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789章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8:05:25 源网站:2k小说网
  一日后,来自北平的卫华美滋滋地穿上千户衙服,坐在了衙房中,

  他不停**着桌案与座椅,脸上喜悦几乎无法遮拦。

  多少年了,成为千户多少年了,

  终于又回到了京城,不用再去北方受冻。

  北平的天气,让他这位南人难以忍受,

  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回到京城,如今终于如愿。

  “死得好,死得好啊.”

  卫华喃喃自语,若不是钱兴怀与许半安死在了莲花楼,

  他想要回到京城,遥遥无期。

  这时,锦衣卫吏员迈步走到门口,稍稍停顿,轻声道:

  “大人,三司衙门送来了联合文书,说是对应天商行众人的处置。”

  卫华刚想要站起来,前去迎接,

  但他想到了自己如今的身份,便轻咳一声,淡淡开口:

  “拿过来。”

  “是!”

  吏员迈步离开,卫华严肃的神情一下子消融,转而充满窃喜!

  权势的滋味,真是任何事情都不能比拟的**。

  不多时,卫华桌上出现了一个木盒,

  里面放着三本湛蓝色册子,

  他将其拿出来,准备依次查看。

  但当他打开第一本文书,看清上面第一行文字后,

  瞳孔便骤然收缩,忍不住惊呼出声:

  “这怎么可能?”

  他快速翻看,房舍中翻书的声音猛然急促,

  他一页一页地看去,从最开始的不可思议,到最后的震惊,

  先前刚刚得到权势的窃喜一下子消失不见,

  因为他发现,在更大的权势面前,

  他这点微不足道的权利,甚至不会被人放在眼里。

  他无法想象,如此沸沸扬扬、涉案巨大的走私案,

  主事居然没有抄家,甚至没有斩首,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流放,

  而且,名册上那刺眼的“辽东”二字,

  更是让他不知该说什么好。

  刘氏在辽东乃是大族,存续数百年,

  将人流放辽东,不如说是朝廷将其送回家。

  卫华将手中文书放下,

  他忽然感到了阵阵落寞,一股空荡袭来,

  他所努力的权势,放在这本文书面前,不值一提。

  甚至,就连被朝臣唾骂、畏惧的指挥使毛大人,也未必能做到如此事。

  深吸了一口气,卫华苦笑着摇了摇头,

  “来人。”

  “大人。”

  吏员又走了进来,脸色有些怪异,

  这位新上任的卫大人,似乎特别爱使唤人。

  “将这些文书留存下发,再拿给毛大人查看。”

  吏员笑着躬身:

  “大人,毛大人外出处置公务,

  临走前吩咐我们,听您的命令就行,不用请示他。”

  卫华摇了摇头:“这次不一样,去吧。”

  “是!”

  朱雀街三十二号,妙音坊,地下据点中。

  木静荷身披纱衣,扭动着腰肢,

  踱步走入了最里边的衙房,这间衙房让不少吏员敬而远之,

  但来到这里,她眼中却带着几分讥讽,姣好容颜上闪过一丝烦闷。

  毛骧依旧坐在桌案之后,

  不过没有像往常那样查看文书,

  而是玩弄着手中玉佩,若有所思,

  见到木静荷前来,他连忙将搭在桌子上的脚放下,脸上绽放出笑容:

  “来了。”

  木静荷脚步越来越慢,有些狐疑地看向毛骧,

  她忽然觉得毛骨悚然,像是有什么好的事在瞪着自己。

  “你这是做甚?快快坐。”

  毛骧甚至亲切地站起身,帮她拉开了对面的椅子,

  看得出来,他很想露出和善面孔,但挤出的笑容比哭还难看。

  “怎么了?”

  木静荷没有任何客气,扶动衣裙坐了下来,

  衣物紧绷下露出了圆润滚翘的臀,

  坐在椅子上后向外摊开,将整个椅子都尽数包裹。

  毛骧只是扫了一眼,便不再理会,坐回了原位,笑着开口:

  “今日叫你来,是有一件事要与你说,也希望你能帮我这个忙。”

  “什么?”

  木静荷歪了歪头,一股风情自然弥漫,

  但在毛骧眼中,却是她讨价还价的开始,不由得攥紧手掌,

  “是这样的,锦衣卫现在缺一笔银子,希望你能借我一些。”

  “多少?”

  毛骧狠狠一咬牙:

  “五万两。”

  即便木静荷家财万贯,操持商贾有道,也被这个数字惊诧了片刻,

  她忽然笑了起来:

  “毛大人,锦衣卫最近抄家无数,五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毛骧深吸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这次事情非同一般,在这些钱财上伸手的人都要被宫中惩处,

  所以锦衣卫没有什么浮财,

  而现在又是需要银子的时候,希望你能帮我。”

  “毛大人说得轻巧,五万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

  就算是妙音坊生意兴隆,也要赚上几年,不过”

  木静荷话锋一转,轻笑道:

  “我还有一些积蓄,若是毛大人真的急需,也可拿出。”

  毛骧松了口气,整个人靠在椅背上,听到这句话,他就放心了。

  “什么条件?”

