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958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小说: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时间:2025-10-01 18:10:49 源网站:2k小说网
  ();

  “涨了涨了,又涨了!”

  三日间,这句话已经在城中各处牙行重复了无数次,

  无数商贾为之激动,

  甚至就连一些百姓也翘首以盼!

  地价从二十天前的一两二,已经又冲上了二十三两!

  握在手里不动都是赚,更何况一些在便宜时买入的人了。

  到了这一步,已经无人再关心是否迁都,

  但凡有点余钱的人都在关心,

  今日地价能不能冲上二十四两!

  市易司衙门内,气氛沉重到了极点,

  一众太监走路时小心翼翼,不再有当初的喜气洋洋。

  无他,赚得太多了,赚得他们都怕了。

  这三日,市易司一亩地都没有买,一直在向外卖.

  可即便如此,市易司衙门手中的地还有几十万亩,

  都是二两银子左右买进的,

  至于赚了多少钱,就连操持买卖田亩的人都不清楚。

  只知道存银的据点已经扩大到了三十一个,

  所有能放银子的角落都塞满了银锭、宝钞。

  就这样还不够!

  今日还要扩大十个存放银两的据点!

  衙房侧厅,侯显拿着文书仔细看着,

  只觉得嘴唇干涩,喉咙发痒,他不清楚赚了多少。

  但知道最开始动用了多少银两,二百万两。

  而现在,仅仅是昨日新开设的五个存银据点,就已经存放有二百万两。

  虽然有很多据点他不能去,都是由中军都督府的人负责,但想来也不会比这五个存银少。

  那么其他的.

  侯显眼睛都有些红了。

  大明朝一年赋税结余才八百万两,而且还在逐年缩减。

  短短两月,弄出了一年的赋税

  侯显百思不得其解,京城原来这么有钱?

  用了好久才平复心绪,

  侯显拿起文书,踱步走向衙门正堂。

  来到门口,他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

  对于屋中的大人,心中没来由地闪过一些害怕。

  “咚咚咚”缓了许久,他才敲**门。

  “大人,是我。”

  “进来。”

  平静的声音传来,侯显踱步走了进去。

  屋中十分安静,与京城、皇城躁动的气氛格格不入,

  而造成这一切的大人,身穿常服,静静坐在桌后,看着京中杂记。

  侯显眼中闪过一丝佩服,面对这等钱财还能波澜不惊,

  京中传闻陆大人不喜钱财,

  先前他还将信将疑,现在他是真信了。

  “大人,这是下官整理出来的文书,

  上面有剩余的田亩以及新存银据点的安放,还有后续发卖的计划。”

  “放下吧。”

  陆云逸头也没抬,视线一直汇聚在杂记上,看得津津有味。

  见状,侯显沉声道:

  “大人,要不要趁着价高,多卖一些。”

  陆云逸抬起头来,瞥了他一眼:

  “现在什么价了。”

  “用新沉商行送来的账目测算,均价在二十二两三钱。”

  “嗯,那些盐商还在买吗?”

  “在。”

  “那就按照计划继续卖,卖到剩三十万亩地为止。”

  “是!”侯显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大人,他们还在买,为何不都卖给他们?”

  陆云逸笑着摇了摇头:

  “过犹不及,他们虽然有钱,但也不是什么**,还是留一些地应对后续吧。”

  “是!”

  侯显又想到了一事,轻声道:

  “大人,锦衣卫的内鬼抓到了,是杜大人抓到的。”

  “知道了。”

  “下官告退。”

  赵勉府的正堂里,烛火燃得旺,把满室的银锭映得发亮。

  八仙桌上摊着地契与算盘,盐商周通扒拉着算珠,满脸横肉都跟着颤:

  “这三日又涨了三两!算下来竟回本还赚了几万两啊!”

  旁边的丝绸商严翰捋着山羊胡,

  指尖却不自觉攥紧了袖角,带着几分悔意:

  “早知道月初就该多收些,

  那时才十五两,现在都二十三两了,少赚了近十万两啊!”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有人拍着胸脯说下月准能到三十两,

  有人惋惜要是当初一两的时候买就好了.

  但偏厅里却静得压抑。

  赵勉背着手踱来踱去,玉扳指被摩挲得发亮,

  桌上的热茶早已凉透,

  他端起来抿了一口,却尝不出半点茶香。

  市易司这几日太静了,静得反常,

  先前还跟他们抢着地抬价,

  这几日竟连个吏员的影子都没见着,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他喃喃自语,脚步停在窗边。

  看着院外漆黑的夜空,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大人!刘大人急信!”

  随从撞开偏厅门,跑得满头大汗,手里的信纸被攥得皱巴巴的:

  “应天卫消失的一千军卒找到了!

  那些前些日子买地的北方商贾,全是他们扮的!

  而且,他们.他们这十多天,前前后后卖了快四十万亩地!都是之前低价收的!”

  “什么?!”

