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勋贵底蕴,应天聚宝门(月末总结)

  翌日清晨,用过早饭的沐楚婷带着一行人匆匆赶回娘家。

  用时不到一刻钟,

  只因权贵居住的太华街距离西平侯府以及三司衙门极近,仅仅相隔一条街。

  今日的西平侯府门口十分热闹,

  一众侍者已经在家中老仆的安排下开始忙碌。

  张贴红纸,清扫灰尘,换上新的装饰地毯以及灯笼。

  只因今日三司官员以及西平侯会从大理定边返回,连带着少部分大军。

  算得上是大军凯旋。

  如今昆明城的东城门亦是如此,早早准备好了不少欢迎仪式。

  “再向左挪一些,再挪,再挪.对对对!!”

  正在门口忙活的老仆何伯见到马车摇摇晃晃停下,眼中闪过疑惑。

  当见到沐楚婷的身影探出来后,眼睛瞪大,

  连忙迈动步子,蹬蹬蹬跑下台阶,

  虽然身形苍老,但脚步灵巧。

  “三小姐,您怎么回来了?”

  不等走到近前,老仆脸上就堆满了笑容,弯下了腰,满脸慈爱。

  沐楚婷见是他来了,脸上的清冷缓缓消失,露出笑容:

  “是何伯啊,母亲在家吗?”

  “夫人在后堂念经礼佛。三小姐回来,夫人不知要多开心啊。”

  何伯视线转动,看向后方的马车,眼中闪过疑惑:

  “三小姐,姑爷没跟着回来?”

  “呵”沐楚婷笑了笑:

  “夫君军务繁忙,哪能跟我到处乱走,今日来找娘亲,是有要事相商。”

  何伯听后表情凝重,快速挥手。

  门口的诸多侍卫涌了上来,接过马僵,好生安顿。

  很快,何伯就看到了跳下**刘黑鹰,

  见他高大魁梧,面容冷峻,很快就想起了此人是谁,匆忙拜见:

  “小老儿拜见刘将军。”

  刘黑鹰轻轻点了点头,将马僵递了过去。

  沐楚婷已经走上台阶,回头看向刘黑鹰,催促道:

  “黑鹰,随我同去。”

  “好嘞。”

  刘黑鹰脸上冷峻顷刻间消失,匆忙跟了上去。

  不多时,二人在后堂见到了刚刚礼佛完毕,手拿佛珠走出来的冯夫人,

  她还是如以往那般,端庄大气,

  一身华贵锦袍穿在身上,显得颇具威严。

  见她出来,刘黑鹰连忙站起身,朝着冯夫人躬身一拜:

  “小子刘黑鹰,见过西平侯夫人。”

  冯夫人轻轻点了点头,而后看向同样站起的沐楚婷,脸上露出盈盈笑意:

  “发生了何事?一大早就匆匆前来。”

  沐楚婷快步上前,搂着冯夫人的胳膊,露出几分憨笑,

  拉着她在上首坐下,又亲昵地将茶水递了上去:

  “娘,您喝茶。”

  “呦~什么时候这么贴心了,嫁了人变懂事了。”

  冯夫人接过茶杯,露出笑容,声音和煦有力,显然十分高兴。

  抿了一口茶后,她声音中多了几分宠溺:

  “说吧..想要求娘做什么事。”

  “嘿嘿嘿,什么都瞒不过娘亲。”

  沐楚婷嘿嘿一笑,低声开口:

  “娘,我是想问问家中有没有制糖的工坊。”

  “制糖工坊?”冯夫人面露思索,缓缓摇了摇头:

  “我有些想不起来了。”

  她回头看向站在不远处的大丫鬟:

  “去,将我房中的账本拿来,两本都拿来。”

  “是。”

  趁着这个空隙,冯夫人打趣道:

  “婷儿啊,打听制糖工坊作甚?想要赚些银钱补贴家用?”

