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都留守司的兵马骤然出现,
场面瞬间变得诡异。
有不知真相的将领面露喜色,以为是援军,
还有些背景深厚、对局势略知一二的将领,脸色却愈发难看。
场中的富户们见到留守司兵马大肆冲杀叛军,几乎要欢呼雀跃,
营地中熊熊燃烧的烈火都显得微不足道。
徐增寿望着黑甲骑兵在叛军阵中肆意冲杀、无往不利的模样,
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忌惮。
虽说应天卫的军卒皆是精兵,但相比于中都留守司的精锐,仍有不小差距。
不到半刻钟,蜂拥而至的黑甲骑兵已将叛军杀得丢盔卸甲,
原本整齐的战阵散落开来,
变得各自为战,最多的小队不过百人。
更让徐增寿忌惮的是,这些中都军卒仍在不断切割战场,
从五百人分割到百人,再从百人分割到五十人,
最后待叛军被拆解得只剩三五人时,才毫不费力地将其斩杀,
如同杀鸡屠狗一般。
这种战法既能控制伤亡,又能最大化保证战果!
徐增寿对此再熟悉不过,在北原战场上,
陆大人就曾率领两万军卒用过此法,当时面对的可是北元王庭的中军!
事后他曾问过陆大人,
对方只说是从兵书上所学,却未明说具体出处。
今日再度见到这等战法,徐增寿心中疑窦丛生,
莫不是陆大人来了?
不过很快,徐增寿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黑甲军卒击溃小半敌军后开始缓缓汇聚,一道人影从军中浮现。
那人身着黑甲,甲边嵌着鎏金云纹,腰间悬着虎头长刀,
高大的身躯透着极强的压迫感!
更关键的是,其头甲上的黑金纹路,毫不意外地印证着来人的身份,一位侯爷!
徐增寿看清的瞬间,便知晓来人是谁,
中都留守司正留守、江夏侯周德兴!
见到他的刹那,徐增寿骤然紧张起来。
中都留守司的嫌疑尚未彻底洗清,甚至在谋害太子一事中,也不能说毫无牵扯。
徐增寿深吸一口气,浑身寒毛倒竖,
来人是敌是友?他暂时无从分辨!
随着周德兴出现,越来越多的叛军认出了他,
原本还有些战力的战阵顷刻溃散,
甚至有人跪地求饶,哭喊着侯爷饶命。
徐增寿拿起万里镜,透过战场望向周德兴,
发现对方也正拿着万里镜观察,
察觉到他的窥探后,周德兴扬了扬手,像是在打招呼。
徐增寿亦抬手回应。
这时,浑身染血的李芳英提着长刀匆匆赶来,声音急促,神情愕然:
“将军,这些人是谁?是援军吗?”
徐增寿摇了摇头:
“领头那人应是江夏侯,至于他们是敌是友,我也说不清。”
“江夏侯?”
李芳英一听这个名字,顿时浑身紧绷。
他虽不知中都留守司的传闻,却敬畏这等头衔,
能担任正留守的,无一不是陛下心腹、德高望重之辈,
在他们这些小辈眼中,如同不可逾越的大山。
徐增寿瞥见他眼中的畏惧,无奈地摇了摇头,吩咐道:
“快去收拢富户,往南口缓退。
若是情况不对,立刻带人撤离!”
“撤离?”
李芳英一愣:
“将军,这些逆党这般不堪,还能打得过留守司的军队?”
话音未落,李芳英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猛地意识到一种可能,瞳孔骤然收缩。
他没有说话,只望向徐增寿的眸子,
四目相对的瞬间,便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李芳英攥了攥手中染血的长刀,
转身往营寨狂奔,同时大喊:
“所有人集合!
带上货物与马匹,往后撤!”
刚扑灭大火的富户与军卒听到命令,皆是一愣,不知发生了何事。
李芳英见状连忙补充:
“刀枪无眼,战事未平,先往后退,莫要拖累军队!”
