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366章 战之方略,皆委于汝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7:54:41 源网站:2k小说网
  正当麓川与明军开始紧锣密鼓地备战,准备最后的厮杀之际,

  定边城的攻城已经渐渐平息,

  夕阳西下,橙红色的光芒洒下天空,

  撒在了那一座座熊熊燃烧的攻城塔、云梯、冲车之上,

  使得其原本燃烧的火焰更为炽热,散发的滚滚黑烟也蒙上了一层金色光芒。

  喊杀声未停止,但相比于攻城最烈之时已经有了将近九成的削弱,

  麓川士气低迷到了极点,定边城守军已经开始欢呼。

  他们将染血的长刀举过头顶,脸上带着畅快,

  先前沉落深渊的心也重新升了上来,沐浴阳光。

  一众将领以及大人脸上也露出笑容,

  他们靠坐在城楼的墙壁上,歪着脑袋,

  看向远方那被夕阳染红的天际,眼神空洞,不知在想些什么。

  当最后一名登上东城墙的军卒被彻底斩杀后,

  邓志忠像是被抽离了浑身力气,直直地向后倒去,在一阵惊呼声中被抬下城楼。

  行进间,军卒们脸色愈发古怪,

  察觉到周遭百姓以及民夫的注视,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只因邓志忠的呼噜声震天,一直向外绵延。

  不知何时,百姓们笑了起来,军卒们也笑了起来,

  前几日的厮杀与惨烈似乎在这一刻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勃勃生机。

  南城墙,这里还有着最后一队先登军在城楼上厮杀,

  沐晟依旧如以往那般,手持斩马刀,在敌军中不停挥舞,

  但凡敌军触碰,非死即残,无人是其一合之敌。

  听着欢呼声蔓延,沐晟也发出了一声大笑,看着最后的敌军,发出了一声嘶鸣:

  “尔等逆贼,已然失势,来与本将一决雌雄!”

  斩马刀不停挥舞,斩破空气,呼呼作响。

  麓川军虽然还在战斗,但已经失去了死战之心,

  对于沐晟的斩马刀,他们会主动凑上来送死,有些心灰意冷。

  除却第一日攻城只进行了白日,其余四日都是日夜不停的攻城,

  付出了茫茫多的性命为代价,还是没有攻下。

  此等战事,早就让他们疲惫万分。

  更让他们心灰意冷的是

  他们回头看去,云梯被遗弃,攻城塔被遗弃,

  数之不尽的同僚缓缓后撤,退到了绕城修建的防御工事后。

  此举,无异于放弃了他们这些最后厮杀的先登军。

  城墙上的尸体在慢慢增多,

  血流成河,蔓延在整个城楼上,散发着浓郁的血腥味。

  不少麓川军在被斩杀时,

  脸上没有了攻杀时的狰狞与恐怖,反而出现了释然,

  他们倒在血泊中,对于此等结果,欣然接受。

  无外乎是一条命罢了。

  “算了.”

  不知过了多久,橙红色太阳落山,

  天空彻底披挂上了一层漆黑幕布,银白色的月光洒下。

  南城墙的战事终于落下帷幕。

  一阵欢呼声之后,整个南城墙变得安静,沉默。

  军卒们歪七扭八地倒在各处,坐在血泊中,

  即便**上的裤子已经被血水浸湿也无妨。

  他们只想坐在那里,静静地享受一份安宁。

  有些事,只有经历过才知道珍贵。

  在持续五日的攻城后,此刻最为珍贵的,是安宁。

  沐晟没有歇息,而是努力睁大眼睛,使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疲惫。

  他此刻站在城墙最外围,看着远处的麓川营寨,

  那里灯火通明,防御工事高大且坚固,还有一道道壕沟在定边城边缘,

  此刻他站在高处,能依稀看到那些壕沟中的昏黄灯火以及人影错落。

  麓川转攻为守,他知道发生了什么,

  定然是大军来了,麓川不得不退。

  现在,沐晟对于守下定边城并不满足。

  在既定的方略中,定边城不会被攻破,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随之而来的问题却让他陷入疑惑,眉头紧皱,思虑良久都无法解决。

  如何冲破麓川外围的防御,

  从而与明军达成里应外合、前后夹击的效果。

  攻守易型,也带来了双方战略的改变。

  现在进攻一方变成了定边城,尤其还是在南方驻扎了大部麓川军的情况下,

  沐晟暂时还想不出破局之法。

  甚至,他有些怀疑,

  眼前麓川退却或许就是为了将定边城内的守军引出,从而围杀之。

  深吸了一口气,沐晟看着前方灯火通明、绵延到世界尽头的营寨,

  心中突兀地生出了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

  若是姐夫所率领的前军斥候部能及时摆脱麓川大军,赶来这里就好了,

  一内一外相互牵扯,相互配合,

  只需要半日,定边就能冲破封锁。

  只可惜,在数倍于己的围剿下,

  前军斥候部不可能及时赶来。

  如今能拖住一些麓川军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又如何能要求更多。

  沐晟叹了口气,扎起早就被血水染红的长发,

  快步走下城楼,去往城主府,商讨如何攻破麓川外围防守的法子。

  定边城南侧,天色已经彻底漆黑,

  绵延不绝的军帐屹立在黑暗中,微风轻轻吹拂,

  一连串火把的光芒有一些飘忽,驱散了更多的黑暗。

  在整个麓川营寨最东侧,

  有一条漆黑无比,没有任何火把的道路,

  这里伸手不见五指,但却能依稀看到人影轻轻晃动。

  秦元芳带领的十人探查小队,终于在天黑之后,

  找到了预留下的通道,回到营寨,也见到了接应的军卒。

  “快带我去见大人!”

