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450章 乘风而起,精兵减将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7:54:41 源网站:2k小说网
  既然三位国公来了,

  陆云逸便不需要再上楼了,转而笑呵呵地看着楼上的诸位侯爷。

  景川侯曹震作为东家,率先下楼,

  身后跟着的人越来越多,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头子,

  看起来十分粗鄙,如同田间老农。

  但身上不经意间露出的杀伐气息,却让在场之人不得不小心对待。

  陆云逸看着他们,其中有一些人认识,有些人不认识.

  不过无妨,今日之后应该就都认识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了出去,醉仙楼门前迎宾的侍者已经摆好架势。

  与醉仙楼相隔不远的几家酒楼窗户都悄然打开,其中客人将眸子探出来,满脸好奇。

  就连秦淮河畔的行人都顿住脚步,看向醉仙楼方向。

  公侯齐聚,此等场景就算是在秦淮河,也不多见。

  很快,一行人就从视线尽头走来,

  宽敞的道路被护卫相隔,留出中间空隙。

  为首之人身材高大,身穿深蓝色长袍,脸颊呈枣红色,拧着笑意,走起路来龙行虎步,十分嚣张,正是大将军蓝玉。

  在他右手旁是一袭黑色与金色相间长袍的李景隆,对于此等场景,他十分老练,嘴角噙着笑容。

  在左手边是一身藏青色长袍的卫国公徐辉祖,他五官方正,走起路来一板一眼,颇具威势。

  三人来到醉仙楼前,蓝玉双手叉腰站定,

  看了看布置隆重的醉仙楼,又看了看如读书人一般的陆云逸,频频点头:

  “你这小子,生的倒是一副好皮囊,也难怪沐英能将女儿许配给你。”

  “大将军,今日到场的都是长辈以及大人,属下若是再死气沉沉,难免不喜。”

  “哈哈哈哈哈。”

  蓝玉发出一声大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说得对啊,如今我们都老了,

  你和九江子恭这些年轻人要活泛些,添添生气,也省得这京中整日死气沉沉。”

  说完,蓝玉朝着里面大手一挥,看向曹震:

  “为了等你这一顿饭,本公可是午食都没吃,快快开席吧。”

  此话一出,在场之人哄堂大笑,声音几乎要将屋顶都震破。

  一行人走进醉仙楼,一楼的商贾巨富已经站了起来,等在那里。

  见蓝玉等人走来,连忙躬身,齐声喊道:

  “拜见诸位大人。”

  蓝玉脚步顿住,看向那些商贾,脸上露出些许笑容,挥了挥手:

  “今日为京军接风,尔等这么客气作甚。”

  说着,蓝玉指了指一旁的陆云逸:

  “都认识了吧,以后都互相照应着点。”

  此话一出,在场诸多军候脸色猛然变得古怪。

  景川侯更是在蓝玉与陆云逸之间来回打量,仔细端详,

  最后发现二人长得不像,才松了口气。

  诸多商贾不敢怠慢,七嘴八舌地说起了恭候之语,一个个口吐莲花,引得在场之人频频大笑。

  陆云逸对于此等局面,轻车熟路,熟练应对,气氛一时间融洽到了极点。

  “好了,尔等都坐下吧,好吃好喝、大吃大喝!”

  蓝玉挥了挥手,而后带着一行人向二楼走去.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一名五十余岁的商贾有些感慨:

  “陆将军倒不像是北地之人,谈吐风雅、为人风趣。”

  一旁有人补充:“仗打的厉害,长得也英俊,

  今**来时我都没认出来,还以为是哪个读书人,看不出来,看不出来啊。”

  诸多商贾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一个个面露羡慕。

  年纪轻轻不过几年工夫,就将他们积累一生的威势压下,

  士农工商,他们这些商贾就算是再有钱,在朝堂勋贵眼中不过是随时可弃的小人物。

  真正的正道还是要读书从军。

  “有权有势真好啊”

  一名六十余岁的老者发出感慨,他看向身旁的新沉商行东家周颂,问道:

  “周老弟啊,陆将军那里你有没有门路?”

  周颂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在心中暗骂老狐狸,

  “陆将军如此年轻,来应天不过两次,我哪有门路。”

  老者笑了笑:“周老弟,陆将军所住的宅子,我可是听说了,是你给操持的。”

  一行人将目光都投了过来,眼睛亮亮的。

  周颂暗道不好,便重重叹息一声,做出一副懊悔模样:

  “前些日子大将军府来人命我打理宅子,我便派人去了,

  可谁承想,等京军回来,

  我才知道那是陆将军的宅子,早知道我就亲自去布置了,混个脸熟。”

  这么一说,桌上不到十人气氛缓和了一些。

  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朋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老者也有些失望,叹了口气:

  “老夫最近有个商行要开张,

  跑的就是北地与应天,运送丝绸瓷器,很赚钱,

  老夫想给陆将军一些份子,可现在左右无门啊。”

  周颂摇了摇头:“陈老啊,您是咱们应天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您都没有门路,我等又如何能有啊。”

  “是啊是啊.”另一人开口:

  “咱们这些人坐在这里虽然不起眼,

  但若放在外边,走到哪里都呼风唤雨,陈老没有门路,我等就更不可能有了。”

  此话一出,桌上气氛五味杂陈。

  陈老笑了笑,有些意味深长,他打量着在场众人,酝酿着说道:

  “下午时,我听工部李郎中说,

  朝廷要在京城重新开几个兵器工坊,诸位有没有兴趣啊?”