富户们顿时反应过来。
张老爷一愣,随即对帮着灭火的两名军卒挥手:
“快快快!你们快归队,这里我们自己打理即可,别耽搁战事!”
话虽如此,两名军卒却未离开,
而是拉着马车、扛上行李,二话不说往南口走,还不停催促张老爷带着家眷跟上。
整个营地从先前的肃杀,瞬间变得繁忙。
好在南口战事顺利,在燧发枪的加持下,
来袭的千余叛军很快被斩杀,远没有北口那般激烈。
尽管撤退阵型略显杂乱,
但见富户开始缓缓撤离,徐增寿暗暗松了口气。
他清楚记得陆云逸的嘱托,
就算两千军卒全灭,这些富户也绝不能有失!
徐增寿收起思绪,开始归拢军卒。
他没有解除戒备,仍保持着战时状态,甚至加固了营寨,
只不过提防对象,
已从叛军换成了中都留守司的精锐。
至于能抵挡多久,他自己也不知道。
经历过方才的厮杀,徐增寿已然认清自己的水平,
并非罕见的名将天才,只是个庸人罢了。
或许凭借家学能暂占上风,
但在周德兴这种真刀**拼杀出来的侯爷面前,不堪一击!
想到此处,徐增寿紧握腰间长刀,指缝渗出丝丝血水,眼神却愈发坚定,
就算军阵天赋不足,他也绝非懦夫!
纵使面对江夏侯与中都精锐,
他也敢一战!
时间缓缓流逝,激烈的喊杀声渐渐平息,战场陷入诡异的沉寂。
一边是徐增寿率领的京军严阵以待。
一边是叛军四处躲藏。
还有中都留守司的军卒,斩杀完敌军后静静伫立,望向京军的眼神带着几分怪异。
双方的战马似也察觉到异样,
不安地刨着蹄子,打着响鼻,大战仿佛一触即发!
“噗嗤——”
最后一把长刀自上而下,狠狠砍下最后一名叛军的头颅,场面彻底寂静。
江夏侯周德兴看着被押到身前的两人,神情古怪,带着几分莫名意味:
“是谁给你们的胆子,敢在凤阳地界公然动兵?”
胡子花白的邹川桥被军卒按在地上,半张脸满是泥污。
听到这话,他满脸不可思议,震惊地抬起头。
他想不明白,为何留守司的军队会出现在这里?
这位传闻中的同道中人,
为何会突然出手阻拦,甚至从背后偷袭?
一旁,他的儿子邹泽阳面如死灰,手臂已断去一半,脸上横着一道狰狞伤疤,眼中满是暗淡,
完了,这下彻底完了。
不过相较于父亲,他多了几分镇定,
行动前便考虑过失败的可能,如今直面结局,反倒显得从容。
邹泽阳慢慢抬起头,看向江夏侯,颤声问道:
“侯爷,此事乃末将一力为之,与末将家人无关。
那些跟着末将作乱的弟兄,
也是被末将蛊惑,还请侯爷饶他们一命。”
周德兴缓缓转头,淡淡看着邹泽阳,神情微妙:
“泽阳啊,你是留守司千户,年逾三十,前途无量,为何要做这等蠢事,还连累这么多弟兄?”
周德兴一边说,一边抬手指了指四周。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满地残肢断臂,重伤的叛军在地上挣扎,模样凄惨,看得人头皮发麻。
月光洒下,鲜红的血液变得黝黑,如同山谷深潭,没来由地添了几分诡异。
邹泽阳深深低下头,断裂的伤口处只剩麻木,感受不到疼痛。
只因他此刻心如死灰。
“说话!”
周德兴再次催促,邹泽阳才缓缓抬头,面露愤恨,咬牙切齿地开口:
“侯爷,末将是您一手提拔,身家性命皆在凤阳中都。
如今朝廷要迁都,要削中都的权,
您忍得了,弟兄们忍不了!”