  秦元芳声音急促,在黑暗中响起,

  接应军卒不敢怠慢,连忙点燃了一根火折子:

  “跟我来。”

  一行人靠着火折子散发出的点点火光,

  就这么在军帐中左拐右拐,走的都是没有火把笼罩的漆黑道路。

  秦元芳听力卓绝,能感受到周围的黑暗中有同僚隐藏,

  他抿了抿嘴,低着头快步走着。

  不到一刻钟,他便来到了一座相貌普通,没有任何特别的军帐。

  “进去吧。”接应之人轻声道了一声,

  见秦元芳进去,他快步离去。

  等他离开后,一旁军帐中突兀地走出一道身影,

  走到一个木墩上坐下,似是在忙里偷闲,享受夜晚冷风,

  可视线一直在若有若无地瞥向四周,神情警惕。

  军帐内,陆云逸坐在硕大的沙盘前,眉头紧皱,

  沙盘从原本的红蓝,变成了四方,

  多了代表定边城的黑色,以及代表前军斥候部的黄色。

  此刻一根根旗帜错落有序地分布在绵延数十里的战场上,

  随着陆云逸的随意拨弄,局势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一旁文书便快速记录下此等布置。

  这时,淡淡的脚步声响了起来,

  冯云方的身形出现在内帐入口,恭敬说道:

  “大人,秦大人回来了。”

  陆云逸这才抬起脑袋,眼中闪过锐利:

  “快进来!”

  冯云方让开道路,秦元芳快步走了进来,

  他此刻已经不是被树枝缠绕的模样,而是换上了通体漆黑的夜行衣。

  秦元芳没有卖关子,从怀中掏出了一份文书,

  恭敬地递了过来,同时快速说道:

  “大人,您猜得没错,是沐侯爷所带领的骑兵来了,

  属下还见到了沐侯爷,这是他给您的信件。”

  陆云逸眼中闪过诧异:“见到了?”

  秦元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脸色有些古怪:

  “大人,是都指挥使宁大人发现了属下,

  他手中有您上一次说的那个万里镜。

  当时大军抵达,麓川营寨的阵型产生了变化,

  属下打算从山林摸上去看看,这才被发现。”

  此话一出,陆云逸更为诧异,神情惊疑不定。

  望远镜如何通过调焦来完成远近观察的原理他也不知道,

  只是一股脑地跟军中工匠说了形状以及使用方法,让他们去钻研,

  没想到这么快就做出来了?

  陆云逸对于军中工匠的本领愈发佩服。

  望远镜的成功研制毫无疑问会给战场主将带来更开阔的视野,也增加了定边战事的胜算。

  但真正的胜负,还是要到战场上,军卒进行真刀**的拼杀。

  他们这等将领能做的,就是准备好一切!

  深吸了一口气,他打开手中文书,

  准备看一看岳丈给他安排的作战计划。

  但下一刻,陆云逸便愣住了,眼前的文书只有一句话。

  [思伦贼已决意与吾部明日会战,继而战事若何,战之方略,皆委于汝。]

  其中意思十分简单,思伦法已经决定明日决战,

  接下来的战事怎么打,如何打,都由你自己决定。

  陆云逸看着文书,轻轻笑了起来,从中感受到了一股莫大的信任。

  越是庞大的战事,越是忌惮军中将领各自为战,心中有小心思,

  稍有不慎就会与主将的战略意图背道而驰,从而致使战局崩坏。

  而现在这封书信,毫无疑问是大军指挥部对自己的信任,

  认为自己一定能找到最合适的出兵机会以及关键节点。

  陆云逸将文书合拢,看着冯云方:

  “将军中一干将领都叫过来。”

  “是。”

  冯云方快步离开,不到两刻钟,

  操持具体军务的诸多将领都行色匆匆赶到此地,

  行进间悄无声息,走的是预留的通道,以防止麓川人的耳目。

  随着人员到齐,陆云逸看向秦元芳,吩咐道:

  “将你今日所闻所见都说出来,事无巨细,

  尤其是麓川方面的营寨布置以及士气战意。”

  秦元芳重重点了点头,目光锐利,开始娓娓道来。

  麓川营寨的布置得益于万里镜的成功研发,已经被悉数探查,

  只不过因为保密等一系列原因,

  并没有落实到纸上,而是记在了他的脑子里。

  此刻他站在识字板前,一边说,一边由绘制地图的文书快速绘制,

  不多时,一个粗浅但易懂的营寨平面图便出现了。

  秦元芳又将麓川军的精神面貌以及士气战意描绘了出来,

  作战力评测的文书在识字板一侧写上了一个大大的乙下。

  这代表士气低迷,战意消沉。

  做完这一切,秦元芳又说了明军中的一些精神面貌,以及诸多布置。

  文书又在一侧写上了一个甲中。

  这代表士气正盛,全军可战。

  做完这一切,秦元芳又补充了一些细节,而后看向陆云逸:

  “大人,就这般了。”

  陆云逸神情平静,轻轻点了点头:

  “辛苦了,早些回去歇息,明早还有军务。”

  “是。”

  等到秦元芳离开,略显昏暗的军帐内气氛一点点凝重,

  陆云逸看向在场诸多眉头紧皱的将领,笑着说道:

  “明日就要掀起大战,诸位,如何?”

