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抚司的令牌按在工部侍郎的梨花木案上,发出沉闷一响。
听风吟一身玄色官服,身姿笔挺如松,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侍郎大人,北镇抚司奉旨协理京畿防务,西山乃京西屏障,其地匠户安置、物料囤积,皆关乎防务根本,下官需调阅西山冶造局全部人员名册及物料明细,还请大人行个方便。”
李侍郎是个脸如面团的中年人,脸上总挂着和气的笑,此刻笑容却有些发僵。
他搓着手,显得极为为难。
“听正使,并非本官不肯配合,只是这西山冶造局……唉,情况特殊哇,它在名义上虽隶属工部,实则……实则多承内府直接号令,诸多档案并未存放于工部。再者,其所涉多为军器造作,干系重大,这……这没有内阁和兵部的联合批文,本官实在不敢……”
“李大人,”听风吟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北镇抚司办案,向来只奉圣谕,圣上对西山防务极度关注,特命下官核查有关事宜,任何人阻挠或不予配合均属抗旨,莫非李大人想抗旨吗?”
他的指尖在令牌上“咄咄”轻点,“还是说,工部的档案,高过圣上的旨意?”
这话说的极重,李侍郎额上瞬间见了汗,连忙躬身。
“下官岂敢?下官也绝无此意!只是……只是……”
他眼珠转动,似在寻找托词,但最终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压低声音道:“听正使,不瞒您说,关于西山局之事……烟波王爷日前也曾问起,叮嘱下官须得小心谨慎,万不可泄露任何与之有关的……您看这……”
他终于抬出了烟波王爷的名头,虽是小心翼翼,却意图明显。
听风吟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
“烟波王爷关切朝廷防务工程,这是尽责,是好事,然而本官查的是防务隐患,与王爷所虑并无冲突,王爷若怪罪下来,自有本官一人承担,不会牵扯李大人,若李大人还一味的百般阻拦,莫非你要替王爷……阻拦圣意?”
一顶“阻拦圣意”的大帽扣下来,李侍郎的腿都软了。
他已无法再推脱,只得苦着脸吩咐书吏:“去……去丙字库,将西山冶造局能调的名册档案,全部拿来请听大人过目。”
“这就对了嘛!”听风吟面上随即换上一副亲和力十足的笑意,“李大人放心,下官定会在圣上面前替大人美言的。”
“噢……噢……”李侍郎擦着满面油汗,脸上强挤出一丝笑意:“还……还请李大人多费心。”
说着,他亲自将茶盏捧给听风吟。
听风吟也不谦让,看着满头大汗的李侍郎,笑盈盈的接过他奉上的茶盏,还不忘揶揄他一句:
“都已经快入冬了,怎么……李大人还如此热?”
“这……下官……”李侍郎显得很囧。
眼看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档案才终于被送来,这中间若不是听风吟多次催促,估计还得慢。
然而,当听风吟坐下看时,却发现那些档案明显是经过筛选的。
核心的物料进出、军工图样一概没有,只有几本薄薄的人员总册和日常开销账目。
听风吟也不急,沉下心来仔细翻阅。
周婉儿关于“人员抽调”的提醒在他脑中回响,他重点排查大悦二十年左右的记录。
果然,在几笔看似寻常的“匠役调度”记录中,他发现了问题。
记录上只写着:“奉谕抽调甲等匠役叁名赶赴京师”、“抽调乙等匠役伍名协理要务”。
问题来了:具体抽调了谁,姓名一栏竟是空白!只有一个个冰冷的工匠等级编号和人数,批复的签章,也并非工部正印,而是一个模糊的、代表“内部指令”的副印。
“这些编号等级对应的工匠极其名册何在?”听风吟指着记录问道。
那送档案的依然是老态龙钟的王押司,他装聋作哑的支吾半天,也未能说出个所以然,只时不时的偷瞄李侍郎。
无奈,李侍郎只好凑过来,装模作样的看档案,面上渐渐露出难色。
“正使大人,这档案……时日太久,恐怕……恐怕当时未及详细录入,或是……或是另册存档,一时难以查找也未可知……”