“您知道吗?末将去找他们时,一说起此事,他们便二话不说加入。
您以为他们是看末将的脸面?
他们都以为是在为侯爷您办事,才这般义无反顾!”
话一出口,场中氛围瞬间凝固。
江夏侯脸色一沉,却很快恢复平静。
他的目光扫过四周,发现倒在血泊中的军卒们都在望着他,眼中带着期许、震惊与不可思议,深处更是藏着浓浓的失望。
周德兴轻轻叹了口气,转而看向邹泽阳,沉声道:
“本侯对陛下迁都关中一事,的确心存不满。
但这大明江山,是本侯与一众老兄弟跟着陛下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基业。
就算要分家,也是我们兄弟间的内部事。
你们这些附骨之疽,
也敢反客为主,替本侯做决定?真是荒谬!”
邹川桥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解,声音焦急:
“侯爷,有些事您不便出手,我等代劳即可!
朝廷不能迁都,定都应天是天下人的夙愿!
如今陛下一意孤行,您怎能不拦着?
就算顾及兄弟情谊,也不该拦着我们啊!”
周德兴淡淡看着他,
眼中闪过几分讥讽,轻声道:
“家中正厅该放何处,用得着你们这些下人来决定?
这些事,是本侯与陛下的家事,
兄弟们在家中无论如何争吵,面对外敌总能同仇敌忾,
像你们这等想反客为主的人,更要下狠手!”
邹川桥骤然抬头,眼中满是震惊。
原来江夏侯并非中立,他心中竟是这般想法,
在他看来,迁都不过是兄弟间的家事?
下一刻,周德兴似是不愿再多纠缠,轻轻挥了挥手,淡淡吩咐:
“都砍了吧,尸体就地掩埋,
别让旁人看出端倪,惊扰了往来商客。”
邹泽阳神情平静,
邹川桥却猛地抬头,声音急促:
“侯爷!侯爷您不能杀我们!
您留着我们还有用!
饶我一命,日后我等为您做牛做马,干尽脏活累活!”
周德兴似是没了解释的耐心,再度挥手。
身旁两名军卒立刻上前,抽出长刀对着二人脑门狠狠劈下。
“噗哧——”
两颗头颅应声落地,没有丝毫停滞。
在场军卒皆面露怪异,
邹氏在凤阳也算名门显贵、颇具权势,如今却像无关紧要的蝼蚁般被随意斩杀。
或许在江夏侯这等大人物眼中,
他们本就是蝼蚁,杀之无需顾虑后果。
做完这一切,周德兴看向不远处的军阵,
依旧是盾牌兵打头,
身后跟着长枪、弓弩,还有尤为惹眼的火枪。
他拿起万里镜仔细端详,啧啧称奇:
“这就是工部与都督府花几万两银子造出来的东西?果然精致!”
这时,身旁的副将忍不住上前提醒:
“侯爷,此物百步穿杨,射程可达两百步,
您还是莫要靠前,恐有危险。”
“哈哈哈哈!”
周德兴闻言大笑,淡淡道:
“我与中山王是故交,徐增寿小时候我还抱过,
他尿了老子一身,难道他会杀我?”
说罢,周德兴一甩马缰,战马缓缓迈步,竟脱离队伍向营寨靠近。
副将见状连忙挥手,示意其他人跟上,
一行百余人慢慢向营地逼近,隔着很远便打起了令旗。
军阵之后,徐增寿透过万里镜看到百余人靠近,眼中闪过狐疑与震惊,
难不成他猜错了?
周德兴真的是来解围的?
李芳英在一旁眼神闪烁,小声嘀咕:
“将军,江夏侯若是逆党,那咱们要不要.”
