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国帧和方岳贡等人恍然大悟。

  朱慈烺笑道:“或许,还有一点,他们也没有把握能攻下京城。”

  “李自称心胸狭隘,毫无战略格局,朕让杜勋进城,就是要让他看看,京师守军的实力。”

  “皇上,奴婢明白了,净军两万兵马,随时能投入守城,奴婢明日就将全部兵马拉到城头,让他们好好看看。”

  王承恩精神大振。

  净军战力虽然不如黑虎军,比起京营却强了许多,两万兵马,战力达到了净军巅峰。

  他有信心跟唐通一战。

  “不,承恩,你误会朕的意思了。”

  朱慈烺呵呵一笑:“兵法云,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

  “李自成不是喜欢研习兵法吗?”

  “朕,要陪他好好玩玩。”

  倪元璐闻言,恍然大悟。

  “对,对,臣怎么没想到,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派杜勋进城,无非也想刺探军情,而我们正好示弱,让他以为,京城兵力疲弱。”

  “到那个时候……”

  倪元璐脑海中浮现出一道波澜壮阔的画面。

  李国帧、方岳贡纷纷投来敬畏的眼神。

  难以置信,年仅十多岁的朱慈烺居然能将兵法运用的如此淋漓尽致,甚至远超在场的各位。

  “那,皇上,要不臣明天将城头守军再撤下一半来。”李国帧想了想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必,杜勋、唐通等人,对京师的兵力颇为了解,你再撤下来,反而令人生疑。”

  “倒不如这样!”

  朱慈烺随后将自己的想法告知。

  “臣明白了,明天臣就挑选一些老兄弟去城头巡逻。”李国帧连连点头。

  朱慈烺没有让他撤下兵马,只是让他从营房里多挑一些伤残,瘸腿老兵去大街和城头巡视。

  一行人经过南大街时,朱慈烺勒住了缰绳:“承恩,前面就到吴府了吧?”

  吴三桂手握重兵,镇守山海关。

  闯贼攻入居庸关,勤王兵马却迟迟未到。

  距离京城最近的就是吴三桂,能够成功勤王的大概率也只有他。

  按照历史进程,李自成估计也早已派人跟吴三桂接触,前不久崇祯才封了吴三桂为平西伯。

  多尔衮也多次派人跟吴三桂接触,更要命的是,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祖大乐等人也曾多次写信劝降。

  能不能挡住鞑子入关,吴三桂至关重要。

  无论历史对吴三桂如何评价,现阶段,朱慈烺都不能将吴三桂推给敌对阵营。

  “是的,皇上,过了这条巷子,就是平西伯吴三桂的府邸。”王承恩对京师境况,了如指掌。

  “派人去通报,朕要去探望一下,吴爱卿。”

  吴家是吴三桂的软肋。

  是该好好派人安抚一下吴家,顺便将他们‘保护’起来了。

  有他们在吴三桂不可能没有顾及。

  吴襄祖籍江苏高邮,天启二年的武进士。

  曾担任的官职包括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礼部侍郎、辽东总兵等,因大凌河之战,救援失利被贬,后又被重新启用,官至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李自成破城之后,刘宗敏查抄吴府,殴打吴襄,又抢了吴三桂的小老婆。

  吴三桂得知消息后,怒发冲冠,引清兵入关,吴家也因此遭受牵连,全家三十八口被灭门。

  此时,闯贼大军抵达城下的消息,传到京城,有人欢喜有人忧。

  吴襄身为前辽东总兵,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得知闯贼大军抵达,同样寝食难安。

  他赶紧派吴府管家,前去打听敌情,得到的消息是,唐通带着十万大军率先赶到。

  “逆贼,逆贼啊,前不久皇上才封他为定西伯,没想到,后脚就投降了闯贼,罪无可赦啊。”

  “咳咳咳……”

  吴襄得知领兵的是唐通,痛心之至,恨不得亲自提刀上阵。

  “老爷,您的身体不可动怒,已经很晚了,还是早点歇息吧,闯贼之事,还有朝廷呢。”

  吴襄年事已高,身体不太好,管家吴安赶紧帮他捶了捶背。

  “哎,你说我这身体,要是老夫再年轻几岁,定要亲自提刀上阵,咳咳咳!”吴襄随后摇了摇头,无奈的感叹。

  咚咚咚!

  这个时候,外面传来急促敲门声。

  “谁啊,这么晚了,敲门。”吴安有些不满,但还是赶紧去开门。

  外面站着一队肃然的锦衣卫。

  大太监王承恩、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护着一个身穿金甲之人进来,吓了吴安一跳。

  “皇,皇上……”

  “老爷,皇上……”

  他没见过皇帝,但有锦衣卫和净军护卫,身穿金甲黄袍者,必然是皇帝无疑。

  赶紧去通报。

  得知皇帝亲临,吴府上下,一片沸腾,纷纷起来迎驾。

  “老臣不知皇上驾临,未曾欢迎,还请赎罪。”吴安受宠若惊,迈着踉跄的步伐小跑过来,跪下。

  吴府上下,好几十口子,哗啦一声,全都跟着跪下了。

  “吴爱卿,朕贸然到访,打扰你们休息了,快,都平身吧。”朱慈烺语气温和,上前将吴襄扶起来,更是让他受宠若惊。

  “谢皇上,不打扰,您能来寒舍,是吴家的荣幸。”吴襄赶紧招呼皇帝上座。

  管家让人看茶。

  朱慈烺也顺便打量了一下大厅之人,目光落在一个身穿绸缎窈窕身影,宛如出水芙蓉,一尘不染。

  哪怕是低着头,那迷人的身段都令人神魂颠倒。

  陈圆圆。

  难怪吴三桂能为了她冲冠一怒,不惜背上汉奸的骂名。

  自古红颜祸水啊。

  朱慈烺这么晚,自然不是找吴襄拉家常的。

  王承恩示意,让其他人全都下去休息后,吴襄和朱慈烺来到了边上的偏厅。

  “吴爱卿,朕今日来吴府,确实是有事相求啊,还望爱卿不要推辞。”偏厅只剩他和吴襄两个人。

  朱慈烺也不墨迹,直接表明来意。

  吴襄更是受宠若惊,皇帝亲临,虽说他一个退养之人,不问朝事,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一职还在。

  总体而言,吴襄以及他所在的吴家私心很重,但目前来说,还算忠于朝廷。

  “皇上有事,臣当万死不辞。”

  ……