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301章 曹国公可为大将军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7:54:41 源网站:2k小说网
  沐英走了,来得很快,去得也很快。

  他没有回到金齿卫,而是从游鱼部以西离开,

  回到云龙州去调兵驻守现在的潞江西岸。

  看着一众人马离开前军斥候部军寨,

  几乎在场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尤其是为首的一干将领,眼中甚至出现了几分喜色。

  调回昆明府驻防,是最好的结果,

  此等结果不能算是惩处,甚至可以算得上嘉奖休整。

  以至于如今李景隆看向陆云逸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古怪。

  待到他们回到军帐,李景隆迫不及待地拉上了军帐帷幕,

  兴冲冲地跑到书桌前坐下,瞪大眼睛看着陆云逸.

  “看我做甚?”

  陆云逸坐在那里,静静抿着茶水,被他看得有些发毛。

  “你你与沐伯伯说了什么?

  他怎么这般轻易就放过你了,

  我可是听说过,沐伯伯治军从严,眼里揉不得沙子。”

  陆云逸耸了耸肩,表情如常:

  “就那么说,咱们所做之事也不是什么坏事,都是为了朝廷,

  沐侯爷怎么会严厉惩处我们?

  将我们从前线调回后方,已经算是惩处了。”

  李景隆想了想,有些认同地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没有仗可打,对于前军斥候部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不过能躲过祸事,付出多大的代价也值得。

  但.

  李景隆沉声开口:

  “如此做会不会留下什么隐患,事情已经做了,必然瞒不住。”

  陆云逸没有回答,而是将桌上一纸文书递了过去,

  李景隆有些狐疑地接过,打开一看顿时瞪大眼睛,

  上面是关于前军斥候部的调兵文书,

  直言游鱼部之事乃西平侯府以及云南都司所指使,

  上面还有西平侯府与都司的大印,明晃晃的尤为刺眼。

  “这这.”

  不知为何,李景隆忽然有些羡慕,

  对于西平侯的庇护他猜到了一些,

  但没有想到,力度居然如此之大。

  这难道就是有本事之人才能获得的宠溺?

  眼前的陆云逸,不论是蓝玉大将军还是西平侯,

  在其危难之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出手庇护,

  此等殊荣,让他暗暗羡慕,

  他虽为国公,但手中无兵,本事也没有多少,还不能获得此等庇护。

  深吸了一口气,李景隆平复呼吸,沉声说道:

  “那此件事,算是结了?”

  陆云逸脸色凝重,缓缓摇了摇头:

  “远未了结,此等事情,

  不论如何找补,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此事真正的威力在西南战事结束之后,到时朝堂上定然会对沐侯爷大肆攻杀。”

  陆云逸的脸色旋即变得古怪起来,不禁伸出手挠了挠头:

  “不过,若是沐侯爷平定西南麓川,战事打赢,

  此等事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

  李景隆眨了眨眼睛,有些恍然地挑起眉头,似乎是这个道理。

  “对啊,只要战事打赢,杀一些人无伤大雅,旁人不会来触这个霉头。”

  陆云逸脸上露出苦笑:

  “我也是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你我所处局中,还真有些看不真切,

  我原本想着大不了罢官为民,回到庆州安享太平日子。

  却没承想,在我等眼中的泼天大事,在西平侯眼中算不得什么。”

  一时间,李景隆脸上的羡慕更多了,

  这次他不是羡慕陆云逸,而是羡慕手握权势的西平侯沐英。

  他是国公,但年纪还小,想要掌兵还不知何年何月,

  而且他的本事也不行,朝中还有那么多勋贵武将,好像也轮不到他。

  这么一想,李景隆神情黯淡,心中有些淡淡的失落。

  陆云逸察觉到了他心神黯淡,出言宽慰:

  “曹国公不必气馁,我等都是军中年轻将领,外出领兵机会不多,

  到时多积攒一些出征经验,

  再到四处练兵,找寻一些自己的嫡系,

  到了那时,曹国公也是我大明军中一座高山,

  到时候,下官可就要靠曹国公庇护了。”

  陆云逸说话没有丝毫避讳,甚至有些直接,

  但听在李景隆耳中,却犹如天籁,

  他怔怔地愣在那里,眼神来回闪烁:

  “我我真的可以吗?”

