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618章 两头吃,左拉又打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8:00:02 源网站:2k小说网
  段正则脸色阴沉地从左厢房,也就是陆云逸的衙房离开,转身回到了自己的衙房。

  此时,已经有一些人在里面等候。

  见他进来,众人纷纷站起身。

  为首的两人是都司的佥事谭威和卫启文,分别分管训练和司务。

  后面的,

  则是都司里大大小小的官吏。

  谭威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胡子花白,脸上布满褶皱,

  还有一些已经发黑的冻疮。

  他迫不及待地问道:

  “怎么样?”

  卫启文相对年轻些,

  看上去不到四十岁,脸上同样满是担忧:

  “是啊,段兄,到底情况如何?”

  段正则阴沉着脸走到椅子前,闷闷不乐地坐下,满脸阴郁。

  这让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不用问也知道,谈话并不愉快。

  谭威背着手在屋内踱步:

  “刚到都司就肆意抓人,不知道他眼里还有没有我们。

  既然他不肯放人,

  那咱们就去府衙,把人抢回来!”

  他声音洪亮,听得卫启文脸色大变,连忙跑到门口,把房门关上。

  “谭大人啊,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况人家初来乍到。

  咱们还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能因为一个匡晓飞就和那陆云逸撕破脸皮。”

  这时,一直沉默的段正则嗤笑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

  “匡晓飞?还在惦记他的事!

  人家根本没把匡晓飞放在眼里!!”

  “什么意思?”

  谭威脸色一变,连忙走上前问道。

  “是啊,段兄,有话就直说,咱们一起想办法。”

  卫启文也沉声说道。

  段正则重重地叹了口气,身体靠在椅背上,阴沉地扫视一圈在场众人,嘴角勾起一抹莫名的笑意:

  “陆云逸让我把屯田事务交出去,给新上任的刘黑鹰。”

  “什么?”

  此话一出,屋内一片哗然。

  谭威更是瞳孔骤然收缩,有些不知所措。

  倒是卫启文脸色稍显平静,缓缓坐下,露出一丝苦笑:

  “我就说嘛,从京城派来的人,不简单。

  刚来就要大动干戈,真是多事之秋啊。”

  “别在这里唉声叹气!”

  段正则目光锐利,狠狠咬了咬牙:

  “人家都欺负到家门口了,如果就这么妥协,他只会更加得寸进尺。”

  谭威眼珠一转,

  原本脸上的凶狠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突然说道:

  “本官突然想起,还有些事要处理,先告辞了。”

  说完,不等屋内人挽留,

  他便急匆匆地离开。

  房门打开又关上,冲进的一股冷风让屋内所有人都清醒了几分。

  很快,其他大人们也纷纷借口离开,毫不掩饰。

  这让段正则脸色黑得像锅底。

  等人差不多走光了,段正则看向一旁坐着的卫启文,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卫兄,还是你够义气。”

  卫启文眼中闪过一丝苦涩,心中叫苦不迭,重重地叹了口气:

  “段兄,我掌管司务,

  经历司的很多文书都要本官签字盖印。

  现在匡晓飞被抓了,

  如果陆云逸真的追查下去,我也自身难保啊。”

  “怕什么!”

  段正则眉头一竖:

  “谭老贼欺软怕硬,不敢和陆云逸作对,咱们敢!”

  “不不不。”

  卫启文连忙摆手:

  “段兄,可别拉上我,我也不敢。”

  段正则脸色一僵,缓缓转过头,盯着卫启文:

  “卫兄,连你也怕了?”

  “段大人,你不会不清楚陆云逸是什么人吧。

  他可是宫中心腹,又深受五军都督府诸多都督信赖。

  这样的人来到大宁,不搅个天翻地覆是不会罢休的。

  我只是个佥事,在朝中就算有些靠山,在他面前也得乖乖低头。

  更何况…他手里兵多,朵颜三卫也受他节制。

  论背景比不过,论本事也比不上,手里的兵还没人家多。

  段大人,听我一句劝,

  这事就到此为止,所有事情在匡晓飞这儿打住。

  这样你还能保住官位,就算当个闲散佥事又怎样?朝廷的俸禄又不少发!”

  段正则满脸震惊,难以置信地看着卫启文,仿佛今天才认识他:

  “卫兄,他没来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说好的共同进退,怎么现在变卦了?”

  “段大人,形势比人强。

  匡晓飞既然被抓了,他有没有交代什么?供出什么人了?”

  段正则陷入沉默,整个人变得更加阴郁。

  卫启文瞳孔微微放大:

  “他招了?”

  “严刑拷打之下,怎么可能不招?上面第一个名字就是我!”

  “什么?那你怎么说的?”

  “我说他胡乱攀咬,陆云逸说事情经过还得核实,要派朵颜三卫的人把白松部一网打尽,查明真相!”

