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户部尚书赵勉是洪武十八年进士,
短短几年间便已坐稳六部堂官之位,位列朝堂上首。
如今,他年不过四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此刻,子时初,大约晚上十一点左右,
黑夜深沉,万籁俱寂,
赵勉跟随太监行走在皇城恭道之上,
步伐急促,神情凝重,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担忧。
“都已经这个时候了,陛下要干什么?”
他心中暗想,
“莫不是对抄家之事不满?
可各部衙门扣除一应用度之后,
其余钱财尽数归纳入册,已经不能再多了”
赵勉满脑子都是近些日子抄家之事,其中财富骇人听闻。
三司以及宫中太监仅仅是抄录钱财账目,
就已经手腕生疼,累倒一大片人。
这些钱财,但凡漏出一丝,便是终身荣华富贵,有无数人盯着。
因此,赵勉正尽心尽力地办事,
因为他刚刚上任,不想因为此事就草草倒台。
带着些许惴惴不安,赵勉跟着太监径直前往奉天殿。
这座巍峨大殿,往日大多是空置的,
但如今天下大乱,即便是立国皇帝,也要端坐其中,掌控天下正统。
这本不合礼法,但奈何礼法就在其中。
经过一番搜查,
赵勉深吸一口气,走进奉天殿。
起初他低着头,看向脚下厚重的青石板,
但当他略微抬头,
一眼便看到了下首端坐的二人,一老一少,都是熟人。
一人是风头正盛的陆云逸,
一人是风头更胜的刘思礼。
见到他们,赵勉脸色有些古怪。
眼前的翁婿二人,可比自己与岳父的声名远播得多。
“臣赵勉,拜见陛下。”赵勉躬身行礼。
夜色已深,朱元璋脸上多了一些疲惫,眼睛却始终炯炯有神,
“赵勉,朕问你,应天建筑商行什么时候能开门迎客?”朱元璋开口问道。
赵勉身体一僵,不留痕迹地扫了一眼翁婿二人,沉声道:
“陛下,应天建筑商行所用建材、泥沙颇多,
户部暂时没有足够的银两拨付,可能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
“户部有什么大头?”朱元璋追问。
“陛下,浙江、江苏、福建、贵州、云南、广东各都司在近两月内都展开了平叛之事,
有所损伤也有所斩获,
不论是抚恤还是嘉奖,都是一大笔银钱。
云南经营景东、麓川之地,
开垦田地、修筑农田堤坝,亦需要一大笔银钱。
距离秋收不过三月,
届时整个大明都要忙活起来,各地衙门不知要花费多少银钱。
河南布政使司上报,
黄河决口将近十处,同样要调拨银两修缮。
陛下仅仅是这些事,
就已经让户部衙门苦不堪言,更何况还有一些零碎之事。”
赵勉像是有说不完的话,脸上露出为难
朱元璋将他的表演尽收眼底,神情阴霾许多,
这等做作之举,让他十分不喜。
“赵勉,朕打算在宫中新开设一衙门,
主管应天商行、应天建筑商行等一众商贾之事,你意如何?”
朱元璋问道。
户部尚书赵勉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
他的脑袋飞速运转,第一个出现的想法便是,
陛下废了丞相,又彻底消除隐患,
在整个天下说一不二,难道是要拿户部开刀了?
这个念头转瞬即逝,赵勉很快将其排除,
就算是政令通达,但也要有人干活
可这
思绪半天,赵勉也没有理出头绪。
倒是一旁的陆云逸,面露震惊,露出不可思议。
他发誓,再也不相信古人愚笨之类的话了。
眼前的皇帝只是初听言语,
便已经将思绪开拓至此,
新立衙门,掌管朝廷商行,这.
思绪太过超前,陆云逸觉得还得再确认一番。
沉默了许久,赵勉终于开口:
“陛下,您说的是宣课司、通课司?”
在如今大明,税收机构在京为宣课司,府县为通课司,都是权力极大的地方,
一部分隶属宫中,一部分隶属户部。
“是朕说的不够清楚吗?另立衙门,掌管六部所控诸多商行。”
朱元璋语气坚定。
“咕咚.”
赵勉吞咽了一口口水,有些茫然地抬起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另立衙门,掌管六部的商行生意?
这.这分明是抢钱!
赵勉无法想象,若是没有这些商行上供银子,
衙门该如何维持下去,仅凭朝廷发的那些奉米吗?
