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凭借这颗指尖大小的蓝宝石,陈川就知道这次来的不亏。
他刚准备继续查看搜索,前方赵老五的头灯就急促地闪了几下。
陈川知道这是赵老五在叫自己过去。
他缓缓游上前。
只见赵老五正悬浮在一扇相对完好但缠绕不少海底植被的木质舱门面前。
他手里提着网兜,里面赫然装着十来根金条。
赵老五晃了晃网兜,然后又伸手指了指木门。
陈川明白赵老五的意思是,已经找到了这么多,要不要再进去探探。
眼前的木门虽然也已经腐朽,可如果两人强行破开难免留下明显的痕迹。
而且破开木门还可能引起沉船坍塌。
陈川稍作思考,便摇了摇头。
他指了指赵老五手里的金条,又指了指上方。
两人缓缓退出了沉船。
这次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寻找好出手的贵金属。
赵老五找到的这十来根金条按照之前的价格,十来万是不止的。
而且陈川手上还有一颗蓝宝石,凭借这些东西,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
没必要再冒险。
回到船上后,四人将总共的十二根金条分了分,各自藏好。
便回到了船舱休息。
至于那黑灰色的小铁箱。
陈川尝试了一番,除非是暴力拆解,此刻在船上根本没法打开。
于是小心收在了自己带来的包裹中。
计划回去之后再想办法找个锁匠看看。
第二天清晨,海面上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
甲板上却已经忙碌起来。
陈川几人正吃着简单的早饭,陆文远就一脸兴奋地走了过来:
“陈川兄弟,休息的怎么样?”
“嗯!还不错,肯定比在渔船上舒服。”
陈川笑了笑。
“休息的不错就行,等下我们就准备下海了。”
“你有没有兴趣?”
陆文远说着朝着陈川挑了挑眉,
“这次位置已经确定,昨晚我们研究过了,这次勘探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陆文远一边说着,一边四处看了看,确定没有人注意这边,才继续道:
“如果顺利,必定会轰动全国,登报上电视也不是问题。”
陈川顿时明白了陆文远的打算。
这家伙还是记着自己上次救人的人情。
想要顺带带着自己也下水参与打捞。
这样的话后续河口村也能跟着出名。
这相当于是给了他一个官方的身份。
不得不说知识分子思考的方向确实不同。
陈川赶紧答应道:
“哈哈,我明白,我肯定保证你们的安全!”
陆文远见状也是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陈川的肩膀道:
“行!”
就在这时,一名文化局的工作人员皱着眉走了过来,朝陆文远招了招手。
陆文远朝着陈川笑了笑,然后过去。
便见那人在陆文远耳边,低声道:
“陆工,刚才清点装备,发现氧气瓶的存量有点对不上,比出港记录少了挺多……”
这话声音虽低,但离得近的陈川听得一清二楚,心头不由得一紧。
昨晚他和赵老五下水时间不短,消耗的氧气量确实不小。
还没等陈川想好如何应对,陆文远已经脸色一沉:
“肯定是熊付国!出海前肯定没按要求把所有的气瓶都充满!”
“就知道这家伙办事不靠谱!”
“这件事我记下了,等下我就和卢处报告。”
他立刻转向陈川:
“陈川兄弟,你别担心这个!”
“这点小问题不影响。船上储备的压缩氧气足够我们这次勘探用的,绝对保证充足!”
“而且,我们还有备用的高压气罐,可以直接带下水,作为应急储备,双保险,安全绝对没问题!”
“你就放心跟我下去吧!”
陈川见到陆文远居然直接将锅甩给了熊付国,总算松了口气。
半小时后,陈川、陆文远以及另一名经验丰富的勘探队员,三人穿戴整齐,准备下水。
陈川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专业的重型潜水服,感觉颇为新奇。
厚重的橡胶服将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背后是一根连接氧气的皮管。
最特别的是那个硕大的金属潜水头盔,像是个大号鱼缸罩在头上。
虽然沉重,却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头盔内部还装有送话器,通过皮管上的线路连接到水面的通讯设备。
“陈川兄弟,能听到吗?测试,测试。”
陆文远的声音透过水下对讲机,在头盔里清晰地响起。
“很清楚,陆工。”
陈川回应道,这种感觉确实比昨晚凭借手势交流要方便太多了。
“基站也清楚!”
