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487章 芬芳乍起,闻香而至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7:54:41 源网站:2k小说网
  天色渐渐暗,夕阳余晖温柔地洒落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将宫殿群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奉天殿内,为迎接京军凯旋所设的庆功宴,正紧锣密鼓地布置着。

  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尊贵与喜庆。

  宫门两侧,高大的宫灯已被点亮,灯罩上精美的图案在夕阳映照下打在地上,散发出柔和温暖的光芒。

  一众朝臣穿着各式官服,说说笑笑,从各自衙门离开,步入皇宫。

  六部九卿们步伐沉稳,脸色平静,

  此等节目他们见得多了,心中想的还是衙门中的诸多事情。

  但他们身后跟着的诸多官员则不同。

  因为西平侯的回归,陛下龙颜大悦,

  特意吩咐礼部将一些六部衙门中用心做事的官员也带上。

  他们就要高兴许多,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走起路来都飘飘欲仙。

  不仅是能够参加今晚的庆功宴,还是礼部以及朝廷对自己的一份认可!

  工部郎中李至刚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已经连续工作了三日,大脑几乎要转不动了。

  但他此刻依旧是精神抖擞,满目红光,

  走起路来大开大合,长长的袖袍左甩右甩,六亲不认。

  好在一旁的工部官员都萎靡不振,懒得与他计较。

  工部尚书秦逵走在最前方,脑袋微侧,

  看着李至刚这副嚣张模样,微微叹了口气,低喝一声:

  “稳重一些!”

  李至刚这才收敛少许,转而提着袖子快走两步,来到秦逵侧后方,兴冲冲地说道:

  “大人,您还别说,贵的东西就是好啊。

  那普洱茶下官喝了精神抖擞,还能再战个三天三夜。”

  秦逵面露无奈,叹息一声没有说话。

  李至刚却不打算放过他,继续开口:

  “大人,这普洱茶这么好,下官能不能多拿一些。”

  “拿那么多作甚!”

  “下官与谢春雨是好友,他现在在陛下身旁当差,每日辛苦万分,下官准备送给他一些,

  若是日后有什么消息,下官也好打探一二。”

  秦逵眼神平静:“你不是拿过了吗?还拿?”

  “呃!”

  李至刚脸色僵住。

  “再者,普洱茶不值钱,是陆云逸胡吹。

  普洱茶在京城别无二家,他说多少就是多少。”

  “啊?”

  李至刚惊呆了,人居然可以厚颜无耻到这种地步!

  不过他马上就兴奋起来,眼睛发亮:

  “部堂大人,现在咱们工部也有了,那更要送一些,到时就说它值黄金千两!”

  秦逵脚步一顿!

  “李至刚!你当务之急不是去钻营,

  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将商行建起来,速度要快,质量要好!”

  浓郁的官威扑面而来。

  李至刚一个哆嗦,连忙意识到自己有些飘飘然了,开口补救:

  “部堂大人,下官遵命,从明日起,

  下官就开始操持此事,绝不懈怠,到时候下官就住在工地上。”

  “嗯。”

  秦逵点了点头,对于李至刚的办事能力,他不怀疑。

  这时,新任户部尚书杨靖越过诸多人群,径直朝着秦逵走来。

  他身材高大消瘦,胡须很长,脸上带着阵阵锐利,一看就尤为精干!

  “秦尚书,明年工部对于修缮道路的预算还没有提上来,不知还要多久?”

  秦逵见他到此,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以往他去户部衙门,户部的几位部堂都是躲着他走,生怕他提银钱,要预算。

  现在主动来此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他晃了晃脑袋,三日未睡,他并不想与其纠缠。

  若是说错话,那可不好了。

  “是杨尚书啊,本官这几日操持工坊诸事,还未来得及去催促。

  等明日,明日本官去问一问。”

  户部杨靖没有为难他,轻轻点了点头:“那本官明日派人去取。”

  派人?

  秦逵只觉得浑身汗毛倒竖,若有若无的危机感袭来。

  “劳烦杨大人了。”

  二人就这么走着,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眼见奉天殿就在眼前,杨靖脸上露出笑容,压低声音开口:

  “秦大人,工部是不是有了什么来钱的法门?

  若是不介意,能否让户部也掺一脚?

