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442章 恶人先告状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7:54:41 源网站:2k小说网
  七月的应天城,正值盛夏酷暑之时,

  太阳高悬,如同熔金之火炉,

  毫不吝啬地将炽热倾泻而下,将每一寸土地都烤得发烫,

  连青石板的缝隙间都似乎冒着丝丝热气,空气扭曲。

  天空如洗过的蓝瓷,高远清澈,却无一丝凉风来解炎炎之苦。

  街道两旁,古木参天,

  本应提供一片阴凉之地,

  但在烈日炙烤下,叶子也显得有些萎靡不振。

  偶尔有风吹过,带起的不是凉爽,反而是夹杂着闷热与潮湿的热浪。

  护城河的水面泛着粼粼波光,

  却因气温过高,连水面上都似乎笼罩着一层薄雾,

  河边的柳树轻摇着枝条,荡起一圈圈涟漪,像是生无可恋的人们。

  应天南方的聚宝门,一如既往的人来人往,

  行人的衣衫紧紧贴在背上,汗水涔涔而下,浸湿了衣襟,连发丝都黏在了一起,单单看去就感到不适。

  而在聚宝门内等候的车夫,更是如此。

  他们或坐或立,但无一例外,都被这炎炎烈日折磨得衣衫紧紧贴在身上,汗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

  顺着脸颊、脊背滑落,浸湿了衣背,留下一片片深色汗渍。

  手中的马鞭或是车辕,都变得湿漉漉的,显得粗糙。

  他们不停地喝着水,眼神中既有对生意的渴望,又有对这份难耐炎热的无奈。

  偶尔有行人商贾上前询问,

  他们的声音也因长时间的日晒而显得沙哑。

  李武排在最后,浑身上下的衣物乃至**都被汗水打湿,

  炎热的天气让他的眼睛发红,看东西有些模糊。

  他剧烈喘着粗气,“咕咚咕咚”的喝着水,

  他刚刚完成了一单生意,送十箱来自浙江的瓜去上城的瓜果行,

  他此刻脑海回荡着的都是瓜果清香,甘甜**。

  他在心中犹豫,要不要收工时去买上一些,反正他的家底极厚。

  但很快,感受到天气炎热以及赚钱困难的他就否决了这个想法,

  “不能乱花钱,要攒钱开车行!”

  开一个车马行在最近几个月已经成了李武的执念,

  每天回去他都要看一看藏在煤堆里的银子与宝钞,不停加深这等执念。

  但理智告诉他,他没有什么本事,也不知道怎么操持,

  要等京军回来,等陆大人回来问问,这个买卖稳不稳妥。

  李武一边排着队,一边喝着水,

  另一只手拿着蒲扇扇风,前方有车夫感慨:

  “这天也忒**热了,幸亏有洪武老爷,还给咱搭了个棚子,要不然非得热死。”

  李武听到此话,连连点头,

  前些日子入夏后,

  四方城门的车夫活计就不知怎么的传到了洪武老爷耳中。

  京兆府连夜派人在道路两旁搭建了足够大的凉棚,让他们能在这里乘凉歇息。

  这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说的上是救命之恩。

  李武见过不少晒死的同行。

  他心中悲痛的同时也有一些侥幸,幸好不是自己。

  现在有了棚子,没生意时能等在这里,

  虽然也热,但不用担心晒死。

  他甚至在心里打算了,日后若是他能开上车马行,能赚上钱,

  他也要修棚子,在上城中城下城各修一个,

  让自家车夫能在那里歇息,

  夏天遮阳,冬天再搭上厚厚的棉布,挡风。

  想到这,李武眼神有些空洞,不由的嘿嘿傻笑两声。

  与他关系最好的老五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在笑,

  他走了过来,果然看到了李武的身影。

  “我就知道是你小子,接着。”

  车夫老五将两块糖果丢了过来。

  李武眼神凝视,连忙接过,笑着说道:

  “多谢五哥。”

  “整日嘿嘿傻笑什么呢?今个开几单了?”

