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510章 得道者多助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8:00:02 源网站:2k小说网
  都水司的行动极为迅速,

  整个衙门上下都如同疯魔一般,全力筹划着兴修水库和大坝的事宜。

  临近傍晚时分,浑身透着疲惫的汪晨急匆匆地来到陆云逸所在的衙房,

  在他身后,一名吏员抬着半人高的文书,静静地站在那里。

  “大人,所花银钱的具体事项已经测算好了,这是总纲,

  至于其他更详细的内容,还在抄录当中。”

  陆云逸从书案中抬起头,有些茫然地看着那些文书。

  “这么快?”

  “大人,都水司发动了全部吏员来做这件事,

  还请了许多同僚帮忙,这才勉强把账目做出来。”

  汪晨脸上露出些许尴尬,如此急切的原因,是他担心陆云逸反悔。

  毕竟,千万两银子的预算,不是谁都有勇气呈递给宫中的。

  陆云逸上下打量着汪晨,

  心里明白他的想法,但也没有计较,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安排车马,本官即刻进宫!”

  “是!”

  汪晨激动得浑身颤抖,预算能提上去,

  距离成功虽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总归是迈出了第一步!

  一刻钟后,在工部衙门口,

  陆云逸看着身前的小推车,突然笑了起来。

  没想到,这东西还没率先在码头投入使用,反倒先用在了进宫这件事上。

  陆云逸上前拉了拉小推车,轻轻点了点头。

  走在皇城的青石板路上,小推车没有丝毫滞涩和阻碍,倒显得十分般配。

  他看向战战兢兢等在一旁的汪晨:

  “本官让你准备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吗?”

  “回禀大人,已经派人出去采买了,等运回来,可能还需要等到明日。”

  陆云逸点了点头,看着汪晨那沧桑的脸庞,微笑着说道:

  “好了,回去歇息吧,劳逸结合才是正道。”

  “是,多谢大人!”

  陆云逸带着一名吏员离开了工部衙门,

  走在皇城宽敞的青石板路上,望着前方巍峨、沐浴在橙红色余晖中的宫殿,心中没来由地涌起一阵豪情万丈。

  年纪轻轻,就能身处宫闱,位高权重。

  若是换作旁人,怎么也该满足了。

  但他偏偏知晓未来的风波。

  眼前这幅风景宜人、充满秀丽的画面,

  很快就会变为一片血雨腥风,充满肃杀。

  皇城中的人们也不再会像如今这般说说笑笑,反而会噤若寒蝉。

  在种种复杂的思绪中,

  陆云逸进入了皇宫,来到武英殿门口!

  门口值守的不是武定侯郭英,而是他的长子郭镇。

  “你父亲呢?”

  陆云逸一边说着,一边从小推车上将那些文书抱了起来。

  郭镇见到眼前这一幕,有些怔怔出神:

  “今日轮到卑职值守,您这是?”

  此时陆云逸的模样有些滑稽,高高的文书被他抱到胸前,

  只露出半张脸在外面,就连声音都显得有些模糊。

  “这是工部治理黄河的文书,快去通报,我要见陛下。”

  “陛下陪着宁妃娘娘骑车去了,太子殿下倒是在。”

  “那也行,快去通报吧,这东西怪沉的。”

  陆云逸一边说,一边单手撑住文书,另一只手扶了扶有些散乱的头发。

  这副模样,怎么看也不像是搬不动的样子。

  郭镇拱了拱手,转身进去通报。

  陆云逸则掂量着文书,面露思索。

  自从身兼二职后,他忙得就像个陀螺,每日的操练都已经落下了。

  这样可不行.

  正当陆云逸想着怎么从早上挤出些时间来操练时,

  郭镇匆匆跑了出来:“大人请进。”

  陆云逸又变成了双手抱文书,慢慢走了进去。

  进入武英殿,扑面而来的冷气让陆云逸感觉仿佛进入了空调房,十分凉爽。

  正如郭镇所说,最上首的龙椅空空如也,

  太子殿下坐在一旁,正手拿一封奏疏,眉头紧皱地看着,

  手中的朱笔不时勾勒、圈圈点点。

  太子朱标本打算看完这一封奏疏再去理会陆云逸,

  可是他随意一瞥,眼中很快露出愕然之色。

  “你这是做甚?”