  “娘~补贴家用直接向娘要便是,操持工坊这等事.女儿哪里会。”

  “哈哈哈哈,对对对,若是缺银子了,尽管与娘说。”

  此等一幕让坐在一旁的刘黑鹰如坐针毡,

  此等扑面而来的豪奢气息,让他羞愧地低了下头!

  看看人家的娘!

  他在心中打定主意,回去后好好压榨一下家中老爹!

  这时,大丫鬟匆匆抱着两本厚厚账本,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脑袋上的小辫轻轻甩动,脸上带着红晕。

  “夫人,给您。”

  冯夫人拿过账本,开始随意翻动。

  沐楚婷凑近了一些,一同看着。

  两册账本,一本是侯府的生意,一本是冯家的生意。

  很快,冯夫人眼睛一亮,

  将侯府的账目递了过去,而后翻开了冯家的账目。

  不多时,她笑了起来:

  “有了,府中在昆明、大理、丽江有三处制糖工坊,为娘在临安与楚雄有两家制糖工坊。”

  “婷儿想要哪一家?为娘现在就可以做主。”

  沐楚婷眼睛亮亮的,脸颊上多了几分红晕:

  “女儿已经出嫁,怎么能拿**东西。”

  “你呀,无事献殷勤,说说吧想干什么?”

  说着,冯夫人轻轻捏了捏沐楚婷的脸颊,面露宠溺。

  沐楚婷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说道:

  “娘夫君钻研出了一个新法子,

  能让红糖变成白糖,要找一个靠得住的工坊试一试。”

  “什么?”

  冯夫人眼眸微微睁大,面露诧异,低头看向手中账本。

  这几家制糖工坊做的都是红糖。

  每年赚取的银钱不多,主要用来安置流民与军属。

  西平侯府也没准备用这些工坊赚钱。

  冯夫人便警惕起来:

  “婷儿,侯府可不能做坑蒙拐骗之事,红糖怎么可能变成白糖。”

  对于其中门道,沐楚婷也不清楚,但她相信夫君的能耐。

  “娘,您还信不过夫君的本事嘛。

  今日刘将军将方子都带来了,就是要佐证一二,看看法子是不是真的可行。”

  “娘,若是这个法子真行得通,不知要赚多少银钱,军中打仗也不会缺白糖了。”

  冯夫人脸上露出意动,

  对于赚钱她不感兴趣,西平侯府的银子十辈子也花不完,

  但若是有足够多的白糖,能让军中不缺糖,那倒是一件极好的事。

  她出身军伍世家,知道白糖与红糖是军中几乎最重要的贮备之一,

  尤其是白糖,用来堵伤口要比红糖好不知多少。

  偏偏,白糖很难得到,稀缺至极。

  仔细想了想,冯夫人看向刘黑鹰,问道:

  “刘将军,此法从何而来?”

  来了。

  刘黑鹰心神一凛,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

  “回禀西平侯夫人,此法乃是陆大人从一古籍上偶然寻到,

  当初只有半截,如今来到云南,多次走访寻觅之下,才得以补全。

  至于能不能成,还尚未可知,

  不过下官与陆大人觉得,值得一试。”

  冯夫人听后,沉吟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的确值得一试,这样吧,

  老身给你们写一个条子,你们拿着条子去找上水制糖坊的掌柜班严。”

  “娘,此人可靠吗?”

  冯夫人轻轻点头:

  “放心,此人以前是你父亲的亲卫,

  在前几年的战事中断了一条腿,被安置在那里。

  其中大多都是军属以及身残军卒,让他挑一些信得过的人操持此事即可。”

  说着,冯夫人摸了摸沐楚婷的脑袋:

  “跟人家要客气一些,不要耍大小姐脾气。

  他们都是忠心之人,为咱们看着家业。”

  沐楚婷轻轻点了点头:

  “知道了,娘。”

  此话刘黑鹰也听进去了。

  多开一些工坊的确是安置军卒的好地方,

  而且一旦发生什么事,这些人会为主家拼命,为主家也为自己。

  刘黑鹰将此事记下,心有感慨,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一些世袭勋贵的底蕴,远远不是他们这等新晋之官可以比拟。