  “两单,这不是赚了钱才笑嘛。”李武嘿嘿笑着回答。

  老五叹息一声,缓缓摇头:

  “这鬼天气,真**热,咱们挣得都是血汗钱啊,高兴个啥。”

  李武嘿直笑,说道:

  “夏日与冬日固然难熬,但不是还有春天与秋天呢嘛,一半一半。

  就跟咱白天在这外面苦哈哈的拼命,

  晚上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也是一半一半。”

  老五愣住了,而后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这话说的对啊。”

  前方几名车夫也回过头来,看着李武:

  “哎,你他**还真是个人才。”

  老五看着李武,吧唧着嘴里的糖块:

  “你说咱们都是车夫,我怎么就不懂你说的这些玩意。”

  李武表情郑重,严肃说道:“要读书。”

  “读书?老子的名字都不会写,怎么读?”

  老五大手一挥,声音极大,充满着气馁。

  一旁的车夫也连连大笑,只是笑容中带着些苦涩,

  若是能读书,谁愿意做这等苦活计。

  李武说道:“那怎么不能读,洪武老爷以前还是乞丐呢,

  饭都吃不饱,还不如咱们。

  再看看现在,洪武老爷成了皇帝,

  读书写字那是样样精通,去年的大诰我看了,

  那字写的顶好,许多举人老爷都比不上。

  旁人说洪武老爷是自己学的,

  那既然洪武老爷能学,咱们怎么不能学。

  前些年,洪武老爷还发了练字的小册子,

  我从家中找出来了,现在估摸着能认识那么五六十个字了。”

  此话一出,车夫队伍中陡然间陷入了安静。

  老五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李武,你来真的啊?”

  “那不然嘞?拉车挣钱不少,

  现在你我身板好,还能挣点,

  万一以后老了,腿不行了,总得找个生计吧。

  等识字识数了,再不济也能去一众老爷的库房中当个看门点货的,怎么也饿不死。

  听着李武侃侃而谈,在场所有人收起了笑容,在他身上频频打量,

  就连不远处身穿甲胄,

  大汗淋漓的穿甲军卒都将目光投了过来,在李武身上打量。

  此刻的李武如诸多车夫一样,满身大汗,有着汗臭,

  但不知为何,又有些不一样。

  正当人们感受着心中彷徨之时,

  略显急促的马蹄声自聚宝门外响了起来,急促有力!

  有些茫然的聚宝门军卒脸色微变,

  身上的炎热似乎在刹那间清空,转而变得冰冷。

  哪来的马蹄声!

  就连躲在城门洞的城门守将都匆匆冲了出来,不停地挥手:

  “快快快,路障!”

  忙活了一阵,直到军卒们都动了起来,

  他才从腰间拿出千里镜,看向官道尽头。

  只见三匹骏马疾驰而来,身后烟尘滚滚,

  其上人所传乃卫所军服侍,风尘仆仆的模样十分急切。

  守城将领脸色微变,心里咯噔一下。

  今日并没有要传阅各方的捷报,那陡然出现的人是作甚的?

  难不成是哪里又叛乱了?

  但不管如何,先将城门守好,而后确认身份!

  可当城门守将等在阴凉的城门洞中时,

  便听远方那三人不停呼喊,声音随着滚滚而来的热浪,冲入到聚宝门所有人耳中。

  “快让开,快让开!

  “京军谋反了!!”

  “曹国公谋反了!!”

  顷刻之间,不论是军卒百姓又或者商贾,身体都有了刹那间的僵硬,脸上出现茫然。

  天子脚下的人,对于**以及朝堂格局有着天然的了解。

  这天下谁会谋反不好说,但这天下谁不会谋反,曹国公首当其冲。

  现在,他们听到了什么?

  曹国公谋反了???

