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逸进京的消息飞速传播,
还不等他换洗完干净衣物,
整个京城的六部九卿及诸位都督,便都知道他回来了。
不知为何,一众大人心中突兀生出一阵警惕。
这年轻人最擅长的便是折腾,
如今宫中将他召回,想来不会是什么好事。
与此同时,陆云逸在府邸中清洗身子,换上崭新朝服。
除却黝黑干裂的脸颊与深陷的眼窝,
他倒不像是领兵打仗的将领,反倒像刚参加完科举的学子。
莲花楼的管事苏晚蘅正帮他系着腰带,整个人兴奋异常,脸颊红扑扑的,眼中满是喜悦。
“大人,您怎么突然回来了?
让奴家都没个准备,也没好好打扮。”
陆云逸笑了笑,抬手揉了揉她的小脑袋。
“京中有急事,没来得及通传,你在莲花楼做得如何?可还轻松?”
苏晚蘅连连点头。
“大人,奴家清闲得很。”
“那就好,别累着。去吩咐备马吧,我要进宫。”
“是,大人.”
不多时,十几匹战马离开了西安门三条巷。
这里距皇城仅一条街之遥,
陆云逸以最快速度赶到宫门口,
一眼便望见身穿银甲、在门口等候的郭镇及他身边的军卒。
陆云逸粗略一打量,脸色凝重,
相较于以往,皇城门口的守卫至少增加了一倍。
而且,不远处的哨塔上,也有军卒手持万里镜观察。
事关朝廷威严,这在以往是绝不允许的,
毕竟宫中都是位高权重的大人,需要顾及隐私。
显然,如今这局面,已无需再顾忌这些。
“陆大人,跟我来吧。”
郭镇在前方引路,正要带他进入皇宫,
可到了门口,陆云逸却看了看左右侍卫,语气带着几分疑惑:
“不需要检查一二吗?”
郭镇一愣,呆呆地站在原地,一种从未有过的荒谬感涌上心头。
这个问题,完全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陆大人,您是二品大员,无须搜查。”
陆云逸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虽跟着郭镇走进皇城,他却始终在沉思。
行至御道中,望着两侧朱红宫墙与远处巍峨大殿,陆云逸终究还是开口了。
“皇城乃机要重地,即便是朝廷大员,也该仔细搜查,
杜绝携带对朝堂不利之物入内,尤其是在这等关键时候。
散衙之后,你去趟太子府,我曾给太子呈过一本关于府邸防务的书册,你们取回来看看。
至少方才的宫门处,便有诸多疏漏。”
郭镇眼中闪过疑惑,
没想到眼前这人竟还为太子府谋划过防务。
“多谢陆大人,敢问门口有哪些疏漏?
若是可以卑职稍后便派人整改。”
“哨塔与瞭望台修得太过明显,不过也无需改动,
只需在其他地方增设几个隐秘观测点即可。
正南方向要设一个易被察觉的观测点,用作诱饵,
那里最为显眼,稍懂军镇防务的人都能找到。
真正的观测点设在西侧钟楼上,
那里距离远,且人流稀少,而且能看到整个门口大街。
再者,城门守卫这般森严有何用?
难不成真有人敢攻打皇城?
有这等兵力,不如分散到皇城各个角落,
让所有人无论走到哪,都能看到禁军身影。
既能震慑宵小,也能营造紧张氛围,
即便有人心存谋划,也需收敛几分。
最重要的是,为何不对朝中大臣搜身?
如今都已这般局面,还需顾及什么体面吗?”
一连串的问题让郭镇哑口无言。
即便皇城防务是他亲自参与、苦心经营的,
可也不得不承认,身旁这位陆大人说得极对!
尤其是宫门处那许多禁军,
仔细一想,似乎真没什么实际用处。
“陆大人,我这就将此事上禀!”
