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铁柱抱着树枝,笑嘻嘻的开口。

  刚刚明明没看见他,也不知道他是从哪个灌木丛里钻出来的。

  林卫东撇了撇嘴,直接把柴火抢走。

  “小子,拿来吧你。”

  “敢跑到山上来,小心我告诉你妈,让你**开花。”

  昨天上梁,就属这小子抢的糖最多。

  铁柱顿时叫苦:

  “林叔,你这是汉奸行为,这是不对的!”

  “那你就乖乖回去,山上多危险啊,你一个小屁孩跑来上干吗?”

  林卫东把柴火放在绳子上,打算捆起来。

  “林叔,我就是和我妈一起来的啊”

  “大家天天往山上跑,哪有什么危险啊。”铁柱不以为意。

  “队长说了,最近有野猪下来,当心野猪把你**戳破。”

  林卫东开口恐吓。

  “哼,要是有野猪,那正好,我把野猪打死,就能吃肉了!”

  铁柱从兜里掏出一个弹弓。

  山上的孩子,和野猴也差不了多少,估计天天往山上跑。

  见铁柱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林卫东也不再劝说。

  既然大人在附近,那应该不会出事。

  “林叔,你这么捆,肯定捆不好,我来教你。”

  过了老半天,林卫东都没把柴捆好,铁柱有些看不下去了。

  他脸上出现了几丝明晃晃的嫌弃。

  先把长树枝交叉,铺成“井”字形,然后把短的树枝层层堆叠,最后把绳子捆好。

  这样既结实,又很好背。

  林卫东有些尴尬,他都那么多年没上过山了,这些小技巧早就忘记。

  想了想,林卫东掏出一粒水果糖。

  “叫林哥,我就给你。”

  铁柱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林哥!你是我亲哥!”

  “我可没你这么淘气的弟弟。”

  林卫东把水果糖递给铁柱,背着柴继续往前。

  往前走了一段,果然发现了不少社员。

  有的背着背篓,也有的拎着布袋子。

  他们散落在密林间,各有各的忙活。

  这个季节,估摸着大多是来捡柴火的。

  除此以外,无外乎挖野菜、找蘑菇、采果子……

  “林知青,这边!”

  赵金凤发现了他们后,站起来挥手。

  阳光从碎隙洒落,把她身上的汗水染上一层金辉。

  “嫂子,刚才我看到铁柱了,山上危险,您可得看紧点儿。”

  走到赵金凤面前,林卫东开口提醒。

  赵金凤完全没放在心上。

  乡下孩子,不死就成,哪有功夫细心照料?

  要不是铁柱是家里独子,赵金凤估计早就放弃了。

  她浑不在意的说道:

  “他一天到晚就上山,野惯了,我可管不住他,一打他,他奶奶就骂我。”

  “林知青,你们这是……来山上捡柴?”

  之所以会有这种疑惑,是因为除了林卫东,另外两个女人手上空空如也。

  林卫东点点头。

  “是啊,嫂子,你知道哪里树枝多吗?”

  “嗐,到处都是啊,那边就不有一大堆吗?快去捡吧。”

  顺着手指的方向,三人在灌木里穿梭,果然发现了一堆树枝。

  “来,我帮你们弄。”

  林卫东主动帮忙。

  叶淑珍脸上露出感激之色。

  接着,三人就在林子里转悠起来,渐渐分散。

  柴火捡的差不多了,林卫东又发现了一串“托盘”。

  托盘是本地的一种野果,也被叫做悬钩子,是一种树莓。

  受俄语影响,有的地方还叫做马林果。

  一般来说,这东西夏季比较常见。

  味道酸酸甜甜,颜色鲜红,表面长着绒毛,像是红色的圆形小桑葚。

  不过也有晚熟的品种,藏在宽大的翠叶间没被人发现。

  哪怕过了盛夏,仍然挂在枝头。

  甚至打霜后,还能在山里见到这玩意儿。

  那几乎是这种野果最甜的时候。

  摘下一串,林卫东把果子放进嘴里,任由酸涩滋味在舌尖绽开。

  这时,他余光瞥到一道人影,鬼鬼祟祟的一闪而过。

  林卫东愣了一下,仔细回想,发现有点像是赵麻子的身影。

  不过他也不敢确定。

  毕竟他和赵麻子不熟,对他的身影也不算熟悉。

  把果子全部摘走,林卫东继续在林子里转悠。

  这次他刻意观察,发现的确有人在跟着自己,而且经常露出破绽。

  这种技术也敢学人跟踪?

  连铁柱都不如……

  林卫东没有声张,找到了汪彩霞和叶淑珍。

  她们累的气喘吁吁,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打湿,身边的柴火却只有一小堆。

  “好辛苦!”

  见到林卫东过来,叶淑珍吐着舌头说道。

  在山里面捡柴火,听起来很轻松,但真干起来,才知道这并不简单。

  虽然柴火就在地上,只需要捡就行。

  可她们要在灌木丛里穿梭,防备荆棘倒刺。

  每次捡柴火,都得弯腰,没一会儿功夫,两人就开始腰酸。

  而且身上的柴越来越多,负担也越来越重,再这样下去,柴没捡够,体力就先耗空了。

  这两个傻姑娘,也不知道先找个地方存着。

  “她们好厉害,再看我们两个,真是没用。”

  “难怪要号召我们城市青年下乡,和乡下人比起来,我们和废物没什么两样。”

  汪彩霞有点愧疚。

  大队的女人,上到十二三岁的小孩,下到四五十岁的大妈,每个都比她厉害。

  刚才她还看到了一个头发花白的大娘。

  背着一捆比人还高的干柴,谈笑风生的下山。

  两相对比,汪彩霞难免有些气馁。

  “那是因为城里养不活那么多人,粮食不够用,只能把我们这些没工作的人赶到乡下来了。”叶淑珍安慰道。

  不过说完,她也忍不住一叹。

  “也不知道我爸什么时候能给我买到工作。”

  “有了工作,我就能回城里了!”

  恐怕很难。

  林卫东知道叶家也有好几个孩子

  下乡前都没买到工作,下乡后恐怕更不可能。

  不过这些话,林卫东只在心里想想,并没有说出来。

  他不想打击叶淑珍的期待。

  “其实你们说的都对,知青下乡,的确是养活不起。”

  “但同时也是想让我们在农村历练。”

  “免得知识青年离劳苦大众越来越远。”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好像适得其反……

  “这样吧,我给你们支一个招。”

  “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以后还是得自立自强,锻炼自己。”

  见她们实在累的不行,林卫东想了想,开口道。

  “快说,快说!”

  叶淑珍眼睛一亮,连忙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