说罢,他指了指不远处的燧发枪,枪口还残留着淡淡的硝烟,意思不言而喻。
徐增寿震惊地看着他,对李芳英的胆子有了新的认知,连忙喝止:
“胡言乱语!不论江夏侯是不是逆党,朝廷未下定论前,他都是勋贵正留守。
咱们若是杀了他,才真成了逆党!”
李芳英挑了挑眉,小声嘀咕:
“那咱们怎么办?
要不跑吧,别和他见面。”
徐增寿脸色一黑,骂道:
“他是逆党还是咱们是逆党?
见了人就跑,算什么英雄好汉!
他都敢单枪匹马过来,咱们有什么不敢见的?
走,随我去见他!
记住,见了面别乱说话,若是惹祸,我饶不了你!”
“好嘞.”
李芳英毫不在意训斥,连连点头。
徐增寿带着十几名亲卫迎上前,走到军阵最前。
盾牌兵缓缓分开,露出一条布满血污的通道,两拨人马相隔不过十步对立。
徐增寿拱手行礼,率先开口:
“应天卫指挥使徐增寿,拜见江夏侯,不知侯爷为何会出现在此?”
周德兴打量着他,见他处事不惊、眼神沉稳,不禁点了点头:
“你小子,有几分你大哥的风范。”
说着,周德兴一扯马缰,
战马缓缓迈步,竟脱离队伍向营寨靠近。
一时间,所有人都紧绷起来!
徐增寿狠狠攥紧马缰,深吸一口气,决定主动迎上去。
随着距离拉近,气氛愈发凝重诡异,周德兴也收敛了笑容。
直到二人相距只剩三步,周德兴才畅快大笑:
“哈哈哈哈!你这小子,有你大哥的谨慎,却没你爹的豪爽!
我知道你在疑心什么,
若本侯是逆党,
莫说你这两千人,就算是两万人也出不了凤阳!”
接着,他又说道:
“作乱的邹氏父子,本侯已经处置了。
你们要不要回凤阳城休整,补充军资?
当然,你们若是想继续赶路,
也随你们便,到了河南再补给也行。”
(本章完)
中都留守司的兵马骤然出现,
场面瞬间变得诡异。
有不知真相的将领面露喜色,以为是援军,
还有些背景深厚、对局势略知一二的将领,脸色却愈发难看。
场中的富户们见到留守司兵马大肆冲杀叛军,几乎要欢呼雀跃,
营地中熊熊燃烧的烈火都显得微不足道。
徐增寿望着黑甲骑兵在叛军阵中肆意冲杀、无往不利的模样,
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忌惮。
虽说应天卫的军卒皆是精兵,但相比于中都留守司的精锐,仍有不小差距。
不到半刻钟,蜂拥而至的黑甲骑兵已将叛军杀得丢盔卸甲,
原本整齐的战阵散落开来,
变得各自为战,最多的小队不过百人。
更让徐增寿忌惮的是,这些中都军卒仍在不断切割战场,
从五百人分割到百人,再从百人分割到五十人,
最后待叛军被拆解得只剩三五人时,才毫不费力地将其斩杀,
如同杀鸡屠狗一般。
这种战法既能控制伤亡,又能最大化保证战果!
徐增寿对此再熟悉不过,在北原战场上,
陆大人就曾率领两万军卒用过此法,当时面对的可是北元王庭的中军!
事后他曾问过陆大人,
对方只说是从兵书上所学,却未明说具体出处。
今日再度见到这等战法,徐增寿心中疑窦丛生,
莫不是陆大人来了?
不过很快,徐增寿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黑甲军卒击溃小半敌军后开始缓缓汇聚,一道人影从军中浮现。
那人身着黑甲,甲边嵌着鎏金云纹,腰间悬着虎头长刀,
高大的身躯透着极强的压迫感!
更关键的是,其头甲上的黑金纹路,毫不意外地印证着来人的身份,一位侯爷!
徐增寿看清的瞬间,便知晓来人是谁,
中都留守司正留守、江夏侯周德兴!