  一众将领气氛凝重,死死盯着前方的识字板,

  看着麓川的营寨布置,努力完善着脑海中的作战计划。

  此等大的战事,他们也有一些束手束脚。

  见他们如此模样,陆云逸笑了笑:

  “既然如此,本将就先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行人将眸子都投了过来,陆云逸手拿木棍,

  指向了麓川营寨后方,也就是定边城东侧的一片营寨。

  “作为两处战场的连接之地,麓川在这里一定会下苦功夫,诸多防御工事会毫不吝啬。

  而同样,这里的胜败也关乎着整个战局的胜败,

  一旦缺口打开,麓川营寨就会陷入前后合围,从而自顾不暇。

  所以,我们的作战计划要有所更改。”

  一众将领眉头微皱,将眸子投向了陆云逸。

  陆云逸沉声开口:

  “从帮助定边脱困,改为帮助定边攻破此处节点。”

  此话一出,沉闷的气氛瞬间被打破,

  军帐内似乎投下了一块巨石,掀起波澜。

  在场中都是善战之辈,自然能体会此话的意思。

  定边城外的麓川防护由定边守军自己想办法,

  前军斥候部依旧稳坐钓鱼台,不出兵不干预。

  等到定边守军攻破四方城池的围困之后,

  再行出兵,与定边守军一同攻破此等关键节点。

  刘黑鹰眉头紧皱,沉声开口:

  “此法极好,但定边城会损失惨重。”

  在场众人都感受到了一股腥风血雨,

  今日城池才刚刚歇息,明日就要决战,根本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说不得会重蹈前几日麓川旧事,人命如草芥。

  李景隆此刻也想明白了,一颗心揪了起来,

  刚刚守城五日,现在又要独自承担攻破第一道防线之事,

  他有些不敢想象,损伤会有多大。

  想了许久,他还是试探着开口:

  “此举.徒增损伤啊,还是我们与其配合,里应外合得好。”

  不等陆云逸开口,武福六就站了起来,朝着李景隆拱了躬身:

  “曹国公,还请恕罪,此举不妥。”

  “陆大人所说,在我等准备的方略中已有提及,

  由定边守军自行攻破第一道防线,必然会损失惨重,但好处有三:

  一:可以麻痹麓川军,让其认为明军无力再攻破第二道防线。

  二:若是沐侯爷所处的正面战场交战激烈,麓川可能会根据战况而调动军卒,

  若是定边守军表现出疲软之态,说不得会抽调第二道防线的精锐,让其防务空虚。

  三:我部虽然有人五万,但起先的方略是等思伦法逃窜之时一拥而上,

  凭借人数制造混乱,给定边与沐侯爷大军制造破敌机会。

  现在思伦法不走了,我等要承担进攻要务。”

  说到这,武福六看向在场的诸多将领:

  “我想请各位仔细想一想,这些来自暹罗以及安南的杂兵真的有主攻防线之力吗?”

  此话一出,军帐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所有人心中一沉。

  武福六继续开口:

  “若是我等早早暴露,帮助定边攻破第一道防线,

  那第二道防线,也就是真正的胜负节点,麓川会有所准备,严阵以待!

  而那些战兵,据我这几日观察,

  说一声乌合之众也不为过,到时会有无法攻破关键节点的风险在。

  若是我等无法真正冲入麓川营寨,快速结束战事,那变数就太多了。”

  武福六说完后,朝着李景隆与陆云逸拱了拱手:

  “两位大人,战场唯一不变的就是血腥,

  若是死一些人能带来胜利,我想我们应当狠下心。”

  一股浓郁的肃杀之气开始在军帐中弥漫,

  所有人都眯起了眼睛,神情复杂。

  都知道最优的解法,

  但就这么看着京军送死,还是有些心中难安。

  李景隆神情复杂,听完武福六心中所说,他已经有了决断,

  他轻轻叹息一声,看向陆云逸:

  “本公随军许久,东西没学到什么,

  但知道一个道理,打仗总是要死人的。

  身为京军精锐,死在战场上,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至于能剩多少看天意了。”

  陆云逸脸色一如既往的平静,看不出丝毫波澜,平静的可怕。

  接下来,一众将领又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后续战事以及进兵方略。

  最后,陆云逸站在识字板前,目光灼灼,沉声吩咐:

  “执行二号预案,今夜找机会给城内守军送信,

  让其全力以赴,攻破第一道防线,制造无力继续出击之假象。”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