陆云逸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四周,
只觉这宫墙格外压抑,甚至处处透着危险。
“敌人在内不在外,事情难办是必然的,但再难办,也得办。”
“明白了。”
武英殿内,朱元璋正靠在椅上闭目养神,
桌上摊开的文书足有十几本,皆是未批阅的棘手公文。
身旁的大太监大气都不敢出,默默站在不远处,眼神警示着殿内宫女、太监,
让他们安分些,莫要触了龙颜。
这时,淡淡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一名小太监快步走入。
大太监连忙迎了上去。
“公公,陆大人已到殿外。”
“好,知道了。”
大太监返回上首,见陛下仍双眸紧闭,
正犹豫该不该叫醒他,
朱元璋沉稳沙哑的声音却突然响起。
“谁来了?”
大太监一个哆嗦,连忙躬身回话。
“回禀陛下,是北平行都司的陆大人到了,如今就在殿外。”
朱元璋猛地睁开眼,眸中锐利一闪而过。
“让他进来。”
“是!”
不多时,身穿朝服的陆云逸快步走进武英殿。
他行进间步子规整,不大不小,
浑身透着一股刻板劲儿,与他年轻的年纪颇为不符。
“臣陆云逸,拜见陛下!”
朱元璋坐在上首,静静打量着他,
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长途奔袭的疲惫,以及一丝沉重。
“辽东的事进展如何?”
“回禀陛下,辽东与大宁的道路已开始修缮,
大宁城也在积极筹备,如今已然动工。
双方相向施工,若工程顺利,明年年底便能修通!”
朱元璋眼中赞赏一闪而逝,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张构弹劾你擅自在边境动兵,还与潘敬一同向高丽索要钱财,可有此事?”
“回禀陛下,并无此事,
修路所用银钱,乃是朝廷调拨、地方大户筹措,再加上向外拆借而来。
臣曾测算过,这条道路需白银二十七万两,
除却朝廷调拨的十万两,
两地都司只需筹措十七万两,便能确保工程顺利。
且北平行都司、辽东都司向来是百姓安居之地,赋税充足,完全能从容应对这笔开支。”
话音落下,朱元璋身旁的大太监连忙低下头,
心中暗自佩服这位陆大人睁眼说瞎话的本事。
若是大宁、辽东都算安稳,那这天下岂不是早就太平盛世了?
“呵呵.”
朱元璋嗤笑一声,语气平淡。
“年纪轻轻,倒学会了满嘴胡言,等过些日子张构回来了,你与他当面对质吧。”
“是,陛下。”
陆云逸躬身一拜,与他预想的相差不大,
作为坚定的迁都支持者,
只要他不犯谋逆大罪,其他事情皆有转圜余地。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局势下,
这份立场,更显可贵。
“给他搬个座,等韩宜可来了,你在旁旁听。”朱元璋淡淡开口。
陆云逸正疑惑间,
一旁的大太监已动身,端着一个软座走了过来。
陆云逸也不客套,直接坐下。
他本想与陛下说说边疆防务,
可见朱元璋又开始批阅文书,便也不再多言。
沉闷的气氛在武英殿内弥漫,时间转眼过了两刻钟。
就在陆云逸渐生困意时,
韩宜可手持几本文书,步伐匆匆地走进来。
陆云逸循声望去,眼睛顿时瞪大,
这人是谁?
只见眼前的老者须发皆白,
身形干瘦如枯骨,走路摇摇晃晃。
若不是身上那件绯色官袍,
陆云逸几乎要以为是田间劳作的老农。
去年他离京时,韩宜可还是意气风发、精神饱满的模样,如今怎会变成这般光景!
韩宜可也看到了坐在软椅上的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震惊,脚步不由自主地放慢。
旋即他像是看到救星一般,瞬间激动起来,步子又重新加快!
“臣韩宜可,拜见陛下!”
朱元璋放下朱笔,从一旁拿起一本厚厚的账册放在身前,头也没抬地说道:
“起来吧,把最近京城发生的事说说。”
“是!”