  卫启文猛地站起身,脸色变幻不定,最后干脆利落地说道:

  “段大人,这事不能再拖了,不能任由匡晓飞这么说下去。

  要是白松部被灭了,咱们都得暴露!”

  “他刚来,能调动朵颜三卫?”

  段正则有些怀疑,心中还存着一丝侥幸。

  “朵颜三卫就是被他收拾的,到现在都没缓过劲来,

  你说朵颜三卫会不会听他的?”

  卫启文在屋内来回踱步,俊朗的脸上满是焦急:

  “段兄,要不你就服个软,屯田这差事本来就苦,

  把它交出去,换个平安,如何?

  陆云逸是从京中来的,

  相信他不会赶尽杀绝。”

  “放屁!”

  段正则涨红了脸,也蹭地站起身:

  “卫兄,你是读书人,有些道理我不跟你讲。

  但你要明白,如果就这么束手就擒,他会觉得你我好欺负,那咱们就真成了案板上的鱼肉。”

  深吸一口气,段正则努力把声音放平缓:

  “我打算去找周大人,你去不去?”

  卫启文脸色变了又变,最后重重地叹了口气:

  “既然咱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那就一起去吧。”

  “走。”

  段正则说完,看向屋内的一众心腹,提醒道:

  “这段时间都小心点,别怪本官没提醒你们!”

  “是!”

  “对了,如果有人找你们要文书,或者吩咐你们做事,拖着!”

  众人面面相觑:

  “是!”

  在陆云逸的衙房内,王申站在他面前。

  与在应天时相比,王申的脸色变得黝黑,看上去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多岁。

  “怎么感觉你老了这么多?”

  王申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大人,南方水汽足,在应天时,属下都觉得自己变年轻了,也不黑了。

  没想到回到大宁后,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了。”

  陆云逸笑着点点头:

  “怪不得大家都往南方跑,差别确实很大。

  地图绘制得怎么样了?”

  王申连忙把手中的文书递过去:

  “大人,整个大宁城的地势图已经绘制好了。

  但新修大宁城时,地面大多经过平整,很多地势特征不明显。

  属下想带人去城外转转,

  把完整的地势图绘制出来。”

  “去城外?现在冰天雪地的,去城外不是找死吗?

  要是迷路了,你们可就回不来了。”

  陆云逸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

  王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大人,虽然属下没大人您那本事,但分辨方向还是没问题的。

  属下只在大宁城外十里范围内活动,

  而且…大人要是真想修建长城,不仅要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勘测,还得在风雪天多考量。

  听说燕山上修建的长城,光是勘测和制图,

  就经历了两轮寒暑,才最终确定下来。”

  “十里?那倒不算远。

  行,多带些人手和补给,别出岔子。

  长城就算要修,也不会在大宁城外修,这一趟就当积累经验了。

  对了,让黑鹰给你安排一队军卒跟着,这么久没在冰天雪地里行动了,提前适应一下。”

  “是!”

  王申面露激动,连忙答应。

  “好了,去吧。

  要是累了困了,就多休息会儿,没那么着急。”

  陆云逸低下头,看着大宁城的地图,淡淡地说。

  “是!属下告退!”

  王申小心翼翼地打开一条门缝,钻了出去。

  陆云逸淡淡地瞥了一眼,笑了笑,便继续看着地图,若有所思。

  在他左手边,是大宁城屯田卫的一堆文书,

  上面记录着大宁有多少已开垦的农田,以及多少可供开垦的农田。

  再往左一些,是鱼鳞黄册的记录,他早就看过了。

  两者不说截然不同,也相差甚远。

  鱼鳞黄册记载,大宁周边可种粮食的农田至少有八千亩,而都司记录只有五千五百亩!

  而且这个数字还是这两年减少之后的。

  在大宁都司刚成立的时候,记录是七千六百亩,和鱼鳞黄册上的记载相差不大。

  仅仅两年时间,就少了一千一百亩。

  如果这一千一百亩变成了军屯的良田也就罢了。

  毕竟大宁地处关外,土地开垦困难,百姓种地几乎是拼了命,大部分土地都是军卒在耕种。

  可偏偏,这一千多亩土地没有进入军屯,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而且,大宁城附近军屯的两万亩土地,在这两年也锐减了两成,少了四千亩。

  军屯和农田两年时间就少了五千亩,

  就算开垦和种植困难,也不至于一下子放弃这么多地。

  陆云逸摇头叹息,

  转而拿出从经历司搜出来的账目。

  大宁这两年从北平购买的粮食越来越多,其中肯定存在钱权交易。

  一方面侵占开垦的农田和军屯土地,另一方面从北平高价买粮,一来一回,数额巨大。

  “还真是天高皇帝远,两头吃啊”

  “大宁城都这样,

  其他城池卫所只会更严重,难啊”

  陆云逸长叹一声,

  大宁的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这固然有离应天太远的原因,更重要的是,

  大宁地处关外,一众官员和军卒都没把这里当回事,

  得过且过也就罢了,

  侵占田产的事也觉得朝廷不会注意。

  这时,门口的冯云方悄悄打**门,沉声道:

  “大人,都司谭大人求见。”

  陆云逸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把鱼鳞黄册和军屯文书都收起来,转而把大宁的地图铺在桌上,这才说道:

  “请他进来。”

  “是!”

