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552章 夏元吉 归春医馆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8:00:02 源网站:2k小说网
  归春医馆位于中城火瓦巷十七号,

  地处应天城的核心地带。

  再过两个街道,便是应天城最为繁华的中正街、珠宝廊等地。

  相较于府东街和中正街的热闹喧嚣,

  火瓦巷环境清幽,街道宽敞。

  街道两旁大多是与文学技艺相关的学堂和雅致之地。

  踏入其中,飘落的柳絮与透过缝隙洒下的斑驳阳光,

  为这条道路增添了几分静谧。

  就连踏入此地的马匹,似乎也受到环境感染,步伐变得轻盈缓慢。

  陆云逸带着亲卫来到这里,一眼便看到了归春医馆的大门。

  医馆外观朴素,没有繁杂装饰,只有几幅白色纱帘轻轻垂下,笼罩在大门的左右两侧。

  微风拂过,纱帘轻轻飘动,在空中变幻着形状。

  陆云逸看到这一装饰,不禁好奇地挑了挑眉。

  眼前褐色木头与白色纱帘相搭配,倒有些像灵堂,只差门头上再挂上一朵大白花。

  不过,陆云逸并未在这上面过多纠结,

  而是翻身下马,快步走进了医馆。

  医馆门口站着一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衣着朴素,

  身着医馆特有的淡青色衣衫,头顶还戴着一个白色方巾。

  “这位客官,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是身体哪里不舒服吗?”

  陆云逸环顾四周,归春医馆的正堂颇为宽敞。

  一些看起来像是年轻学子的人正坐在大堂的几张方桌后,

  身旁有同样穿着青衣的年轻人为他们诊治。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苦涩气味,显然是煮沸汤药散发而来。

  “你们掌柜的在吗?”

  陆云逸看向身旁的年轻人,淡淡问道。

  年轻人不动声色地打量了陆云逸片刻,

  见他气势不凡,身后又有身穿甲胄的卫兵跟随,心想此人身份必定非同寻常。

  年轻人抿了抿嘴,露出一抹微笑:

  “回禀客官,掌柜的外出行医了,可能要晚些时候才会回来。

  如果您着急的话,也可以让医馆的其他大夫先为您诊治,

  您还可以留下名帖,等掌柜的回来后,小人会转交给她。”

  “行医去了?”

  陆云逸一愣,甩了甩有些发沉的脑袋,

  心想自己大概是在衙门待惯了,竟忘了先递上拜帖。

  “好吧,那你告诉她,让她找个时间去西安门三条巷陆府一趟,本官找她有事。”

  “本官?”

  此言一出,在场一些人顿时将目光投了过来,那名青衣年轻人也吃了一惊。

  来归春医馆看病的人不少,

  但像这样直接发出邀请的,还是头一回。

  年轻人仔细想了想,觉得还是先应承下来,再把此事告知管事,由管事来定夺。

  于是,年轻人轻声说道:

  “小人记住了,等掌柜的回来,小人会如实转告。”

  “好。”

  陆云逸转身离开,心想不能白跑这一趟,

  打算去中正街和府东街逛逛,然后再回皇城衙门。

  这时,身后传来一声惊呼:

  “陆大人!”

  陆云逸回头望去,只见一名面色蜡黄、嘴唇苍白,

  显得有些虚弱的年轻学子踉踉跄跄地走了出来,

  声音不大,透着虚弱。

  “你是?”

  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冯云方已经将手放在了长刀之上。

  “学生是国子监寄学之士夏原吉,敢问您可是陆部堂?”

  夏元吉?

  陆云逸眉头一挑,眼中露出惊讶,

  上下打量着眼前的人,心中涌起一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感觉。

  他点了点头:“正是。”

  只见夏原吉原本枯黄的脸色泛起了一丝血色,

  面露激动,连忙躬身行礼:

  “学生见过陆部堂,方才贸然出声,还请大人恕罪。”

  “无妨,你有什么事吗?”

  陆云逸摆了摆手,将目光投向夏原吉。

  夏原吉二十多岁,长相颇为端正,浓眉大眼,国字脸,脸颊消瘦但棱角分明。

  夏原吉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虽然看起来比他还年轻,

  但在官场仕途上却已经取得了非凡成就,

  自己与他相比,差距巨大,甚至连他背后的影子都难以企及。

  深吸一口气,夏原吉沉声说道:

  “陆大人,学生那日听您讲课时便心生疑惑,

  回去后翻遍了书籍,却始终未能找到答案。

  今日能见到大人,实在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这才冒昧追了上来。

  如果可以的话,还望大人能为学生解惑。”

  陆云逸看了看夏原吉,问道:

  “你是寄学之士?那日也在听课?”