见到他的刹那,徐增寿骤然紧张起来。
中都留守司的嫌疑尚未彻底洗清,甚至在谋害太子一事中,也不能说毫无牵扯。
徐增寿深吸一口气,浑身寒毛倒竖,
来人是敌是友?他暂时无从分辨!
随着周德兴出现,越来越多的叛军认出了他,
原本还有些战力的战阵顷刻溃散,
甚至有人跪地求饶,哭喊着侯爷饶命。
徐增寿拿起万里镜,透过战场望向周德兴,
发现对方也正拿着万里镜观察,
察觉到他的窥探后,周德兴扬了扬手,像是在打招呼。
徐增寿亦抬手回应。
这时,浑身染血的李芳英提着长刀匆匆赶来,声音急促,神情愕然:
“将军,这些人是谁?是援军吗?”
徐增寿摇了摇头:
“领头那人应是江夏侯,至于他们是敌是友,我也说不清。”
“江夏侯?”
李芳英一听这个名字,顿时浑身紧绷。
他虽不知中都留守司的传闻,却敬畏这等头衔,
能担任正留守的,无一不是陛下心腹、德高望重之辈,
在他们这些小辈眼中,如同不可逾越的大山。
徐增寿瞥见他眼中的畏惧,无奈地摇了摇头,吩咐道:
“快去收拢富户,往南口缓退。
若是情况不对,立刻带人撤离!”
“撤离?”
李芳英一愣:
“将军,这些逆党这般不堪,还能打得过留守司的军队?”
话音未落,李芳英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猛地意识到一种可能,瞳孔骤然收缩。
他没有说话,只望向徐增寿的眸子,
四目相对的瞬间,便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李芳英攥了攥手中染血的长刀,
转身往营寨狂奔,同时大喊:
“所有人集合!
带上货物与马匹,往后撤!”
刚扑灭大火的富户与军卒听到命令,皆是一愣,不知发生了何事。
李芳英见状连忙补充:
“刀枪无眼,战事未平,先往后退,莫要拖累军队!”
富户们顿时反应过来。
张老爷一愣,随即对帮着灭火的两名军卒挥手:
“快快快!你们快归队,这里我们自己打理即可,别耽搁战事!”
话虽如此,两名军卒却未离开,
而是拉着马车、扛上行李,二话不说往南口走,还不停催促张老爷带着家眷跟上。
整个营地从先前的肃杀,瞬间变得繁忙。
好在南口战事顺利,在燧发枪的加持下,
来袭的千余叛军很快被斩杀,远没有北口那般激烈。
尽管撤退阵型略显杂乱,
但见富户开始缓缓撤离,徐增寿暗暗松了口气。
他清楚记得陆云逸的嘱托,
就算两千军卒全灭,这些富户也绝不能有失!
徐增寿收起思绪,开始归拢军卒。
他没有解除戒备,仍保持着战时状态,甚至加固了营寨,
只不过提防对象,
已从叛军换成了中都留守司的精锐。
至于能抵挡多久,他自己也不知道。
经历过方才的厮杀,徐增寿已然认清自己的水平,
并非罕见的名将天才,只是个庸人罢了。
或许凭借家学能暂占上风,
但在周德兴这种真刀**拼杀出来的侯爷面前,不堪一击!
想到此处,徐增寿紧握腰间长刀,指缝渗出丝丝血水,眼神却愈发坚定,
就算军阵天赋不足,他也绝非懦夫!
纵使面对江夏侯与中都精锐,
他也敢一战!
时间缓缓流逝,激烈的喊杀声渐渐平息,战场陷入诡异的沉寂。
一边是徐增寿率领的京军严阵以待。
一边是叛军四处躲藏。
还有中都留守司的军卒,斩杀完敌军后静静伫立,望向京军的眼神带着几分怪异。
双方的战马似也察觉到异样,
不安地刨着蹄子,打着响鼻,大战仿佛一触即发!
