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385章 四股势力 狗急跳墙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7:54:41 源网站:2k小说网
  军帐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愈发黯淡的烛火轻轻摇晃,

  将沉默二人的脸庞照得忽明忽暗。

  不知过了多久,“呼”的一声,

  暗淡的烛火悄然熄灭,整个军帐内陷入一片黑暗,

  只有透过缝隙钻进来的月光,能够提供一丝光亮。

  又一声“呼”,火折子猛地亮了起来,映照出了刘黑鹰黝黑凝重的脸庞。

  他拿出了崭新的火油与烛火,轻轻点燃.

  橙红色的光芒开始迅速扩散,驱散屋中黑暗,但驱不散二人脸上的凝重。

  刘黑鹰将火折子盖上,收了起来,眼神有些空洞。

  他看向同样脸色凝重的云儿哥,问道:

  “陛下能赢吗?”

  陆云逸缓过神来,重重发出了一声叹息,缓缓摇头。

  “这次厮杀内斗,没有赢家,只会两败俱伤。”

  “就像两驾高速疾驰的马车相撞,没有好下场,

  而我们作为车厢中微不足道的人,

  若是运气好还能够活下来,运气不好可能会一命呜呼,一切努力灰飞烟灭。”

  陆云逸脸色晦暗,发出了一声轻轻叹息,

  “陛下登临大宝,背后有至少四股力量出了死力,现在这三股力量都与朝廷反目成仇,局势太严峻了。”

  “哪哪四股?”

  “淮西集团自然不必多少,

  还有以诚意伯刘伯温为代表的浙东士大夫集团、

  以廖永忠、俞通海、赵庸为首的巢湖水师,

  还有以刘益、左君弼、宗王扎木赤为首的故元降明旧势力。”

  “现在,这四股势力都因为朝廷的种种政策而与今上决裂。”

  刘黑鹰屏住呼吸,心脏仿佛要跳出来了一般。

  他似乎知道云儿哥为何如此着急了,

  朝堂上的诸多势力分析得如此明白,定然也能猜出来会发生什么。

  而这场风波,就是云儿哥一直担心的事。

  猛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袭来,几乎要压断刘黑鹰的脊梁。

  多年的奋斗准备,就是为了能在风波中活下来,

  如云儿哥那般的聪明人也如此紧张。

  而他,自问不是聪明人,更为紧张。

  “云儿哥,我们怎么办?”

  陆云逸眼神闪烁,察觉到了刘黑鹰神情的变化,

  轻轻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现在你我根基已成,

  有岳父以及大将军庇护,不会有什么事的。

  我们只需要藏好尾巴,提防暗杀,就能顺利过关。”

  “毕竟,对外的战事已经结束了,

  朝堂上的厮杀还不至于要动用军队,你我作为领兵将领,是安全的。”

  这么一说,刘黑鹰才算是彻底放下心来,

  长舒了一口气,有些埋怨地笑了起来:

  “云儿哥,你可真是吓死我了。”

  陆云逸干笑两声,

  继而陷入了沉思,整个人也笼罩在阴郁之中。

  这让刘黑鹰满脸愕然,这又是咋了?

  “云儿哥,这两个法子不保险?要不我们辞官回家吧。”

  陆云逸有些愕然地抬起头,

  盯着刘黑鹰那张肥嘟嘟的脸,有些恨铁不成钢。

  “但凡争端,中间派与投降派是最先被斩掉祭旗的人,

  你要是想早点死,就早些回家,保不准明**就七窍流血身亡了。”

  刘黑鹰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嘿嘿直笑。

  见他如此,陆云逸闭上眼睛,伸出手轻轻捏了捏眉心:

  “选择在今日刺杀,就是因为我与景隆没有在大军护卫之中,是少有的机会,

  若是咱们回了家,这等机会可是每天都有,哪有天天防贼的道理。”

  “我懂了我懂了。”刘黑鹰点头如啄米:

  “那云儿哥,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哪有被动挨打的道理,总要还手。”

  “你说得对,主动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

  在这之前,我们要搞清楚为何局势突变,是什么导致敌人对我们突然出手。

  一定有什么我们没察觉到的端倪,

  弄明白了这些,局势才会清楚,才知道敌人的痛点。

  一通乱打,只会让自己落入险地。”

  “对对对,云儿哥说得对。”

  刘黑鹰若有所思,想着近些日子的变化。

  突然,他想起了一件事:

  “云儿哥,会不会是因为甘薯?这才导致有人对你动了杀心?”

