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380章 故园残景忆君容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7:54:41 源网站:2k小说网
  陆云逸进入养济院,打量着四周。

  依旧是如以往那般,一个个院落出现在视线之中,被围墙包围,大门紧闭,留着侧门小门以供进出。

  相比于上一次到来,养济院已经大变模样。

  围墙上因为潮湿而爬满的斑斑绿癣被尽数清理,刷上了白漆,

  大门也从原本的锈迹斑斑,变为崭新的铁门。

  一根根铁柱竖立,能从外面看到里面的模样。

  靠近大门的院落已经大变模样,地上杂草被清理一空,栽上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硕大的树木也被修剪了枝叶,让阳光能够照**小院。

  此刻,一些胡子花白的老者正四散而开,坐在小院中。

  虽然脸色同样麻木,但少了几分黯淡。

  他们身上的衣服虽然打满补丁,但相比于以前,还是能够维持一些体面整洁。

  陆云逸见到这一幕,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旁的尹浩然笑着解释:

  “将军,您有所不知,上次您离开后,

  大理府的通判李大人来过,调拨了一些银子来改善养济院。

  还叫来了一些匠人,修补房舍以及墙壁。”

  尹浩然笑着伸手,指向前方的几栋木屋:

  “大人您看,上次我向您借了三两银子,就是想要修补那里的屋顶,

  后来他们来了,也就没用我们出钱。”

  说着,尹浩然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黝黑简陋的钱袋,

  头朝下,抖了抖,一些散碎银子掉了出来。

  三个大块的银子尤为明显,还有几个铜板,以及一张折叠起来的一钱宝钞。

  尹浩然将那三个大块的银子挑出,又将铜板也一并拿起,递了过来。

  “陆将军,虽然这些银子对您来说不算什么,

  但做人总要诚信,有借有还,银子还您。”

  直到这时,陆云逸才将视线从那修补完全的房舍挪了回来。

  看向尹浩然充满老茧以及细小伤疤的手掌,

  以及那黝黑不规则的银块,还有充满黑灰的铜板。

  没来由的生出一些感慨,叹息一声,将银子接了过来。

  “以你的本事可以不用在养济院过活,

  就算在乡下开一个启蒙学堂,也能过上好日子,何必如此呢?”

  一行人将视线看向眼前这个有些跛脚的院首,觉得大人说的对,

  此人不论是谈吐还是行径,都有一些君子之风。

  虽然胡子拉碴的有些邋遢,

  但好好拾掇拾掇,再换上一身儒衫,做个启蒙先生还是绰绰有余。

  尹浩然笑了笑,抓了抓头。

  “在这里习惯了。”

  一些亲卫有些古怪,认为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但陆云逸却相信这个理由。

  一些事情能坚持下来,不是事情有多么好,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

  虽然每次做都怨气频频。

  但就这么一日一日的做下去,猛地回头已经过了许久。

  就如行军打仗,操持军务,一日也不能停,

  猛然回首,恍恍惚惚也快过了两年。

  “陆将军,衙门不仅派了匠人,

  户房的吴大人还给养济院找了个生路,每日有不少活计。

  是给城内的布衣坊打补丁,没有什么要求,活还轻松。”

  尹浩然凑近了一些,眼中闪过一些狡黠:

  “若是有剩余的布料,还能补一补我们自己的衣裳,

  若是运气好了,还能剩下一两件。”

  陆云逸回过神,发出畅快的大笑,频频点头。

  “布衣坊的损耗可不小,若是你们做的认真一些,

  每次都能有一些剩余,还能赚个材料钱。”

  尹浩然有些震惊的看向陆云逸,

  他有些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领兵将军,会知道其中门道。

  事实上,养济院不仅能挣一些材料钱,还能省下大头人工钱。

  布衣坊的女工做工,衙门要给银钱。

  但养济院的人做工可不用给钱,有吃的就行,如此便能省得更多。

  起初这个钱他还赚得忐忑无比,不知道该不该与户房吴大人说。

  但去打探了几次,才从一名老吏手中得知。

  将布衣坊的活计交给养济院,

  就是让养济院来挣这个钱,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

  自那之后,养济院的日子便好了起来。

  每日的饭食也能多上一些油花。

  尹浩然忽然有些恍惚,这个挣钱法子,似乎谁都知道。

  陆云逸大笑出声,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是北地边民,城中也有这个活计,是被户房吏目的妹夫做了,

  他儿子如今在我军中,一次闲聊的时候知道的。”

  尹浩然面露恍然,没来由的多了一股亲近。

  军中,真是卧虎藏龙。

  一行人一边走一边聊,

  温暖的阳光撒下,让养济院内少了一些潮湿,气氛也没有那般沉重。

  不多时,尹浩然便带着陆云逸来到养济院的正堂,也是他平日里的衙房。

  与寻常的房间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多了一张长桌,角落中摆满了麻袋装的货物碎步。

  陆云逸与李景隆进入其中。

  尹浩然见李景隆也跟了过来,便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位大人,不知名讳?”