  “行军打仗天赋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是经验的积累,

  曹国公既然在今年已经领兵京军,日后打仗的机会必然不会少。”

  说到这,陆云逸轻轻叹息一声:

  “还是前军斥候部拖累了曹国公,

  要不然我等一路高歌猛进,定然一举拿下平定麓川的首功。”

  这么一说,李景隆心脏怦怦直跳,

  他知道自己的优势,相比于其他军中将领以及朝中勋贵,

  他是最为忠心之人,与沐英一样,

  这天底下谁反了,他们都不会反。

  他缺的只是领兵打仗的经验以及本事,

  军功也不重要,多了无用,反倒有害。

  深吸了一口气,李景隆有些慎重地看向陆云逸,沉声开口:

  “云逸,景隆此行跟随前军斥候部所学颇多,深感受益,已是万分感激。

  还请云逸切莫因为游鱼部之事自责,

  能在大理府立下如此功绩,景隆已是感激万分,万万不可多求。”

  “曹国公,前军斥候部明日就要开拔回返昆明府,

  到时曹国公若是想要多研习一些行军打仗的本领,可以去往龙虎卫军中。”

  李景隆面露疑惑,将眸子投了过去:

  “本公想要留在前军斥候部,学习云逸之法。”

  陆云逸笑了起来,解释道:

  “卑职行军打仗走的是剑走偏锋之道,稍有不慎就会犹豫败北,

  而曹国公日后必然率领大军,或许会做那大将军,行的必然是四平八稳之法,

  可以什么都不做,也不能犯错。”

  “那如何赢?”李景隆面露疑惑,沉声发问。

  “以我大明国力强盛,仅凭兵强马壮就能横扫一切敌军。”

  李景隆面露恍然,陆云逸继而开口:

  “龙虎卫的邓大人,行军打仗用的就是四平八稳之法,

  虽然繁琐复杂,有时也会损失惨重,但终究是最稳妥的获胜之法,

  此法在我看来,是最适合曹国公之法,

  不如曹国公前去龙虎卫研习一二。”

  说到这,陆云逸笑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

  “曹国公一直待在前军斥候部中,难免会多一些风言风语,

  您是京军统帅,坪山坳的功劳都让了,总是要四处看一看。”

  李景隆想了想,连连点头:

  “你说得有道理,那云逸就回昆明府好好休整一二,本公去龙虎卫军中。”

  军帐内没有了刚刚的沉闷氛围,就连桌上的烛火似乎也亮了许多,

  将陆云逸的脸庞笼罩在光明之中,还能看到他**在外的一排白牙,

  只见他缓缓摇头,面露苦笑:

  “休息不了啊,沐侯爷刚刚说了,

  趁着这个时间要与沐小姐成婚,

  上一次成婚..我只感觉比行军打仗还要累无数倍,

  这一次娶的是西平侯府的女子,定然更要繁琐。”

  此言一出,李景隆脸色僵住,

  心中刚刚消散的羡慕又重新涌了上来,有些咬牙切齿地看着陆云逸,

  “云逸,你是故意的吧。”

  “哈哈哈哈哈。”

  陆云逸大笑起来,看向李景隆:

  “曹国公去操持战事吧,卑职要去成婚了。”

  翌日清晨,前军斥候召回了派去潞江东岸探查的三百名军卒,悄然上路。

  在大军开拔后,留下了游鱼部的一片废墟,

  还有空气中那还未彻底消散的尸体焚烧气息。

  而李景隆也带着亲卫离开了游鱼部,

  去到金齿卫,进入龙虎卫研习。

  山林之中,前军斥候部走在游鱼部开辟的道路上,

  气氛相比于来时的热烈,多了几分低沉。

  军卒们有些无精打采,

  就连天空都是阴沉的灰色,时不时地飘落一些细雨。

  虽然游鱼部之事没有引起什么太大波折,西平侯也没有出言惩处,

  但,一支精锐部队调回后方,

  这让一些铆着劲准备立功的军卒们很是失望,士气有些低落。

  中军之中,陆云逸没有了出征时的紧张,反而轻松无比,

  嘴角一直挂着淡淡笑容,手中拿着一块‘白色泥巴’轻轻**,身体跟随战马摇晃,

  还时不时的将那泥巴举过头顶,对着阳光去看。

  周遭几位将领神情都有些古怪,

  对于大人的坦然面对尤为佩服,

  只是他们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向来平和的大人会做如此酷烈之事。

  但无人敢去问,定然有他们不知道的隐情在。

  刘黑鹰也没有往日那般忙碌得无影无踪,

  这一次赶路他就在中军之中,在陆云逸身侧,

  此刻他正拿着一个大口袋,

  从里面不时掏出一些云南特产的瓜果啃上两口,

  若是好吃就尽数吃掉,若是不好吃就随意一丢,嘴里还念叨着喂虫子。

  周遭之人见他二人如此轻松写意,不由得脸色古怪,

  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了胜仗凯旋班师。

  不远处的张玉眉头紧皱,面露思索,

  试图从游鱼部的种种事端中找出真相,

  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一路,

  但无奈,所获得信息太少,

  就连军报缴获以及斩级都是假的,他猜不出来。

  叹息一声,张玉选择最直接的方法,

  看向了一侧的武福六,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问道:

  “大人,我心中有所疑惑。”

  武福六表情如常,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

  “何事?”