  木静荷轻笑一声,淡淡道:

  “应天商行最近多出了一披上好的貂皮大衣,听说是来自北平,

  毛大人要帮我打通其中商路,

  让妙音坊也有这等上好的貂皮售卖。”

  “貂皮?”

  毛骧听后身体一下子挺得笔直,脸色古怪到了极点.

  若是没记错的话,貂皮正是北平行都司操持的事,还有一个纺织商行,而且愈发壮大。

  “有困难?”木静荷发问。

  “非要不可?”毛骧反问。

  木静荷点了点头:

  “妙音坊做的是贵妇人生意,她们之所以喜欢来妙音坊,正是因为天南海北的新奇物件,

  这些东西别地没有,只有妙音坊有,所以来妙音坊是一种身份象征。

  而现在这些貂皮,品相极好,手艺决然,

  若是妙音坊没有,难免落了下乘。”

  听她絮絮叨叨,毛骧只觉得心烦意乱,想要弄到貂皮不难,

  但与北平行都司做生意,这不是资敌吗?

  深吸了一口气,他沉声开口:

  “此事我会命人去办,一月内会有结果,另外.北平可能不是源头。”

  木静荷眉头微皱,明媚的眼睛一转,似是想到了什么,小嘴微张:

  “大宁的东西?”

  毛骧泄气一般地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大宁纺织商行的东西,

  貂皮是朵颜三卫从山里弄得,在大宁加工,

  下游售卖是踏雪商行以及刘思礼的商行,

  刘思礼的商行锦衣卫暂时不想接触,所以.可以从踏雪商行采买。”

  木静荷用看**一般的眼光看他,

  安静许久后,她才嗤笑一声,说道:

  “毛大人,妙音坊卖得就是独一无二,

  从踏雪商行进货,岂不是与应天商行的一般无二,如何卖得上价?”

  “制式甲胄也不错,貂皮大衣想来也是如此。”毛骧说道。

  木静荷有些无奈,看了毛骧一眼:

  “若是独一无二,能卖出十倍的价钱,

  若是随波逐流,也就挣个辛苦钱,这个道理毛大人不会不懂吧,

  锦衣卫这么多年,操持这么大的摊子,花费几十万两,

  若是随波逐流,要挣几辈子?”

  毛骧陷入了沉默,过了许久,他长叹一声:

  “我尽力而为,但锦衣卫帮不上什么忙,你需要自己联络。”

  木静荷想了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大宁知道妙音坊是锦衣卫的产业吗。”

  “不知。”

  “那就好。”木静荷点了点头,慢慢站起身:

  “五万两银子晚些送过来,毛大人您可要省着点花,

  小女子就算是再能赚钱,也禁不住你这么花。”

  毛骧脸色有些尴尬:

  “放心放心.过些日子宫中就发钱财了。”

  木静荷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声音婉转:

  “锦衣卫若是指望着宫中钱财过活,毛大人这指挥使也就不用做了。”

  说罢,她扭头就走,

  纤细扭动的身躯让这阴冷房舍都徒增了几分暖意。

  等他走后,毛骧孤身一人坐在衙房中,神情复杂,心中隐隐有些烦闷,

  仕途不顺,钱财不多,无人可用。

  虽然锦衣卫威名大涨,

  但他却觉得,面对的困难似乎越来越多了,而且竖了这么多的强敌。

  “唉”

  想到这,毛骧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一股彷徨弥漫着周身,

  “这官当的有什么意思.”

  这时,一名年轻吏员手拿一份文书匆匆走了进来,

  “大人,衙门送来的文书,卫大人说请您过目一二。”

  毛骧闭目养神,手掌撑着身体,喃喃道:

  “不是说了吗,有事他自己拿主意,不要打扰我。”

  “大人,卫大人说这份文书非同小可。”

  “拿来。”

  毛骧不情不愿地坐起身接过文书,仅仅是打开一看,

  心中迷茫与困意就悄然消失,

  他双目圆瞪,一副见鬼了的模样。

  但当看到下方三司衙门的大印之后,毛骧才确定文书是真的,

  但这愈发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流放戍边?还是去辽东?

  以他的本领,能够轻易察觉其中端倪,

  必然有着他所不知道的隐情,

  甚至是多方博弈之后,才出现这个结果。

  深吸了一口气,毛骧手拿文书,面带思索,沉声道:

  “告知卫大人,将文书下发吧,锦衣卫明日移交众多犯人。”

  “是!”

  吏员转身离去,毛骧没有再虚度光阴,

  而是站起身整理衣袖,踱步走出了秘密衙房,

  他要去了解一二,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临近傍晚,应天城北城门,距离关闭城门还有一个时辰,

  但此刻的北城门已经早早封闭,不准行人进出,

  商贾车马都停留在一众官道的岔路上,甚至不能进入大路等待。

  这让许多商贾掌柜面露不满,

  但当他们看到应天商行那独有配色以及载满货物的三轮车也不能进入后,

  心中愤懑刹那间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疑惑,

  发生了什么?