韩宜可神情郑重,打开手中文书。
陆云逸也站起身来,
他知道.韩宜可接下来的话,是说给他听的。
深吸一口气,韩宜可沉声道:
“陛下,自太子离京后,整个应天的田亩价格应声下跌。
京城附近的田亩,跌幅已超四成。
京畿八县的田亩.情况严重的,跌幅甚至过了七成!
民间百姓怨声四起!”
“而且,根据市易司统筹,整个应天城的房舍价格也同步下跌。
最为靠近皇城的几条巷子,房价已跌破三成。
其他区域更甚,跌幅已超五成。
如今整个京城的商贾都人心惶惶,
还有些近期购房的百姓,跑到京府讨公道,直言要退房。”
陆云逸眉头紧皱,不过此事也在意料之中。
迁都的风声一传出来,最先受影响的,便是田产、房舍。
韩宜可继续说道,这一次,他双眸闪烁,浑身透着一股危险气息。
“陛下,京中最近还出了些怪事。
整个京府衙门,整整三日没有一笔房舍买卖的登记造册。
田亩交易,更是已中断五日!
臣觉得,即便城中人心惶惶,
可坐拥百万人的应天城,也不至于连一例登记都没有!”
“所以臣断定,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臣已拜托京府及三司,严查其中蹊跷,但目前尚未查到任何线索。”
“倒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杜萍萍给臣透了个消息,
城中各家牙行附近,多了些陌生面孔。
但凡有人去牙行问询,都会被阻拦!
甚至有些村落,百姓都不能出村。
有人去京府报官,却无人理会!”
“臣恳请陛下严令三司彻查!
此事背后,必然有人串联勾结、暗中操控,目的就是制造恐慌。
据臣所知,已有不少百姓准备将手中田亩**卖给地方大户。”
上首的朱元璋没有任何反应,
只是眉毛微微一挑,眼中已满是戾气!
陆云逸全程听完,脸色愈发凝重。
这等情况,就算是**也知道其中有鬼!
可即便如此,对方能有这般能量与手腕,还是让他十分震惊,
也更理解了陛下与太子想要迁都的心思,
在别人的地盘上,连觉都睡不安稳!
相比于那些盘根错节的地方大户,
大明朝廷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若是换个软弱皇帝,恐怕政令都出不了京城。
深吸一口气,陆云逸躬身一拜。
“陛下,此等有组织、有预谋的作乱,
朝廷绝不能容忍其放肆,必须严加惩办!”
上首的朱元璋依旧没有说话,
但一旁站立的韩宜可已读懂了陛下的意思,沉声开口:
“陆大人,本官以为,当务之急是先让京城的田亩、房舍市场恢复正常。
如今这般光景,整个京城的百姓、商贾都人心惶惶,就像.就像”
韩宜可瞥了一眼上首的皇帝,换了个委婉的说法:
“就像是京城要跑了一般。”
陆云逸明白了,这是要恢复京城百姓的信心,
至少不能让迁都与朝堂争斗,扰乱人心。
若是百姓与商贾都觉得迁都是坏事,
那这都城,恐怕真就迁不成了。
深吸一口气,陆云逸沉声道:
“韩大人所言极是,的确该先恢复京城臣民的信心。
再这般萎靡下去,即便百官原本支持朝廷,也会变得犹豫,不敢再做出头鸟。”
直到此时,上首的朱元璋才缓缓开口。
“张构上疏弹劾你,都察院的差事便先放一放吧。
市易司成立近一年,至今没有主官,你去做司正,把这差事担起来。”
瞬间!
韩宜可呆愣当场,眼中满是兴奋与激动!
终于!终于有上官了!
这段日子,他以市易司副司正的身份,
干的全是冲锋陷阵的苦活。
在京中,他的名声早已臭不可闻,
走到哪都有人避之不及,这让他憋闷不已。
尤其是市易司的差事本就难办,
要将赚钱的买卖收归司中,凭他一己之力根本做不到。
他日夜盼着,衙门能来个真正的主官!