  李景隆一愣,笑着说道:“我叫李九江,是军中人。”

  尹浩然听后,连忙诚惶诚恐的行礼:

  “原来是李将军,还请李将军莫怪,我先前还以为您是陆将军的亲卫。”

  “不碍事,军中人没有这么多规矩。”

  尹浩然直起腰,露出笑容:

  “那我就放心了,坐,两位将军坐。”

  尹浩然从一侧拿过了两个有些年代感的凳子,

  诸多棱角已经被磨得光滑圆润,凳子腿处也进行了多次缝补。

  李景隆坐在上面,发出了一声“吱呀”的响动,让他有些尴尬。

  他本能的向后靠去,脸色猛然大变,手臂猛地扑腾起来,板凳哪来的靠背。

  一旁陆云逸见状,连忙伸出手,扶住了他。

  李景隆这才能维持平衡,朝着陆云逸竖了一个大拇指!

  他又看向尹浩然:

  “哈哈哈,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是我的不是。”

  尹浩然脸上尴尬这才消散了一些,连忙找补:

  “养济院平时也没有大人前来,

  如今两位将军到来,怠慢了将军,还请恕罪。

  等.等明日,明日我就去倒腾两个带靠背的椅子。”

  陆云逸摆了摆手:

  “不用如此麻烦,在这个板凳上接一个木板即可,不要花冤枉钱,

  平日里你也可以用,总是弓着腰,对身体不好。”

  眼前的尹浩然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一些驼背,

  坐下来时尤为明显,整个人佝偻在那里。

  尹浩然悄悄松了口气,点了点头,

  两个椅子可能要花上几钱银子,对于养济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两位将军稍等,我去给您拿水。”

  尹浩然蹬蹬蹬的跑开,只剩下来陆云逸与李景隆二人。

  李景隆看着他的背影,脸色有些古怪:

  “倒是个妙人,如此踏实肯干的人,本公见得不多。”

  “哈哈哈,虽然我与他只见了两面,

  但他写的书我可是都看了,也算是故交,的确是妙人。

  大明天下,就是靠着此等踏实肯干的人,才撑起了这莫大摊子。

  若是哪哪都是投机取巧之辈,百姓的日子也过不好。”

  听陆云逸这么说,李景隆有些认同的点了点头:

  “陛下也曾说过此事,他说京城内遍地的力夫车夫以及工匠,

  都是这些人撑起了大明的天,

  干的最多,吃的最少。

  少了他们,应天还不知要变成什么模样。”

  二人没有等多久,不过半盏茶的时间。

  尹浩然就端着两个茶杯回来了,在他身后还跟着许久不见的春娘。

  两月没见,春娘也苍老了许多,

  脸上的皮肤不再白皙,有几分暗淡,

  行进间的身体也有些摇晃,像是魂不守舍,整个人看起来憔悴无比。

  春娘走到二人面前,微微躬身:

  “春娘拜见两位将军。”

  尹浩然又拿过了一个树墩,将茶杯放在树墩上,

  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了春娘,让她坐。

  自己则拉过了一个麻袋,坐了上面,依稀能看见里面装满了废布。

  见坐得都如此拮据,陆云逸想了想,看向门口,喊道:

  “云方,拿几个马扎进来。”

  “是!”

  冯云方蹬蹬蹬的跑开,不一会儿就拿了几个马扎回来,放在地上,而后退走。

  陆云逸走过去,将马扎展开放在地上。

  “坐这个。”

  尹浩然怔怔的看着眼前的事物,眼中充满狐疑,这东西也能坐?

  “坐吧,这是军中的东西,很牢靠。”

  李景隆笑着将他拉了下来。

  尹浩然起初还有些狐疑,

  但当坐下后,一股比板凳还要结实的感觉传来,让他眼睛一点点瞪大!

  这,这东西好啊。

  陆云逸笑着说道:

  “此物寻常只在军中用,制作简单方便,坐起来还牢靠。

  你可以照着眼前的马扎自己做,赚一些银钱应该不难。”

  “将军,这可是军中的东西啊,不能卖。”

  尹浩然连连摆手!

  “无妨,军卒也是百姓,他们坐得,百姓也坐得。

  放心卖,此物牢靠实惠,早就应该向民间推广了。

  若是你来卖的话,初期会赚上一些钱,

  等一些大的商贾进入其中,也就能赚个辛苦钱,到时候你自己取舍吧。”

  这么一听,尹浩然松了口气,赚个辛苦钱的话那还蛮好。

  养济院中的人喜欢用力气赚取银钱,

  若是赚得太多了,人就会慌。

  深吸了一口气,陆云逸看向春娘:

  “春娘,在这里过得如何?