“噗嗤——”
最后一把长刀自上而下,狠狠砍下最后一名叛军的头颅,场面彻底寂静。
江夏侯周德兴看着被押到身前的两人,神情古怪,带着几分莫名意味:
“是谁给你们的胆子,敢在凤阳地界公然动兵?”
胡子花白的邹川桥被军卒按在地上,半张脸满是泥污。
听到这话,他满脸不可思议,震惊地抬起头。
他想不明白,为何留守司的军队会出现在这里?
这位传闻中的同道中人,
为何会突然出手阻拦,甚至从背后偷袭?
一旁,他的儿子邹泽阳面如死灰,手臂已断去一半,脸上横着一道狰狞伤疤,眼中满是暗淡,
完了,这下彻底完了。
不过相较于父亲,他多了几分镇定,
行动前便考虑过失败的可能,如今直面结局,反倒显得从容。
邹泽阳慢慢抬起头,看向江夏侯,颤声问道:
“侯爷,此事乃末将一力为之,与末将家人无关。
那些跟着末将作乱的弟兄,
也是被末将蛊惑,还请侯爷饶他们一命。”
周德兴缓缓转头,淡淡看着邹泽阳,神情微妙:
“泽阳啊,你是留守司千户,年逾三十,前途无量,为何要做这等蠢事,还连累这么多弟兄?”
周德兴一边说,一边抬手指了指四周。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满地残肢断臂,重伤的叛军在地上挣扎,模样凄惨,看得人头皮发麻。
月光洒下,鲜红的血液变得黝黑,如同山谷深潭,没来由地添了几分诡异。
邹泽阳深深低下头,断裂的伤口处只剩麻木,感受不到疼痛。
只因他此刻心如死灰。
“说话!”
周德兴再次催促,邹泽阳才缓缓抬头,面露愤恨,咬牙切齿地开口:
“侯爷,末将是您一手提拔,身家性命皆在凤阳中都。
如今朝廷要迁都,要削中都的权,
您忍得了,弟兄们忍不了!”
“您知道吗?末将去找他们时,一说起此事,他们便二话不说加入。
您以为他们是看末将的脸面?
他们都以为是在为侯爷您办事,才这般义无反顾!”
话一出口,场中氛围瞬间凝固。
江夏侯脸色一沉,却很快恢复平静。
他的目光扫过四周,发现倒在血泊中的军卒们都在望着他,眼中带着期许、震惊与不可思议,深处更是藏着浓浓的失望。
周德兴轻轻叹了口气,转而看向邹泽阳,沉声道:
“本侯对陛下迁都关中一事,的确心存不满。
但这大明江山,是本侯与一众老兄弟跟着陛下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基业。
就算要分家,也是我们兄弟间的内部事。
你们这些附骨之疽,
也敢反客为主,替本侯做决定?真是荒谬!”
邹川桥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解,声音焦急:
“侯爷,有些事您不便出手,我等代劳即可!
朝廷不能迁都,定都应天是天下人的夙愿!
如今陛下一意孤行,您怎能不拦着?
就算顾及兄弟情谊,也不该拦着我们啊!”
周德兴淡淡看着他,
眼中闪过几分讥讽,轻声道:
“家中正厅该放何处,用得着你们这些下人来决定?
这些事,是本侯与陛下的家事,
兄弟们在家中无论如何争吵,面对外敌总能同仇敌忾,
像你们这等想反客为主的人,更要下狠手!”
邹川桥骤然抬头,眼中满是震惊。
原来江夏侯并非中立,他心中竟是这般想法,
在他看来,迁都不过是兄弟间的家事?
下一刻,周德兴似是不愿再多纠缠,轻轻挥了挥手,淡淡吩咐:
“都砍了吧,尸体就地掩埋,
别让旁人看出端倪,惊扰了往来商客。”
邹泽阳神情平静,
邹川桥却猛地抬头,声音急促:
“侯爷!侯爷您不能杀我们!