又是这套说辞,明显的推脱。
听风吟知道今日只能到此为止,再强逼下去也未必有结果,反而会彻底暴露意图。
于是,他合上册子,淡淡道:“既如此,便有劳侍郎大人日后细细查找,找到后,即刻送至北镇抚司。”
他不等李侍郎回答,便起身告辞。
走出工部衙署,时辰不觉已是午后申时,阳光有些刺目。
听风吟微微眯起眼,正准备上马,却见一旁停着一顶青呢软轿,轿帘掀开,露出烟波王爷那张儒雅温和的脸。
“听正使,真是巧啊!”烟波王爷笑容可掬,仿佛真是偶遇,“今日又来工部**公务?真是辛苦。”
听风吟不敢怠慢,忙过去拱手行礼:“卑职给王爷请安,王爷言重,分内之事。”
“哦?不知是何要务,可需本王从旁协助?”烟波王爷语气关切,“工部事务繁杂,你若有难处,只管给本王说,或可帮你一二也未可知。”
“多谢王爷美意,只是核查一些与防务有关的旧档,不敢劳烦王爷。”听风吟应对得滴水不漏。
烟波王爷笑了笑,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工部大门,悠悠道:“旧档好啊!温故而知新,只是在这故纸堆里,有时也难免会有些……尘埃污渍,翻检之时,还需小心,莫要迷了眼,或是……沾了身。”
言语温和,提醒般的话语里,却藏着令人生寒的警告与威胁。
听风吟面色不变:“王爷提醒的是,下官职责所在,纵有尘埃,亦当拂去便是,岂敢因怕沾染污渍而放弃职责,亵渎皇恩?”
烟波王爷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冷光,随即又被笑意覆盖:“那就好,那就好!听大人青年才俊,忠心可嘉,实乃皇上之福,朝廷之幸啊!”
说完,他给听风吟留下一个讳莫如深的眼神,然后放下轿帘,软轿缓缓起行。
听风吟站在原地,看着那轿子远去,目光深沉。
工部这条线,内部阻力比想象更大,且已被对方严密盯防。
他将希望寄托在了另一边——周婉儿寻找杨坚家人的那条线上,那或许是撕开这一切迷雾的,最快最利的刃……
听风吟一身玄色官服,身姿笔挺如松,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侍郎大人,北镇抚司奉旨协理京畿防务,西山乃京西屏障,其地匠户安置、物料囤积,皆关乎防务根本,下官需调阅西山冶造局全部人员名册及物料明细,还请大人行个方便。”
李侍郎是个脸如面团的中年人,脸上总挂着和气的笑,此刻笑容却有些发僵。
他搓着手,显得极为为难。
“听正使,并非本官不肯配合,只是这西山冶造局……唉,情况特殊哇,它在名义上虽隶属工部,实则……实则多承内府直接号令,诸多档案并未存放于工部。再者,其所涉多为军器造作,干系重大,这……这没有内阁和兵部的联合批文,本官实在不敢……”
“李大人,”听风吟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北镇抚司办案,向来只奉圣谕,圣上对西山防务极度关注,特命下官核查有关事宜,任何人阻挠或不予配合均属抗旨,莫非李大人想抗旨吗?”
他的指尖在令牌上“咄咄”轻点,“还是说,工部的档案,高过圣上的旨意?”
这话说的极重,李侍郎额上瞬间见了汗,连忙躬身。
“下官岂敢?下官也绝无此意!只是……只是……”
他眼珠转动,似在寻找托词,但最终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压低声音道:“听正使,不瞒您说,关于西山局之事……烟波王爷日前也曾问起,叮嘱下官须得小心谨慎,万不可泄露任何与之有关的……您看这……”
他终于抬出了烟波王爷的名头,虽是小心翼翼,却意图明显。
听风吟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
“烟波王爷关切朝廷防务工程,这是尽责,是好事,然而本官查的是防务隐患,与王爷所虑并无冲突,王爷若怪罪下来,自有本官一人承担,不会牵扯李大人,若李大人还一味的百般阻拦,莫非你要替王爷……阻拦圣意?”
