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行都司,大宁城!
临近过年,整座城池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尽管冬日寒风如刀割般凛冽,吹在脸上生疼,
但依旧无法吹散人们心中的热乎劲儿!
城中街道张灯结彩,大红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在寒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温暖光芒。
街边店铺里,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店主伙计们站在门口,
热情地招呼着过往行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所有商贾都知道,今年是百姓们最有钱的一年,都盼着能在这段日子里多赚点!
孩子们穿着崭新棉衣,不畏寒冷嬉笑玩耍,
手中拿着各种小玩具,追逐打闹。
一会儿又好奇地凑到摊位前,
看着那些新奇玩意儿,眼睛里闪烁着兴奋。
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
如同银铃般在空气中回荡,为这寒冷冬日增添了几分生机。
年轻的姑娘们穿着从江南运来布匹做成的鲜艳衣裳,
头戴精致发饰,结伴而行,在街头巷尾穿梭。
小伙子们则三五成群扛着年货,
迈着轻快步伐,脸上洋溢着笑容,朝家中走去!
冬日的寒冷让大地都变得僵硬,呼出的气息瞬间就能化作白色雾气,
但大宁城的百姓们不惧严寒!
只因其心中有一团火!
都司衙门,陆云逸最近的心情极好。
临近年关,事情虽然多,
但一众官员与吏员干活的速度变快了不少,
都等着早点干完,早歇息,早发赏钱。
他也得到了为数不多的清闲,
此刻,他正在经历司中,查看诸多学子这段日子测算的生产总值。
因为经历司都是文书,屋内没有炭火,而是烧在外面,
再由铁壶连通火炉,不停地烧煮热水,以此来提供温度,像是暖气片。
陆云逸身着一袭黑色锦袍,身姿挺拔地坐在书桌前,
手中拿着一份文书,仔细地看着。
他的眼神专注,时而微微皱眉,时而又轻轻点头。
“不错,不错,测算得十分精准,你们这段时间辛苦了。”
陆云逸放下手中文书,抬起头来,
看向站在一旁的学子们,脸上露出了赞许。
学子们听到夸奖,脸上纷纷露出了惊喜笑容。
他们连忙躬身行礼,齐声说道:
“多谢大人夸奖,这都是我等应该做的。”
夏元吉鼓起勇气,向前一步,说道:
“大人,我等初来乍到,
本以为会遇到诸多困难,没想到进展得如此顺利。
学生可以肯定,生产总值就是衡量一个都司是好是坏的标准!”
其他人纷纷点头。
陆云逸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你们能有这样的认识,本官很是欣慰。
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将条条框框写在纸上,而不是只凭感觉。
测算生产总值之事,不仅关乎都司发展,更关乎朝廷对地方的治理。
你们能够认真对待,用心测算。
日后,还需继续努力,不可有丝毫懈怠。”
学子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和决心:
“大人放心,我等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大人期望。”
不少人看着眼前的年轻大人,
早就听闻,北平行都司的大人年少有为,是冲在变革最前方的人。
这几日接触下来,果然名不虚传。
旁人二十多岁成为一地大员,所说所做都能影响朝廷,
而他们二十多岁还在苦苦寻求入仕机会。
这等差别,让他们涌出一股自惭形秽。
这时,亲卫巩先之匆匆走了进来。
他行色匆匆,快步走到陆云逸身边,轻声说道:
“大人,辽东来信了,加急。”
陆云逸眼神微微一凝,他站起身来,说道:
“走,回衙房。”
一行人迅速来到衙房,陆云逸坐在书桌前,缓缓打开信件。
第一封信是许成写的,上面详细地记载了辽东乱象。
信中提到,哗变了。
都司虽然最终平息了哗变,但修路之事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而且都指挥使潘敬也差点死了。
陆云逸看完许成的信,眉头紧紧皱起,脸色变得古怪万分。
“辽东还有逆党?”
陆云逸情不自禁地吐出了一句话,
让不远处的亲卫面面相觑。
阴暗事情见得多了,陆云逸不想往这方面想,
但架不住事情来得太巧,早不哗变晚不哗变,就在刚要开始修路时哗变,还将都司掏空.
这若是巧合,陆云逸就能找块豆腐撞死。
他沉默了许久,把上面的来龙去脉都看了一遍。
又打开潘敬的信,信上只有简短的一行字:
[陆大人上次所说之事,本官答应了,还请尽快施为。]
陆云逸看着这几个字,眼窝深邃,陷入沉思。
他知道,潘敬写这些,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挣扎权衡。
辽东的复杂局面,潘敬无法掌控,其内部的反对势力,让他寸步难行。
否则不会这么快就改变主意。
陆云逸思忖了许久,抬头看向巩先之:
“黑鹰回来了吗?”