  寄学之士是指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无法成为国子监正式学生,

  但又渴望在国子监接受教育,

  因而以“寄学”的方式在国子监旁听的人。

  通常,成为寄学之士的条件较为苛刻,

  需要由国子监的博士或师长举荐。

  夏原吉面露尴尬,连忙解释道:

  “回禀陆大人,学生承蒙宋大学士关照,以在国子监求学。

  那日也是宋大学士见我对兵事颇感兴趣,便让我去旁听。

  只是学生才疏学浅,

  只听懂了一部分,但心中却产生了一些疑问。”

  陆云逸点了点头,算是明白了。

  他恍然大悟地看了看四周,

  又看了看夏原吉那略显憔悴的面容,

  便打消了去其他地方的念头,索性说道:

  “你说吧,本官还有些事,但会尽量为你解答。”

  夏原吉原本脸上露出失望之色,

  听到这话后,顿时转忧为喜,连忙躬身致谢:

  “多谢大人!

  那日大人所讲的如何做好一名千户,

  学生听后觉得很有道理,

  但事后仔细一想,却又觉得有些难以理解。

  只因,军中的千户身为官职人员,自然是识字读书的,

  但他们手下的军官,如百户、总旗、小旗等,大多目不识丁。

  而一名上级军官有时能做的事情有限,需要手下军官配合协作。

  学生疑惑的是,如果军中都是些目不识丁的人,

  那么作为上级军官,又该如何做好呢?”

  顿了顿,夏原吉压低了声音:

  “换句话说,如今地方和朝廷官员大多是通晓文学的人,

  然而百姓中识字的却不多。

  朝廷颁布的政令对于他们来说,

  就如同天书一般,或者说是对牛弹琴。

  假以时日,如果学生成为地方官员,又该如何让百姓信服呢?”

  归春医馆内,青衣侍者将刚刚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管事。

  管事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子,

  听了侍者的话后,不禁瞪大了眼睛:

  “你是说刚刚陆府有人来了?而且还是个年轻人?”

  青衣侍者乖巧地点了点头:

  “还带着几个带甲的侍卫。”

  “人呢?!”

  “已经走了,按照您之前的吩咐,小人说掌柜的不在,把他打发走了。”

  “什么?”

  管事只觉得脑袋一阵发昏,咬牙切齿地指着青衣侍者:

  “你呀你,怎么就这么没眼力见呢?

  整个有带甲护卫的人能有几个?

  咱们医馆看诊的可都是达官显贵,你怎么能连人都不认识呢?”

  青衣侍者身体一僵,眼中闪过一丝错愕:

  “管事大人,我还以为他是哪家的贵公子,是来追求掌柜的呢!”

  “你这个蠢货!掌柜的这几日根本就没外出行医,一直等着陆大人呢。

  人家好不容易来了,

  你却把人给放走了!看你怎么跟掌柜的交代!”

  青衣侍者也有些后知后觉,面露惊恐之色:

  “他就是陆大人?”

  不知为何,当那高大的身影在他脑海中浮现时,

  他心中陡然涌起一股自惭形秽之感,还夹杂着一丝酸楚。

  “或许只有这样的男子才配得上掌柜的吧。”

  管事瞥了青衣侍者一眼,提醒道:

  “你是个侍者,好好努力,争取在四十岁之前成为一名医者,

  这样也算有个好前程,不该有的想法就别想了。”

  管事说完,便拂袖而去。

  她来到正堂,想要出去看看是否还有挽回的机会。

  很快,她刚走到正堂,透过门帘的缝隙,就看到了外面站着的一行人。

  其中一人气势非凡,身旁还有几个黑甲军卒。

  她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心中也涌起一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连忙快步走了出去!

  掀开帘子,一张英俊的脸庞和高大的身材映入眼帘,她不禁屏住了呼吸。

  对对对,就是这副模样,和掌柜的说得一模一样。

  不仅长得帅气,还十分有气势!

  “哎?”

  管事一眼就看到了有些虚弱的夏原吉。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此人是国子监送来的学子,染上了风寒.

  “他怎么和陆大人聊得这么投机?”

  只见夏原吉乖巧地站在一旁,眉头微皱,时而露出恍然大悟,

  时而点点头,时而又不自觉地流露出疑惑的表情,脸上神情丰富。

  管事没有贸然上前打扰,而是挥了挥手:

  “快去告诉掌柜,陆大人来了。”

  青衣侍者迟疑了片刻,终究还是叹了口气,低声应道:

  “是。”

  “朝廷颁布的政令传到地方,难免会被添油加醋,军中也是如此。

  对此,朝廷整顿吏治,军中设立军纪官,

  但这些措施都不如让百姓和军卒明白事理来得彻底。

  如果他们能明白事理,

  那么吏员和军官想要糊弄他们就会变得极为困难,

  这也算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扶持。

  至于我在国子监所说的如何做好一名千户,

  归根结底,是要让众多千户去寻找明白事理的百户,

  这样百户想要做好,就会去找明白事理的总旗,

  总旗再找小旗,小旗再找军卒.

  如此一来,一个千人队自上而下的革新就开始了。

  当这支军队从上到下都是明白事理的人时,自然战无不胜。

  到那时,想要做一个好千户,还会难吗?”