思绪片刻,赵勉掷地有声地开口:
“陛下,另立衙门实为不妥,
故宋冗官冗员,我大明已有此象,不可再增添衙门,徒增损耗。”
朱元璋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如同压盖天空的乌云。
他眉头轻挑两下,轻哼一声:
“赵爱卿不同意?”
“陛下,臣以为,此时正值风波之际,若此等消息传出,当为乱国。”
赵勉试图劝说。
“嘭!”
朱元璋手掌猛地一拍扶手,
“放肆!”
声音一出,早就想跪的一众侍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赵勉略有躬身,陆云逸二人也站了起来,微微躬身。
赵勉沉声开口:
“陛下,六部衙门各有掌控之商行生意,
此乃其钱财命脉,若是擅动,轻则六部激反,重则天下大乱。”
朱元璋猛地站了起来,对着赵勉怒目而视,呵斥道:
“赵勉,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刚做了几日的尚书,翅膀就硬了。”
赵勉额头冷汗直流,但态度依旧强硬,只是将腰弯得更深了一些:
“陛下,臣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是天子门生,
陛下是臣的恩师,是臣的君父。
臣从大理寺左寺丞升大理寺卿,升刑部右侍郎,再到如今的户部尚书,每一步都是陛下提拔重用。
若说臣的翅膀硬了,那也是陛下所给。”
“赵勉!别拿这些诓骗之言来骗朕,
现在你位高权重,翅膀硬了,朕的话都不听了。”
朱元璋怒斥。
赵勉抿了抿嘴,只觉得嘴唇干涩:
“陛下,臣为君父整日奔波,
处置抄家财货,日夜不停,至今已有三日未眠。
臣一心忠君,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此法乱国,不得长久。”
“嘭!”
朱元璋怒目而视,没有任何犹豫,狠狠地将桌上砚台砸了下来。
随着一声巨响,厚重幽深的青石板被砸出了几条裂缝,
露出了其中花白的石头,碎末迸溅。
“滚,都滚!都给朕滚!”朱元璋怒喝。
赵勉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口气,拱了拱手:
“臣告退。”
陆云逸与刘思礼也立马拱手:
“臣告退”
大太监站在上首,对着殿旁侍者不停摆手,
他们也在躬身之后,慢慢退出大殿。
等到大殿内只剩下二人之后,
大太监从一旁端过一杯茶水,轻轻放置在桌案上,声音舒缓:
“陛下,您消消气,赵大人这几日忙碌万分,糊涂了。
等过些日子赵大人清醒一二,就知道陛下的良苦用心。”
朱元璋坐了下来,原本暴戾狰狞的模样刹那间恢复了平静,
抖动的嘴唇与眉头也恢复平整,仿佛刚刚的一切都没发生。
大太监一愣,眼神深邃了些许,
没有做声,而是继续将茶杯递上去。
朱元璋不紧不慢地拿过茶杯,
轻轻撩着热气,将其中热茶一饮而尽。
点点水珠落到他花白的胡子上,他并不在意。
“刚刚的话你也听了,想要六部办事,宫中要做表率。
若是宫中生意不动,朝臣不会动。”
朱元璋说道。
“陛下,皇庄之事干系重大,
此事十二监定然没有异议,但.宗人府那边.”
大太监没有再说下去,意思却十分明白,
朱元璋嘴角扯了扯,似笑非笑中隐藏着一些哀愁。
为帝者,与人斗与天斗,到头来竟然还要跟自己的儿子斗。
一股复杂心绪弥漫,朱元璋像是一个垂垂老者,想要奋起,却被凡俗琐事束缚得无能为力。
过了不知多久,更子声阵阵传来,朱元璋轻声开口:
“等老四回京,他来办。”
大太监脸色微变。
借大胜之势对宗室开刀,的确有成功之可能,
但自此之后,四王爷的处境
大太监不敢去想,而是微微躬身:
“是,陛下,宫中十二监会全力配合。”
“快早朝了吧。”朱元璋问道。
大太监看了看天色时辰,轻声道:
“陛下,还有一个时辰,您要不小憩一会?”