  “兵器工坊?这我等如何能参与?”有人摇头苦笑,满脸自嘲。

  一时间众说纷纭,兵器工坊是朝廷机密。

  能参与进去的商贾大多都是军候的家里人,底子雄厚,真要到了战时,一声令下,朝廷不给钱都要硬上。

  陈老轻笑一声,将声音压低:

  “这次不是一般的兵器工坊,岳州的事尔等都听说了吧,

  那推车是好东西,老夫一把年纪,用此物拉货都十分轻松。

  但有了这东西,力夫没了安置,

  所以朝廷便打算以兵器工坊的名义开工坊,造这些推车,将一些力夫都招进去做工。”

  “还有此事?”

  一旁的周颂猛地瞪大眼睛,顷刻之间就察觉到了其中的玄机。

  不论是推车的原料还是最后的发卖,又或者其中的运输,都是一笔顶好的生意。

  赚的钱可能不多,但胜在持久,还能与朝廷联系紧密。

  陈老笑了笑:“老夫的意思是,咱们都是京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有钱要一起赚,可不能因为此事而产生嫌隙,白白惹朝廷厌烦。

  若是惹得朝廷生气,那咱们就是因小失大。”

  “是极是极.”

  有人连连点头,眼中有些许火热。

  大明这么大,若是能将这些东西卖到四方,不知要赚多少银钱。

  甚至还可以卖到草原以及周边邻国,

  这可就不是简单的赚钱了,而是十倍乃至百倍的暴利!

  陈老见他们这副模样,笑着点了点头:

  “那好.等朝廷彻底下定决心,我等再一起钻研此事,在这期间也还请诸位掌柜多打探一二,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应该的应该的.”

  桌上几人都附和起来,眼神闪烁,准备走走门路。

  手推车的推行,不仅能让他们赚一些钱,还能让他们少一些人工。

  在座的家大业大,聘用的力夫以及伙计不知多少,

  若是能肆无忌惮地用手推车,每年省下的银钱都有不少,所以他们尤为上心。

  二楼,柔和烛光与窗外洒落的月色相互交织,

  一张雕琢精细的巨大圆桌镶嵌在二楼中央,其上铺陈着细腻的绸缎桌布。

  一众军候错落有致地围坐于圆桌旁,谈笑风生。

  桌上,精致瓷器与银器辉映,摆放着各式珍馐佳肴,**的香气随着微风轻轻飘散。

  二楼四角,原本遮挡视线的屏风已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四位国色天香的女子,

  她们手中都持着不同的乐器,

  古筝、琵琶、笛子、箫,旋律如泉水般潺潺流淌,身上流云般的纱衣轻轻摇曳。

  场中气氛热烈,刚刚落座,

  陆云逸不待说上几句话,三大碗酒便已下肚,让他感觉有些云山雾罩。

  坐在他身旁的李景隆更是如此,不停地打着饱嗝。

  全宁侯孙恪看着他们二人,打趣道:

  “从军打仗,不仅要能立功,还要会喝酒,

  别到时打了胜仗,弟兄们开庆功宴,将军若说不能喝,弟兄们都丢人啊。”

  景川侯曹震连连点头,哈哈一笑:

  “是这个理,还记得早些年去云南打仗,仗是打赢了,庆功时喝酒喝输了,让胡海奚落了半年。”

  说到胡海,都督耿忠神情复杂,叹息一声:

  “胡海当年也是能喝的,现在身子骨也不行了,

  前些日子离京归家时,我见过他一面,瘦得不成样子,身上也有病,看样子是活不了多久喽。”

  听到消息的陆云逸有些愕然,

  他分明记得,在北征之时东川侯还身体健硕,没有什么毛病,

  不过一年不见,就因病返乡了

  雄武侯周武笑了笑,他声音沙哑,比之一年前也瘦了许多,

  “一把年纪了,就算是死了,都是喜丧,他回家等死,我也快了。”

  “你又有什么毛病?”景川侯曹震皱眉看着他。

  周武捶了捶胸口,脸色有些涨红:

  “最近胸口老是堵得慌,晚上睡不着,浑身疼啊。”

  景川侯摆了摆手:“你那是打仗留下的老毛病、暗伤。”

  “那些老毛病哪疼,我闭着眼睛都知道。

  现在疼得都是新病,家中找了大夫,我不想看,被我轰走了。”

  说到这,周武黝黑的脸庞上闪烁着一丝戾气:

  “打了一辈子的仗,怎么能倒在病榻上,要死也痛痛快快地死,别拖沓着受罪。”

  曹震连连点头:

  “这话说得对,要强了一辈子,也不能倒在病床上。

  前些日子王**来信了,让我给他寻一些上好的人参送过去,说是北边太干了,要补补身体,也不知是抽了什么风。”

  说到此时,坐在主位的蓝玉忽然笑了起来:

  “我看啊,他是相中了哪家姑娘,想要再生个儿子。”

  此话一出,众人哄堂大笑,

  他们都知道王弼有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这些年为了他们左右发愁,

  如今年纪大了,眼见定远侯的爵位就要如此没落,他愈发心急。

  蓝玉将视线投向曹震,端起酒杯,问道:

  “你的事问得怎么样了?”