  仅仅是那厚厚账本就不知多少银钱。

  很快,冯夫人写好了条子,递给沐楚婷,又做了一些叮嘱。

  沐楚婷与刘黑鹰站起身,告别冯夫人。

  西平侯府大门,沐楚婷将手中文书递给刘黑鹰,嘱咐道:

  “黑鹰,去吧,对他们要客气一些。”

  “放心吧嫂嫂,都是军伍之人,互相招呼是应该的。”

  刘黑鹰接过条子,心中大定!

  没想到事情居然如此顺利,前后不过半个时辰就已经将事情定下。

  沐楚婷轻轻点了点头,

  便招呼小红上了马车,慢慢离去。

  刘黑鹰站在原地轻轻挥手,见马车走远。

  他有些振奋地攥紧拳头,翻身上马。

  很快,他就看到亲卫胡小五立在战马旁,

  有些心不在焉的搓着战马鬃毛,眼神空洞,不知在想些什么。

  “小五,你干什么呢?”

  “啊?”

  胡小五一个激灵,有些茫然的抬起头来,回看四周,

  原来众人都已上马,只剩自己。

  他脸色一红,连忙翻身上马,朝着刘黑鹰拱了拱手:

  “大人,我走神了。”

  刘黑鹰驾马走进了一些,在胡小五脸上来回打量。

  当见到那几个新冒出的青春痘后,他畅快一笑:

  “你小子,原来是思春了。”

  “没没有”

  胡小五支支吾吾的模样,让在场一些年长军卒都笑了起来,纷纷出言调侃。

  “小五啊,年纪轻轻可别憋坏了身子,想去青楼就直说。”

  “是极是极,昆明城的青楼姑娘,可是温柔得紧啊,等忙完了这一阵,我带你去。”

  胡小五连连摆手:

  “不不不,不能去青楼,我哥说了,外边的姑娘都是骗子。”

  听到此言,刘黑鹰笑了笑:

  “胡奎这话是说对了,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小五你现在身价不菲,可莫要被人骗了。”

  说着,刘黑鹰调转马头,随意摆了摆手:

  “就算被骗了也无妨,咱们去给你抢回来。”

  “走喽,女人的事不值得枉费心思,等你功成名就,不知多少女人会贴上来。”

  说着,刘黑鹰马鞭一甩,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

  等到所有人都跟随而去。

  胡小五才反应过来,连忙扯动马僵,跟了上去,脸上的纠结无论如何都挥之不去。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在大明应天城聚宝门上,

  金色的光辉与古旧城墙交相辉映。

  城门在晨曦中缓缓打开,迎接着新的一天,

  守卫们精神抖擞,站立如松,目光如炬。

  作为应天的南城门,与以往没有什么不同,

  依旧是往来商队络绎不绝,行人与城外诸多百姓商贾排着队进城,

  尽管每个人都在压低声音,

  但空气中还是漂浮着一股焦躁,多了几分喧嚣。

  应天城内,聚宝门里。

  一众拉着板车的车夫早早等在路边,对着往来行人大声吆喝。

  “上城上城,去上城五文钱,人满就走!”

  “中城中城,三文钱,人满就走!”