“不了,人老了一睡一醒容易出毛病,给朕把河南上奏的治水奏疏找出来。”
朱元璋吩咐道。
“是”
不多时,宽大恢弘的奉天殿内,响起了书页翻动之声。
宽大马车摇摇晃晃,行驶在阴森安静的应天城中,
赵勉坐在其中,身体跟着马车一起摇动,
此刻他困意全无,目光炯炯有神,透露着些许阴森。
作为六部尚书,体态仪容乃是最基本之事,
此刻他却有些失态,就连心中波澜都无法平复,
离皇城愈远,心绪愈是翻腾。
就在这等思绪纷飞之际,
马车在一栋古朴府邸前停下,使者的声音从外传来:
“老爷,到了。”
声音将赵勉的思绪从沉重中拖拽而出,他长吁一口气:
“叫门吧。”
“砰砰砰”
门环扣动的声音在黑夜中尤为明显。
不多时,厚重大门缓缓打开。
赵勉整理了一番衣袖,走入其中。
穿过蜿蜒回廊以及莲花池,赵勉来到了刘府后堂书房。
书房内已经点燃了烛火,映照出一道佝偻着身子的苍老人影,
赵勉站在门前,呼吸略有急促,久久不曾进去。
“为何不进来?”
直到屋中人开口,赵勉才长出一口气,推门走了进去。
房舍中,坦坦翁刘三吾身穿睡袍,坐在书桌之后,眼睛中带着浓郁的血丝。
“岳父,您还没睡?”赵勉问道。
“杂事繁多,时常起夜,什么事匆匆前来?”刘三吾问道。
话音落下,赵勉脸色一下子变得严肃,双目圆瞪:
“岳父,出大事了,陛下要与民争利,夺六部钱财。”
刘三吾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脸上皱纹也散发着幽深光芒:
“你进宫了?”
“刚刚回来。”赵勉回答。
“只有你自己?”刘三吾追问。
“六部只有我自己,另外陆云逸和刘思礼早就在,
小太监说,他们已经待了将近两个时辰。”
刘三吾眉头一紧:
“两个时辰?没错?”
“那小太监的堂兄在户部做事,应当不会骗我。”
赵勉肯定地说。
刘三吾将身体靠后,神情莫名,轻轻点了点头:
“说说吧,发生何事。”
赵勉娓娓道来,将奉天殿内发生之事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就连在场众人的神情都没有放过。
一刻钟之后,赵勉讲述完毕,
书房内渐渐陷入安静,
唯有单薄的烛火在轻轻摇晃,将两人的影子照得大小不一。
过了许久,刘三吾发出了一声长叹:
“唉”
“陛下,是要做独夫啊。”
赵勉半张脸隐藏在黑暗中,阴沉地说道,
“陛下此举是自绝于天下。”
“太绝对了.”
刘三吾缓缓摇了摇头,
“陛下是兵法大家,几次将兵法用于朝堂,我等朝臣都是后知后觉。
现在陛下提起此事,恰到好处,恰是时候,
韩国公与一众公侯倒下,剩余朝臣人人自危,争权夺利,
这等情况下,如何也不能形成合力对抗陛下。
陛下提出此事,就算是不成,
也能向前迈出一大步,此乃阳谋。”
赵勉沉声道:
“岳父,户部衙门诸多商贾每年有不少余钱,
其中大多充入衙门银库,未动分毫。
但其他五部若是没了这些钱财,
拿什么给一众官员吏员发赏钱,他们不会同意的。”
刘三吾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这也是陛下为什么找你的原因。
对于这些外财,户部衙门不看重,有则好,无则罢。
陛下就是看重了这一点,想要从户部率先下刀。
到时候若陛下在早朝提出收归户部诸多商行财权,你能顶得住吗?”
赵勉脸色陡然一变,浑身紧绷:
“还有其他六部.”
刘三吾摆了摆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现在正是抢夺地盘的时候,其他几位大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忤逆陛下?
就算是奋起反抗,那也是风波平息之后的事,与户部没什么干系。”
赵勉脸颊**,眼神躲闪:
“岳父,若陛下真如此行事,小婿该如何?
若是答应,小婿就陷落万劫不复之地,
日后在朝堂上再难有所作为,甚至衙门内都会众叛亲离。”
刘三吾眼中同样闪过一丝烦闷,压了压手:
“别急,容我想想。”
时间流逝,刘三吾神情来回变换,
在脑海中仔细思索着赵勉所说的一字一句。
慢慢地,刘三吾眉头愈发紧皱,沉声道:
“你是说陆云逸与刘思礼提前见了陛下许久,而后才召见你?”
