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回到衙房后的陆云逸一如既往地埋首于桌案文书中,

  层层堆叠的文书将他整个人都掩埋,连半个额头都看不到了。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午时初,也就是上午十一点左右。

  陆云逸放下最后一本文书,

  有些疲惫地直起腰,长叹了一口气。

  他用了两个时辰,将都司最近发生的大事儿都看了一遍,不可谓不精彩。

  官商勾结、以权谋私、杀人放火、对抗朝廷、激起民变,

  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而且每一次争斗纷争都有人身死。

  最严重的当数城北工坊着火一事。

  都司的初步调查显示,已经死了十几个草原人,

  后来经过摸排走访,才发现那处简易的皮革加工工坊,

  除了登记在册的十几名草原人外,还有二十几名黑工,一并死在了大火中。

  都司对于此事的处置也没有刻意忍让,而是雷霆一击,

  将一应涉事官员、掌柜以及百姓尽数抓捕。

  先抓人再找证据,虽然程序不对,

  但也因此平息了城北几家商行一直以来的纷争与隐隐与衙门对抗之事。

  看到这些文书,陆云逸有些感慨,也难怪对白松部的对敌行动有阻碍。

  城中大大小小的商行所产之物,大多都与北方草原有所关系,

  占据了他们生意的很大一部分,

  而去往北平与辽东的或许只占四成或者三成。

  陆云逸相信,若不是要维系两地之间关系,

  或许有些生意人连这几成都要放弃,转而去投产更高利润的草原商贸。

  如此情形之下,对敌白松部毫无疑问就是在掘这些商行自己的根,

  他们不仅不会同意,反而会激烈反对,

  连带着他们身后的诸多大人们亦是如此。

  想到这儿,陆云逸将手中文书一丢,摇头叹息:

  “对敌先对己,这什么毛病?”

  他想到了故宋,在宋金对峙期间,

  边境走私贸易也是猖獗不止,以至于将官方榷场都挤得极不稳定。

  而这种走私贸易迅速占据了主流后,

  再对金朝用兵,就是对自己下刀,

  边境的抗拒会比想象中的要大许多,

  甚至会出现里通外国,金军的消息比宋军消息更灵通这一现象。

  陆云逸看到如此情况之后,有些犹豫,

  要不要就此斩断白松部,从而扶持一个新的草原部落。

  反正捕鱼儿海现在草肥水盛,

  没了白松部还有黑松部,那片地界总会有大部前去占据。

  但现在.师出无名,

  反而会让都司衙门落一个一意孤行的名头,自绝于大宁。

  “那就等事情再极端一些?”

  陆云逸喃喃想着,若是采用宫中陛下的法子,

  任由事情走到极端,然后再占据大义名正言顺地出手,就必须对局面有完全掌握的信心。

  那自己现在能掌控大宁局面吗?

  陆云逸的思绪拉回到了昨日看到的城外工地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这其中蕴**民心所向!

  尤其是对于民兵的一些操练有了起色,

  至少工地上的民夫们,都有明显的对敌躲藏本领。

  若这还不算是掌控局面,

  那什么才算是?

  尤其是刚刚升任了大宁都指挥使,

  这是大明立国以来的头一遭,由本地人担任本地主官。

  甚至,此事在故元都非常少见。

  因为但凡是统一王朝都想要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势力割据

  想到这,陆云逸脸色有些古怪,轻轻挠了挠头。

  他忽然想到,是不是自己家中就三个人起了一些作用?

  扪心自问,若陆氏乃是大宁的豪门大族,开枝散叶无数,

  自己想要做这一地主官就难如登天,甚至在这为官都有些不可能。

  因为那样,就会形成主观上没有地方格局,客观上已经形成地方割据!

  “嘶”

  陆云逸倒吸了一口凉气,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自己这次升官,与刘子贤的事情有没有关系?

  是不是此等充耳不闻的举动在宫中加分了?

  越想陆云逸越觉得是这个道理,

  因为对于他的封赏拖得太久了,

  能明显感觉到都督府与宫中,还有兵部在犹豫

  “因祸得福了?”

  陆云逸脸色慢慢变得古怪,旋即露出了一丝笑容。

  以往他常常因为家中没有人帮扶而有些懊恼,

  但现在来看.位置越高,孤家寡人便越是吃香。

  当然,自己也要有这个本事。

  想到这儿,陆云逸沉声开口:“云方,进来一下。”

  “大人。”

  冯云方推门而入,面露恭敬。

  “告知衙门与府衙的诸位大人,下午上衙后举行例行公事会议。”

  冯云方一愣,试探着发问:

  “大人,各位所的千户指挥使也要叫来吗?”