  不多时,负责军卒操练的大宁都指挥佥事谭威走了进来。

  一看到书桌后的人,

  他顿时愣在原地,伸手揉了揉眼睛。

  确认无误后,才在心中感叹:

  “还真是年轻啊,怎么能这么年轻?”

  在屋内站定,谭威深吸一口气,躬身行礼:

  “下官拜见陆大人。”

  此刻,他心中满是怪异的感觉,觉得这就像是在家里给儿子行礼。

  “坐,谭老将军不必客气。”

  陆云逸笑着站起身,满脸和煦,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多谢大人!”

  谭威笑了笑,眼中带着诧异。

  眼前的陆云逸并没有他预想中的跋扈和威风,反而十分温和。

  陆云逸走到一旁,拿出一个竹杯,放上茶叶,倒满水,盖上盖子,端了过来:

  “谭老将军,快请坐,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这大宁的天,可真冷。”

  谭威没有马上坐下,而是讪笑着接过杯子。

  等陆云逸落座后,他才坐下。

  他有些诧异地看着手中的竹杯,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陆大人,这这是竹杯?”

  “没错,从应天带来的,也算是个新奇玩意儿。

  第一次去应天见到的时候,本官也吃了一惊。”

  陆云逸笑得很畅快。

  谭威怔怔地看着手中的杯子,喃喃自语:

  “应天啊新奇物件就是多。

  不瞒大人,下官来北边都快十年了,上次回应天,还是五年前。”

  “哦?谭老将军是哪里人?”

  陆云逸诧异地问道。

  “松江府。”

  “那离应天倒是挺近。”

  谭威握着茶杯,眼神有些空洞:

  “是啊,离应天近,但离大宁远。

  家里的宅子这么多年没回去,也不知道塌了没。”

  “谭老将军的家人也跟着来了大宁?”

  “在呢。”

  “家人在哪里,根就在哪里。

  谭老将军以后有机会可以回松江府老家看看。”

  陆云逸侃侃而谈。

  谭威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叹了口气:

  “不瞒陆大人,今日来是有事相求。”

  “谭老将军请讲。”

  谭威抿紧嘴唇,犹豫了许久,沉声说道:

  “陆大人,您从京城来,想必一路也看到了沿途荒凉。

  下官已经五十一岁了,多次上疏都督府,希望能调回直隶,可一直没消息。

  今日来,就是恳请陆大人帮忙,

  把下官调回南直隶,也好让下官在走不动的时候,能回老家看看。”

  陆云逸依旧面带微笑,问道:

  “为什么不去求周大人?

  周大人只要一句话,谭老将军就能回直隶。”

  谭威重重地叹了口气:

  “大人有所不知,大宁这地方地处关外,没人愿意来。

  下官要是走了,再来个大人,还不知道能干成什么样。

  周大人也是怕麻烦,

  所以一直不肯放人。”

  陆云逸缓缓摇头:

  “恕我无能为力,既然周大人不放人,本官也不好说什么。

  不然…同在一个衙门,本官该如何与同僚相处?”

  谭威眼中闪过一丝失望,轻轻抿了抿嘴,微微咬牙:

  “陆大人,要是您肯帮忙,大宁都司的事,下官一定全力协助大人。”

  陆云逸忽然笑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谭老将军说笑了,大宁都司的好坏,

  需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谈不上谁帮谁。”

  谭威整个人都蔫了下来,肩膀塌了下去,眼神中满是失望。

  陆云逸话锋一转,淡淡地说:

  “不过,谭老将军年事已高,确实不适合在这风雪之地久留。

  等明年吧,明年北征结束后,

  谭老将军可以跟着大军一起回去。”

  谭威眼中陡然爆发出强烈的光芒,巨大的惊喜让他心神激荡,语无伦次:

  “大大人,真的吗?”

  陆云逸微笑着点头:

  “当然,像谭老将军这样为国戍边的将领,

  年纪大了想回家,朝廷应该不会拒绝。”

  谭威猛地站直身子,

  走到陆云逸面前,向他躬身一拜:

  “多谢陆大人,

  这份恩情,下官铭记于心!”

  “若有什么吩咐,陆大人尽管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