  只见陆云逸抱着厚厚的文书站在那里,脑袋都已经被完全遮挡住了。

  “回禀太子殿下,这是工部都水司给出的治水文书。

  经过测算,若是投入一定银钱,便可完全治理水患,

  至少能保五十年无恙,若是保养得当,百年都不成问题。”

  压抑低沉的声音从文书后传来,

  太子朱标听后脸色顷刻间变得凝重起来,

  将手中奏疏随意一丢,坐直了身体:

  “将你那文书放下,速速说来。”

  陆云逸这才将文书放在地上,转而把先前简化版的计划递给身旁的太监。

  太监不敢怠慢,连忙将文书呈了上去。

  陆云逸开始娓娓道来,接下来的一刻钟,大殿内只有他凝重的声音以及少许翻动书册的声音。

  周围的太监和宫女们都噤若寒蝉,不敢吱声。

  “太子殿下,在工部的测算中,

  只需要修建十五座水库,一百七十余处堤坝,就能完全治理水患!

  只要不是碰上什么千年难遇的大水,两岸百姓定然安然无恙!”

  声音落下,太子朱标脸色凝重到了极点,快速翻看着手中的书册,提出了一些疑问:

  “要花多少银子?上面怎么没有?”

  “呃”陆云逸有些迟疑,转而拍了拍身旁的厚厚文书,

  “殿下,要花的银钱都在这里。”

  几乎就在那一刹那,整个武英殿变得鸦雀无声,

  就连身旁站着的红衣大太监,

  也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那些文书,额头上青筋暴跳。

  太子朱标更是如此,手掌紧紧抓住座椅扶手,身体用力向前探着:

  “都是?”

  “回禀殿下,这只是一部分

  具体的明细还需要等几天,可能是这些的十数倍?”

  “什么?”

  朱标的声音猛地拔高了两个声调!

  “殿下,工部上上下下呕心沥血,这才想出了如此法子,

  只要能够彻底治水,此乃千秋之功啊!”

  见陆云逸又要开始侃侃而谈,太子朱标连忙摆手:

  “别废话,修这么多水库和堤坝,到底多少钱?”

  “回禀殿下,不多!”

  “多少!!”

  “一千三百九十五万七千四百一十二两。”

  “叉出去!!!”

  伴随着一声怒吼,陆云逸被两个太监架着叉了出来。

  门口的郭镇一脸不可思议,有些茫然地挠了挠头。

  如果没有记错,在这个月,太子殿下似乎还没有这般生气过。

  “陆大人见谅。”

  两名太监说了一声,便弯下腰慢慢退回大殿。

  陆云逸拍了拍略有些褶皱的衣服,看向有些茫然的郭镇,笑了起来:

  “莫要张扬!”

  “呃是。”

  陆云逸很快回到了工部衙门,

  早就在门口等候的汪晨连忙迎了上来,急匆匆地问道:

  “陆大人,您回来啦?”

  陆云逸表情淡然地瞥了他一眼:“文书本官已经呈上去了。”

  “殿下如何说?”

  “殿下没说什么,只是命人将本官叉出了武英殿。”

  汪晨脸上刚刚浮现出的些许喜色,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脸色来回变幻。

  “这这.陆大人,抱歉。”

  “无妨,早点回去歇息吧,明日等材料到了,有的忙。”

  “是。”

  汪晨在那里左顾右盼,见陆云逸真的没有生气,

  这才松了口气,拱手离开。

  陆云逸站在衙门门口,

  看着里面人来人往、忙碌的吏员,心中生出了些许怪异。

  仔细想了想,陆云逸还是转身离开,不打算回衙门了。

  一旦回去,忙起来又是没头没尾,又不知何时才能睡下。

  正当陆云逸悠哉游哉地走向皇城门口,准备离开皇城之时,

  身后传来了一声高呼。

  “陆大人,且慢走”

  只见一名身穿蓝衣的年轻太监,正步伐飞快地从皇宫大内赶来。

  不一会儿,太监就跑到了陆云逸身前,微微喘着粗气行了一礼:

  “陆大人,陛下有请。”

  陆云逸有些吃惊地打量着眼前的太监,

  没有作过多迟疑,轻轻点了点头:

  “请公公带路。”

  “是。”

  眼前小太监很快就调整好了气息,

  脸上的微红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很快就变得平静如常。

  这让陆云逸大为震惊,他一边走一边问:

  “这位公公,你是修炼了什么功法吗?怎么能如此快速地调节气息?”

  小太监显然也没有预料到陆云逸会如此发问,微微一愣,笑着解释:

  “回禀陆大人,只是一些调整气息的法门,算不得功法。

  若是陆大人想要知晓,咱家告诉您便是。”

  “是什么法门?”

  “出自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是一种以吐纳为主要手段的养生功法,

  宫中的人打小就练,源自龙虎山。”那太监笑着回答。

  陆云逸脸色却有几分古怪,又是龙虎山?