这是甲板上负责接引的另外一名工作人员。
三人依次入水,比起昨晚的水靠,这身装备显得笨重许多。
但胜在稳定性极佳,几乎不受水流影响。
很快三人抵达了沉船附近,陆文远先是观察了一下四周的情况,便说道:
“从外部覆着的生物和船体木材的腐朽程度看,年代似乎不像我们预估的那么久远……船体损伤也不算特别严重,触礁的可能性比较大。”
“李工,我们先重点拍摄外部结构。”
他指挥着队员进行初步的记录工作。
可当他看到那船体断裂的豁口处时,改变了主意:
“咦?这个断面很清晰,外部资料采集先放着,我们先看看船舱内部的情况。”
陈川心中一紧,眼前这里就是他昨晚和赵老五进入的舱室。
虽然昨晚他和赵老五十分小心,但此刻也难免有些紧张。
陈川压下心中的紧张,不动声色地应道:
“明白。”
三人一次从豁口进入舱室。
强光水下灯将内部照得比昨晚亮堂得多。
陆文远和李工立刻被舱室内的景象吸引了。
散落的骸骨、腐朽的本箱、各种生活用具的残骸……
“我的天……看这些瓷片!”
李工小心地捡起一块瓷片,
“虽然破碎了,但是这釉色和画风,绝对是精品!”
陆文远则游到那几具骸骨旁,仔细观察着它们的位置和姿态,试图还原灾难发生时的场景:
“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啊……”
陈川悬浮在一旁,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环境,同时心里也在打鼓。
生怕他们发昨晚被他和赵老五动过的地方。
幸运的是,两人的注意力完全被那些具有考古价值的物品吸引,对于空荡荡的角落和那个曾经放置小铁箱的地方并未过多留意。
李工的手电无意扫过了昨晚陈川他们并没有破除的木门。
“陆工,要不我们再进去看看。”
陆文远也看到了那轻微破损的木门。
根据刚才他和李长运李工的判断,这些瓷器碎片并不是这艘沉船的货物,而只是这间船舱内日常所使用。
日常使用的东西就如此高档,想必里面肯定有更加的收获。
陆文远游近观察:“不急,先看看船体构造,避免损坏整艘沉船。”
他刚准备继续查看搜索,前方赵老五的头灯就急促地闪了几下。
陈川知道这是赵老五在叫自己过去。
他缓缓游上前。
只见赵老五正悬浮在一扇相对完好但缠绕不少海底植被的木质舱门面前。
他手里提着网兜,里面赫然装着十来根金条。
赵老五晃了晃网兜,然后又伸手指了指木门。
陈川明白赵老五的意思是,已经找到了这么多,要不要再进去探探。
眼前的木门虽然也已经腐朽,可如果两人强行破开难免留下明显的痕迹。
而且破开木门还可能引起沉船坍塌。
陈川稍作思考,便摇了摇头。
他指了指赵老五手里的金条,又指了指上方。
两人缓缓退出了沉船。
这次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寻找好出手的贵金属。
赵老五找到的这十来根金条按照之前的价格,十来万是不止的。
而且陈川手上还有一颗蓝宝石,凭借这些东西,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
没必要再冒险。
回到船上后,四人将总共的十二根金条分了分,各自藏好。
便回到了船舱休息。
至于那黑灰色的小铁箱。
陈川尝试了一番,除非是暴力拆解,此刻在船上根本没法打开。
于是小心收在了自己带来的包裹中。
计划回去之后再想办法找个锁匠看看。
第二天清晨,海面上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
甲板上却已经忙碌起来。
陈川几人正吃着简单的早饭,陆文远就一脸兴奋地走了过来:
“陈川兄弟,休息的怎么样?”
“嗯!还不错,肯定比在渔船上舒服。”
陈川笑了笑。
“休息的不错就行,等下我们就准备下海了。”
“你有没有兴趣?”
陆文远说着朝着陈川挑了挑眉,
“这次位置已经确定,昨晚我们研究过了,这次勘探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陆文远一边说着,一边四处看了看,确定没有人注意这边,才继续道:
“如果顺利,必定会轰动全国,登报上电视也不是问题。”
陈川顿时明白了陆文远的打算。
这家伙还是记着自己上次救人的人情。
想要顺带带着自己也下水参与打捞。
这样的话后续河口村也能跟着出名。
这相当于是给了他一个官方的身份。
不得不说知识分子思考的方向确实不同。
陈川赶紧答应道:
“哈哈,我明白,我肯定保证你们的安全!”