  赵勉猛地回头,手里的茶杯哐当砸在地上,茶水溅湿了他的官袍下摆,他却浑然不觉。

  他一把抓过信纸,手指抖得厉害,

  “四十万亩.”

  作为户部尚书,他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其中关键,

  怪不得市面上的地买不完,原来都是他们在卖

  他声音发颤,胸口剧烈起伏:

  “好个陆云逸!好个市易司!”

  他跌跌撞撞往正堂走,掀门帘时力气太大,

  把帘上的银流苏都扯掉了,珠子滚了一地。

  正堂里还在喧闹,周通正拍着桌子喊调银子的事。

  见赵勉进来,都停下话头,笑着起身:

  “赵大人来得正好,咱们正算着”

  “算个屁!”

  赵勉吼出声,唾沫星子溅在周通脸上,打断了他的话。

  满室的笑声瞬间僵住,所

  有人都愣住了,看着赵勉铁青的脸,心里莫名一慌。

  “你们还笑!都醒醒!”

  赵勉扶着桌子,指节泛白,

  “咱们上当了!前些日子那些大肆收地的北方商贾,全是市易司的人!

  现在他们高价卖了四十万亩地,全让咱们接了!”

  “接咱们接了?”

  周通脸上的笑瞬间消失,嘴唇哆嗦着:

  “不可能市易司不是没钱了吗?前几日还跟咱们抢地呢!”

  严翰脸色瞬间惨白,

  手里的算盘哗啦掉在地上,木珠滚得满桌都是。

  他却没心思捡,颤声道:

  “四十万亩.那得是多少银子?咱们手里的地,全是他们的?”

  “不然呢?”

  赵勉喘着气,瘫坐在椅子上,眼神里满是狠厉:

  “陆云逸这是早就布好了局!

  先低价收地,再借着咱们的手抬价,最后把地全倒给咱们!

  现在唯一弄不明白的,是他哪来的钱!”

  正堂里瞬间乱成一团。

  有人瘫倒在地,喊着完了完了,

  有人哭着说百年积蓄付诸东流,还有人想冲出去卖地,却被赵勉喝住:

  “现在卖?谁会买?

  现在的价全是咱们撑起来的,

  你们一不买,地价立马跌回去,到时候连本都回不了!”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眼神齐刷刷看向赵勉,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严翰上前一步,躬身道:

  “赵大人,您足智多谋,一定有办法的!”

  “求您想想辙,别让咱们的家底全赔进去!”

  赵勉盯着桌上的地契,牙齿咬得咯咯响,片刻后,他猛地一拍桌子:

  “有办法!明日一早,咱们把手里的地全抬价!

  往四十两、五十两抬!”

  京里那些小商贾不是眼馋地价涨吗?引他们来接!

  要是他们不买,抬到五十两,再砸到三十两,不信他们不买!”

  这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

  周通红着眼睛,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市易司先前就是用这等法子来诱骗他们去买.

  从四十两到十五两时,他们还在庆幸没有买,但从十五两又涨到二十两时,他们就坐不住了

  没人再说话,所有人都默认了这个法子。

  他们没得选,只能把自己挖的坑,再挖得深些,让别人跳进来。

  次日天还没亮,京中的牙行就热闹起来。

  江南商贾的伙计们抱着地契,扯着嗓子喊价:

  “三十两!京畿官道附近的地,三十两一亩!”

  “三十五两!城南桑地,三十五两!”

  小商贾们果然动了心,围在牙行门口议论纷纷。

  有人攥着银子犹豫:“会不会太贵了?”

  “贵什么?反正又不迁都了,

  昨日还二十三两,今日就三十两,明日指不定到六十两!再不买,就没机会了!”

  “再等等,再等等价格稳住了再说。”

  市易司正堂,陆云逸刚翻完侯显送来的新账册。

  侯显就掀帘而入,声音带着几分急促:

  “大人,赵府那边有动静了!

  他们的人一早就在牙行抬价,现在城南的地已经喊到三十五两了!”

  陆云逸放下账册,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敲,眼底闪过一丝冷光:

  “学得倒是快。”

  他抬头看向侯显,语气斩钉截铁:

  “传令,让应天商行立刻贴出告示,

  就说为筹备北方分行,近期要抽调人手前往北方。”

  “让锦衣卫的人散消息,就说陛下已经敲定迁都章程,开春后就动工。”

  “所有人准备抛地,五日之内,把地价砸下来!”

  “啊?”侯显愣住了:

  “大人,这.这不是逆党之前用的法子吗?咱们现在也这么干?”

  “他能用,咱们为何不能用?”

  陆云逸拿起笔,在纸上快速画了个圈:

  “他们想让旁人接盘,咱们就先断了其他人的念想,

  迁都的消息一放,地价暴跌,谁还敢买地?

  既然上了牌桌,就要做好血本无归的打算,想走就走,哪那么容易?”

  侯显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躬身:

  “下官明白!这就去安排!”

  他转身往外走,脚步都比往常快了三分!