“是,岳父,当时陛下御案上还有一本厚厚的账册,应当是应天商行所有。”
说到这,赵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岳父,您说会不会是这二人提出要收六部钱财。”
“不可能。”
刘三吾斩钉截铁地开口,
“他二人有多大本事?当场说的事,陛下当场就能拍板定下?
此事我一定是陛下一力主导,早就蓄谋已久,
先是找陆云逸二人佐证,
一切无误后再诏你将事定下,他二人与你是一般角色。”
赵勉眼睛滴溜溜一转,沉声道:
“岳父,能不能从这二人身上破局,
不论是不是他们提出,都推到他们身上。”
“死猪不怕开水烫,
刘思礼整日在京城撒泼打滚,不会在乎这个。
只要动摇不了他应天商行掌事者的权势,就没有益处,
反而会得罪都督府、兵部、工部。
至于陆云逸.更不能肆意攻讦,
若是再得罪了勋贵,你就算是再不想交钱,也得交了。”
刘三吾分析道。
说到这,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略微抬起头,若有所思地开口:
“收取财权之事会让朝廷人人自危,陛下必然要找更多帮手,
说不得这二人今日放在那,就是给你看的,
若说你商讨,陛下就此转腾挪拉拢勋贵、都督府等衙门。”
赵勉屏住呼吸,一股冰冷从脚底向上蔓延,
很快就覆盖全身,让他汗毛倒竖。
对啊,如此动摇朝廷的机密大事,
怎么会让一名武将、一个掌柜旁听?
陡然间,赵勉觉得眼前突兀出现了一个深坑,就等着他向前去迈。
“岳父.小婿小婿现在进退两难。”赵勉焦急地说。
刘三吾表情平静,淡淡开口:
“别着急,每逢大事要有静气。
我曾与你说过,做决定之前先睡一觉,让脑袋清醒一二,
等早朝过后,你回衙门好好歇歇,冷静冷静头脑。”
赵勉回头看向房舍角落的时辰,
马上就要卯时,该到上朝的时辰了.
“走吧,先去上朝,事情等歇息过后再说。”
刘三吾慢慢站了起来,“来人。”
房门被推开,一名老者慢慢走了进来。
刘三吾吩咐道:
“打水,给他擦擦脸,找一身新衣裳。”
“是。”
(本章完)
短短几年间便已坐稳六部堂官之位,位列朝堂上首。
如今,他年不过四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此刻,子时初,大约晚上十一点左右,
黑夜深沉,万籁俱寂,
赵勉跟随太监行走在皇城恭道之上,
步伐急促,神情凝重,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担忧。
“都已经这个时候了,陛下要干什么?”
他心中暗想,
“莫不是对抄家之事不满?
可各部衙门扣除一应用度之后,
其余钱财尽数归纳入册,已经不能再多了”
赵勉满脑子都是近些日子抄家之事,其中财富骇人听闻。
三司以及宫中太监仅仅是抄录钱财账目,
就已经手腕生疼,累倒一大片人。
这些钱财,但凡漏出一丝,便是终身荣华富贵,有无数人盯着。
因此,赵勉正尽心尽力地办事,
因为他刚刚上任,不想因为此事就草草倒台。
带着些许惴惴不安,赵勉跟着太监径直前往奉天殿。
这座巍峨大殿,往日大多是空置的,
但如今天下大乱,即便是立国皇帝,也要端坐其中,掌控天下正统。
这本不合礼法,但奈何礼法就在其中。
经过一番搜查,
赵勉深吸一口气,走进奉天殿。
起初他低着头,看向脚下厚重的青石板,
但当他略微抬头,
一眼便看到了下首端坐的二人,一老一少,都是熟人。
一人是风头正盛的陆云逸,
一人是风头更胜的刘思礼。
见到他们,赵勉脸色有些古怪。
眼前的翁婿二人,可比自己与岳父的声名远播得多。
“臣赵勉,拜见陛下。”赵勉躬身行礼。
夜色已深,朱元璋脸上多了一些疲惫,眼睛却始终炯炯有神,
“赵勉,朕问你,应天建筑商行什么时候能开门迎客?”朱元璋开口问道。
赵勉身体一僵,不留痕迹地扫了一眼翁婿二人,沉声道:
“陛下,应天建筑商行所用建材、泥沙颇多,
户部暂时没有足够的银两拨付,可能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
“户部有什么大头?”朱元璋追问。
“陛下,浙江、江苏、福建、贵州、云南、广东各都司在近两月内都展开了平叛之事,
有所损伤也有所斩获,
不论是抚恤还是嘉奖,都是一大笔银钱。
云南经营景东、麓川之地,
开垦田地、修筑农田堤坝,亦需要一大笔银钱。
距离秋收不过三月,
届时整个大明都要忙活起来,各地衙门不知要花费多少银钱。
河南布政使司上报,
黄河决口将近十处,同样要调拨银两修缮。
陛下仅仅是这些事,
就已经让户部衙门苦不堪言,更何况还有一些零碎之事。”
赵勉像是有说不完的话,脸上露出为难
朱元璋将他的表演尽收眼底,神情阴霾许多,
这等做作之举,让他十分不喜。
“赵勉,朕打算在宫中新开设一衙门,
主管应天商行、应天建筑商行等一众商贾之事,你意如何?”