  街道左侧是拉客的板车,有那么四五辆,略显破旧,

  车轮已经磨到不行,平板也坑坑洼洼,布满泥污。

  一众车夫将目光对准了那些背着背篓走进城中的百姓。

  他们大多是附近庄子的百姓,背着自家杂货来到应天城售卖,

  鸡鸭鱼肉、老鼠皮、黄鼠狼、鞋、帽子、衣服、青菜,样样皆有。

  北侧板车附近已经等了一些百姓,

  等凑够了八九人,就可以出发。

  一个个车夫在那里扯着嗓子喊,对着进城的百姓来回招手。

  但大多数百姓都是拒绝的。

  即便是五文钱、三文钱,

  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相比于省力,他们更喜欢省钱。

  一个个面若枯槁的百姓迈着沉重的步子,佝偻着腰,强忍着不去看板车,向着城内走去。

  他们要生生走到中城与上城。

  一来一回,可能就是一日,所赚取银钱也不过十几二十文,

  有时一日卖不完,就到城中养济院门口蹲上一晚。

  明日继续卖,若是运气好,碰上好人,还能讨得一碗热水。

  左侧的车夫还在用力嚷嚷,不时与百姓低声嘀咕,有时为了凑够最后一个人,他们也会将价钱降下一文。

  不过此事他们会反复叮嘱,不能被其他人知晓。

  而在道路右侧的车夫就显得从容许多,

  他们的板车宽大,加装了围栏,板面也十分平整。

  有的板车还能看到未干的水渍,十分干净。

  车夫的妆容也体面许多,大多身着长衫,脑袋上扎着头巾,显得十分精干。

  他们看的,都是刚刚入城的商贾。

  他们不仅能够拉货,还能够带路。

  毕竟应天城十分大,若是没有人领路,匆匆忙忙地东问西问,还不知要走去哪里。

  说不得会被故意坑害,领到不能货车驶过的道路上,被罚钱扣车。

  所以,这些板车不缺活计,车夫也能说会道一些。

  而李武,自从上次天界寺大火,京兆府给换了新的板车后。

  他便忍痛花了一两银子将板车改装,也来到了这里找生意。

  起初他来到这里时,总是受人排挤,被人坑害。

  好在能说会道,家底厚出手也大方,一行本地车夫才接纳了他这个“外地佬”。

  此刻他将板车擦得亮亮的,等在第二排的位置。

  一边擦着车,一边看向城门位置。

  期待着赶紧进来一个货商,让前方的刘老五抓紧走,他好排在第一位。

  同时,他也在心中暗暗期盼,

  希望运气好一些,找一个好活,拉的远一些,多挣银子。

  李武一边擦一边想一边看。

  在心中盘算着家中银钱,他想开一个车行,专门给一些熟客拉货,价钱要便宜一些。

  但车行太贵了,他开得起,只是家中会没有存银。

  若是再碰到什么小鬼,说不得还要借钱打点,

  这使得他愈发的踌躇,犹豫。

  开还是不开呢?

  他一共就那么几十两银子。

  李武想到了家中婆娘,这时候应该在纳鞋垫,

  只是不知陆将军什么时候回来,到时再送一些鞋垫过去。

  最好.最好能问一问陆将军,这车行到底是开还是不开。

  他是知道的,陆将军看着年轻。

  但本事可要比他大多了,京中不知多少女子垂涎陆将军。

  正想着,聚宝门守将有些急促的声音传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闪开闪开!无关人等退让!!”

  声音落下,原本正在排队的诸多百姓商贾识趣的靠边站,让出身侧大半通道。

  而原本占据了一些道路的板车连忙被往回拉,让出道路。

  李武也同样如此,连忙将新板车拉了回来,

  有些好奇地看向城门方向。

  “李大哥,发生了啥事?”

  排在他前方的刘老五发出一声轻笑: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早晨的时候有边疆信使进京,现在.定然是捷报来了。”

  “信使?进京?捷报?”

  李武满脸疑惑,想不明白其中有什么关联。

  刘老五笑着回头,拍了拍李武的肩膀:

  “李老弟啊,你来这里时间短,不懂其中门道。”

  李武凑近了一些,从怀中拿出了两个枣子,自己叼住一个,递出去一个:

  “啥事啊,与我说说,长长见识。”

  刘老五满意地接过枣子,拿衣裳擦了擦,

  小小地咬了一口,入口甘甜酥脆,

  “嗯~甜!”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刘老五很快就说了起来:

  “见过送捷报的信使吗?”