  “卑职有些看不真切,游鱼部之事因何而起,又因何而落,

  尤其是陆大人为何要行酷烈之事。”

  张玉将声音压到最低,脸上带着浓浓的疑惑,

  在他看来,杀俘这等事若是在故元自然是见怪不怪,

  但在如今大明,杀俘一事少见,

  尤其是游鱼部明明已经开寨投降,

  最后还是被尽数剿灭,岂不是费力不讨好?

  其中关键,让张玉心痒难耐,

  他想直接去问陆大人,但却有些不敢。

  虽然他得到重用,屡屡升迁,

  但终究是半路上车,与庆州的原班人马隔着一些关系。

  所以他希望从武福六这里获得一些答案,

  只言片语也可,至少这仗打得不是这般糊涂。

  武福六见他的表情来回变换,笑了笑,轻声开口:

  “弟兄们也有此等疑惑吧。”

  张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点了点头:

  “今早有许多弟兄们找到我,希望能知道一二答案,

  就这么回到昆明府,不仅是军中将领,就连一些军卒都有些不甘心。”

  武福六听后笑了起来:

  “他们是看这麓川兵弱,想要多立一些功劳,多赚取一些赏钱吧。”

  “回禀大人,的确有这个意思。”

  武福六脸色冷了下来,淡淡开口:

  “前军斥候部此行所立功勋已经足够多了,还想要立什么功劳?

  莫不成要杀入麓川,将那思伦法擒获?

  仅凭一个罕拔与金齿卫的功劳,就够弟兄们吃很久,莫要不知足。”

  张玉脸色一僵,连连点头:

  “大人说的是,是卑职孟浪了。”

  见他这般模样,武福六叹息一声,开口道:

  “世美兄,我不是在怪你,有些事知道了就会惹来滔天大祸。

  现在咱们能回到昆明府休整,落个清闲,就偷着乐吧。”

  张玉脸色微变,瞳孔缩了缩:

  “事情竟然这般严重?”

  武福六脸色平静,轻轻点了点头:

  “大人做一些事,是为了大明边疆安康,为此不惜代价,

  包括头顶官位,

  这次承蒙沐侯爷搭救,才幸免于难。

  告诉弟兄们不要乱猜了,陆大人与刘大人没有糊涂,

  相反,如今这看着窝囊的结局,

  已经是所能达到的最好,莫要不知足。”

  张玉脸色来回变换,只觉得头顶的阴沉天空似乎压盖下来,让他心绪不宁。

  过了许久,他脸上露出一丝释然:

  “大人,这一次是世美做错了,

  世美早些年整日运粮,运得不厌其烦,

  那时候想的是升官发财行军打仗。

  现在愿望实现了,却想要知道更多,这人啊.真是不知足。”

  武福六听后只是抿嘴一笑,

  “世美啊,日后你到了四王爷麾下,就不用这般提心吊胆了,

  日后发迹,可莫要忘了老弟兄。”

  “大人可莫要取笑世美了,

  北平下官虽熟,但四王爷.

  那是从未见过,也未打过交道,

  好不好相处还犹未可知,现在世美心中还有几分忐忑。”

  “哈哈哈,得了便宜还卖乖,大人说了,

  你到四王爷麾下那才是真正的飞黄腾达,比咱们这么南征北战要轻松得多。”

  张玉露出几分苦笑: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相比于跟随四王爷,还是跟随大人来得痛快,

  在军中这些日子,真是让世美大开眼界,

  见到了许多原本军中都没有新奇玩意”

  这时,武福六想到一事,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说道:

  “等到了北平,可以将在军中看到的东西物件都用上,

  四王爷也是掌兵之人,能认出这些物件的本领作用,到时候升官发财就在眼前!”

  啊?

  张玉有些震惊,在如今大明,

  一些器具以及战法是绝对机密,被将领视为禁脔,

  若是有人泄露,那定然是要拼命。

  怎么到了前军斥候部,就有些变了?

  武福六解释道:

  “陆大人与本官都是北地边民,对于边患深有体悟,

  而这些器具就是为了应对边患,强大军伍所用,

  陆大人巴不得全天下都用上,

  放心吧,大胆去做,你在四王爷那边好好升官,

  到时若真出了什么事,你也能照料一二。”

  此言一出,张玉脸上顿时露出感激,连忙拱手抱拳:

  “多谢大人,日后若是有用到世美的地方,

  大人只需要来信一封,世美绝不会推辞。”

  “好了好了,说这么客气作甚,安心赶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