朱元璋问道。
户部尚书赵勉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
他的脑袋飞速运转,第一个出现的想法便是,
陛下废了丞相,又彻底消除隐患,
在整个天下说一不二,难道是要拿户部开刀了?
这个念头转瞬即逝,赵勉很快将其排除,
就算是政令通达,但也要有人干活
可这
思绪半天,赵勉也没有理出头绪。
倒是一旁的陆云逸,面露震惊,露出不可思议。
他发誓,再也不相信古人愚笨之类的话了。
眼前的皇帝只是初听言语,
便已经将思绪开拓至此,
新立衙门,掌管朝廷商行,这.
思绪太过超前,陆云逸觉得还得再确认一番。
沉默了许久,赵勉终于开口:
“陛下,您说的是宣课司、通课司?”
在如今大明,税收机构在京为宣课司,府县为通课司,都是权力极大的地方,
一部分隶属宫中,一部分隶属户部。
“是朕说的不够清楚吗?另立衙门,掌管六部所控诸多商行。”
朱元璋语气坚定。
“咕咚.”
赵勉吞咽了一口口水,有些茫然地抬起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另立衙门,掌管六部的商行生意?
这.这分明是抢钱!
赵勉无法想象,若是没有这些商行上供银子,
衙门该如何维持下去,仅凭朝廷发的那些奉米吗?
思绪片刻,赵勉掷地有声地开口:
“陛下,另立衙门实为不妥,
故宋冗官冗员,我大明已有此象,不可再增添衙门,徒增损耗。”
朱元璋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如同压盖天空的乌云。
他眉头轻挑两下,轻哼一声:
“赵爱卿不同意?”
“陛下,臣以为,此时正值风波之际,若此等消息传出,当为乱国。”
赵勉试图劝说。
“嘭!”
朱元璋手掌猛地一拍扶手,
“放肆!”
声音一出,早就想跪的一众侍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赵勉略有躬身,陆云逸二人也站了起来,微微躬身。
赵勉沉声开口:
“陛下,六部衙门各有掌控之商行生意,
此乃其钱财命脉,若是擅动,轻则六部激反,重则天下大乱。”
朱元璋猛地站了起来,对着赵勉怒目而视,呵斥道:
“赵勉,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刚做了几日的尚书,翅膀就硬了。”
赵勉额头冷汗直流,但态度依旧强硬,只是将腰弯得更深了一些:
“陛下,臣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是天子门生,
陛下是臣的恩师,是臣的君父。
臣从大理寺左寺丞升大理寺卿,升刑部右侍郎,再到如今的户部尚书,每一步都是陛下提拔重用。
若说臣的翅膀硬了,那也是陛下所给。”
“赵勉!别拿这些诓骗之言来骗朕,
现在你位高权重,翅膀硬了,朕的话都不听了。”
朱元璋怒斥。
赵勉抿了抿嘴,只觉得嘴唇干涩:
“陛下,臣为君父整日奔波,
处置抄家财货,日夜不停,至今已有三日未眠。
臣一心忠君,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此法乱国,不得长久。”
“嘭!”