  李武连连点头:“见过见过。”

  刘老五露出几分得意:

  “你们这些城里人,是不是觉得那些信使就是从边疆跑回来的?”

  “啊?”李武面露茫然,

  “难道不是吗?”

  “呵。”刘老五嗤笑一声:

  “这你就见识短了,那些信使都是衙门安排的人,

  偷偷摸摸出城,再马不停蹄跑回来,脸上身上抹一些灰,弄得狼狈。”

  李武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关键,心中了然。

  但脸上却满脸呆滞,瞪大眼睛,一副不理解的模样。

  见他如此模样,刘老五很痛快,努力地唆着核:

  “看吧看吧,这等把戏也就骗骗你们这些城里人,不信一会儿你就等着,

  定然是三人三马,衣衫褴褛,身上染血,手中挥舞令旗,高喊大捷。”

  还不等话音落下,剧烈的马蹄声从城外响起,

  急促有力,带着激动与紧迫。

  城门口众人循声看去,眯起眼睛。

  随着声音临近,只见尘土飞扬中,三道身影正疾驰而来。

  他们三人三马,衣衫虽略显破旧,身上血迹尤为醒目。

  手中的令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还未等走到近前,就听到了他们洪亮的大喊:

  “大捷!!大破麓川!”

  “云南大捷!!”

  他们高喊着,声音在城门附近回荡。

  如同晨钟暮鼓,激荡每一个人的心田。

  城门前的诸多守卫,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喜悦。

  他们相互对视,眼中闪烁着激动。

  周围的百姓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所吸引。

  他们议论纷纷,脸上洋溢着喜悦,

  心中被耽搁的一丝委屈消散一空!

  若是可以,他们愿意天天被耽搁。

  三人三马疾驰而过,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哒哒哒的声响,如同雷鸣,向着城内而去!

  等到他们的身形消失在尽头,

  空气中喜悦才一点点平息,原本暂停的队伍也开始缓缓挪动。

  李武有些震惊地看向这一幕,还真是这样。

  他看向前方脸色涨红,眼神中还未压制住喜悦的刘老五,好奇地问道:

  “刘大哥,你是怎么知道的?”

  刘老五不屑的跑了他一眼:

  “要不说你傻呢,你跑了一天车,还能喊得出来?”

  李武呆愣在原地,好像是这个道理。

  不过,他很快就开心起来。

  如刘老五一般面露激动!

  大捷好啊,陆将军很快就能回来了,自己的事也有着落。

  五军都督府,府门缓缓开启,

  身材魁梧,肩宽背厚的大将军蓝玉神清气爽地走出衙门,

  他面庞刚毅而深邃,浓眉如剑,双目炯炯有神,弥漫着笑意,

  手中拿着两本文书轻轻拍打,嘴里哼着小曲。

  都督府的守卫以及看守轿子的卫兵一看。

  便知道大将军心情不错,暗暗在心中松了口气。

  蓝玉钻进轿子,吩咐道:

  “去太子府。”

  十一月最后一天!

  汇报一下战况,截止这章发完,

  本月更新了274,785字,

  平均每日9,159.5!

  上架六个月,马上就要突破200万字大关。

  撒花~

  不过,这个月是懈怠的一月。

  因为抽空结婚,

  最后五天单更,欠五章。

  后面补,预计欠更二十章,整整十万字!

  天哪!!!

  成绩不用多说,一如既往的稳定,还是八百!

  撒花~

  多谢各位读者大人的支持,

  感谢诸位读者大人的订阅、打赏、月票、以及推荐票!

  祝您们升官发财一气呵成!

  下个月,作者君会加倍努力。

  忙完事情后,会抓紧把欠的补上。

  至于会不会太监,我只能说!

  多虑了。

  洪武朝真正的大事还没来呢。

  等忙完后,更新时间依旧不变,

  下午三点一章、晚上九点一章。

  每章字数在4500-5500之间!

  对了,月底最后一天了,

  月票留着也没用是吧(搓搓手),

  不如嘿嘿嘿。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