如今,主官不仅来了,
还是个在商贾之道上颇有本事的人,韩宜可心中简直乐开了花。
一旁的陆云逸见他笑得合不拢嘴,神情有些怪异。
“臣遵旨!”
“臣斗胆发问,陛下希望京中的田亩、房舍市场,变成什么样子?”
朱元璋眼睛微微眯起,在陆云逸身上打量片刻,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沉声说道:
“京中商贸萎靡,想要根治非一日之功,先恢复原样即可。”
“臣遵旨!”
陆云逸再次躬身一拜,又接着说道:
“臣斗胆求一道旨意,若是市易司的钱财不够用,还请陛下予以支援。
臣可以保证,钱财最终会分文不少地归还!”
“内帑钱财,随意取用。”
朱元璋的声音没有丝毫波动,仿佛说的不是自己的钱,
“多谢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恢复京畿田亩、房舍的正常交易。”
这时,一旁的韩宜可反应过来,替陛下问出了心中疑惑,
“陆大人,敢问多久能见效?又打算用何种办法?”
陆云逸沉声道:
“若是只想恢复原样,半月时间便可做到。
但此事.必然有逆党在背后浑水摸鱼,
若是想让他们损失惨重,
还需慢慢谋划,恐怕要一个月到两个月。
至于具体方法,且等臣看过市易司与京府的各类文书后,再做定夺。”
韩宜可愣在当场,竟忘了顾及体面,语气满是震惊。
“还能反攻?”
“韩大人,你我皆是朝廷官员,怎能说这般丧气话?
朝廷办事从没有办不成的,只看有没有决心。”
“好!好一个只看决心!”
朱元璋凝重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松动,淡淡的笑容浮了上来。
“陆云逸,把事情办好,朕重重有赏!”
“多谢陛下,若无其他要事,臣先行告退。”
朱元璋挥了挥手。
韩宜可也连忙躬身行礼。
“臣告退”
二人快步走出武英殿。
朱元璋望着他们的背影,眼窝深邃,嘴唇微抿,浑身散发出浓烈杀气!
(本章完)
还不等他换洗完干净衣物,
整个京城的六部九卿及诸位都督,便都知道他回来了。
不知为何,一众大人心中突兀生出一阵警惕。
这年轻人最擅长的便是折腾,
如今宫中将他召回,想来不会是什么好事。
与此同时,陆云逸在府邸中清洗身子,换上崭新朝服。
除却黝黑干裂的脸颊与深陷的眼窝,
他倒不像是领兵打仗的将领,反倒像刚参加完科举的学子。
莲花楼的管事苏晚蘅正帮他系着腰带,整个人兴奋异常,脸颊红扑扑的,眼中满是喜悦。
“大人,您怎么突然回来了?
让奴家都没个准备,也没好好打扮。”
陆云逸笑了笑,抬手揉了揉她的小脑袋。
“京中有急事,没来得及通传,你在莲花楼做得如何?可还轻松?”
苏晚蘅连连点头。
“大人,奴家清闲得很。”
“那就好,别累着。去吩咐备马吧,我要进宫。”
“是,大人.”
不多时,十几匹战马离开了西安门三条巷。
这里距皇城仅一条街之遥,
陆云逸以最快速度赶到宫门口,
一眼便望见身穿银甲、在门口等候的郭镇及他身边的军卒。
陆云逸粗略一打量,脸色凝重,
相较于以往,皇城门口的守卫至少增加了一倍。
而且,不远处的哨塔上,也有军卒手持万里镜观察。
事关朝廷威严,这在以往是绝不允许的,
毕竟宫中都是位高权重的大人,需要顾及隐私。
显然,如今这局面,已无需再顾忌这些。
“陆大人,跟我来吧。”
郭镇在前方引路,正要带他进入皇宫,
可到了门口,陆云逸却看了看左右侍卫,语气带着几分疑惑:
“不需要检查一二吗?”