  要不本将在军中给你找一个好夫婿,好好过日子。”

  春娘用力抿了抿嘴,缓缓低下了脑袋,豆大眼泪开始滴落,轻轻摇了摇头:

  “将军,我在这里很好,多谢将军挂念。”

  陆云逸眼神平静,静静看着春娘,发出了一声叹息。

  身体的创伤容易好,但心灵的创伤是需要用一生来修补的伤痕。

  眼前的春娘显然还没有修补完心中伤痕。

  陆云逸轻轻点头:

  “若你执意留在这里,本将也不强求,

  你丈夫的仇,本将已经给你报了,麓川大军全军覆没,

  本将麾下军卒斩首颇多,麓川已经付出了代价。”

  “亲人的离世不是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

  但人死不能复生,你丈夫的在天之灵,还是希望你能好好生活。”

  “多谢将军,春娘只是普通人家,

  每日过活十分繁琐但也乐在其中,

  如今孩子没了,丈夫没了,春娘苟活于世,已是殊为不易,还请将军莫怪。”

  陆云逸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就算是上位者,也无法改变人心中的想法。

  一旁的李景隆在此刻理解了陆云逸先前所说,养济院中都是危险的人。

  就如眼前的春娘,心中已有死志,再杀两个人算什么?

  屋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最后还是尹浩然轻声开口:

  “将军,养济院中都是苦命人,

  他们愿意呆在这里,便让他们待在这里吧,

  如今养济院也没有以前那般困难,也没什么。”

  沉默片刻,陆云逸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他所说。

  “既然如此,本将就不强求了,

  这次前来,本将给你们找了一个好活计,也是本将拜托你们的事。

  此事若是做好,养济院可能再也不会挨饿了。”

  尹浩然的眼睛亮了起来,可随之就变得犹豫暗淡。

  “将军,养济院做如今这些活计已经十分忙碌,怕是没有空余的人手来帮将军。

  不知将军可否等一等,等忙完了手中的活计。”

  “你想错了,不是这种活计。”

  陆云逸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了一封文书,递了过去:

  “拿着,布政使司的文书。”

  尹浩然有些狐疑的接过,打开一看,

  顷刻间瞪大了眼睛,看到了那云南布政使司的大印!

  比之他平常所见的户房印信要大上许多倍,大概有拳头那么大。

  等他看完后,眼中却闪过了浓浓的疑惑。

  虽然上面写得很复杂,但他看明白了,

  就是让养济院来种地,种一种叫甘薯的东西。

  “大人,只是种地?”

  陆云逸笑着点了点头:

  “没错,只是种地,甘薯是本将从麓川得来的宝贝,

  据我推测,若是种得好,一年的亩产应该在三到四石,

  不挑地还好种,正适合养济院来种。”

  一旁默默低着头的春娘猛地抬起头,脸上带着清晰的泪痕,露出了其下白皙的皮肤。

  原来,是灰尘遮挡了白皙。

  “将军,亩产四石?”

  “只是推测,就算能有个两石也足够了,

  此物能够充当主粮,而且很好吃,麓川军中一些将军就时常吃此物。”

  陆云逸神色郑重了几分,看着眼前二人:

  “做此事布政使司会给你们一定的报酬,不会让你们白干,还会派来司农传授你们经验。

  总之,未来一年,

  你们的主要活计就是此事,

  只要能将东西成功种出来,朝堂重重有赏!”

  他看向春娘,露出和煦笑容:

  “人总是要向前看,停留在过去的悲伤里还是不妥,

  朝廷给你找了个活干,你可不能推脱,忙起来心中就会少很多悲伤。”

  春娘与尹浩然都听出了他言语中的意思,

  甘薯的种植能选在养济院,全凭这一份情谊。

  春娘抿了抿双唇,轻轻点头,声音轻柔:

  “将军,春娘会用心做好活计的。”

  一旁的尹浩然也连忙郑重起来:

  “将军放心,此等大事,养济院上上下下定然不会疏忽!”

  陆云逸笑着点了点头,挥了挥手,

  站在门口的冯云方便将一麻袋甘薯提了进来。

  陆云逸将其打开,从中拿出来几个,递给尹浩然:

  “甘薯煮蒸烤皆可,先尝尝味道。”

  尹浩然连忙接过这些丑东西,像是地里的泥疙瘩。

  “大人,您要在养济院用饭吗?”

  陆云逸看了看李景隆,轻轻点头:“照常做即可。”

  说着,陆云逸拍了拍一旁李景隆的肩膀:

  “李将军平日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这一次让他感受一番民间疾苦。”

  尹浩然笑了起来,“好!我这就去安排,春娘你陪一下两位将军。”

  春娘轻轻颔首:“大人去吧。”

  等到尹浩然兴冲冲地离开,李景隆觉得气氛有些尴尬,便站起身,

  “我四处逛逛,看看他们做的什么活计。”

  “去吧。”

  李景隆很快便走了,屋内剩下陆云逸与春娘二人。

  陆云逸看着她憔悴的模样,叹息一声,

  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纸条,递了过去。

  “春娘,这是军中机密,不要外泄,也算是本将对你们这些遭灾百姓的歉意。”

  春娘有些疑惑地接过纸条,打开一看,顷刻间泪流满面。

  [前军斥候部杀麓川二十万兵以祭百姓苦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