“回禀大人,刘大人还未回来,算算时间现在应该在城外的屯田卫清点剩余粮草。”
“昂,他回来后记得让他来见我。”
“是!”
吩咐完,陆云逸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若有所思:
“李大人在衙门吗?”
“回禀大人,李大人去城外榷场了,
临近过年,草原来了不少人,李大人在主持局面。”
“阿速呢?”
“阿速大人今早带人出城了,说是要去十多里外的村落,加固防务。”
“张斌和段正则也不在吧。”
“张大人、段大人与孙老去城外田里了,
说是要趁着各地指挥使来大宁城这段工夫,好好钻研一下怎么种地。”
陆云逸挠了挠头,
他忽然觉得,自己成了都司里最清闲的人。
“行了,既然这么清闲,就去库房看看,
银子都准备好了吧,别到时候准备发钱了,库房还空空如也。”
巩先之一听要去库房,一下子笑了起来:
“大人放心,库房的银子早就准备好了,
一应赏钱名册听说也在制定,估计这两日就能好。”
“嗯走,去看看。”
陆云逸带着巩先之,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了都司库房。
库房外,十几名守卫身姿笔挺,如松般站立。
见陆云逸到来,连忙躬身行礼,声音洪亮:
“大人!”
陆云逸微微颔首,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满意地点点头:
“你们辛苦了,今年的赏钱都有!都有啊!”
“是,大人!”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在寒风中回荡,但带着一股热浪。
库房大门缓缓打开,一股淡淡铜锈味扑面而来。
陆云逸迈步走近,库房内灯火通明,
一排排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大木箱。
木箱上贴着封条,上面用朱砂写着“封存”二字。
巩先之快步走到一个木架前,指着上面的木箱说道:
“大人,这些箱子里装的都是现银,一共十五万两。”
陆云逸走到木架前,
伸手轻轻**着木箱,感受着那粗糙纹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嘴角微微上扬:
“打开看看。”
巩先之应了一声,从库房管事手中接过钥匙,轻轻一转。
“咔嗒”一声,锁开了。
他缓缓打开木箱,一箱白花花的银子在烛火下闪烁着耀眼光芒。
陆云逸蹲下身子,拿起一块银子,放在手中掂了掂,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不错,成色十足。”
“来,账本。”
管事上前,恭敬地将账本递了过来,管事在一旁轻声道:
“大人,这些银子一部分是城中作乱商贾交的罚款,
您是不知道,他们送银子来的时候,比以往缴纳税款的时候痛快多了!”
“另一部分银子是前些日子收购商行赚的银钱,
经历司的伍大人神机妙算,收购商行经过一番整顿,
重新开业后生意火爆,赚了不少银子,都在这了。”
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一边看着账本,一边说:
“做得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贸发展是都司不能忽视的重要一环。
只有商业繁荣,百姓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另外的呢?”
管事指着不远处的几个木箱说道:
“还有一部分是与北平踏雪商行合作赚的钱,昨日刚刚送来。”
“哦?踏雪商行的人来了?人在哪?”
巩先之轻声开口:
“回禀大人,石掌柜目前正在处置城中商行一事,说是处置完事情后,会来拜见。”
“昂”
陆云逸点了点头,继续翻看文书:
“商税的银子在哪?”
“这大人在这。”
管事带着他来到库房最里边角落,这里堆放着十几个大箱子。
“大人,这些银子刚刚送来,还没有清点,
小人准备等其他商行的商税都送来后,一并清点,顺便将这些银子都洗一洗。”
陆云逸点了点头:
“这些估摸着有多少?”
“大人,至少有六万两,城中一些大户商行还未送来,会比这时多不少。”
听闻此言,陆云逸眉头微皱:
“收三成的税,只有这么点?”
管事将腰弯得更下了,低声道:
“大人,缴纳的商税、车马税,大多是三十税一。
而对外的商贾只有城中那十几家大户。
如今只有米氏、崔氏、胡氏送来了税款,以后还多着呢,大人。”
“昂,这还差不多。”
陆云逸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都司冒着大不韪与草原做生意,若忙活半年只有这么点银子,
这生意还不如去抢呢,
让他们抓紧送来,磨磨蹭蹭的是个什么劲,别弄得临近过年上上下下都过来测算。”
“是大人,小人立刻去催。”
“对了,你放点风出去,说今年的赏钱不涨。”
“啊?”