  如果没记错,全宁侯孙恪也从龙虎山得了一本硬气功功法。

  “这位公公,与我详细说说,

  本官觉得最近浑身软绵无力,整日不想起床,

  若是有用的话,本官也练练。”

  小太监笑了起来,一边走一边说:

  “京中最近有些传闻,宫中也有所耳闻,

  太子殿下曾经说过,要让宫中的几位老祖宗帮陆大人调理身体,但奈何一直抽不出空。

  今日,既然陆大人发问,那咱家就说上一二。”

  “多谢公公.”

  “大致是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发音口型,配合呼吸,调节肺腑。

  发‘嘘’字时,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呼气时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

  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

  二人一边走一边说,从皇城的正门口穿过了内廷,

  走了将近一刻钟,那太监才缓缓说完。

  “陆大人,每个字都有相应的口型、动作和呼吸节奏,

  按顺序练习,早中晚各一次,

  可以调节气息、平衡阴阳、调理脏腑。”

  陆云逸过目不忘,记下了太监所说的内容,轻轻点了点头:

  “多谢公公了,本官明日就试一试。”

  那太监笑了起来:

  “陆大人,莫要怪咱家多嘴,

  在各家典籍之中,对身体最有益的事情就是多睡觉,多休息。

  您和朝堂上的诸位大人一样,整日忙于政事,

  休息的时间少之又少,这身体呀,若是不出毛病才是怪事儿。”

  这话说得,倒是让陆云逸无法反驳:

  “公公所言极是,只是,陛下勤于政务,我等作为朝臣,也不能懈怠。”

  那公公轻轻笑了起来:

  “陛下乃真龙天子,有国运庇护,不可与之相较啊。”

  “的确如此。”

  关于这一点,陆云逸深有感触,

  他曾听都督府的官员说过,陛下与太子都是精力旺盛之人,

  真要忙起来,几天几夜不睡是常事,一般人真没有这个本事。

  “陆大人,快要到了,若是身上有什么忌讳物件,还是要提早拿出来,到时候要搜身。”

  “嗯?搜身?”

  “所去之地是农政院在皇宫中的耕地,

  平日里任何人不得靠近,外臣若是进去,要里三层外三层地搜身。”

  说到这,陆云逸才有些恍然,轻轻点了点头:

  “多谢公公提醒,本官身上并无忌讳之物。”

  那小太监笑了起来:“陆大人虽是军伍中人,

  但行事要比朝中大臣还要礼貌客气,咱家侯显,陆大人直呼名讳即可。”

  “侯显?”

  陆云逸听着这个名字,眉头微皱,突然觉得有些耳熟

  “说起来,咱家还与陆大人有几分渊源。”

  “哦?是何渊源?”

  “咱家出自西番十八族,洪武十一年被西平侯以及凉国公俘虏,送入宫中。”

  陆云逸挑了挑眉,合着是仇家。

  见陆云逸如此表情,侯显笑了起来,喃喃说道:

  “来了大明才知道,这世上居然有这么高大的城池,

  有这么宽的道路,还有吃不完的饭。

  说来惭愧,咱家十岁从军,到十五岁被俘,一次饱饭都没吃过。

  吃的第一顿饱饭,还是在战俘营中吃的掺了糠米的米,

  也是在那里,咱家第一次知道饭是白色的。”

  陆云逸表情有些诧异,不知道他为何说起此事,便没有说话。

  侯显却没有停止,继续说了下去:

  “您前日在商行中所说的一番话,让宫中不少人都感慨万千。

  在我的家乡,有千千万万百姓都被困在大山中,不知外界繁华。

  若是有朝一日,商行真能如陆大人所说的那样,

  将大明的旗帜插遍各方,让百姓们从大山中走出,这是多么大的功绩呀。

  侯显在这先代朵干都司、乌斯藏都司多谢大人了,

  多谢大人还记得诸多边民。”

  说到这儿,陆云逸算是明白了,

  为什么眼前这个太监对他如此和善,原来问题出在这儿。

  陆云逸面露和善之色,笑了起来:

  “公公不必如此,本官也是边民,做这些理所应当。”

  侯显面露感慨,将声音压低了一些:

  “陆大人,商行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您要小心一些,出了皇城要多带些侍卫。”

  此话一出,陆云逸的眼睛眯了起来,眼中闪过阵阵危险的光芒。

  “此言何意?”

  “咱家也是听几位老祖宗所说,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这京城内外都不太平。

  宫中有些人生乱子,被发现。

  外面要更乱,最近又因为大人您抓了许多帮派之人,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难免出几个疯癫之人。

  若是被人加以利用,那就是大罪过了。”

  话已至此,侯显没有再说下去,

  但陆云逸已经听懂了,轻轻点了点头:

  “多谢公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