  此等情况陆云逸已经考虑过了,他轻轻摇了摇头:

  “应当不是,甘薯成或不成我也只是有些把握,

  这不是短时间就能看到成效的事,因为此事动手,不太可能。”

  刘黑鹰有些失望,那是什么呢?

  正想着,刘黑鹰的表情突兀的阴狠起来,手搬着凳子,噶等噶等地凑近:

  “要不,我们也搞刺杀?无声息地让他去见阎王。”

  陆云逸摇了摇头:

  “不行,我已经想过了,

  一种手段只能用一次,用第二次就会有端倪。

  那样的话,敌人死了,我们也暴露了。

  原本生死五五开的局面,顷刻就变成了有死无生。”

  刘黑鹰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

  “太可惜了,早知道就用别的法子杀蒋瓛了。”

  陆云逸想了想,沉声道:

  “杀了就杀了,位低无权的时候就要不择手段,因为没有别的办法。

  现在咱们不是小人物了,手握权势,身具功勋,手段要多得多。

  动辄刺杀,会失去道义,这样不好。”

  说着,陆云逸摆了摆手:

  “算了,至少我们理清了一些头绪,知道了敌人是谁,

  接下来的事还是等回到昆明再想吧,至少那里是我们的主场,优势很大。”

  刘黑鹰很是认同地点了点头:

  “不仅如此,云儿哥还是不要出营了,在军中总要安全许多。”

  说着,刘黑鹰有些心有余悸地摸了**膛:

  “曹国公还说今晚出去快活一二.幸好没去,要不然直接入了贼窝了。”

  陆云逸脸色一黑:

  “饱暖思**欲,保重身体啊,黑鹰,家里还有女人等你回去呢。”

  “对了,六味地黄丸你那个朋友吃着怎么样?我还有别的药方。”

  刘黑鹰的脸顷刻间也黑了下来,像是有黑线在脸上爬。

  陆云逸见状,发出大笑!

  大笑声似乎驱散了军帐内的凝重气氛。

  翌日清晨,天色刚亮,大理城的城门打开。

  早就等在这里的前军斥候部就蜂拥而出,

  朝着昆明城而去,剧烈的马蹄声惊醒了城内不知多少人。

  城门处,大理知府耿军昌站在那里,

  一脸心悸地看着骑兵身影渐渐消失在视线尽头。

  在他一旁,邱文昭经过一夜的关押。

  脸色灰暗,黑眼圈弥漫,整个人略显颓废,整个人充斥着惴惴不安。

  听着马蹄声越来越远,邱文昭有些担心地看向耿军昌:

  “耿大人,不知曹国公与陆将军是什么意思,下官怎么被放了?”

  邱文昭的声音充满疑惑,

  昨日被关押,他早已认命。

  不论此事与他有没有关系,一个玩忽职守的罪名是跑不了的,

  只能等待朝廷惩处,若是京中的陛下震怒,说不得要砍他的脑袋。

  他早已做好准备,本想着今日求情不要连累家人,

  但没承想居然被稀里糊涂地放了?

  耿军昌在一旁也是心有余悸,他发出了一声感慨:

  “曹国公与陆将军有顾全大局之能啊,

  昨夜发生之事任何人不能向外透露!

  刺杀国公此事若是传出去,你我的乌纱帽都要不保。

  现在两位大人不追究,我等也不能掉以轻心。

  外松内紧,好好地查,

  查一查那尚水楼到底是什么底细,

  一窝不轨之人出现在大理府内,你我居然没有察觉,真是荒唐!”