  您有所不知,河南布政使司前些日子递来文书,

  黄河水流浑浊,水势湍急,上游淤塞,布政使司推测,

  黄河可能会在这一两年出现什么事端,面临改道之境。”

  听到有关黄河诸事,秦逵脸色凝重到了极点,点了点头:

  “此事工部已经派人前去勘探绘测,具体如何还要等一个月后。

  不过,对于修缮河堤以及黄河改道后的处置,

  工部已经递上了折子,太子殿下也有所批阅。”

  杨靖轻轻叹了口气:

  “是啊,折子本官也看过了。

  仅仅是修缮加高开封、通许、太康、淮阳等堤坝,就需要花费银钱一百九十万两,征调民夫两万余。

  这黄河年年治,年年坏,年年都要扔下不少银两。”

  秦逵同样叹了口气:

  “利运道者,莫大于黄河,害运道者,亦莫大于黄河。”

  “黄河流经河南行省,乃中原粮仓腹地,若是置之不理,那整个朝廷都要揭不开锅。”

  杨靖的脸色来回变幻,低头轻语:

  “秦大人,黄河是一定要治的。

  但最近陛下又掀起北征,将今年的预算通通打乱。

  为了打赢此等战事,连带着明年的一些银钱也都花了出去。

  户部现在着实是无以为继啊,还请秦大人出手相助。”

  秦逵有一些震惊地看向杨靖。

  户部向工部要银子?滑天下之大稽!

  “杨大人,本官没有听错吧?”

  杨靖嘴唇微抿,面带为难:

  “秦大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只有工部是能直接创造钱财的衙门,其他五部都是要花费银钱的衙门。

  今日来找秦大人,也是迫不得已,希望能缓解这两年的紧张。”

  工部衙门在朝廷中一直被誉为最能花钱的衙门,

  但同样,也是最能来钱的衙门。

  只可惜,权势的大小是能管多少官,而不是能管多少民。

  工部衙门工坊遍布天下,但权势最低,在朝堂上就是受气包。

  事事无功,事事有责。

  秦逵缓缓摇摇头:

  “杨大人说笑了,工部现在自己都过得紧紧巴巴,

  年底的工钱都不知从何而来,怎么能帮户部渡过难关?

  说句不好听的,若是能够帮助户部,本官也会将去年衙门欠的赏银发了。”

  杨靖有些尴尬,工部去年的赏银之所以没发。

  就是他在做左侍郎的时候,以府库没有余钱为由,推了出去,由工部自行负责。

  “秦大人,当时真是形势所迫,

  麓川的战事还未结束,户部真的没有余钱。”

  秦逵也面露舒缓,憨厚地笑了笑:

  “杨大人莫要将此事放在心上,户部的困难,工部理解,但工部也同样没有余钱,无法拆借,也还请户部理解。”

  坏了。此话一出,秦逵就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人还迷糊着呢,乱说什么话呀?

  “不拆借!”

  果不其然,杨靖眼睛一亮,语气激动,生怕秦逵改口。

  “秦尚书,听说工部最近捣鼓出了一些新奇物件,能不能.交由户部专营?”

  即便秦逵刚刚见识过李至刚的厚脸皮,此刻也被杨靖的厚颜无耻惊呆了。

  “杨大人,您在开玩笑吗?”

  饶是以杨靖的厚脸皮,此刻也有些羞愧难当。

  还不等他说话,秦逵抬手拒绝:

  “杨大人,此事休要再提。

  工部新研制出的物件属于军械,由右侍郎陆大人督造。

  此乃陛下亲旨,就连本官都插不上手!”

  “好了好了,马上就要到奉天殿了,此事明日再议。

  要不然您就去找陆大人,与他商议商议。”

  秦逵一边说一边带领工部诸多官员,逃难一般快走离开。

  留下杨靖愣在当场,满脸愁容,原本修剪整齐的胡子也被他揪得一团乱麻。

  他刚刚上任不过两个月,整个衙门内的事情还没有理顺,黄河又出了问题,让他一个头两个大。

  这时,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沈溍一脸幸灾乐祸地走了上来,

  “哈哈哈,杨大人,秦大人是手艺出了名的工匠,向来勤俭节约。

  修建帝王庙的废料都能让他用来铺路,想要从他手里扣钱,难如登天。”

  杨靖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淡淡开口:

  “秦逵打算将给福建都司的军械工坊停了。

  沈大人还是先想想怎么凑够北征的军械吧,到时候怕是各处抽调都来不及。”

  沈溍脸色僵住,声音猛地拔高了两个声调!

  “什么?”

  他眺过人群看着秦逵急匆匆离开的背影,暗骂一声老匹夫,连忙追了上去。

  礼部尚书李原名慢慢走了过来。

  他头发与胡子花白,身体苍老佝偻,但整个人看起来就有一股贵气。

  看着他们这副模样,无奈地摇摇头:

  “六部堂官,如此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呵呵.”在他身旁的礼部左侍郎张志笑了笑,

  他看向杨靖,抬手指了指远方:

  “杨大人,那不就是陆大人吗?您可以去问问他。”

  杨靖转头看去,果然在不远处看到了几个年轻人三五成群,汇聚一团,朝着奉天殿走去。

  他眼睛一亮,拱了拱手,道了一声多谢后便急匆匆地赶了过去。

  张智见他如此慌慌张张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轻笑一声:

  “大人,看来户部是真的没有银子了。”

  李原名含笑点头:

  “今年的事情太多了,大祭花费了许多银两。

  现在京军回来了,赏钱抚恤都要发,户部的日子难过喽。”

  周围不少大人都或多或少地发出一声轻笑。

  看着匆匆前去的杨靖,眼神莫名。

  “陆大人,陆大人!”