管事有些震惊,若是没记错,前些日子的文书已经说了,
相较于去年,赏钱至少要涨三成。
“就这么办,一压一抬方为正道。”
陆云逸摆了摆手,事情就这么定下。
又在库房里转了一圈,仔细查看了账目,确认无误后,陆云逸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这些银子要妥善保管,
等赏钱名册制定好,就尽快发放下去,让大家都过个好年,也有个惊喜。”
管事笑着说道: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安排妥当。”
临近傍晚,天色渐暗,
夕阳的余晖消失不见,尽数被厚厚的云层遮挡。
大宁城街道上的热闹氛围却丝毫不减,人们正忙着为过年做最后准备。
都司衙门里,陆云逸正坐在书房中,吃着干果,优哉游哉地看着兵书。
亲卫巩先之匆匆走进书房,躬身行礼道:
“大人,踏雪商行的石掌柜带着儿子石白枫前来拜访。”
陆云逸微微抬起头,放下手中的书,说道:
“请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石煜带着石白枫走进书房。
石煜身着一袭灰色场袍,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精明干练。
石白枫则穿着一件白色狐裘,面容清秀,眼神中带着几分拘谨,紧紧跟在父亲身后。
“许久未见,大人安好。”
石煜拱手行礼,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
陆云逸笑着迎上前去,说道:
“石掌柜,别来无恙啊,快请坐。”
说着,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石煜拉着石白枫坐下,
陆云逸也在一旁坐下,亲卫端上茶水后,退了出去。
陆云逸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说道:
“石掌柜前来,想必是有好消息吧。”
石煜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陆大人果然料事如神,今日前来,
一是给大人拜个早年,二是有一件大喜事要与大人分享。”
“说来听听。”
陆云逸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
石煜清了清嗓子,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说道:
“大人,您之前让我们商行推广的缝纫机,在北平可是大杀四方啊!
工坊铺子用了缝纫机后,效率提高数倍不止,成本大大降低,利润翻了好几番。
如今京中有不少人在打探,踏雪商行是如何做的。”
陆云逸听着石煜的讲述,脸上露出了欣慰笑容:
“缝纫机能有如此好的市场反响,乃意料之中。
不过,这其中也离不开踏雪商行的精心运营啊。”
石煜连忙摆手,说道:
“大人过奖,这都是大人您高瞻远瞩。
若不是大人您将缝纫机生意交给我们商行,我们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大展拳脚。”
陆云逸笑了笑,说道:
“不必谦虚,这是互利共赢。”
“大人,还有一件事,
燕王府曾在商行下过几个军中过冬用衣的单子,商行用最快的速度交货。
燕王府也因此关注到了商行,
在小人来之前,燕王府的管事曾透露,
此事燕王殿下也知晓了,想要与我们一同做布匹生意。”
“燕王府?”
陆云逸微微一怔,心中有些惊讶,
王府如此反应迅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陆云逸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说道:
“这是好事,与燕王府合作,对踏雪商行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到时候找个合适的机会,将缝纫机推出去。”
此话一出,石煜和石白枫脸色都有些古怪。
对于眼前这位大人,他们是摸不透也看不透,
这么好的一个赚钱生意,这才用了不到半年,居然要主动暴露出去
石煜微微欠身,脸上带着几分犹豫:
“大人,缝纫机若过早暴露出去,
恐怕会引来诸多竞争,对商行后续发展不利啊。
依小人看,不妨再等些时日,
等商行站稳脚跟,再做打算也不迟。”
陆云逸轻轻摆了摆手,神色从容,说道:
“石掌柜,目光要放长远些。
缝纫机虽能带来一时之利,但若仅局限于咱们手中,所能创造的财富终究有限。
生意想要做大,就不能看眼前之利。”
石煜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还是有些担忧:
“大人所言极是,只是小人担心,
一旦缝纫机技术外流,会有一些商贾恶意压价,扰乱秩序。
到那时,不仅商行利益受损,恐怕也会影响都司商贸。”
“放心吧,布匹加工能赚的钱终究有限。
等缝纫机铺开,布匹加工的利润越来越少。
到了那时候,都司可以与踏雪商行、燕王府合作开办工坊,生产缝纫机,
将其销到大江南北,这个钱才是大头。”
石煜有些狐疑,但眼前大人还未错过,便点了点头:
“既然大人如此说了,那踏雪商行全力配合!”