  耿军昌的脸色越来越冷,邱文昭倒是满脸愕然,不追究了?

  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

  不是不追究了,而是要将影响降到最低。

  毕竟敢刺杀国公的人定然也不会简单。

  邱文昭松了口气,没来由地生出一阵担心:

  “大人,那伙人定然不简单,

  咱们就这么查下去,说不得会引火上身啊。”

  耿军昌瞥了他一眼,有些恨铁不成钢:

  “邱大人,我看您是记吃不记打,

  若我们府衙因为对方的能耐就处处退让,那咱们的威信何在?

  若是不查?西平侯该如何看待你我?

  本官奉劝你一句,县官不如现管。

  官场为官,就算是不敌也要拼了命地上。

  否则上官该如何看你?西平侯该如何看你?

  你我在这大理,可还有立足之地?”

  邱文昭满脸凝重,用力点了点头:

  “多谢耿大人提点,下官这就去查!!”

  “外松内紧,别露出什么端倪。”

  “是。”

  临近午时,大理定边城依旧懒洋洋的,

  百姓们慢悠悠地走在街上,身上充满疲惫。

  整个定边城已经开始重建,修补被焚毁的房屋,补砌砸毁的墙壁。

  另外,大井川战场的清理,以及城外的防御工事修筑一刻不停,

  几乎城中所有的百姓都展开了日夜倒班,上工不停!

  此刻,原本正忙碌的北城门工地突兀的响起马蹄声,

  民夫军卒们连忙站直身体去看,拿起手掌挡住眼睛。

  来的是谁他们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这短暂的歇息时间。

  远处,三名骑兵疾驰而来,手中令旗不停大挥,同时发出大喊:

  “让开让开,八百里加急!!”

  什么!

  原本门口还松散的军卒连忙打起精神,

  手忙脚乱地挪开板车推车以及拒马路障,他是疏散百姓以及民夫。

  “让开让开!!”

  “八百里加急,撞死不赔!”

  一听这话,原本懒洋洋的百姓连忙快走两步,离开了主道。

  三名骑兵人马不停,速度飞快地冲入城中!

  不多时,定边城府衙,

  西平侯沐英与都指挥使宁正,此刻正在府衙正堂处理堆积的茫茫公文。

  城守柯芳火急火燎地跑了进来,也不等通报,就这么冲入。

  手里拿着信件,脸上写满慌张与惶恐:

  “沐侯爷,大事不好了,曹国公与陆将军在大理城遇刺!!”

  原本没有抬头的西平侯沐英顷刻间顿住笔锋,眉头微皱,脑袋微抬,

  锐利的眼眸扫了过去,看到了他手中信件。

  一旁的宁正也同样如此,

  他快速站起身,两步上前接过信件,挥了挥手:

  “下去吧。”

  “是!”

  等他走后,宁正迅速拆开信件,眼神一凝,一字一字地看了过去,脸色愈发难看。

  “岂有此理!!!”

  他看向依旧坐在那里的沐英,咬牙切齿:

  “文英,有人着急了!!”

  说着,他快步上前,将信件递了过去,

  而后在屋内快速踱步,阴冷的眸光不停闪烁!

  粗糙硕大的拳头紧握,身上的常服跟随动作不停飘忽,整个人笼罩了一层寒冰。

  不多时,沐英将文书放在桌上,

  终于直起了身子,转而靠坐在椅背上,面色平静,眼神中也古井无波。

  但不知为何,屋内原本暴躁的气氛却一点点沉寂下来,变得压抑沉重!

  “是我们的计划泄露了,还是甘薯的出现挑动了一些人的神经?”