  正在打量着奉天殿的陆云逸听到惊呼声,脚步慢了下来,很快就看到了一个快步走过来的绯袍老者。

  身形干瘦,模样干练!

  尤其是那腰上的二品花犀,让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此人是谁?

  一旁的李景隆挑了挑眉,压低声音:

  “户部杨靖,刚上任两个月,先前是左侍郎。”

  陆云逸面露恍然,看向冲过来的杨靖躬身一拜,声音洪亮:

  “下官陆云逸,拜见杨尚书。”

  突如其来的声音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就连杨靖飞快地步子也慢了下来,脸上出现几分尴尬。

  见陆云逸如此动作,李景隆险些没绷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连忙将脑袋低下。

  而身后的诸多家眷以及京军将领们,都满脸古怪地看着眼前一幕。

  便是沐楚婷,也是第一次见到六部尚书。

  她上下打量,眼神很快挪开,

  也就那般,没有自家夫君的英雄气概。

  杨靖也走到陆云逸身前,因为这里已经离着奉天殿很近了。

  他没有继续客套,直接说出了自己内心所想。

  陆云逸听后面露沉吟,还不等开口,身旁的李景隆就双手叉腰沉声开口:

  “杨大人,户部难道揭不开锅了吗?要与工部要银子?”

  杨靖面露难言,朝着李景隆拱了拱手:

  “曹国公,下官已经走投无路,这才厚着脸前来问询。”

  陆云逸轻声开口:

  “杨大人,此事并非下官不愿意帮忙。

  但工部新研制出来的物件属于军械,前几批要率先投入大明军伍。

  按大明律不得向外售卖,各衙门不得从中赚取银钱。

  至于专营,更是无从谈起。”

  陆云逸拒绝得如此干脆,让杨靖微微发愣,

  他微微叹息,转而打起精神,说起了别的事:

  “本官听说工部与都督府准备一同开设商行,而且规模还不小,户部能否参与一二?”

  陆云逸眼底闪过精光,面露为难:

  “此事下官就更做不了主了,此事是由都督府牵头,禀明了陛下以及太子殿下。

  若是户部想要参与其中,还请杨大人问一问大将军以及秦大人。”

  杨靖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道:

  “陆大人,本官也不与你卖关子了。

  若此事户部能够参与进来,户部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

  “敢问?”

  杨靖眼中闪过一丝狠辣:“宝钞司任由尔等兑换,钱换银!”

  陆云逸眼眸微挑,皱着眉看向杨靖。

  一旁的李景隆反应就要大上许多,瞪大眼睛看着他,满脸惊悚。

  大明律规定,百姓使用宝钞时需要用金银向宝钞司兑换宝钞。

  但不允许用宝钞兑换金银。

  朝廷以此来收缴天下白银,而后通过收旧钞发新钞,施行“倒钞法”,削弱商贾权贵,效果显著。

  如今杨靖想要参与到商行诸事,

  竟然提出了此等条件,此事胆大包天。

  紧接着,杨靖上前说了一番其中操作。

  陆云逸听明白了,不是由宝钞司直接兑换。

  而是通过其他渠道,辗转腾挪,完成这一目的,其中也有损耗。

  但即便如此,能将宝钞兑换成白银,此等事情也闻所未闻

  他是知道的,一些大商贾以及权贵手中有着大把宝钞。

  但苦于无法兑换成白银,只能大肆挥霍,尽力将钱花出去。

  这也导致了大明商贸前所未有的繁盛,所有商贾都在花钱。

  若是有这么一个通道能将宝钞兑换成白银,那些天下有钱人都会涌上来

  就算是收取一半的手续费,他们也会蜂拥而至。

  “不对。”

  陆云逸眼帘低垂,放于身侧的拳头猛地紧绷。

  他侧头瞟了一眼杨靖,见他面露诚恳,一副豁出去的模样。

  陆云逸便愈发感觉危险临近。

  他眼中精光闪烁,心中果断,声音又拔高了一个声调:

  “杨大人,此事休要再提,军械就是军械,怎么可能向外发卖!”

  说着,陆云逸腰杆挺直,袖袍一甩,

  径直向前走去,无视了站在那里的杨靖。

  李景隆还沉浸在将宝钞兑换成白银的浮想中。

  见他突然翻脸离开,不由得有些发愣。

  但出于信任,他还是连忙跟了上去.

  身后的家眷以及来参加庆功宴的诸多军卒亦是如此。

  殿前的气氛有些诡异,不知多少人将眸子投了过来,

  但杨靖就那么淡淡地站在那里,云淡风轻,面无表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