(本章完)
临近过年,整座城池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尽管冬日寒风如刀割般凛冽,吹在脸上生疼,
但依旧无法吹散人们心中的热乎劲儿!
城中街道张灯结彩,大红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在寒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温暖光芒。
街边店铺里,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店主伙计们站在门口,
热情地招呼着过往行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所有商贾都知道,今年是百姓们最有钱的一年,都盼着能在这段日子里多赚点!
孩子们穿着崭新棉衣,不畏寒冷嬉笑玩耍,
手中拿着各种小玩具,追逐打闹。
一会儿又好奇地凑到摊位前,
看着那些新奇玩意儿,眼睛里闪烁着兴奋。
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
如同银铃般在空气中回荡,为这寒冷冬日增添了几分生机。
年轻的姑娘们穿着从江南运来布匹做成的鲜艳衣裳,
头戴精致发饰,结伴而行,在街头巷尾穿梭。
小伙子们则三五成群扛着年货,
迈着轻快步伐,脸上洋溢着笑容,朝家中走去!
冬日的寒冷让大地都变得僵硬,呼出的气息瞬间就能化作白色雾气,
但大宁城的百姓们不惧严寒!
只因其心中有一团火!
都司衙门,陆云逸最近的心情极好。
临近年关,事情虽然多,
但一众官员与吏员干活的速度变快了不少,
都等着早点干完,早歇息,早发赏钱。
他也得到了为数不多的清闲,
此刻,他正在经历司中,查看诸多学子这段日子测算的生产总值。
因为经历司都是文书,屋内没有炭火,而是烧在外面,
再由铁壶连通火炉,不停地烧煮热水,以此来提供温度,像是暖气片。
陆云逸身着一袭黑色锦袍,身姿挺拔地坐在书桌前,
手中拿着一份文书,仔细地看着。
他的眼神专注,时而微微皱眉,时而又轻轻点头。
“不错,不错,测算得十分精准,你们这段时间辛苦了。”
陆云逸放下手中文书,抬起头来,
看向站在一旁的学子们,脸上露出了赞许。
学子们听到夸奖,脸上纷纷露出了惊喜笑容。
他们连忙躬身行礼,齐声说道:
“多谢大人夸奖,这都是我等应该做的。”
夏元吉鼓起勇气,向前一步,说道:
“大人,我等初来乍到,
本以为会遇到诸多困难,没想到进展得如此顺利。
学生可以肯定,生产总值就是衡量一个都司是好是坏的标准!”
其他人纷纷点头。
陆云逸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你们能有这样的认识,本官很是欣慰。
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将条条框框写在纸上,而不是只凭感觉。
测算生产总值之事,不仅关乎都司发展,更关乎朝廷对地方的治理。
你们能够认真对待,用心测算。
日后,还需继续努力,不可有丝毫懈怠。”
学子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和决心:
“大人放心,我等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大人期望。”
不少人看着眼前的年轻大人,
早就听闻,北平行都司的大人年少有为,是冲在变革最前方的人。
这几日接触下来,果然名不虚传。
旁人二十多岁成为一地大员,所说所做都能影响朝廷,
而他们二十多岁还在苦苦寻求入仕机会。
这等差别,让他们涌出一股自惭形秽。
这时,亲卫巩先之匆匆走了进来。
他行色匆匆,快步走到陆云逸身边,轻声说道:
“大人,辽东来信了,加急。”
陆云逸眼神微微一凝,他站起身来,说道:
“走,回衙房。”
一行人迅速来到衙房,陆云逸坐在书桌前,缓缓打开信件。
第一封信是许成写的,上面详细地记载了辽东乱象。
信中提到,哗变了。
都司虽然最终平息了哗变,但修路之事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而且都指挥使潘敬也差点死了。
陆云逸看完许成的信,眉头紧紧皱起,脸色变得古怪万分。
“辽东还有逆党?”
陆云逸情不自禁地吐出了一句话,
让不远处的亲卫面面相觑。
阴暗事情见得多了,陆云逸不想往这方面想,
但架不住事情来得太巧,早不哗变晚不哗变,就在刚要开始修路时哗变,还将都司掏空.
这若是巧合,陆云逸就能找块豆腐撞死。
他沉默了许久,把上面的来龙去脉都看了一遍。
又打开潘敬的信,信上只有简短的一行字:
[陆大人上次所说之事,本官答应了,还请尽快施为。]
陆云逸看着这几个字,眼窝深邃,陷入沉思。
他知道,潘敬写这些,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挣扎权衡。
辽东的复杂局面,潘敬无法掌控,其内部的反对势力,让他寸步难行。
否则不会这么快就改变主意。
陆云逸思忖了许久,抬头看向巩先之:
“黑鹰回来了吗?”