  夏原吉听着陆云逸侃侃而谈,

  心中疑惑如同被闪电劈开,顿时豁然开朗。

  原来是这样,想要做好一名千户,

  关键不在自己,而在于他人.

  夏原吉呼吸急促,脸上露出渴求的神情,问道:

  “敢问大人,这样做岂不是任人唯亲?”

  陆云逸听后嗤笑一声,:

  “官场上不任人唯亲,难道任人唯疏?

  做官为将,关键就在于用人之道。

  一声令下,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也要往前冲,这样才能把事情办成。

  如果事事都要争吵,主将下达军令后,

  下属还在推三阻四,争论命令是否正确,那这仗还怎么打?”

  夏原吉有些恍惚。

  今日听到的这些话,与他平日里所学的圣贤书有很大的不同,

  这让他这个学子在思想上受到了很大冲击。

  “陆大人,可圣贤书里不是这么说的。”

  “圣贤书用来办事十有八九不顶用,此事本官不便与你深入探讨。

  日后你若有机会考取科举,进入官场,自然就会明白。”

  夏原吉深吸一口气,后退一步,

  对着陆云逸躬身一拜:

  “多谢陆部堂解惑,学生定当勤奋学习,将来造福天下万民。”

  陆云逸笑了起来,点了点头:

  “行了,看你病得严重,赶紧进去医治吧。”

  说着,陆云逸看向冯云方,挥了挥手:

  “拿五两银子。”

  夏原吉面露惊愕,陆云逸解释道:

  “听说这里给你们看病要三两银子。

  看你也不富裕,今日与你相见也算有缘,

  三两银子当作诊金,剩下二两买些滋补之物。

  想要在朝为官造福万民,首先得有个好身体。”

  夏原吉连忙解释:

  “陆部堂,学生在这里看病不要银子”

  “不要银子?”陆云逸愣住了。

  这时,一个温润平和的声音传来:

  “陆大人,小女子是行医救人,又不是钻进钱眼里了。

  这些国子监的学子都是国朝的栋梁之材,

  他们生病了,我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陆云逸循声望去,只见前些日子见过的朱锦玉大夫站在门前,

  脸上带着一丝埋怨,还有一种被误解的黯然神伤。

  一旁的管事惊呆了。

  她从小在朱府长大,可从未见过掌柜的用如此哀怨语气说话。

  后方的那名青衣侍者心中更加难过,牙齿紧咬,神情黯淡地低下了头

  他也从未见过掌柜的这般模样。

  “朱大夫回来了?真是赶巧。”陆云逸面带微笑。

  朱锦玉抿嘴一笑,举止大方:

  “我刚刚在休息,外出行医只是个借口,还请陆大人不要见怪。”

  一旁的夏原吉也惊呆了。

  刚刚医馆内的对话他都听到了,

  原本以为会是一场尴尬对话,没想到三言两语就化解了误会。

  朱锦玉侧过身子,伸出纤纤玉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陆大人、夏小友,有什么话进屋里说吧,里面凉快些。

  恰好前些日子我从老家带回了一些清茶,可以一起品尝。”

  陆云逸毫不客气,迈步向前: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归春医馆的内室里,陆云逸和朱锦玉相对而坐,中年管事在一旁侍奉。

  陆云逸环顾四周,这里装饰淡雅,屋内桌椅板凳都很普通。

  一旁有一个巨大屏风,屏风后面是诊脉和医治的地方。

  朱锦玉坐在对面,正倒着手中的清茶,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

  “陆大人,这茶叫义乌茶,

  每年要向宫中进贡两斤上好的茶芽,也算得上是贡品。

  今年我回乡时,正好赶上茶叶采摘,

  凭借家父和祖父的名头,才弄到一些。

  要是换作别人,我肯定不会把这茶拿出来。

  今日见陆大人来了,

  我心里高兴,这才泡了茶,请陆大人品尝。”

  朱锦玉的声音轻柔温婉,颇有几分贤妻良母的气质。

  但陆云逸心中本就对她有所怀疑,

  听了这番话,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听起来不像是单纯的夸赞,倒像是在表达心中喜爱。

  陆云逸看着面前的白瓷碗,以及碗里的几片茶叶,陷入了沉思:

  “难不成我也产生了错觉?是我想多了?”

  尽管心中疑惑,他还是面不改色,微微一笑:

  “多谢朱掌柜,本官是行伍出身,

  对于这些雅致的东西,向来都是鲸吞牛饮,品不出什么滋味。”

  朱锦玉也不在意,淡淡一笑,

  眼角微微上扬,丹凤眼中眸光流转。

  陆云逸轻轻抿了一口茶,

  他确实尝不出这茶有什么特别的风味,

  也没觉得和普通茶叶有什么不同。

  但他的眉毛却猛地一挑,原本平静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震惊,

  过了一会儿,他又轻轻抿了一口。

  朱锦玉看到这一幕,眼角上扬得更厉害了,显然心中喜悦又多了几分。

  陆云逸抿了抿嘴,若有所思地说道:

  “嗯好像这茶确实有点不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