陆文远见状也是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陈川的肩膀道:
“行!”
就在这时,一名文化局的工作人员皱着眉走了过来,朝陆文远招了招手。
陆文远朝着陈川笑了笑,然后过去。
便见那人在陆文远耳边,低声道:
“陆工,刚才清点装备,发现氧气瓶的存量有点对不上,比出港记录少了挺多……”
这话声音虽低,但离得近的陈川听得一清二楚,心头不由得一紧。
昨晚他和赵老五下水时间不短,消耗的氧气量确实不小。
还没等陈川想好如何应对,陆文远已经脸色一沉:
“肯定是熊付国!出海前肯定没按要求把所有的气瓶都充满!”
“就知道这家伙办事不靠谱!”
“这件事我记下了,等下我就和卢处报告。”
他立刻转向陈川:
“陈川兄弟,你别担心这个!”
“这点小问题不影响。船上储备的压缩氧气足够我们这次勘探用的,绝对保证充足!”
“而且,我们还有备用的高压气罐,可以直接带下水,作为应急储备,双保险,安全绝对没问题!”
“你就放心跟我下去吧!”
陈川见到陆文远居然直接将锅甩给了熊付国,总算松了口气。
半小时后,陈川、陆文远以及另一名经验丰富的勘探队员,三人穿戴整齐,准备下水。
陈川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专业的重型潜水服,感觉颇为新奇。
厚重的橡胶服将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背后是一根连接氧气的皮管。
最特别的是那个硕大的金属潜水头盔,像是个大号鱼缸罩在头上。
虽然沉重,却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头盔内部还装有送话器,通过皮管上的线路连接到水面的通讯设备。
“陈川兄弟,能听到吗?测试,测试。”
陆文远的声音透过水下对讲机,在头盔里清晰地响起。
“很清楚,陆工。”
陈川回应道,这种感觉确实比昨晚凭借手势交流要方便太多了。
“基站也清楚!”
这是甲板上负责接引的另外一名工作人员。
三人依次入水,比起昨晚的水靠,这身装备显得笨重许多。
但胜在稳定性极佳,几乎不受水流影响。
很快三人抵达了沉船附近,陆文远先是观察了一下四周的情况,便说道:
“从外部覆着的生物和船体木材的腐朽程度看,年代似乎不像我们预估的那么久远……船体损伤也不算特别严重,触礁的可能性比较大。”
“李工,我们先重点拍摄外部结构。”
他指挥着队员进行初步的记录工作。
可当他看到那船体断裂的豁口处时,改变了主意:
“咦?这个断面很清晰,外部资料采集先放着,我们先看看船舱内部的情况。”
陈川心中一紧,眼前这里就是他昨晚和赵老五进入的舱室。
虽然昨晚他和赵老五十分小心,但此刻也难免有些紧张。
陈川压下心中的紧张,不动声色地应道:
“明白。”
三人一次从豁口进入舱室。
强光水下灯将内部照得比昨晚亮堂得多。
陆文远和李工立刻被舱室内的景象吸引了。
散落的骸骨、腐朽的本箱、各种生活用具的残骸……
“我的天……看这些瓷片!”
李工小心地捡起一块瓷片,
“虽然破碎了,但是这釉色和画风,绝对是精品!”
陆文远则游到那几具骸骨旁,仔细观察着它们的位置和姿态,试图还原灾难发生时的场景:
“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啊……”
陈川悬浮在一旁,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环境,同时心里也在打鼓。
生怕他们发昨晚被他和赵老五动过的地方。
幸运的是,两人的注意力完全被那些具有考古价值的物品吸引,对于空荡荡的角落和那个曾经放置小铁箱的地方并未过多留意。
李工的手电无意扫过了昨晚陈川他们并没有破除的木门。
“陆工,要不我们再进去看看。”
陆文远也看到了那轻微破损的木门。
根据刚才他和李长运李工的判断,这些瓷器碎片并不是这艘沉船的货物,而只是这间船舱内日常所使用。
日常使用的东西就如此高档,想必里面肯定有更加的收获。
陆文远游近观察:“不急,先看看船体构造,避免损坏整艘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