  曹震顿时浮现出笑容,端起酒杯,将其一饮而尽:

  “大将军放心,事情已经谈妥,云逸已经答应了。”

  “哈哈哈,本将早就说了,他耳根子软,你说一说定然能成。”

  蓝玉也将杯中酒水饮尽,转而看向陆云逸,又看向了徐辉祖,问道:

  “怎么样,子恭懂事了不少吧。”

  徐辉祖面露感慨,看了看二楼不远处的一张圆桌。

  在那里,徐增寿扯着嗓子,正与郭铨拼酒,

  一举一动都充满豪放,丝毫没有早些年的怯懦以及拘谨。

  他长叹了一口气,重重点头:

  “大将军,军中的确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

  他拿起酒杯,在所有人注视下看向陆云逸:

  “云逸啊,你我也是早就相熟之人,我就不客套了,

  舍弟之事,家中上上下下都感激万分,这杯酒敬你,多谢了!”

  不等陆云逸反应过来,徐辉祖便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陆云逸瞪大眼睛,无奈之下只好跟了一杯,苦笑着说道:

  “子恭与郭铨都身背家学,对于军中门道以及战事操持早就熟练于心,

  年轻时或许不懂事,只要稍大一些,便能在军中站稳脚跟。”

  “你这小子,净说漂亮话,

  我那儿子十五岁就在军中,也没见他有什么长进。”景川侯曹震瞪大眼睛,不服气地嚷嚷。

  一旁的东平侯韩勋也连连点头,他的儿子也是如此啊。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侯点头,陆云逸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景隆嘿嘿一笑,凑近了一些,低声道:

  “大多都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你可算是说到他们的痛楚了。”

  对于此番望子成龙的思绪,陆云逸无法体会,也无法理解,只能一杯杯酒下肚。

  喝了不知多少杯酒后,蓝玉才笑着开口:

  “家中子嗣娇生惯养,富贵惯了,

  让他们行军吃苦,那是难如登天。

  若是像以往,咱们刚刚从军的时候,不从军饭都吃不饱,看他们如何。”

  一众军候五味杂陈,连连点头,倒是徐辉祖面露异色,沉声道:

  “家中的子侄本事是有的,但想要找一个又有本事,又不顾忌他们身份的将领,则很难,

  不论是谁,总要顾忌叔叔伯伯们的脸面,不忍苛责。

  但如此,便不打不成才啊。

  子恭与我说过,前军斥候部军中不论亲疏家世,军法与军令最大,

  而且前军斥候部的军制与寻常军伍不同,

  就像是蛛网,每个人都是一根网,连在一起才能有战力,

  若有一人不行,一队所有人都要被拖累,如此便逼着所有人都努力。

  说来也怪,子恭回到家后,

  今日还进行操练了,说是今日多做一点、明日多做一点,

  一月就要多上许多,一年就能先人与前,怪哉,怪哉啊,我可从未见过他如此勤奋。”

  桌上一行人听了后,便频频将目光投向远处另一边的几张桌子,面露思索

  “都督府对于军制有想法?”全宁侯孙恪看向一旁的耿忠问道。

  左军都督耿忠面露苦涩,用力挠了挠头:

  “有想法又有什么用?城池要修建、河沟要挖、荒地要垦,

  若是卫所不屯田,专心操持军伍,这些事情谁来做?

  总不能招民夫吧,朝廷哪有银子。”

  他看向卫国公徐辉祖,语重心长地说道:

  “允恭啊,精兵之策是未来的路,但在这之前,朝堂还用得着卫所军卒。”

  陆云逸有些愕然,从他的话中,似乎朝廷想要改军制?

  而且似乎还分成了两派?

  徐辉祖抿了抿,沉声道:“精兵减将是未来的方略不假,

  但在如今,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诸位伯伯都是打过仗的大将,想来知道一军五千人的精锐比得过五万人杂兵,

  如今朝廷军制太过臃肿,现在是需要修建城池等活计,

  但等一切都修完了,到了那时候再动就晚了,

  如今岳州民夫之事,就是一个警醒。”

  此话一出,气氛有些沉闷,一众军候眼神闪烁,心中思绪万千。

  这时,有些急促的脚步声从楼梯处传来,

  只见醉仙楼的掌柜方翰恒冲了上来,被挡在楼梯口的几名亲卫拦住。

  他与亲卫说了两句后,才得以放行,

  他来到主桌前,微微躬身,看向中央的大将军蓝玉,恭敬开口:

  “启禀大将军,锦衣卫佥事邓大人来了,就在外面。”

  话音落下,在场诸多军候眼睛都眯了起来,一股无形的危险气息开始弥漫,

  邓铭?他来做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