郭镇一愣,呆呆地站在原地,一种从未有过的荒谬感涌上心头。
这个问题,完全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陆大人,您是二品大员,无须搜查。”
陆云逸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虽跟着郭镇走进皇城,他却始终在沉思。
行至御道中,望着两侧朱红宫墙与远处巍峨大殿,陆云逸终究还是开口了。
“皇城乃机要重地,即便是朝廷大员,也该仔细搜查,
杜绝携带对朝堂不利之物入内,尤其是在这等关键时候。
散衙之后,你去趟太子府,我曾给太子呈过一本关于府邸防务的书册,你们取回来看看。
至少方才的宫门处,便有诸多疏漏。”
郭镇眼中闪过疑惑,
没想到眼前这人竟还为太子府谋划过防务。
“多谢陆大人,敢问门口有哪些疏漏?
若是可以卑职稍后便派人整改。”
“哨塔与瞭望台修得太过明显,不过也无需改动,
只需在其他地方增设几个隐秘观测点即可。
正南方向要设一个易被察觉的观测点,用作诱饵,
那里最为显眼,稍懂军镇防务的人都能找到。
真正的观测点设在西侧钟楼上,
那里距离远,且人流稀少,而且能看到整个门口大街。
再者,城门守卫这般森严有何用?
难不成真有人敢攻打皇城?
有这等兵力,不如分散到皇城各个角落,
让所有人无论走到哪,都能看到禁军身影。
既能震慑宵小,也能营造紧张氛围,
即便有人心存谋划,也需收敛几分。
最重要的是,为何不对朝中大臣搜身?
如今都已这般局面,还需顾及什么体面吗?”
一连串的问题让郭镇哑口无言。
即便皇城防务是他亲自参与、苦心经营的,
可也不得不承认,身旁这位陆大人说得极对!
尤其是宫门处那许多禁军,
仔细一想,似乎真没什么实际用处。
“陆大人,我这就将此事上禀!”
陆云逸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四周,
只觉这宫墙格外压抑,甚至处处透着危险。
“敌人在内不在外,事情难办是必然的,但再难办,也得办。”
“明白了。”
武英殿内,朱元璋正靠在椅上闭目养神,
桌上摊开的文书足有十几本,皆是未批阅的棘手公文。
身旁的大太监大气都不敢出,默默站在不远处,眼神警示着殿内宫女、太监,
让他们安分些,莫要触了龙颜。
这时,淡淡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一名小太监快步走入。
大太监连忙迎了上去。
“公公,陆大人已到殿外。”
“好,知道了。”
大太监返回上首,见陛下仍双眸紧闭,
正犹豫该不该叫醒他,
朱元璋沉稳沙哑的声音却突然响起。
“谁来了?”
大太监一个哆嗦,连忙躬身回话。
“回禀陛下,是北平行都司的陆大人到了,如今就在殿外。”
朱元璋猛地睁开眼,眸中锐利一闪而过。
“让他进来。”
“是!”
不多时,身穿朝服的陆云逸快步走进武英殿。
他行进间步子规整,不大不小,
浑身透着一股刻板劲儿,与他年轻的年纪颇为不符。
“臣陆云逸,拜见陛下!”
朱元璋坐在上首,静静打量着他,
能感受到他身上那股长途奔袭的疲惫,以及一丝沉重。
“辽东的事进展如何?”
“回禀陛下,辽东与大宁的道路已开始修缮,
大宁城也在积极筹备,如今已然动工。
双方相向施工,若工程顺利,明年年底便能修通!”
朱元璋眼中赞赏一闪而逝,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张构弹劾你擅自在边境动兵,还与潘敬一同向高丽索要钱财,可有此事?”
“回禀陛下,并无此事,
修路所用银钱,乃是朝廷调拨、地方大户筹措,再加上向外拆借而来。
臣曾测算过,这条道路需白银二十七万两,
除却朝廷调拨的十万两,
两地都司只需筹措十七万两,便能确保工程顺利。
且北平行都司、辽东都司向来是百姓安居之地,赋税充足,完全能从容应对这笔开支。”
话音落下,朱元璋身旁的大太监连忙低下头,
心中暗自佩服这位陆大人睁眼说瞎话的本事。
若是大宁、辽东都算安稳,那这天下岂不是早就太平盛世了?