“回禀大人,刘大人还未回来,算算时间现在应该在城外的屯田卫清点剩余粮草。”
“昂,他回来后记得让他来见我。”
“是!”
吩咐完,陆云逸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若有所思:
“李大人在衙门吗?”
“回禀大人,李大人去城外榷场了,
临近过年,草原来了不少人,李大人在主持局面。”
“阿速呢?”
“阿速大人今早带人出城了,说是要去十多里外的村落,加固防务。”
“张斌和段正则也不在吧。”
“张大人、段大人与孙老去城外田里了,
说是要趁着各地指挥使来大宁城这段工夫,好好钻研一下怎么种地。”
陆云逸挠了挠头,
他忽然觉得,自己成了都司里最清闲的人。
“行了,既然这么清闲,就去库房看看,
银子都准备好了吧,别到时候准备发钱了,库房还空空如也。”
巩先之一听要去库房,一下子笑了起来:
“大人放心,库房的银子早就准备好了,
一应赏钱名册听说也在制定,估计这两日就能好。”
“嗯走,去看看。”
陆云逸带着巩先之,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了都司库房。
库房外,十几名守卫身姿笔挺,如松般站立。
见陆云逸到来,连忙躬身行礼,声音洪亮:
“大人!”
陆云逸微微颔首,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满意地点点头:
“你们辛苦了,今年的赏钱都有!都有啊!”
“是,大人!”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在寒风中回荡,但带着一股热浪。
库房大门缓缓打开,一股淡淡铜锈味扑面而来。
陆云逸迈步走近,库房内灯火通明,
一排排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大木箱。
木箱上贴着封条,上面用朱砂写着“封存”二字。
巩先之快步走到一个木架前,指着上面的木箱说道:
“大人,这些箱子里装的都是现银,一共十五万两。”
陆云逸走到木架前,
伸手轻轻**着木箱,感受着那粗糙纹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嘴角微微上扬:
“打开看看。”
巩先之应了一声,从库房管事手中接过钥匙,轻轻一转。
“咔嗒”一声,锁开了。
他缓缓打开木箱,一箱白花花的银子在烛火下闪烁着耀眼光芒。
陆云逸蹲下身子,拿起一块银子,放在手中掂了掂,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不错,成色十足。”
“来,账本。”
管事上前,恭敬地将账本递了过来,管事在一旁轻声道:
“大人,这些银子一部分是城中作乱商贾交的罚款,
您是不知道,他们送银子来的时候,比以往缴纳税款的时候痛快多了!”
“另一部分银子是前些日子收购商行赚的银钱,
经历司的伍大人神机妙算,收购商行经过一番整顿,
重新开业后生意火爆,赚了不少银子,都在这了。”
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一边看着账本,一边说:
“做得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贸发展是都司不能忽视的重要一环。
只有商业繁荣,百姓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另外的呢?”
管事指着不远处的几个木箱说道:
“还有一部分是与北平踏雪商行合作赚的钱,昨日刚刚送来。”
“哦?踏雪商行的人来了?人在哪?”
巩先之轻声开口:
“回禀大人,石掌柜目前正在处置城中商行一事,说是处置完事情后,会来拜见。”
“昂”
陆云逸点了点头,继续翻看文书:
“商税的银子在哪?”
“这大人在这。”
管事带着他来到库房最里边角落,这里堆放着十几个大箱子。
“大人,这些银子刚刚送来,还没有清点,
小人准备等其他商行的商税都送来后,一并清点,顺便将这些银子都洗一洗。”
陆云逸点了点头:
“这些估摸着有多少?”
“大人,至少有六万两,城中一些大户商行还未送来,会比这时多不少。”
听闻此言,陆云逸眉头微皱:
“收三成的税,只有这么点?”
管事将腰弯得更下了,低声道:
“大人,缴纳的商税、车马税,大多是三十税一。
而对外的商贾只有城中那十几家大户。
如今只有米氏、崔氏、胡氏送来了税款,以后还多着呢,大人。”
“昂,这还差不多。”
陆云逸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都司冒着大不韪与草原做生意,若忙活半年只有这么点银子,
这生意还不如去抢呢,
让他们抓紧送来,磨磨蹭蹭的是个什么劲,别弄得临近过年上上下下都过来测算。”
“是大人,小人立刻去催。”
“对了,你放点风出去,说今年的赏钱不涨。”
“啊?”