  在所有人惊愕之际,城门守将猛然察觉到了事情不对,

  此等大事怎么还没进城就开始吆喝,若是让他们冲进城去乱嚷嚷,岂不是人心惶惶。

  他反应过来后,发出一声大吼:

  “快,拦住他们!!”

  五军都督府、军中都督府衙门,

  大将军蓝玉高坐上首,身材高大,脸庞泛红。

  他看着手中文书,眉头紧皱,

  上面是四川将要修筑的城池,以及四川绘制鱼鳞图册的进度,

  不论是哪一样,都进展缓慢。

  这让他心中生出丝丝愤怒,也难怪要让他去督造修建城池。

  正当他在心中规划着城池如何修建,要从哪里找如此多的民夫,

  鱼鳞图册用什么手段推行下去之时,

  匆匆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只见中军都督府佥事罗楫步伐急促的走了进来。

  蓝玉眼神一凝,猛地将头抬起。

  “大将军,岳州府急报!曹国公反了!”

  罗楫脸色凝重到了极点,声音中透露着几分不可置信。

  “什么?”

  纵使风雨厮杀三十年,蓝玉听到此等消息还是忍不住一呆,满脸的不可思议。

  罗楫快步上前,一边拿出手中文书,一边说道:

  “岳州城守急报,曹国公带领一万京军入岳州府,

  将要包围岳州府衙,并且还要捉拿岳州府的一干官员?”

  蓝玉接过文书快速扫去,眼神凝重:

  “因为何事?造反也总要有个缘由。”

  “回禀大将军,急报中没写,

  都督府的文书正在问询那送信的三名军卒,

  因为考虑到事情紧急,末将先行前来禀告。”

  蓝玉猛地站起身,袖袍一挥,快步从上首走了出来,向着门口。

  走到罗楫身旁时,

  蓝玉将文书拍到了他怀中,冷哼一声:

  “此等荒谬之言尔等也信?无缘无故的就反了?还不如说本将昨晚暴毙来的妥当。”

  罗楫拿着文书,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连忙跟了上去。

  “大将军,您慢些”

  曹国公谋反的消息在京城不胫而走,京城的大人物都收到了此等消息。

  他们与蓝玉的反应大差不差,起初不可思议,而后若有所思。

  老军候们看着文书,苍老的脸离得很远,五官紧皱,

  李九江谋反?他有那个胆子?

  所有人都意识到此事有鬼,

  但并不妨碍一些知道内情之人心神巨变。

  湖广所发生的事乃绝密,京中只有那么为数不多的人知道,

  现在京军谋反的消息传来,

  不用想也知道湖广的谋划败露,被李景隆撞破,

  如此,有人欢喜有人愁。

  大明皇宫,武英殿!

  明皇朱元璋与以往那般被诸多的文书奏折淹没,

  宽大的御案上看不到别的事务,只有茫茫多的奏折,甚至只能看到他的半个额头。

  一旁不远处,太子朱标也大差不差。

  与父亲一样,被奏折淹没。

  父子二人的眉头都紧锁成了一个大大的川字。

  即便武英殿四角的铜炉中有着厚重冰块,但殿内气氛依旧沉闷。

  为二人扇扇子的太监额头浸慢汗水,

  但动作却一丝不苟,不敢有丝毫偏差。

  既能让上位感受到凉意,也不会让奏疏无端翻页。

  这时,门口值守的武定侯长子,勋卫郭镇匆匆走了进来,

  他如父亲一般长手长脚,面容俊朗,此刻身披甲胄,显得雄姿英发。

  脚步声吸引了朱元璋的注意,

  他坐直身体,从奏疏后面露出半张脸。

  当他看到郭镇年轻的脸庞时,微微发愣,眼中闪烁着追忆,

  似是回到了三十年前,郭英两兄弟为他看护大营之时的场景。

  他罕见的露出几分笑容。

  “彦鼎,什么事啊,急匆匆的。”

  郭镇定在下首,脸色严峻,朗声道:

  “启禀陛下,岳州府急报,曹国公率领京军无令入城,疑似.谋反。”

  此话一出,原本还有些燥热的武英殿内陡然变得冰冷无比。

  一众宫女太监听到此言瞳孔骤然收缩,连忙跪倒在地。

  原本正在因为北平清丈田亩一事奋笔疾书的朱标也顿住笔锋,

  浓郁的墨点滴落,慢慢抬起头,

  温润如玉的和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冷峻无锋,眸光锐利。

  朱元璋亦是如此,笑容顷刻消失,眼睛上如同龙须的两条眉毛慢慢竖了起来,一字一顿开口:

  “你—说—什—么?”

  一旁的大太监身体一抖,连忙小跑着上前,

  拿过郭镇手中的文书,自己检查后,快步返回。

  “陛下.”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身体苍老但步伐急促,

  快走两步猛地夺过文书,迅速打开查看,

  竖起的眉毛微微发抖,似乎在眼睛上跳舞。

  “什么**。”

  “传令都督府,派人去湖广探个究竟,看看岳州到底发生了什么。

  让毛骧也给朕滚过来!!”

  “是!”

  郭镇拱了拱手,急匆匆的跑开。

  太子朱标走了过来,嘴唇紧抿。

  他见父亲喘着粗气,便连忙身后将其顺气,扶着父亲坐下。

  等气顺了一些后,他才缓声问道:

  “父亲,发生了何事?”

  “你自己看!”

  “啪!”

  朱元璋将文书拍到桌案上,怒气冲冲,如一头愤怒的老龙。

  朱标拿过文书一看,顷刻之间就成了一条愤怒的小龙。

  “岂有此理!真是荒谬!荒谬!!”

  朱标步伐急促,在御案之后踱步,眼见儿子比自己更气。

  朱元璋忽然笑了起来,目光阴恻恻的:

  “标儿,你觉得九江会谋反吗?”

  “父亲,九江是我看着长大的,他哪有那个胆子?”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猛地大笑起来,手掌连连拍动座椅扶手,

  顷刻之间,朱元璋将笑容收敛,目光冰冷,透露着杀机:

  “那就对了,不是九江谋反,是恶人先告状!!

  这两个月,各地混乱频出,湖广到现在才出乱子,倒是能忍。”

  朱标的脸色也变得严肃:

  “父亲,是不是甘薯的事泄露了?

  如此火急火燎的生事,倒像是小孩子撒气。”

  朱元璋眼睛流转,看了看金碧辉煌充满古朴气息的武英殿,手指轻轻点着座椅扶手,发出哒哒哒的声响。

  他淡淡开口:

  “观兵棋之式道,上异则博艺穹天,赴下则建瓴高屋。

  朕这皇宫啊,到处都是耳目,

  千日防贼也总是防不胜防,甘薯试种成功之事,定然是漏了。”

  “那便是了。”

  太子朱标脸色凝重

  这时,先前离去的郭镇又急匆匆的走了回来,脸色同样古怪:

  “启禀陛下,聚宝门以及都督府来报,曹国公率领三千京军,已经到城门口了。”

  “回来了?”

  朱元璋眉头微挑,眼中欣喜一闪而过,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

  “九江这孩子就是傻啊,三千京军就想攻打聚宝门,真是荒谬。”

  此话一出,武英殿内有些凝重的气氛顷刻间舒缓

  太子朱标摇了摇头,无奈一笑。

  而郭镇则支支吾吾,不知该说什么。

  朱元璋见状,也同样笑了起来,伸出指头点着郭镇:

  “你那个老爹偷懒,让你这个儿子来顶班,也不教教你该做什么?

  朕问你,九江攻打聚宝门了吗?”

  “回禀陛下,并没有,曹国公等人在城门外等候.”

  朱元璋摆了摆手:

  “好了好了,传令金吾前卫,将逆党李景隆给朕带过来,还有那个陆云逸,一并带来!”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