“立威,是以国事立威,为国谋,而非逞个人之勇,显自己个人之能。”
李世民沉着脸教育道。
“哼,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支持我,他们想要的是一个温和的,懦弱的太子,无论我怎么做,他们都会排斥我。”
“你说的这些没用。”
李承乾依旧坚信自己的看法。
“混账,你师父怎么教你的,权力是公器,不是你一家一人的。”
“你现在怎么做的,只想着你自己,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没人支持你,没人爱戴你,你如何能治理国家?”
“耍威风,好勇斗狠,这很容易,学会受气,学会容忍,这才是最难的,最重要的。”
“这你就受不了了,魏征天天顶撞我,我怎么做的?”
李世民这下真怒了,眼中怒火升腾。
只知道一昧逞威风,与有勇无谋的莽夫有什么区别?
“哼,我真要做了,等待我的便是猜忌,太子结交大臣,时刻提防我谋反,毕竟你自己就是谋反上位的。”
李承乾略带讥讽地看着李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