朱元璋怒目而视,没有任何犹豫,狠狠地将桌上砚台砸了下来。
随着一声巨响,厚重幽深的青石板被砸出了几条裂缝,
露出了其中花白的石头,碎末迸溅。
“滚,都滚!都给朕滚!”朱元璋怒喝。
赵勉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口气,拱了拱手:
“臣告退。”
陆云逸与刘思礼也立马拱手:
“臣告退”
大太监站在上首,对着殿旁侍者不停摆手,
他们也在躬身之后,慢慢退出大殿。
等到大殿内只剩下二人之后,
大太监从一旁端过一杯茶水,轻轻放置在桌案上,声音舒缓:
“陛下,您消消气,赵大人这几日忙碌万分,糊涂了。
等过些日子赵大人清醒一二,就知道陛下的良苦用心。”
朱元璋坐了下来,原本暴戾狰狞的模样刹那间恢复了平静,
抖动的嘴唇与眉头也恢复平整,仿佛刚刚的一切都没发生。
大太监一愣,眼神深邃了些许,
没有做声,而是继续将茶杯递上去。
朱元璋不紧不慢地拿过茶杯,
轻轻撩着热气,将其中热茶一饮而尽。
点点水珠落到他花白的胡子上,他并不在意。
“刚刚的话你也听了,想要六部办事,宫中要做表率。
若是宫中生意不动,朝臣不会动。”
朱元璋说道。
“陛下,皇庄之事干系重大,
此事十二监定然没有异议,但.宗人府那边.”
大太监没有再说下去,意思却十分明白,
朱元璋嘴角扯了扯,似笑非笑中隐藏着一些哀愁。
为帝者,与人斗与天斗,到头来竟然还要跟自己的儿子斗。
一股复杂心绪弥漫,朱元璋像是一个垂垂老者,想要奋起,却被凡俗琐事束缚得无能为力。
过了不知多久,更子声阵阵传来,朱元璋轻声开口:
“等老四回京,他来办。”
大太监脸色微变。
借大胜之势对宗室开刀,的确有成功之可能,
但自此之后,四王爷的处境
大太监不敢去想,而是微微躬身:
“是,陛下,宫中十二监会全力配合。”
“快早朝了吧。”朱元璋问道。
大太监看了看天色时辰,轻声道:
“陛下,还有一个时辰,您要不小憩一会?”
“不了,人老了一睡一醒容易出毛病,给朕把河南上奏的治水奏疏找出来。”
朱元璋吩咐道。
“是”
不多时,宽大恢弘的奉天殿内,响起了书页翻动之声。
宽大马车摇摇晃晃,行驶在阴森安静的应天城中,
赵勉坐在其中,身体跟着马车一起摇动,
此刻他困意全无,目光炯炯有神,透露着些许阴森。
作为六部尚书,体态仪容乃是最基本之事,
此刻他却有些失态,就连心中波澜都无法平复,
离皇城愈远,心绪愈是翻腾。
就在这等思绪纷飞之际,
马车在一栋古朴府邸前停下,使者的声音从外传来:
“老爷,到了。”
声音将赵勉的思绪从沉重中拖拽而出,他长吁一口气:
“叫门吧。”
“砰砰砰”
门环扣动的声音在黑夜中尤为明显。
不多时,厚重大门缓缓打开。
赵勉整理了一番衣袖,走入其中。
穿过蜿蜒回廊以及莲花池,赵勉来到了刘府后堂书房。
书房内已经点燃了烛火,映照出一道佝偻着身子的苍老人影,
赵勉站在门前,呼吸略有急促,久久不曾进去。
“为何不进来?”
直到屋中人开口,赵勉才长出一口气,推门走了进去。
房舍中,坦坦翁刘三吾身穿睡袍,坐在书桌之后,眼睛中带着浓郁的血丝。
“岳父,您还没睡?”赵勉问道。
“杂事繁多,时常起夜,什么事匆匆前来?”刘三吾问道。
话音落下,赵勉脸色一下子变得严肃,双目圆瞪:
“岳父,出大事了,陛下要与民争利,夺六部钱财。”
刘三吾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脸上皱纹也散发着幽深光芒:
“你进宫了?”
“刚刚回来。”赵勉回答。
“只有你自己?”刘三吾追问。
“六部只有我自己,另外陆云逸和刘思礼早就在,
小太监说,他们已经待了将近两个时辰。”
刘三吾眉头一紧:
“两个时辰?没错?”
“那小太监的堂兄在户部做事,应当不会骗我。”
赵勉肯定地说。
刘三吾将身体靠后,神情莫名,轻轻点了点头:
“说说吧,发生何事。”
赵勉娓娓道来,将奉天殿内发生之事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就连在场众人的神情都没有放过。
一刻钟之后,赵勉讲述完毕,
书房内渐渐陷入安静,
唯有单薄的烛火在轻轻摇晃,将两人的影子照得大小不一。
过了许久,刘三吾发出了一声长叹:
“唉”
“陛下,是要做独夫啊。”
赵勉半张脸隐藏在黑暗中,阴沉地说道,
“陛下此举是自绝于天下。”
“太绝对了.”