  若是他们没有记错的话,

  北征大军的中军与后军,已经早早入城.

  不少人看向城门位置,那里城门大开,

  身穿银甲的军卒森然站立,

  门口的鹿寨、拒马等阻拦之物被尽数挪移,

  一行十余人等在门口,一看便气势非凡。

  领头之人是燕王朱棣,身旁是户部尚书赵勉、兵部尚书沈溍,以及户部右侍郎傅友文,身后还跟着一众经历主事。

  值得一提的是,燕王身后则是两名身穿绯袍的大太监,

  从四品的神宫监少监温诚,正四品的御马监太监马宏涛。

  温诚还是与以往一般无二,四十余岁的模样,整个人都充斥着一股淡然。

  一旁的太监马宏涛五十余岁的模样,负手而立,

  一身大红绯袍尤为刺眼,浑身散发着富贵之气。

  御马监的职责是掌御厩马匹并典牧所关收马骡之事,还掌控着部分皇庄生意,在十二监中权势极大。

  燕王朱棣侧头看向马宏涛,发问:

  “人什么时候到?”

  马宏涛躬身一拜,恭敬说道:

  “燕王殿下,说是酉时便来,应当是快了。”

  “嗯”

  朱棣点了点头,眼神中布满血丝,整个露出一股疲惫,

  这几**一直在纠缠皇庄账目,

  他以前从未想过,钱财一道,

  居然有如此多的门路,其中弯弯绕绕让他眼花缭乱,

  一个新漏子还没钻研明白,另一个漏子便又冒了上来.

  以至于他这几日晚上做梦都是在算账,

  他现在算是理解了,

  为何一些大臣随时都有时间接待客人,完全是看文书看得厌烦至极。

  今日陕西都指挥使以西安左、右等卫所互市马匹将近八千匹,其中皇庄有将近一千匹,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便马不停蹄地放下文书,

  与两位太监一同赶来此处,迎接战马

  也算是忙里偷闲。

  正当他享受懒洋洋的落日余晖之时,

  远处官道上烟尘渐起,

  马蹄声如闷雷般滚滚而来,由远及近,震得地面都微微颤抖。

  众人纷纷抬眼望去,只见一群战马如黑的洪流般奔腾而来,

  马匹身姿矫健,肌肉线条流畅,

  每一匹都透着一股英武不凡的气势。

  领头的一匹黑色骏马尤为引人注目,

  它浑身毛发乌黑发亮,在夕阳余晖下闪烁着光泽,犹如披上了一层金色铠甲。

  马头高昂,双目炯炯有神,鼻孔喷着粗气,展示它的威严力量。

  马背上骑着一人,身着劲装,身姿挺拔,

  虽看不清面容,但那股英气却扑面而来。

  随着战马越来越近,人群中不禁发出一阵惊叹声。

  燕王朱棣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这几日的疲惫似乎都被这股英武之气驱散了几分,

  他向前迈出几步,目光紧紧盯着那群战马。

  很快,战马群来到了城门前,

  领头将领勒住缰绳,黑色骏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而后稳稳落地。

  来人翻身下马,快步走到燕王朱棣面前,抱拳行礼道:

  “燕王殿下,陕西都指挥使所送战马已至,共计七千九百八十三匹,请殿下查验!”

  朱棣微微点头,抬手示意他起身,而后目光扫过那一群战马,朗声道:

  “好!这些战马皆是良驹,陕西都司此次立了大功!”

  一旁的户部尚书赵勉走上前来,笑着说道:

  “殿下,有了这些战马,我大明军力又将更上一层楼啊!”

  兵部尚书沈溍也点头附和:

  “不错,这些战马可充实各卫所,提升战力,实乃我朝之幸。”

  这时,两名太监温诚和马宏涛也凑了过来,

  温诚依旧是那副淡然的模样,轻声说道:

  “燕王殿下,这些战马可要尽快安排好,莫要出了差错,等清点确认完成,户部便要拨银子,送回马市。”

  马宏涛则围着战马转了几圈,

  伸手摸了摸一匹战马鬃毛,眼中满是喜爱之色,说道:

  “这战马真是不错,皇庄所属的战马在何处?

  它们不入城,直接送去城外的淳化牧场。”

  朱棣看了他一眼,笑道:

  “此事你来安排,记得从中挑选出几匹温顺马匹送入宫中,一众弟弟快要到学骑**年纪了。”

  “对了,再挑一匹最烈的马留下,本王有用。”

  马宏涛脸色有些古怪,但也是答应下来:

  “是,殿下。”

  说罢,朱棣转头对身后的经历主事们吩咐道:

  “速去安排人手,将这些战马妥善安置,好生照料,不得有误!”

  “是!”

  经历主事们齐声应道,而后纷纷行动起来,

  指挥着军卒们引导战马入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