  宁正顿住脚步,噔噔噔地来到长桌前,看向前方的沐英。

  沐英声音平静:“这本就是一件事。”

  宁正默然,沐英继续开口:

  “外地解决了,内政不会死军伍,只会死百姓,

  若是云南乱了,不知百姓要饿死。

  甘薯给了我信心,就算是有人打着朝廷的旗号祸乱百姓,有甘薯再也不至于饿死人。

  但现在.我也没有想到他们反应会如此迅速啊…”

  说着,沐英脸上露出几分苦笑:

  “看来这都司以及布政使司里,到处都是敌人。”

  宁正黝黑的脸上褶皱纵横,

  花白的胡子呼呼吹动,心绪不平静到了极点。

  “敌人遍地都是本就是预料中的事,但反应如此大,我有些没有想到。

  甘薯真有这般神异?”

  沐英笑了笑,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

  “农政院那边找了许多经年老农来看,亩产多少石还未可知,

  但经过这几日的钻研,好种是一定的,

  并且能够做主粮,这就足够了。

  云南这么多山沟,只要拿出半成的地来种甘薯,

  就算亩产一石,云南行省的人就饿不了。”

  “什么?”宁正猛地瞪大眼睛:“我怎么不知道?”

  “农政院那边的绝密,知道的人不过一掌,本想着有一些成果再告诉你。

  但现在看来,敌人都知道了,也就没有必要瞒你了。”

  宁正嘭的一声拍在了桌子上:

  “他**,麓川还有这种好东西?咱们这些年白待了?”

  沐英笑着点了点头:

  “现在看,的确如此,

  农政院那边的人已经决定派人去麓川了,

  将那边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带回来,好好钻研一二,说不得还有什么宝贝。”

  宁正眼睛瞪大,闪过惊愕:

  “还让他们去?”

  沐英叹了口气,道:

  “无妨,现在你我都知道消息泄露了,泄密的人跑不了。

  倒是我们要好好查一查,云南行省内还有多少钉子,

  上百个暗探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

  这耿军昌的知府到底是怎么当的!竟然没有察觉!”

  说着,沐英眼中闪过锐利,放在一侧的拳头紧握。

  “耿军昌做事尚可,但对内不够强硬,

  可以换上一个强硬一些人,好好将大理府扫一遍。

  前些日子大理府的战事,也有消息走漏,也是被埋了钉子。”

  宁正揪了揪胡子,有些难为情:

  “不过,此事还要你与冯诚去说,他与耿军昌可是好友。”

  “放心吧,他知道轻重,云逸这个外甥啊,他可是当亲儿子看。”

  宁正点了点头:

  “那就行,我这就安排清查一事。

  敌人已经做了初一,咱们可不能退让了,

  即刻开始清丈田亩,先将那些隐田隐地找出来!

  现在咱们用的还是故元的土地册,那都是一笔糊涂账,我看没一个准的。”

  “是不能再退了,那就开始清查吧。”

  “好!”

  昆明城外,蜿蜒伸展、连接远方的官道上,尘土被初春的微风轻轻扬起,缓缓落下。

  战事结束,似乎世间万物都变得轻柔起来。

  阳光如同熔金般灿烂,毫无保留地倾洒,

  将每一粒尘埃都镀上了一层耀眼金辉。

  远处,一队黑甲骑兵自西向东,如同利剑,划破天际。

  漆黑的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冽光泽,马蹄落地,响声阵阵!

  马蹄声、铠甲碰撞声以及偶尔传来的低沉口令声交织,

  引得官道上的行人纷纷侧目。

  陆云逸行在队伍中央,眼睛眯起,静静看着前方城墙上旌旗招展,与蓝天白云交接。

  很快,在他一旁的刘黑鹰猛地瞪大眼睛,连忙看向陆云逸。

  “云儿哥,你看城门口,那是谁?”

  听到声音,李景隆也看了过去,眼睛眯起,

  当看到那挺拔身姿时,脸色顷刻间严肃起来,身体也有些僵硬!

  陆云逸将眸子投了过去,脸色平静没有任何变幻。

  但攥紧马缰的手却紧紧握住!

  城门口,一道身姿挺拔,

  如同一棵历经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的老松。

  他身着一袭精致常服,衣袂随风轻轻摇曳,

  眼神中既有对远方来客的期待,也有沉稳与威严。

  申国公邓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