“呵呵.”
朱元璋嗤笑一声,语气平淡。
“年纪轻轻,倒学会了满嘴胡言,等过些日子张构回来了,你与他当面对质吧。”
“是,陛下。”
陆云逸躬身一拜,与他预想的相差不大,
作为坚定的迁都支持者,
只要他不犯谋逆大罪,其他事情皆有转圜余地。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局势下,
这份立场,更显可贵。
“给他搬个座,等韩宜可来了,你在旁旁听。”朱元璋淡淡开口。
陆云逸正疑惑间,
一旁的大太监已动身,端着一个软座走了过来。
陆云逸也不客套,直接坐下。
他本想与陛下说说边疆防务,
可见朱元璋又开始批阅文书,便也不再多言。
沉闷的气氛在武英殿内弥漫,时间转眼过了两刻钟。
就在陆云逸渐生困意时,
韩宜可手持几本文书,步伐匆匆地走进来。
陆云逸循声望去,眼睛顿时瞪大,
这人是谁?
只见眼前的老者须发皆白,
身形干瘦如枯骨,走路摇摇晃晃。
若不是身上那件绯色官袍,
陆云逸几乎要以为是田间劳作的老农。
去年他离京时,韩宜可还是意气风发、精神饱满的模样,如今怎会变成这般光景!
韩宜可也看到了坐在软椅上的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震惊,脚步不由自主地放慢。
旋即他像是看到救星一般,瞬间激动起来,步子又重新加快!
“臣韩宜可,拜见陛下!”
朱元璋放下朱笔,从一旁拿起一本厚厚的账册放在身前,头也没抬地说道:
“起来吧,把最近京城发生的事说说。”
“是!”
韩宜可神情郑重,打开手中文书。
陆云逸也站起身来,
他知道.韩宜可接下来的话,是说给他听的。
深吸一口气,韩宜可沉声道:
“陛下,自太子离京后,整个应天的田亩价格应声下跌。
京城附近的田亩,跌幅已超四成。
京畿八县的田亩.情况严重的,跌幅甚至过了七成!
民间百姓怨声四起!”
“而且,根据市易司统筹,整个应天城的房舍价格也同步下跌。
最为靠近皇城的几条巷子,房价已跌破三成。
其他区域更甚,跌幅已超五成。
如今整个京城的商贾都人心惶惶,
还有些近期购房的百姓,跑到京府讨公道,直言要退房。”
陆云逸眉头紧皱,不过此事也在意料之中。
迁都的风声一传出来,最先受影响的,便是田产、房舍。
韩宜可继续说道,这一次,他双眸闪烁,浑身透着一股危险气息。
“陛下,京中最近还出了些怪事。
整个京府衙门,整整三日没有一笔房舍买卖的登记造册。
田亩交易,更是已中断五日!
臣觉得,即便城中人心惶惶,
可坐拥百万人的应天城,也不至于连一例登记都没有!”
“所以臣断定,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臣已拜托京府及三司,严查其中蹊跷,但目前尚未查到任何线索。”
“倒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杜萍萍给臣透了个消息,
城中各家牙行附近,多了些陌生面孔。
但凡有人去牙行问询,都会被阻拦!
甚至有些村落,百姓都不能出村。
有人去京府报官,却无人理会!”
“臣恳请陛下严令三司彻查!
此事背后,必然有人串联勾结、暗中操控,目的就是制造恐慌。
据臣所知,已有不少百姓准备将手中田亩**卖给地方大户。”
上首的朱元璋没有任何反应,
只是眉毛微微一挑,眼中已满是戾气!
陆云逸全程听完,脸色愈发凝重。
这等情况,就算是**也知道其中有鬼!
可即便如此,对方能有这般能量与手腕,还是让他十分震惊,
也更理解了陛下与太子想要迁都的心思,
在别人的地盘上,连觉都睡不安稳!