  不到一个时辰,府东街应天商行门口就围满了人。

  红底黑字的告示贴在最显眼处,

  筹备北方分行的消息像重锤,砸得围观商贾头晕目眩。

  他们就算是再傻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摆明了要迁都吗!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就传到了牙行。

  原本还在犹豫要不要买地的小商贾,

  一听迁都二字,顿时慌了神,

  浑身热血退却,一个激灵清醒过来.

  “不行,这地不能买!万一迁都了,地就不是这个价了!”

  有人转身就走,有人赶紧去找之前喊价的伙计,想把刚定下的地契退了。

  可伙计哪里肯退:

  “三十五两都定好了,怎么能退?你们不买,有的是人买!”

  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发虚。

  刚才还围着问价的人,

  这会儿已经走了大半,只剩下几个还在观望的老农。

  就在这时,街上传来一阵马蹄声。

  十几辆插着各处商行旗帜的马车停在牙行门口,伙计们跳下车,抱着厚厚的地契,声音洪亮:

  “卖地!二十五两一亩!谁要!”

  “二十五两?”

  牙行里瞬间炸开了锅。

  刚才还喊三十五两的伙计,脸色唰地白了,

  “这地我不买了!”

  有人跑到伙计跟前说。

  “三十五两太贵了,二十两还差不多!”

  伙计急得满头大汗,只能降价:

  “三十两!三十两就卖!”

  可没人理他,二十五两的地就在眼前,谁还会买三十两的?

  但即便如此,二十五两的地也没人买!

  地价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路往下坠。

  辰时刚过,就从三十五两跌到了二十五两。

  午时不到,又跌到了二十两。

  等到未时,有人喊出了十五两的价。

  这下子,连凑热闹的商贾都开始慌了,有人攥着地契哭:

  “我昨天买的三十两,今天怎么就十五两了?”

  赵府里,探子一趟接一趟地跑,报来的地价一次比一次低。

  “大人,市易司抛地了!现在已经十五两了!”

  “大人,应天商行贴了告示,要去北平开分行!”

  “大人,京里都在传迁都的事,百姓们都不敢买地了!”

  赵勉坐在太师椅上,手里玉扳指掉在地上,摔出一道裂痕。

  他猛地站起身,一脚踹翻了旁边的茶几,茶碗碎了一地:

  “陆云逸!你好大的胆子!”

  严翰哆哆嗦嗦地走进来,手里的地契都快攥烂了:

  “赵大人,现在怎么办?

  市易司还在卖地压价,咱们手里的地现在连十五两都卖不出去了!”

  “要不.要不咱们把他们卖的地接过来?”有人提议。

  “没钱了!我手里就剩三万两银子,这够干什么?”严翰怒目而斥。

  赵勉红着眼睛,声音都变了调:

  “抛!跟他一起抛,把手里的地全抛出去,能卖多少是多少!

  就算跌到十两,也比砸在手里强!”

  可已经晚了。

  申时刚过,地价如流水,已经到了十二两。

  而且这次抛的地更多,光城南裕兴牙行一家,就有两万亩地等着卖。

  周通站在门口,看着牙行大门,

  看着手里厚厚的地契,呼吸急促,脸色涨红.

  “三十两收的地,现在十二两..怎么办.怎么办.”

  与他一样的人不在少数,

  大多是一些想要趁乱赚一笔的大小商贾,

  他们同样失魂落魄

  京中的哀嚎声,从牙行蔓延到了街头巷尾。

  一个刚买了一百亩地的小商贾,瘫坐在裕兴牙行门口,

  手里地契被风吹得翻卷,

  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喃喃自语:

  “我怎么就信了他们的话.我的银子啊.”

  老王头也挤在人群里,

  看着牙行里十二两的木牌,心里一阵后怕。

  幸好他上次三两的时候就把地卖了,

  不然现在也得跟着哭,不

  过现在少赚了这么多,他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不过看着遍地哀嚎的人,他心里暗爽!

  他拍了拍旁边一个老农的肩膀:

  “兄弟,别等了,能卖就赶紧卖吧,再等下去,说不定就跌到一两了!”

  市易司正堂里,侯显拿着新送来的账册,脸上满是复杂:

  “大人,今日一共抛了八万多亩地,

  咱们接回了七万多亩,地价已经稳定在十二两了。

  京里的商贾.哭的哭,闹的闹,

  还有人去京府告状,说有人故意搅乱商贸。”

  陆云逸抬眼,看向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语气平静:

  “撤一半人回来,明日不用抛地了。”

  “是!”

  侯显应了声,却没立刻走。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

  “大人,要是能再往下压价,能让不少人将地都吐出来,咱们低价买.”

  “好了!”

  陆云逸抬手制止,

  “贪多嚼不烂,赚钱的办法多的是,没必要用这种法子,

  那些大商贾扛得住折腾,京中百姓也扛不住这么折腾,

  就将地价维持在十两银子。”

  “是!”

  这时,一名红衣大太监匆匆走了进来,

  一见到陆云逸,就匆忙说道:

  “陆大人,陛下召见,您快来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