  “只叫指挥使吧。”

  陆云逸头也没抬,继续翻看手中文书。

  “是!”

  冯云方转身就走。

  “等等!”

  陆云逸抬起头来,看向成熟了许多的冯云方,发问:

  “你的年纪也不小了,有没有外放为官的打算?或者先在都司找一个卫所先干着?”

  冯云方面露纠结,转过身来,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大人.属下没这个本事,还是做亲卫吧。”

  “本事是练出来的,不是生来就有的,

  你一直在这里做亲卫,本事得不到历练,自然无法增长。”

  说到这儿,陆云逸将声音放缓了许多,轻声道:

  “云方啊,现在都司内的局势很严峻,后续可能会产生许多风波。

  你是我亲信之人,若只是留在都司内,

  那就未免太大材小用了,所以我想把你派出去。

  一方面呢.是锻炼自己的本事,

  另一方面呢也是隐于四方,隐秘观察,

  若是到了关键时候,我还要靠你们啊。”

  冯云方定在原地,有些茫然地眨了眨眼睛。

  跟随大人这么久,他也能听出大人言语中的深意,

  这是在为未来的某一些事情而布局,

  只是冯云方有些不明白,待在都司内还用如此吗?

  种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冯云方顷刻间做出了决断,沉声道:

  “任凭大人吩咐!”

  陆云逸笑了起来,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那事情就这般定下,先给你批十五天的假,回去看看家人,

  等回来后就走马上任,先去忙吧。”

  “是,大人!”

  冯云方走后,陆云逸又陆陆续续叫了几个亲信进来。

  同样的说辞,同样的说法,

  将他们都安排完毕后,陆云逸这才得空歇息,

  坐在椅子上面容深邃,指尖轻轻点着座椅扶手,发出哒哒哒的声响.

  未时二刻,也就是下午一点半左右,

  一众都司官员陆陆续续回到衙门,准备开始下午的办公。

  一同而来的还有府衙的诸位大人以及大宁城附近的几位指挥使。

  不同于都司官员的喜笑颜开,

  他们的脸色十分凝重!

  新官上任三把火,虽说都司内的陆大人不是新官,但却是新职。

  以往对于都司的掌控是有实无名,现在有实有名。

  如此名正言顺之下,必然要作出一番动静。

  更让他们担心的是,

  做同知的时候都花了几十万两来修路,还发起了对辽东女真的战事。

  如今真成了都指挥使,还不知道要折腾成什么样。

  一想到这,一众大人就面露愁容,

  作为各地的一方大员,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安稳。

  而如今大宁城,内安稳的景象甚至超过了北平,这让他们十分满意,

  所以他们巴不得就这么维持下去,得过且过。

  但显然,衙门中的陆大人没有这个打算,

  刚刚回到都司不过一日,就要火急火燎地召开会议。

  都司会议堂内,巨大的檀木长案横陈中央,

  两侧摆放着数十把雕花官椅,

  墙上悬挂着北平行都司的地图,其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军事要塞与城镇。

  此刻,官员们正襟危坐,气氛凝重,只待陆云逸的到来。

  不多时,陆云逸身着崭新的都指挥使官服,步伐沉稳地踏入会议堂。

  他的眼神扫过众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陆云逸微微颔首,走到主位坐下,开口道:

  “诸位,许久不见。”

  一众大人笑了笑,久违的开场,

  让他们心中一块大石定了定,至少眼前的大人对内还是这般和善。

  但接下来的话,却让在场气氛为之一肃,

  陆云逸点了点身前的檀木长案,

  又指了指那十几把雕花官椅,还有各处角落摆放的青花瓷瓶,以及名家名画,

  眼神意味深长,但始终没有说话。

  在场一众大人只觉得脸色一僵,

  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不由得默默将头低下。

  最后,还是都指挥佥事段正则擦了擦额头冷汗,颤颤巍巍地开口:

  “大人,衙门上月有些余钱,

  恰好这些桌椅板凳都有些破旧,而且大人您新官上任,自然要有一番新气象,

  所以.就.就,就换了换。”

  “是是.城内工坊为了表达衙门对商贸的支持,还特意选了一些好料子,量身定做打造。”

  暂时负责司务的方磊也连连点头,额头上冷汗直流。

  陆云逸的目光狠狠刺了过去,盯着他们许久后发出了一声轻笑,

  “都说饱暖思**欲,衙门这才刚刚好了一年,

  就要大操大办更换物件修缮衙门,我看诸位大人是忘了往年的苦日子。”

  段正则身体一个哆嗦,连忙开口:

  “大人,以往的艰辛是万万不敢忘啊,等会议结束下官这就命人撤换。”

  陆云逸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将精力放在正事上吧,这些桌椅板凳还不值得为之操心。”

  “是是.大人说得对。”

  段正则连忙低下脑袋,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过了一关。

  屋中的气氛有些沉闷,陆云逸挥了挥手,

  站在后方的吏员便拿着文书依次分发,侍者也将茶水都端了上来。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

  陆云逸才将手中文书放下,沉声开口:

  “今日召集大家前来,

  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大宁第一个三年计划的进展情况。

  诸位想必都知道,此计划关乎都司未来发展,关乎百姓福祉,容不得半点马虎。”

  说罢,他的目光首先投向了负责农事的府尹洪忆山:

  “洪大人,甘薯种植以及收获的准备事宜,进展如何?”

  洪大人连忙拿过文书,微微躬身,神情略显紧张,他清了清嗓子道:

  “回大人,甘薯种植一事,

  府衙与都司已组织人力在各处适宜之地开垦土地,目前土地开垦已完成七成。

  同时,第一批种下的甘薯已经准备丰收,

  一应农具以及人员安排都已准备就绪。

  不过”

  他稍作停顿,面露难色。

  “在种植过程中,部分百姓对甘薯并不熟悉,心存疑虑,

  担心收成不佳,影响生计,

  所以接受程度不高,这给种植计划的推进带来了一定阻碍。”

  陆云逸眼睛眯了起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后说道:

  “后续的推广暂且不谈,先期种下的甘薯能否保证收获时没有差池?”

  “能!”

  洪忆山连连点头,对于这一点,他有十足的把握。

  陆云逸点了点头:

  “好,既然先期的甘薯没有问题,

  那就等待收获吧,到时候甘薯自然会替你我说话。

  另外,百姓的顾虑可以理解,

  毕竟他们靠土地为生,不敢轻易尝试新事物。

  洪大人,你要组织人员,深入各地,

  向百姓详细讲解甘薯的种植方法、产量优势以及耐旱耐贫瘠等特点。

  等甘薯收获之后,将事实摆在他们面前,

  让百姓亲眼看到好处,消除他们的疑虑。

  另外,对于积极响应种植甘薯的百姓,

  可以减免部分税赋或者提供一些农具支持,这一点府衙要拿出文书,三日后本官要看。”

  洪大人连忙点头称是。

  “大人放心,下官回去后就准备,一定让甘薯之事不出差错。”

  陆云逸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发问:

  “洪大人,开放都司边境贸易,设立专门交易市场,此事进展得怎么样了?”

  洪忆山脸色微变,沉吟片刻,沉声开口:

  “大人,交易市场的选址已经确定,

  就在大宁城外不到五里的一处开阔地带,

  那里交通便利,便于各方往来。

  目前,场地平整工作正在进行,预计一个月内可完成基础建设。

  同时,府衙已发布通商政令,吸引了不少商贾前来报名,

  周边部族也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

  已有几个部落派使者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不过”

  他话锋一转,脸上带着惴惴不安。

  “此事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又或者是外族都有一些顾虑,不敢大肆投入。

  他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政令改弦易辙,

  怕今年允许交易,明年就不许了。”

  此话一出,在场一众大人的表情都有一些微妙,

  此举已经不能算是纵容走私了,而是光明正大。

  虽然朝廷对于各边镇的往来贸易都有支持,

  但还没有见哪个边镇如此大胆,如此大规模地行事。

  陆云逸微微颔首,轻声道:

  “他们的担心也是理所当然,商贸的繁盛离不开公平有序的环境,

  洪大人可以告知一应商贾,

  都司对于两地互市会全力支持,会制定一套完善的交易规则,

  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同时成立专门的监督队伍,发现问题立刻处置!

  不论是北方草原还是都司内,又或者是关内的哪些商贾,

  一旦发现问题,绝不姑息!

  另外,都司还会对遵守规矩诚信经营的商户予以表彰奖励。

  最近这些日子不是查了许多员外吗?

  空出来的官职都司也不用攥在手中,可以给他们。”

  洪忆山有些愕然地瞪大眼睛,这些话已经不仅仅是支持这么简单了,

  更重要的是.都司都要站在后面为互市背书!

  不过,洪忆山只是思绪了一刹那,便恭敬应道:

  “大人英明,下官定当全力以赴,确保交易市场顺利开市并繁荣发展。”

  陆云逸点了点头,转头看向坐在左侧下首的刘黑鹰,发问:

  “大宁到山海关的道路修建,如今用工人数达到多少了?进度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