管事有些震惊,若是没记错,前些日子的文书已经说了,
相较于去年,赏钱至少要涨三成。
“就这么办,一压一抬方为正道。”
陆云逸摆了摆手,事情就这么定下。
又在库房里转了一圈,仔细查看了账目,确认无误后,陆云逸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这些银子要妥善保管,
等赏钱名册制定好,就尽快发放下去,让大家都过个好年,也有个惊喜。”
管事笑着说道: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安排妥当。”
临近傍晚,天色渐暗,
夕阳的余晖消失不见,尽数被厚厚的云层遮挡。
大宁城街道上的热闹氛围却丝毫不减,人们正忙着为过年做最后准备。
都司衙门里,陆云逸正坐在书房中,吃着干果,优哉游哉地看着兵书。
亲卫巩先之匆匆走进书房,躬身行礼道:
“大人,踏雪商行的石掌柜带着儿子石白枫前来拜访。”
陆云逸微微抬起头,放下手中的书,说道:
“请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石煜带着石白枫走进书房。
石煜身着一袭灰色场袍,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精明干练。
石白枫则穿着一件白色狐裘,面容清秀,眼神中带着几分拘谨,紧紧跟在父亲身后。
“许久未见,大人安好。”
石煜拱手行礼,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
陆云逸笑着迎上前去,说道:
“石掌柜,别来无恙啊,快请坐。”
说着,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石煜拉着石白枫坐下,
陆云逸也在一旁坐下,亲卫端上茶水后,退了出去。
陆云逸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说道:
“石掌柜前来,想必是有好消息吧。”
石煜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陆大人果然料事如神,今日前来,
一是给大人拜个早年,二是有一件大喜事要与大人分享。”
“说来听听。”
陆云逸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
石煜清了清嗓子,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说道:
“大人,您之前让我们商行推广的缝纫机,在北平可是大杀四方啊!
工坊铺子用了缝纫机后,效率提高数倍不止,成本大大降低,利润翻了好几番。
如今京中有不少人在打探,踏雪商行是如何做的。”
陆云逸听着石煜的讲述,脸上露出了欣慰笑容:
“缝纫机能有如此好的市场反响,乃意料之中。
不过,这其中也离不开踏雪商行的精心运营啊。”
石煜连忙摆手,说道:
“大人过奖,这都是大人您高瞻远瞩。
若不是大人您将缝纫机生意交给我们商行,我们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大展拳脚。”
陆云逸笑了笑,说道:
“不必谦虚,这是互利共赢。”
“大人,还有一件事,
燕王府曾在商行下过几个军中过冬用衣的单子,商行用最快的速度交货。
燕王府也因此关注到了商行,
在小人来之前,燕王府的管事曾透露,
此事燕王殿下也知晓了,想要与我们一同做布匹生意。”
“燕王府?”
陆云逸微微一怔,心中有些惊讶,
王府如此反应迅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陆云逸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说道:
“这是好事,与燕王府合作,对踏雪商行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到时候找个合适的机会,将缝纫机推出去。”
此话一出,石煜和石白枫脸色都有些古怪。
对于眼前这位大人,他们是摸不透也看不透,
这么好的一个赚钱生意,这才用了不到半年,居然要主动暴露出去
石煜微微欠身,脸上带着几分犹豫:
“大人,缝纫机若过早暴露出去,
恐怕会引来诸多竞争,对商行后续发展不利啊。
依小人看,不妨再等些时日,
等商行站稳脚跟,再做打算也不迟。”
陆云逸轻轻摆了摆手,神色从容,说道:
“石掌柜,目光要放长远些。
缝纫机虽能带来一时之利,但若仅局限于咱们手中,所能创造的财富终究有限。
生意想要做大,就不能看眼前之利。”
石煜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还是有些担忧:
“大人所言极是,只是小人担心,
一旦缝纫机技术外流,会有一些商贾恶意压价,扰乱秩序。
到那时,不仅商行利益受损,恐怕也会影响都司商贸。”
“放心吧,布匹加工能赚的钱终究有限。
等缝纫机铺开,布匹加工的利润越来越少。
到了那时候,都司可以与踏雪商行、燕王府合作开办工坊,生产缝纫机,
将其销到大江南北,这个钱才是大头。”
石煜有些狐疑,但眼前大人还未错过,便点了点头:
“既然大人如此说了,那踏雪商行全力配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