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子,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算命先生说的咱家要出文曲星的事,不是出在大房,要出在二房?”

  柳氏眉毛一挑道。

  “当时那算命先生指的就是大房的位置,这是不会错的。”

  “但是谁说咱家就只能出一个文曲星了?”

  “不管是文轩文舟,或是绍永子期,那不都是咱方家的孩子吗?”

  “眼看着这二房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脸上也有光。”

  “至于大房……”

  “几个月也不回来一次,好不容易回来,屁大点功夫就走了。”

  老爷子方守义说到此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也不知老大在县城里的日子可过得舒坦……”

  柳氏叹气道。

  ……

  第二天。

  当柳氏送来五十文钱的时候。

  方子期一家人都很懵。

  “老二媳妇,拿着吧。”

  “你爹说了,咱们现在分家了,不好天天吃你们的。”

  “这点钱,就当是给子期买点吃的补身体了。”

  柳氏说完,眼睛还在那五十文钱上,显然是舍不得。

  等到柳氏离开后。

  苏氏还是一脸惊奇。

  “仲礼,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爹娘还能想到给我们送钱?”

  苏氏感慨道。

  “估摸着是大哥整日不归家,爹娘也看透了些吧。”

  方仲礼嘟囔了一声,随即又沉浸在卤肉大业中。

  而这些天。

  方子期隔三差五地就给方夫子送去一些红烧肉或卤肉。

  夫子嘴上说不要,但是身体总是很诚实。

  方子期每次送完肉,夫子都要从自己的小藏书阁里拿一本书给他。

  这算是一种默契了。

  夫子可不是那种喜欢占小便宜的人。

  随着卤肉和红烧肉的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

  方仲礼觉得每天租赁牛车去县城也不方便,所以干脆买了一只大青骡回来,还配了辆两轮马车。

  “大青骡二十两银子,马车十五两……”

  “总共花费了三十五两……”

  “相当于一个月卖肉的进项都投进去了。”

  “不过有了骡车,以后去县城可就方便了。”

  “也不算亏。”

  方仲礼嘟囔了几声,仿佛是为了说服自己。

  当方仲礼赶着大青骡回柳溪村的时候,顿时就引起了村子里的一阵轰动。

  “仲礼,这大青骡不便宜吧?配上车,没个三十两银子下不来吧?”

  “方家老二!果真是出息了啊!”

  “方家老大中了秀才,老二又发了财!这方家的祖坟埋得好啊!”

  “祖坟是冒青烟了!怎么这好事全去了老方家!”

  ……

  方仲礼是在一众村民妒忌和羡慕的目光中回的家。

  回到家后。

  自然也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这个年代,买了大青骡和车,可是惊天的事!

  “二哥!”

  “这大青骡可真好啊!”

  “哪舍得这些银钱买这畜生!”

  “有这银钱,都能买两头牛了啊!”

  三叔方叔信心心念念的还是老耕牛。

  “二哥!”

  “眼看着你发达了,可得带带我家叔信,这个没出息的,读书喊头疼,种地又叫唤腰疼……”

  三婶王氏此刻也有些眼热。

  大房现在去了县城,现在看不到。

  而这二房,可是眼见着起高楼了。

  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红火。

  奶奶柳氏走过来,一门心思的都在心疼钱。

  “花这个钱做什么。”

  “左右不过多走几步路罢了!”

  “才挣多少银钱啊?就要过上地主员外家的生活了?”

  柳氏一想到这大青骡和马车要三十多两银子,顿时呼吸一滞。

  老爷子方守义走过来的,对着大青骡敲敲打打。

  “牙口还不错。”

  “是壮年青骡,倒是没被坑。”

  “老二。”

  “既置办了家当。”

  “这肉就好好卖!”

  “千万不要做那种半途而废的事情。”

  老爷子方守义叮嘱道。

  “知道了爹。”

  “没什么事,我去喂青骡了。”

  方仲礼嘟囔了几声,将大青骡安置好。

  等方仲礼喂好大青骡归来,正好吃饭。

  “爹!”

  “做生意归做生意,这书还是要读的。”

  “现在既来了稳定的来钱路子,墨玉轩抄书的活儿倒是可以暂时放下了。”

  “抽出时间来,好好读书。”

  “夫子可都说了,最近这些天,你的功课下降地太厉害了!”

  饭桌上,方子期对着方仲礼提点道。

  他这老爹这些年确实是在当牛做马。

  既要忙着买卖红烧肉和卤肉,又要忙着抄书。

  恨不得这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

  所以自然就没什么时间读书了。

  这事方仲礼自然清楚,但是现在被自己的儿子一一道出,方仲礼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

  但是他这个时候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知道了。”

  “等这次抄书的活儿结束了,我就去同魏掌柜说,短期内不接活儿了。”

  “以后就专心读书和卖肉了。”

  “好在你几个姐姐也都长大了,也能帮不少忙。”

  “对了子期,你三叔同我说,想从我们这里每天买些红烧肉和卤肉,回头他们去镇子上卖。”

  “你觉得此事如何?”

  方仲礼询问道。

  现在他已经习惯了做事情之前多问问自己这宝贝儿子的意见。

  “爹!这就开始发展二级经销商了?”

  “此事倒是可行。”

  “不过价格要统一!”

  “咱们在县城的卖家是四十文一斤红烧肉和卤肉,那三叔去镇子上卖,也得是这个价格。”

  “至于咱们卖给三叔的价格,就算三十文一斤吧!”

  “这样咱们有赚头,三叔那边也能有点赚头。”

  方子期想起自己那个时常感叹自己是牛**三叔,忍不住笑道。

  “嗯!”

  “那就好!”

  “等吃完饭,我就去同你三叔说。”

  “他这两天还一直担心要去县城打短工呢!”

  方仲礼笑道。

  第二天。

  三叔方叔信和三婶王氏抓了两只老母鸡,带了一些白糖走了进来。

  “子期!读书呢!”

  “可得好好读书!别跟你三叔一样,只能当个泥腿子!”

  “还有我家绍永…子期你回头帮三叔好好教训教训这小子,读书一点也不认真!”

  “子期!”

  “来!”

  “这是三叔给你买的毛笔和纸。”

  “你可是咱们方家的希望啊!”

  方叔信笑容满面地走上前,随即将礼品放下。

  除了两只鸡、两斤糖外,还有一支毛笔和一刀竹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