您留着我们还有用!
饶我一命,日后我等为您做牛做马,干尽脏活累活!”
周德兴似是没了解释的耐心,再度挥手。
身旁两名军卒立刻上前,抽出长刀对着二人脑门狠狠劈下。
“噗哧——”
两颗头颅应声落地,没有丝毫停滞。
在场军卒皆面露怪异,
邹氏在凤阳也算名门显贵、颇具权势,如今却像无关紧要的蝼蚁般被随意斩杀。
或许在江夏侯这等大人物眼中,
他们本就是蝼蚁,杀之无需顾虑后果。
做完这一切,周德兴看向不远处的军阵,
依旧是盾牌兵打头,
身后跟着长枪、弓弩,还有尤为惹眼的火枪。
他拿起万里镜仔细端详,啧啧称奇:
“这就是工部与都督府花几万两银子造出来的东西?果然精致!”
这时,身旁的副将忍不住上前提醒:
“侯爷,此物百步穿杨,射程可达两百步,
您还是莫要靠前,恐有危险。”
“哈哈哈哈!”
周德兴闻言大笑,淡淡道:
“我与中山王是故交,徐增寿小时候我还抱过,
他尿了老子一身,难道他会杀我?”
说罢,周德兴一甩马缰,战马缓缓迈步,竟脱离队伍向营寨靠近。
副将见状连忙挥手,示意其他人跟上,
一行百余人慢慢向营地逼近,隔着很远便打起了令旗。
军阵之后,徐增寿透过万里镜看到百余人靠近,眼中闪过狐疑与震惊,
难不成他猜错了?
周德兴真的是来解围的?
李芳英在一旁眼神闪烁,小声嘀咕:
“将军,江夏侯若是逆党,那咱们要不要.”
说罢,他指了指不远处的燧发枪,枪口还残留着淡淡的硝烟,意思不言而喻。
徐增寿震惊地看着他,对李芳英的胆子有了新的认知,连忙喝止:
“胡言乱语!不论江夏侯是不是逆党,朝廷未下定论前,他都是勋贵正留守。
咱们若是杀了他,才真成了逆党!”
李芳英挑了挑眉,小声嘀咕:
“那咱们怎么办?
要不跑吧,别和他见面。”
徐增寿脸色一黑,骂道:
“他是逆党还是咱们是逆党?
见了人就跑,算什么英雄好汉!
他都敢单枪匹马过来,咱们有什么不敢见的?
走,随我去见他!
记住,见了面别乱说话,若是惹祸,我饶不了你!”
“好嘞.”
李芳英毫不在意训斥,连连点头。
徐增寿带着十几名亲卫迎上前,走到军阵最前。
盾牌兵缓缓分开,露出一条布满血污的通道,两拨人马相隔不过十步对立。
徐增寿拱手行礼,率先开口:
“应天卫指挥使徐增寿,拜见江夏侯,不知侯爷为何会出现在此?”
周德兴打量着他,见他处事不惊、眼神沉稳,不禁点了点头:
“你小子,有几分你大哥的风范。”
说着,周德兴一扯马缰,
战马缓缓迈步,竟脱离队伍向营寨靠近。
一时间,所有人都紧绷起来!
徐增寿狠狠攥紧马缰,深吸一口气,决定主动迎上去。
随着距离拉近,气氛愈发凝重诡异,周德兴也收敛了笑容。
直到二人相距只剩三步,周德兴才畅快大笑:
“哈哈哈哈!你这小子,有你大哥的谨慎,却没你爹的豪爽!
我知道你在疑心什么,
若本侯是逆党,
莫说你这两千人,就算是两万人也出不了凤阳!”
接着,他又说道:
“作乱的邹氏父子,本侯已经处置了。
你们要不要回凤阳城休整,补充军资?
当然,你们若是想继续赶路,
也随你们便,到了河南再补给也行。”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