一顶“阻拦圣意”的大帽扣下来,李侍郎的腿都软了。
他已无法再推脱,只得苦着脸吩咐书吏:“去……去丙字库,将西山冶造局能调的名册档案,全部拿来请听大人过目。”
“这就对了嘛!”听风吟面上随即换上一副亲和力十足的笑意,“李大人放心,下官定会在圣上面前替大人美言的。”
“噢……噢……”李侍郎擦着满面油汗,脸上强挤出一丝笑意:“还……还请李大人多费心。”
说着,他亲自将茶盏捧给听风吟。
听风吟也不谦让,看着满头大汗的李侍郎,笑盈盈的接过他奉上的茶盏,还不忘揶揄他一句:
“都已经快入冬了,怎么……李大人还如此热?”
“这……下官……”李侍郎显得很囧。
眼看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档案才终于被送来,这中间若不是听风吟多次催促,估计还得慢。
然而,当听风吟坐下看时,却发现那些档案明显是经过筛选的。
核心的物料进出、军工图样一概没有,只有几本薄薄的人员总册和日常开销账目。
听风吟也不急,沉下心来仔细翻阅。
周婉儿关于“人员抽调”的提醒在他脑中回响,他重点排查大悦二十年左右的记录。
果然,在几笔看似寻常的“匠役调度”记录中,他发现了问题。
记录上只写着:“奉谕抽调甲等匠役叁名赶赴京师”、“抽调乙等匠役伍名协理要务”。
问题来了:具体抽调了谁,姓名一栏竟是空白!只有一个个冰冷的工匠等级编号和人数,批复的签章,也并非工部正印,而是一个模糊的、代表“内部指令”的副印。
“这些编号等级对应的工匠极其名册何在?”听风吟指着记录问道。
那送档案的依然是老态龙钟的王押司,他装聋作哑的支吾半天,也未能说出个所以然,只时不时的偷瞄李侍郎。
无奈,李侍郎只好凑过来,装模作样的看档案,面上渐渐露出难色。
“正使大人,这档案……时日太久,恐怕……恐怕当时未及详细录入,或是……或是另册存档,一时难以查找也未可知……”
又是这套说辞,明显的推脱。
听风吟知道今日只能到此为止,再强逼下去也未必有结果,反而会彻底暴露意图。
于是,他合上册子,淡淡道:“既如此,便有劳侍郎大人日后细细查找,找到后,即刻送至北镇抚司。”
他不等李侍郎回答,便起身告辞。
走出工部衙署,时辰不觉已是午后申时,阳光有些刺目。
听风吟微微眯起眼,正准备上马,却见一旁停着一顶青呢软轿,轿帘掀开,露出烟波王爷那张儒雅温和的脸。
“听正使,真是巧啊!”烟波王爷笑容可掬,仿佛真是偶遇,“今日又来工部**公务?真是辛苦。”
听风吟不敢怠慢,忙过去拱手行礼:“卑职给王爷请安,王爷言重,分内之事。”
“哦?不知是何要务,可需本王从旁协助?”烟波王爷语气关切,“工部事务繁杂,你若有难处,只管给本王说,或可帮你一二也未可知。”
“多谢王爷美意,只是核查一些与防务有关的旧档,不敢劳烦王爷。”听风吟应对得滴水不漏。
烟波王爷笑了笑,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工部大门,悠悠道:“旧档好啊!温故而知新,只是在这故纸堆里,有时也难免会有些……尘埃污渍,翻检之时,还需小心,莫要迷了眼,或是……沾了身。”
言语温和,提醒般的话语里,却藏着令人生寒的警告与威胁。
听风吟面色不变:“王爷提醒的是,下官职责所在,纵有尘埃,亦当拂去便是,岂敢因怕沾染污渍而放弃职责,亵渎皇恩?”
烟波王爷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冷光,随即又被笑意覆盖:“那就好,那就好!听大人青年才俊,忠心可嘉,实乃皇上之福,朝廷之幸啊!”
说完,他给听风吟留下一个讳莫如深的眼神,然后放下轿帘,软轿缓缓起行。
听风吟站在原地,看着那轿子远去,目光深沉。
工部这条线,内部阻力比想象更大,且已被对方严密盯防。
他将希望寄托在了另一边——周婉儿寻找杨坚家人的那条线上,那或许是撕开这一切迷雾的,最快最利的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