刘三吾缓缓摇了摇头,
“陛下是兵法大家,几次将兵法用于朝堂,我等朝臣都是后知后觉。
现在陛下提起此事,恰到好处,恰是时候,
韩国公与一众公侯倒下,剩余朝臣人人自危,争权夺利,
这等情况下,如何也不能形成合力对抗陛下。
陛下提出此事,就算是不成,
也能向前迈出一大步,此乃阳谋。”
赵勉沉声道:
“岳父,户部衙门诸多商贾每年有不少余钱,
其中大多充入衙门银库,未动分毫。
但其他五部若是没了这些钱财,
拿什么给一众官员吏员发赏钱,他们不会同意的。”
刘三吾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这也是陛下为什么找你的原因。
对于这些外财,户部衙门不看重,有则好,无则罢。
陛下就是看重了这一点,想要从户部率先下刀。
到时候若陛下在早朝提出收归户部诸多商行财权,你能顶得住吗?”
赵勉脸色陡然一变,浑身紧绷:
“还有其他六部.”
刘三吾摆了摆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现在正是抢夺地盘的时候,其他几位大人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忤逆陛下?
就算是奋起反抗,那也是风波平息之后的事,与户部没什么干系。”
赵勉脸颊**,眼神躲闪:
“岳父,若陛下真如此行事,小婿该如何?
若是答应,小婿就陷落万劫不复之地,
日后在朝堂上再难有所作为,甚至衙门内都会众叛亲离。”
刘三吾眼中同样闪过一丝烦闷,压了压手:
“别急,容我想想。”
时间流逝,刘三吾神情来回变换,
在脑海中仔细思索着赵勉所说的一字一句。
慢慢地,刘三吾眉头愈发紧皱,沉声道:
“你是说陆云逸与刘思礼提前见了陛下许久,而后才召见你?”
“是,岳父,当时陛下御案上还有一本厚厚的账册,应当是应天商行所有。”
说到这,赵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岳父,您说会不会是这二人提出要收六部钱财。”
“不可能。”
刘三吾斩钉截铁地开口,
“他二人有多大本事?当场说的事,陛下当场就能拍板定下?
此事我一定是陛下一力主导,早就蓄谋已久,
先是找陆云逸二人佐证,
一切无误后再诏你将事定下,他二人与你是一般角色。”
赵勉眼睛滴溜溜一转,沉声道:
“岳父,能不能从这二人身上破局,
不论是不是他们提出,都推到他们身上。”
“死猪不怕开水烫,
刘思礼整日在京城撒泼打滚,不会在乎这个。
只要动摇不了他应天商行掌事者的权势,就没有益处,
反而会得罪都督府、兵部、工部。
至于陆云逸.更不能肆意攻讦,
若是再得罪了勋贵,你就算是再不想交钱,也得交了。”
刘三吾分析道。
说到这,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略微抬起头,若有所思地开口:
“收取财权之事会让朝廷人人自危,陛下必然要找更多帮手,
说不得这二人今日放在那,就是给你看的,
若说你商讨,陛下就此转腾挪拉拢勋贵、都督府等衙门。”
赵勉屏住呼吸,一股冰冷从脚底向上蔓延,
很快就覆盖全身,让他汗毛倒竖。
对啊,如此动摇朝廷的机密大事,
怎么会让一名武将、一个掌柜旁听?
陡然间,赵勉觉得眼前突兀出现了一个深坑,就等着他向前去迈。
“岳父.小婿小婿现在进退两难。”赵勉焦急地说。
刘三吾表情平静,淡淡开口:
“别着急,每逢大事要有静气。
我曾与你说过,做决定之前先睡一觉,让脑袋清醒一二,
等早朝过后,你回衙门好好歇歇,冷静冷静头脑。”
赵勉回头看向房舍角落的时辰,
马上就要卯时,该到上朝的时辰了.
“走吧,先去上朝,事情等歇息过后再说。”
刘三吾慢慢站了起来,“来人。”
房门被推开,一名老者慢慢走了进来。
刘三吾吩咐道:
“打水,给他擦擦脸,找一身新衣裳。”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