相比于那些盘根错节的地方大户,
大明朝廷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若是换个软弱皇帝,恐怕政令都出不了京城。
深吸一口气,陆云逸躬身一拜。
“陛下,此等有组织、有预谋的作乱,
朝廷绝不能容忍其放肆,必须严加惩办!”
上首的朱元璋依旧没有说话,
但一旁站立的韩宜可已读懂了陛下的意思,沉声开口:
“陆大人,本官以为,当务之急是先让京城的田亩、房舍市场恢复正常。
如今这般光景,整个京城的百姓、商贾都人心惶惶,就像.就像”
韩宜可瞥了一眼上首的皇帝,换了个委婉的说法:
“就像是京城要跑了一般。”
陆云逸明白了,这是要恢复京城百姓的信心,
至少不能让迁都与朝堂争斗,扰乱人心。
若是百姓与商贾都觉得迁都是坏事,
那这都城,恐怕真就迁不成了。
深吸一口气,陆云逸沉声道:
“韩大人所言极是,的确该先恢复京城臣民的信心。
再这般萎靡下去,即便百官原本支持朝廷,也会变得犹豫,不敢再做出头鸟。”
直到此时,上首的朱元璋才缓缓开口。
“张构上疏弹劾你,都察院的差事便先放一放吧。
市易司成立近一年,至今没有主官,你去做司正,把这差事担起来。”
瞬间!
韩宜可呆愣当场,眼中满是兴奋与激动!
终于!终于有上官了!
这段日子,他以市易司副司正的身份,
干的全是冲锋陷阵的苦活。
在京中,他的名声早已臭不可闻,
走到哪都有人避之不及,这让他憋闷不已。
尤其是市易司的差事本就难办,
要将赚钱的买卖收归司中,凭他一己之力根本做不到。
他日夜盼着,衙门能来个真正的主官!
如今,主官不仅来了,
还是个在商贾之道上颇有本事的人,韩宜可心中简直乐开了花。
一旁的陆云逸见他笑得合不拢嘴,神情有些怪异。
“臣遵旨!”
“臣斗胆发问,陛下希望京中的田亩、房舍市场,变成什么样子?”
朱元璋眼睛微微眯起,在陆云逸身上打量片刻,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沉声说道:
“京中商贸萎靡,想要根治非一日之功,先恢复原样即可。”
“臣遵旨!”
陆云逸再次躬身一拜,又接着说道:
“臣斗胆求一道旨意,若是市易司的钱财不够用,还请陛下予以支援。
臣可以保证,钱财最终会分文不少地归还!”
“内帑钱财,随意取用。”
朱元璋的声音没有丝毫波动,仿佛说的不是自己的钱,
“多谢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恢复京畿田亩、房舍的正常交易。”
这时,一旁的韩宜可反应过来,替陛下问出了心中疑惑,
“陆大人,敢问多久能见效?又打算用何种办法?”
陆云逸沉声道:
“若是只想恢复原样,半月时间便可做到。
但此事.必然有逆党在背后浑水摸鱼,
若是想让他们损失惨重,
还需慢慢谋划,恐怕要一个月到两个月。
至于具体方法,且等臣看过市易司与京府的各类文书后,再做定夺。”
韩宜可愣在当场,竟忘了顾及体面,语气满是震惊。
“还能反攻?”
“韩大人,你我皆是朝廷官员,怎能说这般丧气话?
朝廷办事从没有办不成的,只看有没有决心。”
“好!好一个只看决心!”
朱元璋凝重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松动,淡淡的笑容浮了上来。
“陆云逸,把事情办好,朕重重有赏!”
“多谢陛下,若无其他要事,臣先行告退。”
朱元璋挥了挥手。
韩宜可也连忙躬身行礼。
“臣告退”
二人快步走出武英殿。
朱元璋望着他们的背影,眼窝深邃,嘴唇微抿,浑身散发出浓烈杀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